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形态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医学形态学教学现状 医学形态学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这些课程之间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但是,目前大都以各学科为单位单独进行教学,且往往间隔几个学期,导致各门课程知识不能很好地贯穿衔接。加之医学学科知识遗忘率很高,学生在学习异常形态学时,对所学的正常形态学知识已基本遗忘,自然也就很难理解机体疾病状态下组织形态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更好地显示肺脏结构的HE整块染色切片方法,提高制片效率。方法:对照组用常规HE整块染色切片法显示肺脏结构,实验组在常规HE整块染色切片过程中,应用微波处理,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肺脏细胞显示效果良好,微波辐射明显促进了组织块染色,制片时间缩短。结论:使用微波辐射促进肺脏组织HE染色是显示肺脏结构的良好方法,且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学科体系课程教学的一种否定。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整合的“串行”体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方法: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药物制剂课程的系统化设计。结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动手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该课程开发新思路。是提高药物制剂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几种不同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形态学课程,学生对各种形态学变化特点难以掌握,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本门课程,教师的教学法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教学中采用暗示教学法、导入法、比较法、比喻法等运用到病理形态的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医学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护生入学成绩与在校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第二军医大学本科护理学专业107名学生的入学总成绩及单科成绩与在校各门课程成绩进行相关性研究,并作了入学总成绩及单科成绩对在校各门成绩的预测评估。结果表明,入学成绩总分与在校成绩呈正相关的课程占40.5%,其中基础课占53.3%。提示学生入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与在校成绩相关,其中主要相关的是基础课;入学成绩对在校成绩具一定预测作用,预测效度较高的是一般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对在校成绩影响较大的高考单科成绩是化学、生物、政治和语文等。  相似文献   

6.
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门基础、专业课程中实验课均占了较大比例。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的特色,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新药研究的意义、新药开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系开展了开放性实验教学,使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改为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气虚发热证家兔的皮肤、肺脏、脾脏的形态学变化,探讨气虚发热对皮肤、肺脏、脾脏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组与气虚发热组,采用禁食不禁水和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气虚发热模型,取皮肤、脾脏、肺脏组织制备石蜡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与正常组相比,气虚发热组家兔肺脏局部有炎性细胞浸润,脾脏局部组织有灶状多核巨细胞浸润并见肉芽肿性病变,皮肤表皮呈不规则皱缩,毛囊变短,毛孔头数明显减少。结论气虚发热证家兔的皮肤、脾脏、肺脏与正常家兔比较存在组织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组织形态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一门采用显微镜对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进行研究的科学。它与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基础学科以及临床各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1]。由于组织形态学主要是着重于对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进行描述,学生也往往只在死记硬背教课书中对所描述的内容产生一些抽象的认识,而这些抽象思维既难解也难记,因此组织形态学一直被学生们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更加生动地描述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以帮助学生课后的理解和记忆,解决组织形态学学习中平面与立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英语及双语教学是近几年开展本科教育所采取的创新教学手段。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其学习目的是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为后续医学课程奠定形态学基础。但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形态学内容,还要学习相应的专业英语知识,这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要求和难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普通高等中医院校大量扩招,护理专业已经成为医学相关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1]。在学生数量剧增、课程门类增多,各门课程课时数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临床护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就我院临床护理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树脂(HEMA)包埋制片技术对软组织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HEMA)包埋制片技术早期只用于电镜观察,目前在国内仅用于骨髓活检、肾穿组织。我们试应用改进的树脂包理方法对临床活检、尸检等处理后的组织标本进行包埋、制片、染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此项技术在形态学研究及临床诊断中可替代传统的石蜡包埋技术,具有广泛的临床诊断及基础医学研究应用前景。本文就改进的树脂包埋制片技术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诊断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科,武汉430030欧阳金芝诊断学是临床各门课程的基础,是医学院校学生必须切实掌握的一门课程。本人连续两年从事诊断学教学工作,分别带教九二级及九三级本科学生,在第二年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4.
《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学基础》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各门后继课程的基础,其理论性强、内涵丰富,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如何使学生能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是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一直担任我校中专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学工作,通过近几年对中专生的教学实践,得到一些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皮疹的形态学的描述、病理改变、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经常感到不适应。内容较多,各种皮肤病的临床表现、皮疹形态千变万化,掌握起来相对困难。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本课程教师关注和讨论的重点。为此,我们在我校高职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及五年制皮肤性病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及思考。  相似文献   

16.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术是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的一个学习过程,也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生命科学持别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奠定基础。本课程在细菌学、病毒学及特微等方面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方法及技能,包括:显微镜的适当使用,怎样制片染色,无菌技术转移和接种细菌,选择各种各样培养基接种分离并鉴定细菌、细  相似文献   

17.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各门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长期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过分注重死记硬背 ,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在教学中存在理论学习时间较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过两年完整大专理论学习的专升本护理学生与完成两年基础理论学习的本科学生在同等教学情况下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有何差异。方法通过对两者三个学期的二十三门学科取得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升本学生除机能实验学成绩弱于统招本科学生,五门课程成绩好于统招本科学生外,其余十七门课程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优秀的护理学专科学生完全有能力适应本科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校预防医学系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多门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因子分析 ,评价其就读期间的能力培养情况 ,进而探讨各门课程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化生物医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法总结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采用偶遇抽样访谈本专业2007级(二年级)学生8名,了解其对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疑虑,以便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2002、2003、2004级共129名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收回有效问卷79份。数据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结果 分别有64(81.02%)、52(65.82%)和53(67.09%)名被调查者认为各门英语课程的开设顺序、持续时间、衔接和过渡合适;有65(82.27%)、46(58.22%)和50(63.29%)名被调查者认为各门医学课程的开设顺序、持续时间、衔接和过渡合适。63(81.77%)名被调查者希望在医学课程学习中进行相关实验,但其中有18名(23.08%)害怕实验会让课程安排变得更加紧张。有71名(89.87%)被调查者认为课程中的医院见习有助于理解医学课程的内容。被调查者还提出了许多课程设置改革建议。结论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本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对课程中的医院见习和实验持肯定态度,但课程设置仍可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