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肾脏损害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疱疹病毒群的EB病毒 (EBV)引起的小儿常见病 ,临床上可表现为多脏器损害。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6例 ,其中伴有肾脏损害11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例中男性6例 ,女性5例。年龄14个月~9岁 ,其中<2岁1例 ,~3岁3例 ,~7岁4例 ,>7岁3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1]。2.临床表现发热11例 ,其中体温37.9~38.5℃4例、38.6~39.5℃4例、>39.5℃3例 ,热程5~15天 ;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
姜彦  刘建英 《河北医学》2001,7(8):735-736
我科 1997年至 2 0 0 0年共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 3例 ,其中合并肾损害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9例中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5~12岁 ,其中 5~ 8岁 3例 ,~ 12岁 6例 ;发病情况 ,均有不同程度发热 ,热程 6~ 12d ,热峰 >39℃。咽峡炎 8例 ,淋巴结肿大 9例 ,肝脾肿大 6例 ,皮疹 2例 ,眼结膜炎 3例 ,尿检均有不同程度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表 1  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肾损害肾脏表现  症状尿常规 肾功能(Cr ,umol/L ,BUNmmol/L)例 1无BLD + +  PRO -(-)例 2无 BID + +…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是由 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累及多个脏器 ,故早期诊断困难 ,易延误诊断。为了总结经验教训 ,现将我院 1 989年~ 1 999年确诊的 5 2例 (其中 39例误诊 ) IM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以提高 IM的早期诊断 ,避免误诊误治。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 ,男 35例 ,女 1 7例 ,男女之比 2∶ 1。年龄 1 2岁~ 6 7岁 ,平均 2 1岁。以青少年多见 ,超过 40岁者少见。1 .2 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多样化 ,早期症状有疲乏无力 ,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眼睑浮肿 ,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加深认识,及早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的损害,及早诊治。方法对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伴肝功能损害30例(62.5%),经用更昔洛韦、病毒唑、护肝等治疗,治愈40例(83.3%),好转7例(14.6%),自动出院1例(2%)。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提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常规及时行肝功能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1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临床合并症的统计分析 ,揭示 EB病毒对机体的损害情况。方法 :收集最近 4 a我科诊治的 14 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 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 ,男女之比为 1.15∶ 1,发病时年龄 3月~ 13岁 ,从发病到来我院就诊时间 ,最短病程 4 d,最长达 6个月。主诉中有发热的病例数占 96 % ,无发热的病例数占 4%。其中出现血液系统合并症病例数较多。19.9%病例出现白细胞减低 ,2 .8%病例出现血小板减低 ,2 .0 %病例出现溶血性贫血 ,0 .7%病例出现骨髓抑制 ,0 .7%病例出现病毒相关性噬血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VAHS)。另外约 2 .0 %病例合并川崎病 ,2 .0 %病例出现肾脏损害、出血性肾炎 ,6 .2 %病例出现喉炎、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等呼吸系统合并症 ,2 .0%病例出现心肌损害、心包炎等循环系统合并症 ,4 .1%病例出现热性惊厥及病毒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大约10 .3%病例出现各型皮疹 ,约 2 .0 %病例出现关节炎症状 ,约 0 .7%病人出现多发性肌炎 ,约 9.6 %病人出现脾肿大 ,约 6 .8%病人出现肝肿大。结论 :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可出现几乎全身各个系统的合并症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病情轻重不一 ,并可合并川崎病、骨髓抑制及出现病毒相关性噬血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  相似文献   

6.
曹军华  安琪 《中外医疗》2010,29(36):48-48,50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诊治的30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7个月~10岁,3~〈6岁儿童最常见。80.0%患儿出现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咽峡炎三联征。80%患儿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66.6%例患儿EBV-VCA-IgM阳性。5例患儿进行T细胞亚群测定,100.0%表现为CD8+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下降。并发症发生率66.6%。100.0%治愈。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数表现典型,部分表现不典型,可造成多系统损害,预后良好。尽早检查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和EB病毒抗衣壳IgM检查,T细胞亚群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默  吴惧 《重庆医学》2003,32(6):762-763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器官系统损害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儿内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以发热(100%)、肺淋巴结炎(87.5%)、咽峡炎(86.8%)、脾脏肿大(64.7%)为主要表现,其次咳嗽(59.6%)、肝脏肿大(44.1%)、眼睑浮肿(41.2%)、皮损等。器官系统损害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肝胆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等。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损害,但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是由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喉炎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多发于儿童。近年IM在成人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报道中西医结合治愈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1例。1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9.
湛洁谊 《广东医学》1994,15(2):94-95,14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自1987~1992年我科共收治本病15例,有的呈类白血病反应,有的在短期内复发、肝功能损害严重,但预后良好。现将15例临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11例,女4例,发病年龄9月~7岁,9月~1岁3例,~3岁3例,~7岁9例。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常见传染病。本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除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其主要特征,嗜异凝集试验反应及EB—DNA阳性对本病的诊断有价值[1]。现将我院1997~2001年明确诊断IM的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1例,女9例,年龄1.6~12岁,其中<4岁5例,~7岁6例,~12岁9例。1.2 IM的诊断标准[2] ①发热;②扁桃体炎;③淋巴结肿大(主要为后颈部);④肝功能异常;⑤血液学的特异所见,即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50%,异型淋巴细胞≥10%,异种血球凝集试验阳性(Paul-Bunnell反应在112倍以上或Monspot试验阳性);⑥可有肝脾肿大、皮疹、血沉增快、EBV—VC抗体(胞浆抗体)>1:160,凡具备以上5项者,IM诊断成立。  相似文献   

11.
8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怀军 《广西医学》2004,26(9):1359-1359
我院1999年1月~2 0 0 3年12月共收治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10 6例,其中有85例(80 2 % )发生并发症。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6 3例,女2 2例,年龄2个月~14岁,其中<1岁的4例(4 7% ) ,1~3岁的2 7例(31 8% ) ,3~7岁4 0例(4 7 1% ) ,7~14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肾损伤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利于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5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2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肾损伤患儿误诊为肾炎或肾病等临床表现,尿常规及肾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6例疑诊为肾炎或肾病的患儿中主要症状为眼睑浮肿11例(42.3%)、血尿5例(19.2%)、蛋白尿3例(11.5%)、一过性尿素氮升高1例(3.8%)、肾脏B超改变6例(23.0%),所有病例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等治疗7~10d后,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23例指标均恢复正常,3例自动出院未检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常见且多样,可累及多种器官,预后不一。尤其出现血尿、蛋白尿者易误诊为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以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燕  钟家蓉 《重庆医学》2004,33(10):1600-16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的传染病[1].其临床以不规则发热、咽峡炎、外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并发症多,可损伤心脏.本文分析2002年1月~2003年5月我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心肌酶谱异常162例患儿,旨在提高对IM发病时对心肌损害的早期发现和及时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加深认识,以便及早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心肌损害的情况,及早治疗。方法对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伴心肌损害32例,其中20例行心电图检查,正常8例(40%),异常12例(60%),经用更昔洛韦、病毒唑、营养心肌等治疗,治愈38例(79%),好转7例(14.6%),自动出院1例(2%)。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提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常规及时行心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赵乃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490-491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进一步明确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6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3%的病例发生在1岁 ̄7岁的儿童,90.4%的病例有发热,95%有咽峡炎,100%有淋巴结肿大,肝脏、心肌损害常见,100%的病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VC A-IgM阳性70%.重症病例可发生胸腔积液、腹水,胆囊壁增厚,甘油三酯增高。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病情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在诊治过程中要警惕两种较为严重的EB病毒感染疾病,即EBV相关嗜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 LH)、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 AEBV),此两种疾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最多见,另外皮疹8例,眼睑水肿1例,白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在第2周升高明显,肝功能损害11例,心肌酶学改变3例,尿常规异常7例。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复杂多变,部分病例不典型,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7.
程远 《实用医技杂志》2001,8(5):333-333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所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方法: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化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致血小板不同程度减少,以20岁以下年龄组多见。结论:IM的病原体是EB病毒,由此而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病毒血症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干扰素对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予α-干扰素来肌注,疗程7~14d。结果64例患儿3~5d开始退热,显效39例,有效25例,有效率100%。结论α-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建忠  王锦  贾莉 《九江医学》2003,18(4):225-22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为EB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由于病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引起误诊。现将我院1997~2002年间诊断明确的3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血液系统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发多器官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多见。我院1998年8月-2003年1月收治IM患儿66例,其中并发肝损害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