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性外斜视不同手术量设计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雷  陈蕾  才娜 《国际眼科杂志》2009,9(6):1117-1118
目的:比较共同性外斜视术中不同手术量设计的远期疗效,探讨斜视手术的量化标准。方法:对15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3组:术终正位组26例,术终过矫5~9△组114例,术终过矫10~15△组16例,分别评价术后2wk;3,6mo眼位情况。结果:术后2wk;3,6mo,术终正位组正位率分别为80.8%,30.8%,23.1%;术终过矫5~9△组正位率分别为81.6%,78.9%,75.4%;术终过矫10~15△组正位率占43.8%,62.50%,68.8%。三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术终过矫5~9△者术后正位率高,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性外斜视手术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眼位欠矫较多见,多数术者主张适度过矫为宜。本文报告我科2003年~2004年进行手术的102例共同性外斜视病例,分析了影响外斜远期疗效诸多因素。本文就视力、手术年龄、外斜视类型、斜视角对远期眼位及视功能的影响作了探讨。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共同性外斜视手术102例,其中间歇性外  相似文献   

3.
共同性外斜视不同年龄组的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变化,双眼单视功能重建及欠矫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3例不同年龄组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术后行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测定,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7岁组45例,术后眼位稳定,双眼单视功能重建,欠矫3例;8-12岁组52例,眼位较稳定,双眼单视功能重建,但融合范围小,术后欠矫6例;≥13岁组66例,术后欠矫15例,双眼单视功能部分恢复。结论手术治疗是共同性外斜视的最佳选择,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术后双眼单视功能重建对眼位的稳定影响甚大;大龄组手术矫正眼位后,双眼单视功能重建和完善较困难,术后欠矫是普遍存在的,术中如无复视,保持适度过矫,可降低远期欠矫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共同性外斜视是共同性斜视的主要类型 ,它不仅影响外观 ,而且影响双眼视觉的正常发育。其手术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手术量不易掌握且术后复发率较高。为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变化、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及眼位回退的相关因素 ,我们将 70例记录完整、随诊 6个月以上患者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70例 ,男 3 2例 ,女3 8例 ;年龄 3~ 3 7岁 ,平均 1 2 5岁 ;随访时间 6~ 62月 ,平均 2 2月 ;恒定性外斜视 3 6例 ,间歇性外斜视 3 4例。2 检查及手术方法。检查方法 :( 1 )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 (…  相似文献   

5.
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欠矫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欠矫问题。方法 对 3 97例外斜视经手术矫正为正位的病人观察 3年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年后 2 41人为正位 ,1 5 4人外斜视 >-8△ ,其中 5 8人≥ -1 5 △ 。病人发生外斜视的年龄 ,控制外斜视的能力及手术适度过矫与远期眼位有关。结论 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欠矫是普遍存在的 ,欠矫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时间 ,远期欠矫很难避免。发病晚 ,手术适度过矫及间歇性外斜视的病人的远期欠矫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变化及双眼单视功能状况。方法观察2002年~2006年在我科手术治疗54例患者的术后眼位变化、视功能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近期眼位正位为79.63%,远期正位为72.22%;术后近期眼位欠矫为5.56%,远期欠矫为29.63%:双眼单视功能建立近期为57.41%,远期为68.52%。结论及时手术治疗是共同性外斜视的最佳选择,矫正眼位至正位是建立双眼单视功能的最佳条件,而双眼单视功能对眼位的稳定影响甚大。术后欠矫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和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术后的远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已行斜视手术的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患者并分为3组。组1:74例间歇性外斜视; 组2:38例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 组3:25例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残余斜视度及立体视恢复情况。平均随访2.2a。

结果:组1、组2、组3的眼位矫正成功率分别为78%、68%、64%(组1 vs 组2,P=0.249; 组1 vs 组3,P=0.153; 组2 vs 组3,P=0.716)。组1、组2、组3术后获得双眼视者分别有57例(77%)、5例(13%)、1例(4%)(组1 vs 组2,P<0.001;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440)。组1、组2、组3分别有66(89%)、27(71%)、8(32%)例获得粗糙立体视(组1 vs 组2,P=0.015;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002)。获得远立体视者组1、组2、组3分别有29例(56%)、5例(24%)、1例(7%)(组1 vs 组2,P=0.013; 组1 vs 组3,P=0.001; 组2 vs 组3,P=0.366)。

结论: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粗糙立体视的恢复优于无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与间歇性外斜视相比,双眼视、粗糙立体视和远立体视的恢复均较差。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可能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早期手术可优化术后感觉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8.
40例继发性外斜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40例继发性外斜视的远期疗效观察张丽军,贺瑞,申长礼,张树梅,孙玉英近年来国内对继发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1985~1991年在我院手术的继发性外斜视患者进行随访,将有完整记录的40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有一眼视力≤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 76例共同性内、外斜视眼外肌及 7例正常眼外肌的电镜观察 ,探讨斜视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对 3 4例共同性内斜视眼、 42例共同性外斜视眼及 7例非斜视行眼球摘除眼的眼外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分析。结果 非斜视组肌细胞正常 ,肌丝 ,肌节排列整齐 ,方向一致 ,Z带清晰 ,线粒体分布正常 ,未见坏死 ,斜视患者弱侧眼外肌部分肌纤维不同程度萎缩 ,变性 ,肌原纤维稀疏 ,有的肌原纤维排列方向紊乱 ,线粒体增多 ,肌质网扩张 ;有 1例肌纤维坏死 ,结构消失 ,代之以纤维组织 ;有些有髓神经髓鞘结构破坏。结论 提示共同性斜视眼外肌的确产生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共同性外斜视一家系甘宇业,刘文敬共同性外斜视是临床常见斜视类型,笔者报告一有家族史的外斜视病例。患者张某,女,29岁。自动左眼外斜视(具体发病日期不详),1994─3─3入院,全身体检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2,─2.00DS=1.0;左0.1,...  相似文献   

11.
共同性外斜视79例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患者79例进行随访观察,并对其术后眼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近期正位率82%,远期正位率为80%。结论: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与手术原则和设计、患者的自身因素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手术治疗80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基本型和外展过强型手术以外直肌后徙为主,集合过强型手术以缩短内直肌为主,并对其术后眼位及融合功能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80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正位者68例(85.00%),欠矫正8例(10.00%),过矫4例(5.00%)。术前无融合功能62例,术后有53例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受多因素影响,术前患者有无融合力对术后眼位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设计和手术技巧。方法分析30例58只眼的临床疗效,此30例患者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角膜映光法测量33cm和5m处矫正状态及上下转25°斜视角,同视机检查三级功能,根据不同的斜视度及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量。术后观察眼位及视觉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术后正位率93.3%。术前有中心融合14.32%,术后有中心融合63.11%,术后较术前立体视锐度提高者占53.24%。无一例出血感染、眼前段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共同性外斜视详细的术前检查、恰当的手术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手术效果良好,有助于双眼视功能恢复和满足美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分析马少青,郑绍斌,林发森共同性外斜视不仅影响美容,而且常伴有弱视或双眼视功能异常。大多数共同性外斜视需通过手术治疗才能矫正眼位,改善外观上的缺陷,促进正常的双眼视功能建立,为探索外斜视斜视度与手术量的关系及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现将...  相似文献   

16.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疗效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共同性外斜视各类型分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京辉  卢炜 《眼科》2006,15(5):331-334
目的了解共同性外斜视各种类型分布的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共同性外斜视患者1161例。方法对1161例欲行斜视矫正术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类型、视力及斜视度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指标共同性外斜视的类型,视力与矫正视力,斜视度等。结果1161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中,间歇性外斜视470例(40.48%),恒定性外斜视258例(22.22%),知觉性外斜视166例(14.30%),残余性外斜视38例(3.27%),连续性外斜视2例(0.17%),共同性外斜视伴垂直斜视227例(19.55%):先天性外斜视2例(0.17%)。斜视度>60~Δ者中间歇性外斜视175例(37.24%),恒定性外斜视199例(77.55%)。共同性外斜视除外知觉性外斜视,视力或矫正视力≥1.0者945例(94.97%)。共同性外斜视近视性屈光不正者519例(85.36%)。结论在共同性外斜视中,间歇性外斜视占首位。恒定性外斜视斜视度显著大于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视力与矫正视力绝大多数是正常的。共同性外斜视的屈光状态主要是近视性屈光不正。(眼科,2006,15:331-33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直肌线状折叠术治疗共同性斜视的远期效果。方法共同性斜视163例,其中内斜视66例,外斜视97例。手术方式分为单纯直肌加强术或直肌加强联合减弱术,加强术式包括直肌线状折叠术和经典的直肌缩短术,减弱术式均为直肌后退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直肌线状折叠术和直肌缩短术。使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看近(33cm)和看远(5m)时第一眼位水平斜视度。分别检查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1年的斜视度数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内斜视组采用直肌折叠术和直肌缩短术相比,术后1周、1月、1年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斜视组采用直肌折叠术和直肌缩短术相比,术后1周、1月、1年的变化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外斜视组术后1年时的斜视度和术后1周及1月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肌线状折叠术与传统直肌缩短术矫正斜视有同等的效果。但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术后远期回退与术中手术量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近四年有较完整资料的54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量采取术终不同的过矫量,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 54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远期正位(≤±10△)493例,>-10△ 38例,其中>-15△ 17例,过矫(>+10△)15例,行二次手术5例,正位率达90.29%.结论 共同性外斜视的术后回退与手术后徙及缩短的量有很大的关系,手术量越大术后回退量越小,手术量越小回退量越大.遵循此规律采取个性化过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间歇性外斜视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07例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按年龄、术式、斜视类型、融合功能、非自主性辐辏功能强弱分组观察其疗效。随访2~10年,平均2.8年。结果 107例眼位:正位85例(79.44%),外斜14例(13.88%),内斜8例(7.48%);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术式、斜视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有无融合功能有关,井与非自主性辐辏的强弱有关(P<0.01);非自主性辐辏功能较差或术前无融合功能者眼位回退率较高(P<0.05);眼位过矫率与上述诸因素无关。双眼视功能: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越高(P<0.01)。A-V征全部消失。结论术前融合功能和辐辏功能对术后眼位有较大影响,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