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五边形皮瓣肛门成形术达到一次性切除环状混合痔并避免术后肛门狭窄的目的。方法:通过158例环状混合痔切除肛门皮瓣成形术的临床治疗观察进行小结。结果:158例患者手术治疗顺利,只有2例术后第1天约有50mL出血。10例肛门皮瓣轻度水肿,2例创面轻度感染伴皮瓣下小量积液,均对症治愈。结论:环状混合痔用五边形皮瓣肛门整形术治疗可以达到一次性全部切除痔核,避免肛管狭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加皮桥修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150例采用此术式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资料。结果显示,随访1~10年,5例内痔复发,4例轻度肛门狭窄,6例再次行“修剪术”。治愈率为96.7%。结果表明,一次性分段结扎切除加皮桥修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避免了分次手术,缩短了治疗周期,避免厂直肠黏膜外翻、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残留痔、皮桥水肿等并发症,采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保留皮桥处痔核弧形切除缝合术加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结果显示,脱出、疼痛、出血等症状消失,治愈率100%。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避免了术后肛门狭窄、皮桥创缘水肿及残留痔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原位皮瓣移植齿线保留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环状混合痔的患者按病历号顺序随机分为原位皮瓣移植齿线保留术治疗组34例(A组)及外剥内扎术治疗组30例(B组),观察两组治愈时间、疼痛情况、肛门狭窄、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结果 64例患者全部治愈,A组在治愈时间、术后疼痛、肛门狭窄、术后水肿等方面优于...  相似文献   

5.
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 方法 采用上述方法 (治疗组 )治疗环状混合痔 3 0 0例 ,单纯内扎外切术 (对照组 )治疗环状混合痔 10 0例。 结果 治疗组术后发生肛门水肿 5例 ,对照组发生肛门水肿 2 8例 ,肛门狭窄 6例。两组在住院日、治愈率上无显著差异 ,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好、痛苦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避免了常见的术后肛门狭窄 ,肛门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Y—V皮瓣肛管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25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112例)和外剥内扎加Y—V皮瓣肛管成形术(治疗组113例)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随访6~3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82.0%,创口愈合时间(22.5±5.3)d,术后Ⅱ、Ⅲ度疼痛103例,术后出血15例,术后水肿50例,肛门狭窄18例,复发2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8.5%,创口愈合时间(14.7±3.8)d,术后Ⅱ、Ⅲ度疼痛87例,术后出血5例,术后水肿12例,复发7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Y-V皮瓣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加痔核部分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环状混合痔先行痔核部分切除术,再行标准的PPH手术.结果:术后肛门平整无水肿,排便后未见痔核脱出及肛门异物感,无肛管缩小和肛门狭窄.结论: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可采取PPH加痔核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PH联合缝扎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内脱垂的疗效.方法:用痔上黏膜环切器对直肠黏膜环形切除3~4cm并吻合,直肠黏膜缝扎、黏膜下及直肠周围注射志消注射液.结果:本组病例治愈8例,好转3例.术后肛门及会阴部坠胀7例,下腹部疼痛1例,肛门轻度疼痛2例,术后大出血1例,尿潴留3例.平均住院7 d.随访半年至一年无复发,无直肠狭窄等并发症.结论:PPH联合缝扎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内脱垂操作简单、疗效好、痛苦较少、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扎外切弧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l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施行内扎外切弧形缝合术,就术后愈合时间、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术后复发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0例均一次性治愈,切口愈合时间10~25d,平均14.7土5.3d,肛缘水肿发生率6%,无1例出现术后肛门狭窄,术后1年复发率5%。结论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时,内扎外切弧形缝合术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肛门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观察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提高微创手术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方法 采用:①PPH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联合应用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治疗组)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效果比较;②对两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水肿、排便障碍、尿潴留、肛门潮湿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外观良好,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精细控便障碍等后遗症,复发少.结论 PPH术联合倒"v"切口剥扎-皮瓣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既不损伤肛门括约功能,又能保持良好肛门外观,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保留肛垫术治疗环状混合痔(附9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改进。方法:采用小切口保留肛垫术治疗环状混合痔96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96例均一次性临床治愈,平均愈合时间15d,术后随访未发现排便困难、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保留肛垫术是一种符合肛管生理解剖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应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试验组),用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出血、切口皮瓣水肿、切口愈合、肛门管径大小、皮赘残留等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28例,1例切口皮瓣严重水肿再次行局部修整后延迟愈合,1例出现肛门狭窄行肛门松解术后治愈,无大出血病例,平均治疗时间(6.2±1.1)d;对照组治愈24例,2例大出血,11例皮瓣水肿经局部热敷和坐浴后3例严重者行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肛管狭窄行肛门松解扩肛后治愈,平均治疗时间(7.0±0.3)d。结果表明,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与后遗症少,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混合痔切除、肛门成形术治疗环状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混合痔切除、肛门成形术治疗环状痔108例。结果:全部病例治愈,未发现其它并发症。结论:结果提示该术式简单,疗效确切,既可保证治疗的彻底性,又可避免传统环切术造成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瓣成形术治疗肛门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08年2月,采用肛门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狭窄10例临床病例.结果 10例手术中,4例采用V-Y皮瓣,3例采用房式滑行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术后能完全解除狭窄,明显改善排便困难症状.结论 肛门皮瓣转移成形术对肛门狭窄的局部解剖学狭窄及排便困难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肛垫的痔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对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环形切除肛垫远端滑脱增大、完全无功能部分,保留近端尚有功能的部分。结果本组94例均治愈,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4.5(7~19)d;术后发生肛周皮瓣水肿2例,切口感染1例,1例术后3月出现肛门狭窄,经扩肛1个月治愈。76例随访6~24月无复发,肛门控便能力正常,对气体、液体、固体的辨别功能良好。结论保留部分肛垫的痔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分段切除整形联合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分段切除整形联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期间华西医院收治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分段切剥闭合整形联合PPH,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6 d,伤口愈合平均时间11.9 d;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8%(7/120).术后3 d的疼痛平均积分:术后第1天5.3分(1~8分),第2天3.6分(2~9分),第3天2.2分(1~8分).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出现便血3例,脱出1例,肛门皮赘或异物感1例.对术后12个月时的肛门功能、肛门狭窄或紧缩感进行评价,无一例异常.结论 分段切除整形联合PPH能更好地处理环状混合痔,在彻底清除病灶同时,修复和重建肛门及肛管,保护其大小和功能,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理想术式,笔者采用外切内扎加保留皮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93例。结果显示,93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术后无肛门狭窄等后遗症。随访1年,成功随访71例,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外切内扎加保留皮桥术是一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理想术式,其根治彻底,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痔的肛垫理论,探讨小切口分段外切内缝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分段外切内缝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36例,术后两组作疗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全部治愈,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大便失禁、肛门坠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该术式具有切口小,疼痛轻,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能有效地防止术后大出血、肛门失禁或狭窄等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应用P P H术完成的128例环状混合痔病例。结果:术后尿潴留32例,术后不同程度出血12例,大出血2例,肛缘水肿18例;随访2~24月,出现肛门狭窄4例,经扩肛后治愈;复发6例。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多切口外剥内扎硬注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多切口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3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随访0.5~2年均无复发,术后肛门平整,无残留皮赘、狭窄及大便失禁。结论多切口外剥内扎硬注术结合皮桥整形术治疗重症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