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阐述了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实施效果、家庭医生培养体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家庭医生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提出要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内容、扩大研究区域范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县域医共体背景下安徽省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方法:通过访谈了解安徽省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做法及与医共体的关系,收集2014—2016年新农合平台数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结果:定远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不足、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识不足等问题。结论:县域医共体通过统一管理制度建立起责任共同体,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形成区域发展共同体,结合按人头支付方式形成区域医疗机构利益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及效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签约人群补偿水平的提升和签约医生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评价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签约和未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和健康管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慢性病服务初步显效,签约患者的健康意识和依从性提高,血压及血糖情况得到改善,治疗费用下降,但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和效果还有提升空间.结论 加强家庭医生的宣传工作,引导居民积极签约;完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规范家庭医生的工作,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现状及满意度,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我国东部地区某市的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开展签约服务后,绝大多数家庭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增加,增幅分别为35.5%和36.4%,签约服务占日均工作时长的41.6%;家庭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6±0.7...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城郊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家庭医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为推进和完善社区家庭医生制提供参考.方法:对城郊某社区服务站点的98名家庭医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96.86%的家庭医生工作量饱和,其中19.39%超负荷;收入与心理价位差距显著;家庭医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依次为得到社会认可、群众满意、职称晋升、技能培训、自我实现;基本理论需求排列在前的是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技能需求为家庭健康管理技术和急救技术;相关技能需求是法律法规和沟通技巧;对政策环境、个人发展等综合满意度仅21.00%.结论:社会各部门应该积极支持“家庭医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人员配置、服务承受量和工作报酬方面应给与政策倾斜;在技能培训、个人发展方面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以促进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6.
社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医生制度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武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实践,总结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经验,找出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现阶段在城乡结合部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中,如何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来达到调动以家庭医生为主的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以及居民的满意度.方法:以宝山区杨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家庭医生工作室所有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从2011年6月起实行流程优化后服务,为期一年,观测其效果.结果:流程优化服务实行一年后,中心5个家庭医生工作室成员工作压力减轻,积极性、自我评价、服务质量与效率和居民满意度均有所改善,中心绩效考核成绩提高.结论: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需因地制宜地进行工作服务流程的优化,这样既能有效减轻服务人员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起,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单位之一,在家庭医生服务探索工作中,存在承担签约主体争议、居民对家庭医生认知度低、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滞后、政策配套不完善、服务内容缺乏可持续等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生制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实施了家庭医生制“12345”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家庭医生团队的责任心、家庭医生的地位和工作效率,实现服务个性化,提高了居民家庭生活质量.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家庭医生人员缺乏;双向转诊政策不到位;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信息化网络程度不全、不到位.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目前银川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况,根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对银川市居民和社区医生采用问卷调查,随机抽取500名居民和20名社区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因素。结论:目前银川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实施效果已初见成效,值得继续深入推广。同时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居民认知程度,使签约服务落实到地,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的分析,进一步确立社区医生是健康教育与管理的主力军理念,充分利用社区阵地推动健康教育与管理向纵深发展,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借助网格化管理的"医生进社区"签约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某社区100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居委为单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4人,研究组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签约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居民、家庭医生、卫生条线工作人员的知晓率、满意度和签约使用率等。结果:研究组延伸处方使用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预约转诊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家庭医生对签约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明显。结论:借助网格化管理的"医生进社区"签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居委卫生工作人员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有效利用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现有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建立三种预测模型,预测2016-2020年湖南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需求情况。 方法 利用湖南省卫生统计摘要中收集的2002-2013年湖南省医院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及护士数,采用SPSS 21.0、SAS 9.2和Excel 2007构建、拟合和评估线性回归模型、曲线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从中选择最优拟合模型,对2016-2020年湖南省医院所需的医院人员、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护士人数进行预测。 结果 采用预测模型灰色模型(±s(%)=2.99±2.15),指数模型(=2.29E-40×e0.05x),线性模型(=-4.93E7+24 643.75x),灰色模型((t)=439 123.94×e0.10(t-1)-386 044.94)对2016-2020年湖南省医院人员数等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进行科学预测。预测结果为2016-2020年湖南省医院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人数逐年增长,到2020年,医院人员数达到331 775人,比2013年增长49.1%,执业医师数达到131 203人,比2013年增长39.4%,注册护士数达到272 352人,比2013年增长116.6%。但执业助理医师数所需人数2020年为24 644人,比2013年减少35.2%。 结论 2016 -2020年湖南省卫生人力资源所需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该预测结果可为湖南省“十三五”规划期间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上海市基层社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构成现状,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上海市16个区的241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 569人。执业医师以兼职为主,中级职称占比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较多,40岁以下人员较多。注册护士中,初级职称占比最高,大专及以下学历、40岁以下人员较多。中心城区家庭病床医护人员相比郊区,执业医师占比更高,中高级职称执业医师占比更高,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更高。结论上海市应进一步加大社区家庭病床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家庭病床人力资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重点加强郊区家庭病床人力资源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江苏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为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根据地域及经济发展水平,按苏南、苏中、苏北将江苏省分成3个不同经济发展地区,随机抽取257个乡镇卫生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抽取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乡镇卫生院平均有在岗职工87.9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5.32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1.62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3.73人。执业(助理)医师中级及以上职称占53.4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38.43%,公共卫生人员3.33人,检验技师(士)3.23人,注册护士24.00人,医护比1∶0.70。苏南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家庭医生团队数、岗位培训人次数均高于苏中和苏北(P<0.05)。结论 江苏省乡镇卫生院卫生、卫技人员总量比较充足,但岗位分布不合理,公共卫生人员、护士和医技人员短缺,且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妇幼医师依法执业知识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注册执业的164名妇产科与儿科医师进行依法执业知识调查。结果依法执业知识平均得分为(23.13±2.24)分,总平均知晓率为82.62%。其中,医疗技术、病历书写规范、处方管理、会诊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最高,为84.93%;医师执业基础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1.12%;计划生育与母婴保健依法执业知识平均知晓率最低,为80.77%。妇产科与儿科医师之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之间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可通过设立“依法执业专员”搭建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桥梁;通过关口前移、畅通咨询途径,为临床一线医师提供多种形式的依法执业知识培训和查询途径;营造医院依法执业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增设符合乡村医生合法行医的需要,有利于加快乡村医生队伍执业医师化的进程,并提高其素质,同时在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和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增设、现行相关法律政策提供的法律依据以及政策实施的客体——乡村医生群体的强烈诉求和居民支持使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增设具备了可行性。为保障乡村医生的执业医师化进程,还需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针对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医学专业培训及全科医师培训、建立合理的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补偿、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偏远农牧区藏族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状况。方法:利用2009年在青海省玉树县及囊谦县大、小苏莽乡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农牧区藏族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与经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仅12.4%的妇女受过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最近一次生孩子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产前检查率为49.1%,新法接生率为11.2%,住院分娩率为9.5%,产后访视率为6.5%,均低于同类地区;怀孕期间发生紧急情况,60.4%的妇女会求助村医或乡医;生孩子后身体出现不适,68.6%的妇女会求助村医或乡医。受过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者服务利用率高于未受过教育者;家庭年收入较高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出现紧急情况和分娩后身体不适时,求医率高于家庭年收入较低的妇女。服务利用率与到医疗机构采用的不同交通方式和所需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关系。调查地区67.3%的妇女生孩子无医药费用;有费用者,其自付医药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在60%~100%者占5.7%,有2.9%的妇女生孩子自付医药费用超过了过去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受访者报告了在过去2年内有4例亲属在孕产期死亡。结论:偏远农牧区藏族妇女在孕产期保健教育、服务等方面可及性不足。应进一步促进偏远农牧区的经济发展,倡导先进的生育文化,普及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教育,加强乡村医生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