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笔者以四花穴为主治疗抑郁症54例,并与单纯中药组、西药组、针药结合组进行比较分析,经临床观察该方法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西药百忧解治疗抑郁症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并与采用针刺组和单用西药组作对照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选择47例抑郁症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其中针刺组 1 4例 ,男 6例 ,女 8例 ;西药组 1 5例 ,男 7例 ,女 8例 ;针药组 1 8例 ,男 7例 ,女 1 1例 ,年龄都在 2 6岁以上 ,病程在 1~ 5年。2 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焦虑 ,情绪低落 ,失眠 ,或伴有躯体不适等症 ,并经Zung抑郁自评量表测定 ,累积分 >40分者。3 治疗方法3.1 针刺组 取印堂 ,双侧的太阳、内关、神门、合谷、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背俞穴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将48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施以头针合背俞穴治疗,对照组服用文法拉辛缓释剂。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合背俞穴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较文拉法辛缓蚀剂好。 相似文献
5.
手穴单针治疗颈椎病8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 ,临床多表现为颈肩及上肢的神经根性麻痛 ,故又称“颈肩综合症”。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 ,大多发生于年龄较大者 ,但近年统计学上发现青少年有发病的趋势。病因目前还不很清楚 ,可能是与先天遗传、暴力外伤、无菌炎症、软组织广泛性慢性劳损、椎间盘、骨赘和退行性变等以及上述综合因素有关。鉴于病情新旧的差异变化等 ,非手术治疗多按病员体会为主 ,医生指导为辅的原则 ,具体采用轮换单法试治 ,综合多法同治的方法来处理。有资料表明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 ,且多数病员难以接受手术治疗。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情志调护结合艾灸四花穴预防卒中后患者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用情志调护结合艾灸四花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卒中后常规治疗护理。结果:2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各级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情志调护结合艾灸四花穴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预防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临床上多用西药治疗 ,不论是三环类 (TCAs)还是 5 -羟色氨再摄抑制剂(SSRIs) ,抗抑郁药均有不能克服的不良反应 ,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用药的对照研究 ,评价其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3月来院就诊的5 9例患者诊断均符合下列标准 :①符合CCMD -3中的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相 ;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 4项前 1 7项总分大于 1 8分。随机分为 2组 ,中西药治疗组 3 2例 ,男 1 8例 ,女 1 4例 …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瑞雪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2,(1):35-35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脑血霄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脑卒巾并发抑郁症也较多见,发病率为30~50%。笔者对1999年2月~2001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长针透刺四花穴治疗坐骨神经痛30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着坐骨神经的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放射性疼痛.临床治疗该症方法不一,疗效各异,但大都不甚理想.笔者从1986年以来,采用长针透刺四花穴为主治疗该症303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03例均系门诊随机收治病例.其中男232例,女71例;年龄19~39岁75例,40~69岁213例,70~76岁15例;男性中左腿160例,右腿69例,双腿3例,女性中左腿33例,右腿37例,双腿1例.病因属风寒湿或感染所 相似文献
13.
14.
针药联合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联合应用和单纯中药及西药黛力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227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75例给予以柴胡、白芍为君药的疏肝健胃安神汤进行治疗,每日1剂;针药组78例在中药治疗基础上每日配合针刺治疗,针刺取百会、四神聪、神门、灵道、大陵、劳宫、涌泉等穴;西药组74例每日晨起及午饭后各服1片黛力新.3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针药组痊愈19例,显效35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有效率87.2%;西药组痊愈11例,显效32例,好转18例,无效13例,有效率82.4%;中药组痊愈5例,显效14例,好转35例,无效21例,有效率72.0%.治疗8周后HAMD评分,针药组(5.71±4.32)分,西药组(6.09±3.78)分,中药组(9.24±3.49)分,中药组与西药组、针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各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愈显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四花穴埋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失眠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口服,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四花穴埋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4周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测定,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25/27),高于对照组的81.48%(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四花穴埋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2003年1月~2006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32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对照,获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许远建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9):1722-1722
随着社会的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工作,乃至社会的和谐,其治疗主要通过口服药物和心理疏导,但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对药物的依赖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反复,笔者采用割治背俞穴配合耳穴贴压以及心理治疗,疗效较为满意,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滕精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8):99-99
目的:比较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药组,每组40例。中药组服用清心安神颗粒,西药组服用氟西汀,中西医结合药组服用氟西汀,同时配合中药(随症加减),疗程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5.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7.5%,中西医结合药组总有效率为97.5%。中西医结合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效果优于中药或西药的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博乐欣;治疗组给予博乐欣和中药活血化瘀胶囊治疗,1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