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凉血清营颗粒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凉血清营颗粒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天花粉蛋白所致小鼠速发型超敏反应及大鼠同种异体被动超敏反应(PCA)观察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用化合物48/80所致小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及大鼠颅骨肥大细胞模型观察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用组织胺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试验观察对组织胺的直接对抗作用.结果:凉血清营颗粒能一定程度拮抗天花粉蛋白所致小鼠过敏性休克及大鼠PCA,并能明显抑制化合物48/80及天花粉蛋白所致腹腔或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还能明显对抗组织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结论:凉血清营颗粒具有显著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此作用可能是其能抑制IgE生成、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直接拮抗组织胺作用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清热灵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热灵颗粒能明显减轻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升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染菌致小鼠死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体外抑菌试验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肺炎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清热灵颗粒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克感停热(KGTR)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及0.6%醋酸(HAC)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炎症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KGTR颗粒能明显减轻致热家兔和大鼠的发热反应,亦能显著抑制致炎小鼠的耳廓肿胀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KGTR颗粒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软胶囊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板蓝根颗粒改为板蓝根软胶囊后的药效学变化.方法观察板蓝根软胶囊体外抑菌试验、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死亡率的影响、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对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影响、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及对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的影响.结果板蓝根软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明显抑制干酵母混悬液引起大鼠体温升高的作用趋势;对细菌内毒素引起家兔发热模型有非常显著的降温作用;板蓝根软胶囊对动物急、慢性炎症模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将板蓝根颗粒改成板蓝根软胶囊后仍具有很好的抑菌、解热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香"口服液抗呼吸道感染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家兔致热反应后的体温变化,观察"芪香"口服液的解热作用;采用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观察"芪香"口服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试验,观察"芪香"口服液的镇痛作用;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观察"芪香"口服液对常见呼吸道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芪香"口服液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具有退热作用,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可明显提高热板引起的小鼠痛阈值;对呼吸道常见的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芪香"口服液是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显著的解热、抗炎、镇痛、抗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花红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军  何萍  全敏敏  何伟龙 《中成药》2006,28(3):383-386
目的:考察花红胶囊抗菌、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观察死亡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水肿法,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法,外伤致小鼠足趾瘀血水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热板法以及大鼠痛经模型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花红胶囊对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后的死亡率有降低的趋势;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廓水肿反应和小鼠棉球肉芽肿重量;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也有解热作用;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大鼠痛经反应的扭体次数,延长小鼠热刺激痛阈。结论:花红胶囊具的药效作用与其功能主治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寒感颗粒体外抑菌、抗炎、解热作用。方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观察其抑菌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内毒素致热观察其解热作用。结果:寒感颗粒对金黄色葡菌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寒感颗粒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降低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的体温。结论:寒感颗粒具有抑菌、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热清口服液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脑热清口服液的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分别利用细菌内毒素和2,4-二硝基苯酚制备家兔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模型,观察脑热清口服液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H^+等致炎因子引起的小鼠急性渗出性炎症,研究其抗炎的作用。结果:脑热清口服液能显著降低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感染性发热模型和2,4-二硝基苯酚致家兔非感染性发热模型动物的体温;对二甲苯、H^+等致炎因子引起的小鼠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脑热清口服液对急性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反应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方栀子注射液解热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栀子注射液解热抗炎的作用。方法通过家兔细菌内毒素发热、大鼠干酵母发热实验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小鼠二甲苯耳肿胀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复方栀子注射液2mL/kg剂量组能明显减轻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反应和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反应;2、4mL/kg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复方栀子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社敏  柴秀娟  匡荣 《中成药》2004,26(11):909-912
目的:对复方大青叶合剂进行了与临床主治功能有关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方法:解热试验、抗炎试验和抗菌试验.结果:复方大青叶合剂能明显降低因大肠杆菌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引起的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甲、乙型)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和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复方大青叶合剂具有解热、抗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解热机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其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兔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及大鼠内毒素发热模型,观察清开灵冻干粉解热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观察清开灵冻干粉镇痛作用.并用放免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及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能有效抑制内毒素导致的大鼠发热和2,4-二硝基苯酚导致的家兔发热,显著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IL-1β及cAMP的含量;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推迟热致痛小鼠添后足时间.结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解热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生致热原IL-1β的生成,从而降低下丘脑发热介质cAM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应用伤寒三联疫苗所致动物发热模型,扭体法和热板法致痛模型对祖卡木颗粒的解热镇痛作用进行药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祖卡木颗粒拮抗家兔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所致的发热反应;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及提高疼痛阈;说明该药具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凉血清营颗粒对炎症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凉血清营颗粒对炎症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方法:用新鲜鸡蛋清所致大鼠足爪水肿及羧甲基纤维素(CMC)所致大鼠背囊内白细胞聚集为抗炎模型;用2,4,6-三硝基氯苯(PC)及绵羊红血球(SRBC)引致小鼠耳部或小鼠爪肿胀为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结果:凉血清营颗粒能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肿及CMC囊内白细胞聚集,还能显著抑制PC及SRBC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结论:凉血清营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及抗迟发型超敏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葛根麻黄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葛根麻黄颗粒的抗炎、镇痛、解热、免疫作用.方法: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评价其镇痛作用;用副伤寒三联菌苗致家兔发热和酵母致大鼠发热实验观察其解热作用;用炭粒廓清试验和羊红细胞(SRBC)致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DTH)试验评价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葛根麻黄颗粒生药18、36 g/kg能明显抑制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肿胀,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葛根麻黄颗粒生药9、18、36 g/kg能够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痛阀值;葛根麻黄颗粒生药9、18、36 g/kg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生药36 g/kg对副伤寒三联菌所致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葛根麻黄颗粒生药18、36 g/kg还可明显增强小鼠的吞噬细胞的功能及吞噬速率,生药36 g/kg明显抑制SRBC致小鼠迟发过敏反应.结论:葛根麻黄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解热、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淋毒清颗粒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体内、体外抗菌法 ,大鼠2,4_二硝基苯酚致热法 ,代谢笼法 ,大鼠胸膜炎白细胞游走实验法 ,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淋毒清颗粒的抗菌、解热、利尿、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淋毒清颗粒体外对大肠杆菌等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对实验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该品对2,4_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能够显著抑制大鼠急性胸膜炎白细胞游走 ,显著抑制小鼠巴豆油所致耳廓肿胀 ,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提示淋毒清颗粒具有显著的抗菌、解热、利尿、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合物48/80(Compound 48/80,C48/80)对正常和TRPV1敲除小鼠诱发的瘙痒反应及艾灸不同穴位对其的影响,探讨艾灸止痒效应及与TRPV1的关系。方法选用野生型C57BL/6小鼠(WT小鼠)和TRPV1敲除小鼠(KO小鼠)各30只,分为模型组、曲池组、血海组,连续两日分别于其颈部中央皮下注射C48/80,曲池组、血海组于第2日注射前给予艾灸刺激10min,,观察艾灸干预前后搔抓次数。结果 C48/80能诱发WT小鼠和KO小鼠对注射处显著的搔抓反应,模型组WT小鼠第1日的搔痒次数为(172.19±46.50)次/30min,KO小鼠第1日的搔痒次数为(122.20±29.26)次/30min,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曲池、血海均能有效抑制此种搔抓反应(P0.05,P0.05),曲池组WT小鼠的艾灸前后变化率为50.76%,KO小鼠为27.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海组WT小鼠为43.52%,KO小鼠为25.39%,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WT与KO小鼠而言,穴位间止痒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PV1参与C48/80诱发的瘙痒反应的产生,艾灸能明显抑制化合物48/80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痒反应,TRPV1可能参与艾灸止痒效应的启动。  相似文献   

17.
毒素清颗粒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毒素清颗粒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建立家兔内毒素性发热模型。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毒素清大剂量组、毒素清中剂量组、毒素清小剂量组、双黄连口服液组。在造模前测定基础体温,造模后每隔1h测体温。观察最大发热高度(△T)和体温反应指数(TRI),并绘制平均发热曲线。结果:模型组发热曲线呈明显的双相型,△T和TRI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毒素清组能够明显抑制发热效应。结论:毒素清颗粒能够明显抑制内毒素性发热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咽解毒颗粒的抗炎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利咽解毒颗粒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试验和巴豆油引起的家兔声带炎症模型,观察利咽解毒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伤寒菌苗引起的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利咽解毒颗粒的解热作用。结果:利咽解毒颗粒可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度,抑制家兔声带炎性渗出及伤寒菌苗引起的发热。结论:利咽解毒颗粒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维药祖卡木颗粒的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伤寒三联疫苗所致动物发热模型,扭体法和热板法致痛模型对祖卡木颗粒的解热镇痛作用进行药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祖卡木颗粒拮抗家兔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所致的发热反应;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及提高疼痛阈;说明该药具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感复康颗粒解热抗炎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酵母液皮下注射大鼠和大肠杆菌内毒素静脉注射家兔的方法,造成大鼠和家兔发热模型,观察感复康颗粒的退热作用。采用小鼠醋酸腹腔注射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感复康颗粒对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慢性增殖性炎症的影响。结果:感复康颗粒对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增高和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体温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感复康颗粒具有明显解热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