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研究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pmTOR)在人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抗凋亡和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 收集人神经胶质瘤石蜡标本87例,其中Ⅰ~Ⅱ级27例、Ⅲ级24例、Ⅳ级3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组织中pmTOR、存活蛋白(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分析pmTOR与神经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与Survivin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 pmTOR在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中均有表达,Ⅰ一Ⅱ级阳性表达率为77.8%(21/27),Ⅲ级为75.0%(18/24),Ⅳ级为72.2% (26/36),各级别神经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表达强度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升高.pmTOR与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58,P< 0.01;r=0.708,P<0.01).结论 pmTOR的表达强度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以及细胞抗凋亡和增殖能力有关,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2.
人脑胶质瘤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按Kernohan四级分类法将96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Ⅰ级26例、Ⅱ级32例、Ⅲ级28例和Ⅳ级10例;另取12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58.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级脑胶质瘤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53.1%、75.0%和80.0%,各级比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脑胶质瘤中呈过度表达,且其阳性表达率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在脑胶质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36例手术切除的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标本和9例正常的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FABP在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 B-FABP在脑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中B-FABP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Ⅱ级)(P<0.05),随着肿瘤的分级的增高,B-FABP的表达增加.结论 B-FABP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蛋白在人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2005~2008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卵巢上皮性癌63例,其中Ⅰ级12例、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级1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m-TOR、pAKT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mTOR在各级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Ⅰ级41.7%(5/12)、Ⅱ级53.3%(8/15)、Ⅲ级65.2%(15/23)、Ⅳ级69.2%(9/13),pAKT在各级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Ⅰ级33.3%(5/12)、Ⅱ级40.0%(6/15)、Ⅲ级52.2%(12/23)、Ⅳ级53.8%(7/13);各阳性表达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表达水平均随着卵巢上皮性癌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升高,而与病理类型无关。结论:mTOR信号通路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卵巢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内皮抑素(ES)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对108例脑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ES和Ang-2的表达进行测定.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S mR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 Ⅲ~Ⅳ级胶质瘤中的ES(0.0657±0.0038)和Ang-2(0.0286±0.004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分别为0.0349±0.0048、0.0084±0.0018)以及正常脑组织(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胶质瘤中的ES mRNA(0.0310±0.0041)明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0.0152±0.0031)和正常脑组织(0)(P<0.01);胶质瘤中Es与Ang-2的比值和胶质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810,P<0.01).结论 ES和Ang-2的协同作用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及恶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共236例,其中宫颈炎41例、CIN Ⅰ级45例、CINⅡ级42例、CINⅢ级4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9例、腺癌28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T蛋白表达,并将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合分析,探讨hTERT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宫颈炎、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中hTER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00% (0/41)、2.22% (1/45)、7.14% (3/42)、39.02% (16/41)、92.31% (36/39)、92.86%(26/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与CINⅡ之间hTERT表达阳性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CIN Ⅰ与CINⅢ、CINⅡ与CINⅢ之间hTERT表达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鳞癌、腺癌组中高、中、低分化三组间hTERT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T蛋白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宫颈肿瘤家族史呈正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生活开始年龄、性伴侣人数、人工流产次数、吸烟、避孕方法选择等高危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hTERT表达的检测有可能成为宫颈病变发展及宫颈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种新指标,但不一定参与肿瘤分化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临床上经过石蜡包埋的56例胶质瘤和9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bFGF和MMP-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FGF和MMP-2在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23±12.35)%和(54.32±7.32)%;在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78±7.57)%和(21.56±3.85)%;在正常脑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2.69)%和(7.18±2.12)%.在高、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bFGF和MMP-2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之间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 bFGF和MMP-2表达水平和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bFGF和MMP-2的协同作用可能在胶质瘤细胞的侵袭性生长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医学上又称痛。恶性肿瘤每年正以惊人的速度夺去数以万计无辜人的生命。大量统计结果表明:脑的恶性肿瘤预后更差。脑部的恶性肿瘤以脑胶质瘤最常见,病理常将其分Ⅰ、Ⅱ、Ⅲ、Ⅳ级来区别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高低。Ⅰ—Ⅱ级为良性或偏良性,Ⅲ—Ⅳ级为恶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根据行手术治疗恶性胶质瘤生存期的调查,胶质瘤在Ⅲ级以上者,2/3的病人在术后6个月左右死于肿瘤复发,另一部分在2—4个月内死亡,也有肿瘤复发在术后数周甚至十几天内死亡的报道。所以,人们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25例、CINⅡ~Ⅲ23例及宫颈癌34例,另取20例正常宫颈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R-HPV感染情况.结果 Survivin阳性表达率和HR-HPV感染率均为宫颈癌[85.3%(29/34)和88.2% (30/34)]高于CIN [52.1%(25/48)和54.2%(26/48) ](P< 0.05),CIN高于正常宫颈[0和10.0%(2/20)](P<0.05),CINⅡ~Ⅲ[65.2%(15/23)和73.9%(17/23)]高于CIN I[32.0%(8/25)和28.0%(7/25)](P< 0.05).在宫颈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HR-HPV感染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型均无关(P>0.05).在宫颈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r=0.403,P< 0.05).结论 Survivin阳性表达及HR-HPV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32例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功能Ⅱ级患者占18.8%(6/32),Ⅲ级占34.4%(11/32),Ⅳ级占46.9%(15/32),心功能级别越高患者所占比率也越高;分娩孕周<37周占62.5%(20/32),≥37周占37.5%(12/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心力衰竭发生率[62.5%(20/32)]高于产时[28.1%(9/32)]和产后[9.4%(3/32)](P<0.05).心功能Ⅱ级患者剖宫产率[33.3%(2/6)]低于Ⅲ级[63.6%(7/11)]和Ⅳ级[93.3%(14/15)](P<0.05).结论 加强围生期监测和产前检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最大限度地改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是降低妊娠期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发生率和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脑胶质瘤中p16与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与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检测114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p16和p53、PCNA蛋白的表达,并其与肿瘤不同级别的关系。结果p16蛋白表达缺失在Ⅲ级(65.6%)、Ⅳ级(91.3%)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的缺失(33.3%)(P<0.01);p53蛋白表达在Ⅲ级(68.8%)、Ⅳ级(89.1%)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的表达(27.8%)(P<0.01);PCNA蛋白的表达在Ⅲ级(56.3%)、Ⅳ级(84.8%)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Ⅰ~Ⅱ级(16.7%)的表达强度(P<0.01)。结论p16和p53、PCNA蛋白表达异常可用以判断人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朱雁兵  王谦  舒畅  李云超  栗战营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926-5927,5930
目的探讨MMP1、MMP2、MMP9与TIMP-1、TIMP-2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检测对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诊治的38例脑胶质瘤患者及20例非肿瘤颅脑手术患者的脑组织进行MMP1、MMP2、MMP9与TIMP-1、TIMP-2表达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非肿瘤患者中,MMP1、MMP2、MMP9未见表达,1例患者存在TIMP-1、TIMP-2表达(+),脑胶质瘤患者中,MMP1、MMP2、MMP9、TIMP-1、TIM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53%、60.53%、65.79%、57.90%、55.26%,并且随着生物学分级级别增高表达阳性率亦呈现增高趋势;低级别组(I级+Ⅱ级)MMP1、MMP2、MMP9、TIMP-1、TIMP-2表达阳性率低于高级别组(Ⅲ级+I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man相关性分析MMP1、MMP2、MMP9、TIMP-1、TIMP-2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具有正相关(r=0.2517~0.6211,P﹤0.05)。结论 MMP1、MMP2、MMP9、TIMP-1、TIMP-2与脑胶质瘤的生长具有相关性,并且能反映出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联合检测对于医师判断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RNA-21 (miR-21)在神经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神经胶质瘤组)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脑脊液中miR-21水平,并分析miR-21水平与神经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神经胶质瘤组脑脊液中miR-21相对表达水平为0.70±0.12,与对照组的0.43±0.09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40,P< 0.01).神经胶质瘤病理分级Ⅱ、Ⅲ、Ⅳ级患者分别有16、13、11例,脑脊液中miR-2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6±0.11、0.71±0.12、0.74±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083,P=0.2345).结论 神经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miR-21水平增高,miR-21可能参与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及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甲状腺结节患者120例(150个结节)分别采用超声影像及超声弹性成像实施诊断,统计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超声造影64个恶性结节中,诊断为恶性者59个,占92.2%;良恶性结节造影剂分布及增强时相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超声弹性成像86个良性结节中,Ⅰ或Ⅱ级表现者80个(93.0%),Ⅲ~Ⅳ级表现者6个(7.0%);64个恶性结节中,Ⅲ~Ⅳ级表现者58个(90.6%),Ⅰ或Ⅱ级表现者6个(9.4%);良性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分级比较差异显著(P<0.05).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显著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 应用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及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8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心功能Ⅱ级组),Ⅲ组35例(心功能Ⅲ级组),Ⅳ级32例(心功能Ⅳ级组),选择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浆NT-proBNP浓度,观察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3个月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健康对照组以及心功能Ⅱ、Ⅲ、Ⅳ级组收缩压、血钾、心肌肌钙蛋白I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为(46.08±28.64) ng/L,心功能Ⅱ级组为(209.78士35.53)ng/L,心功能Ⅲ级组为(512.06±172.18) ng/L,心功能Ⅳ级组为(948.84±372.57) ng/L,随着心功能降低,血浆NT-pmBNP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500 ng/L的心力衰竭患者(57例)住院时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NT-proBNP< 500 ng/L患者(4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mBNP对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NT-proBNP也起到较强的参考作用;对于任何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都是一个独立而有效的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45例CINⅡ、53例CIN Ⅲ及68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HR-HPV进行检测,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R-HPV各亚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CIN Ⅰ患者HR-HPV阳性率为75.00%(24/32),CIN Ⅱ患者HR-HPV阳性率为80.00%(36/45),CIN Ⅲ患者HR-HPV阳性率为84.91%(45/53),浸润性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为89.71%(61/68).不同级别CIN患者与浸润性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 16分布频率按CIN Ⅰ、CINⅡ、CIN Ⅲ的顺序递增[15.6% (5/32)、22.2%(10/45)、28.3%( 15/53)],OR值也呈递增趋势(3.23、5.34、6.23).结论 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对DCM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8例DCM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组,其中心功能Ⅱ级组16例,心功能Ⅲ级组38例,心功能Ⅳ级组24例,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DCM患者的心脏彩超及心电图特点,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彩超检查主要表现为心腔扩大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对照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LVEF分别为(34.1±6.4)mm、(51.8±7.9) mm和(69.2±7.3)%,心功能Ⅱ级组分别为(35.2±7.1) mm、(57.1±8.3) mm和(47.3±7.4)%,心功能Ⅲ级组分别为(38.6±6.9)mm、(61.7±8.6) mm和(34.6±7.2)%,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41.5±7.3)mm、(71.6±7.5) mm和(28.3±6.9)%,随着DCM患者心功能的降低,RVED和LVED逐渐增大,LVEF逐渐降低,且除心功能Ⅱ级组与对照组RV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心功能分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其中以ST-T改变最为常见,占94.9%(74/78).心律失常以传导障碍最为常见,占57.7%(45/78),其中室内传导阻滞41例(52.6%).异位心律占52.6%(41/78).各心功能分级组患者的异位心律,其中心功能Ⅱ、Ⅲ级组以心房颤动常见,心功能Ⅱ级组与心功能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Ⅳ级组以室性期前收缩常见,与心功能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心功能分级组患者心电传导障碍中,室内传导阻滞比例逐渐升高,以心功能Ⅳ级组最高,与心功能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室传导阻滞在心功能Ⅳ级组亦有较高比例,与心功能Ⅲ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T离散度(QT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心功能的下降,QTd逐渐延长(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CM患者的QTd与RVED、LVED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2,P< 0.05;r=0.679,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38,P<0.05).结论 通过观察DCM患者心电图中传导障碍、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情况以及QTd的测量可为DCM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hTERC)在甘肃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FISH)检测甘肃地区22例宫颈炎、7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27例浸润性宫颈癌脱落细胞hTERC的表达情况.结果 甘肃地区hTERC在宫颈炎、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22.9%,57.1%,72.2%和100%,CINⅡ、CINⅢ、宫颈癌组与正常组比较,hTERC基因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INⅠ与CINⅡ/Ⅲ、CINⅠ与宫颈癌比较、CINⅡ/Ⅲ与宫颈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hTERC基因表达率增加,hTERC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甘肃地区hTER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阐明GRB2在BT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首次发病的BTCC组织(BTCC组)、3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中GRB2的表达.结果 BTCC组GRB2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22,P< 0.05).肿瘤组织学分级GRB2阳性表达率依次为Ⅰ级[66.7%(16/24)]<Ⅱ级[89.5%(17/19)]<Ⅲ级[94.1%(16/17)],I级与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阳性表达率依次为T1期[ 63.0%( 17/27)]<T2期[95.7%(22/23)]<T3期[ 100.0%(10/10)],T1期与T2、T3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2期与T3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B2表达在性别和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B2在BTCC中呈高表达,GRB2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GRB2在BTCC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对其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老年抑郁量表(GDS)测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结果 (1) 100例COPD患者分级Ⅰ级7例、Ⅱ级26例、Ⅲ级38例、Ⅳ级29例;GDS评分0~10分者57例,11~20分者28例,21~30分者15例,抑郁率43.00%. (2)将0~10分者设为无抑郁组(57例),11~30分者设为抑郁组(43例),两组在性别分布、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是否发生过呼吸衰竭、不同COPD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COPD患者无抑郁组与抑郁组在FVC、FEV1/FVC、PaO2、PaCO2、社会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4)Ⅰ级存在抑郁者0例(0.00%),Ⅱ级存在抑郁者8例(30.77%),Ⅲ级存在抑郁者18例(47.37%),Ⅳ级存在抑郁者17例(58.62%),COPD分级与抑郁分组之间Sperman极差相关分析,两者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抑郁发病率较高,抑郁发病率与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吸烟、是否发生过呼吸衰竭、不同COPD分级、肺功能、血气分析、社会支持程度间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