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PNS的患者5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泼尼松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12周,24周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24h尿蛋白定量、TC水平明显下降,Alb明显上升,治疗4周TG明显降低,治疗12周开始皆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治疗前后Cr水平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治疗2周、4周、12周、24周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Cr、BUN、TG、TC、TP、Alb比较皆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尿蛋白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 6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冲击与泼尼松联合治疗,试验组予以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及Cr、BUN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效果对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紫癜性肾炎采用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合用药方案治疗,不仅效果确切,且可显著提高肾功能和改善预后,此方法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与泼尼松联用对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行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的血尿消失时间、蛋白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和条件致病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L N)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92例难治性LN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甲泼尼龙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免疫水平、炎症水平、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配合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给予泼尼松、环磷酰胺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总胆固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化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配合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为制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实施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治疗前,两组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LEDAI评分为(5.82±0.78)分,低于对照组的(7.41±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4,P<0.05)。结论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吗替麦考酚酯治疗2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护理的观察方法与内容.并对吗替麦考酚酯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提出对吗替麦考酚酯的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及丹参注射液治疗对其凝血和炎症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按单盲法分为3组,各35例.A组采用环磷酰胺+泼尼松治疗,B组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治疗,C组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丹参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吗替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18(IL-18)、补体C3、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 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IL-18、CXCL16、Bly 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LE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NA阴转率、抗ds-DNA抗体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4.69%)明显低于对照组(55.10%),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麦考酚酸酯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期间我院83例IgA肾病病人,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n=41例)接受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n=42例)接受麦考酚酸酯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2.50%)较对照组(75.0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cr较对照组高,血清BUN、Scr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gA肾病病人接受麦考酚酸酯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脂质体(Lipo PGE1)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肝肾综合征(HR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Lipo PGE1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26例HRSⅡ型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采用常规的保肝、利尿、对症支持治疗的28例HRSⅡ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23/26),对照组总有效率64.3%(18/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po PGE1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HRS,可明显提高疗效,有效恢复肝肾功能,应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银杏达莫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95例首次诊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0例,给予来氟米特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的表达水平从(7.33±1.69)%下降到(2.58±0.97)%,CD62p的表达水平从(6.15±1.59)%下降到(3.18±1.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7.23±1.41)%和(5.99±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凝血酶原时间从(10.62±0.45)s延长至(12.88±0.6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从(23.33±2.79)s延长至(30.57±3.88)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1.21±0.48)s和(23.46±2.7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浆D-二聚体从(2.58±1.23) mg/L下降至(0.89±1.12) mg/L,纤维蛋白原从(3.68±1.21)g/L下降至(1.89±0.74)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33±1.22) mg/L和(3.25±1.33)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和24h尿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血肌酐及24h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85.38±18.56)μmol/L比(115.23±20.88) μmol/L、(1.07±0.38)g比(2.57±0.9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来氟米特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不仅有效地缓解了高凝状态,而且肾功能也得到了更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近生理剂量泼尼松、锌制剂联合2%米诺地尔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按就诊先后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近生理剂量泼尼松和自制锌制剂口服液联合2%米诺地尔酊外用,对照组仅口服近生理剂量泼尼松和自制锌制剂口服液.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1~4个疗程分别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10.2%(5/49)、36.7%(18/49),对照组分别为6.1%(3/49)、22.4%(11/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12个月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7.6%(38/49)、91.8%(45/49),对照组分别为42.9%(21/49)、59.2%(2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生理剂量泼尼松、锌制剂联合2%米诺地尔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疗效满意,长期用药效果理想,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老年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重组链激酶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小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 治疗后24h,两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1%(23/41)比26.8%(11/41),63.4%(26/41)比39.0%(16/41)](P< 0.05).观察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重度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对老年AMI患者疗效显著,能够为不愿或不能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大黄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22例患者给予多巴胺联合大剂量呋塞米,治疗组24例使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联合大黄.观察两组疗效、尿量、尿素氮、肌酐、肝功能、血氨及治疗后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产妇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房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自然分娩的1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7例),研究组孕妇接受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会阴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会阴无裂伤、Ⅰ度裂伤、Ⅱ度裂伤发生率分别为10.31%、64.95%、14.43%,对照组分别为3.09%、36.08%、25.77%,研究组会阴无裂伤、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3.927、8.751,均P<0.05),会阴侧切率、Ⅱ度裂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6.990、3.883,均P<0.05),两组均无Ⅲ度裂伤发生.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974,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772,P>0.05),粪便污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2.539,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923、0.675,均P>0.05),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3.08,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为95.88%,对照组为81.4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0.049,P<0.05).结论 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联合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于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复发患者使用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及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复发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分为LAM+ADV治疗组(30例)和ETV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96周后病毒学应答和突破率,HBeAg/HBsAg的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以及肝肾功能等.结果 治疗96周LAM+ADV治疗组的病毒学应答率、HBeAg血清阴转率及转换率分别为92.00%、44.00%和40.00%,均高于ETV治疗组(X2=0.048、0.047、0.041,P<0.05),病毒突破率为4.00%,低于ETV组(x2=0.029,P<0.05);HBV DNA 、HBsAg下降绝对值及ALT复常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ADV联合治疗在持续病毒学应答、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优于ETV单药治疗,且不会影响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非冠心病患者29例(对照组),进行血尿酸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按病变范围分为对照组(29例)、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3例);按Gensini积分分为0~1分组(29例)、2~20分组(28例)、21~40分组(30例)、>40分组(25例).结果 ACS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 369.61±91.97)μmol/L比(298.33±92.46)、(330.43±87.42)μmol/L](P< 0.05).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 (298.33±92.46)μmol/L比(331.77±86.33)、(368.24±95.21)、(396.82±94.45)μmol/L](P<0.05),单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P<0.05).0~1分组[(298.33±92.46)μmol/L]和2~20分组[(320.77±86.33)μmol/L]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21~40分组[(366.61 ±91.97) μmol/L]和>40分组[(402.82±91.97)μ mol/L](P<0.05).21 ~40分组血尿酸水平低于>40分组(P<0.05).血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正相关(r=0.348,P< 0.05).结论 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稳定性、狭窄程度以及范围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不同月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月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7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的临床资料,按月龄分成三组:0~3个月为A组(77例)、4~6个月为B组(65例)和7~12个月为C组(95例)。结果 呼吸道感染在三组中比率最高;A组伴有气喘的呼吸道感染者明显小于其他两组[24.7%( 19/77)比61.5%( 40/65)、61.1%(58/95)](P< 0.01);随着月龄增长,黄疸的比率逐渐减低[23.4%( 18/77)→7.7%(5/65)→1.1%(1/95)](P< 0.05);三组腹泻、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率相似;A组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率达77.9%( 60/7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10.8%(7/65)、2.1%(2/95)](P<0.01);B组粒细胞减少较其他两组更明显(P<0.05),C组更易发生贫血(P<0.05)。结论 不同月龄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各具不同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