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合并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对79例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简易智能筛查(MMSE)、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检测,分为OSAHS合并脑梗死组49例和单纯脑梗死组30例(对照组)。同时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以ELISA法测定所采集血清HIF-1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合并组患者MMSE及LOTCA各项评分均降低,血清HIF-1水平升高(P<0.05);合并组内中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的LOTCA各项评分均低于轻度认知障碍组,血清HIF-1水平则显著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合并组HIF-1水平与MMSE、LOTCA评分中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0.66、-0.30、-0.44、-0.35、-0.50,P均<0.05),与定向力的相关性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合并组MMSE评分与年龄、BMI、HIF-1、AHI、有慢性病呈负相关(r=-0.48、-0.53、-0.56、-0.76、-0.60,P均<0.05),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33,P<0.05);与性别及梗死部位相关性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认知功能有关的影响因素依次是AHI、HIF-1、慢性病。结论 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且与血清HIF-1水平升高有关。HIF-1可能参与了OSAHS加重脑梗死认知障碍的过程,但并不能特异说明其对具体哪项认知功能的受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胆碱能通路损伤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以头颅MRIT2加权像评估是否有脑白质病变,其中有脑白质病变59例(脑白质病变组),无脑白质病变38例(非脑白质病变组).分别采用胆碱能通路高信号量表(CHIPS)及改良Schelten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组进行评分.采用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观察两组认知功能差异,及CHIPS评分和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与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 脑白质病变组与非脑白质病变组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记忆、注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86±4.52)分比(23.47±4.49)分、(3.80±1.68)分比(3.11±1.47)分、(2.78±1.57)分比(1.95±1.80)分、(4.00±2.08)分比(3.87±2.04)分](P<0.01或<0.05).有认知功能损害组(35例)与无认知功能损害组(24例)CHIPS评分和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7.77±12.36)分比(39.83±7.98)分、(5.14±1.73)分比(2.58±2.10)分](P<0.01).MoCA总分与额部脑室旁、枕部脑室旁、顶叶的脑白质病变评分及脑室旁总分、深部白质总分及改良Scheltens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定向评分及MoCA总分与CHIPS评分呈负相关(P<0.01),注意、定向评分及MoCA总分与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且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有关;不同部位的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脑白质病变所致的认知功能损害与胆碱能通路受损有关,主要影响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其严重程度与胆碱能通路损害严重程度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慢性失眠对客观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失眠对客观评估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DSM-Ⅳ诊断标准,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7分的慢性失眠患者124例(原发性失眠组38例、抑郁伴失眠组86例),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定抑郁程度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认知功能.以30例健康睡眠者为对照组.结果 原发性失眠组MoCA总分和视空间,执行功能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s<0.05),抑郁伴失眠组MoCA总分和3个因子分(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显著低于对照组(Ps<0.05).MoCA总分与抑郁量表的焦虑/躯体化(r=-0.243)、自知力(r=-0.293)、睡眠障碍(r=-0.293)以及PSQI中睡眠时间(r=-0.242)、睡眠效率(r=-0.258)、睡眠紊乱(r=-0.217)因子负相关(Ps<0.05).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教育年限(β=-0.434,P<0.001)、HAMD17总分(β=0.434,P=0.009)和PSQI总分(β=0.357,P=0.029)均影响MoCA值.结论 慢性失眠可损害总体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胃肠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急性胃肠损伤后喂养的可行性,并探讨临床结局与肠道喂养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急性胃肠损伤及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死亡率、24 h喂养率及7 d热量达标率等。根据急性胃肠损伤分级将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对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死亡率,24 h喂养率及7 d热量达标率进行观察。根据临床结局对患者进行死亡与存活分组,对GCS评分、24 h喂养率及7 d热量达标率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均发生急性胃肠损伤,其中Ⅰ级30例、Ⅱ级26例、Ⅲ级21例、Ⅳ级9例。根据急性胃肠损伤分级,4组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及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随胃肠道功能障碍越重,患者APACHEⅡ评分越高、GCS评分越低及死亡率越高。4组间患者24 h喂养率和7 d热量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胃肠道功能障碍加重,患者24 h喂养率及7 d热量达标率呈下降趋势。根据不同临床结局分组,死亡组24 h喂养率、7 d热量达标率和GC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死亡率与24 h喂养率(r=-0.478,P<0.01)及7 d热量达标率(r=-0.795,P<0.01)和GCS评分(r=-0.638,P<0.01)呈负相关。结论 急性胃肠损伤与重型颅脑损伤密切相关,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营养支持措施,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负氮平衡状态,促进伤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oCA量表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中的应用。 方法 纳入PTSD患者28例、经历创伤事件未发生PTSD患者28例和心理健康测评者28例,共3组。均行PTSD自评量表(PCL - C)和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评估。结果 PCL - C总分与再体验、回避麻木与警觉性增高分项得分PTSD组>非PTSD组>对照组(F = 164.790,F = 98.570,F = 124.879,F = 138.570,P<0.05);PTSD组和对照组在MoCA总分和各个分项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语言表达能力(2组无统计学差异,F = 7.572,P>0.05),PTSD组和非PTSD组在MoCA总分和各个分项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TSD组和对照组在语言表达和注意力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7.572,F = 38.626,P<0.05);在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抽象、延时回忆、定向力和MoCA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74,P = 0.256,P = 0.316,P = 0.274,P = 0.063,P = 0.052);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SD组PCL - C总分及3个症状群均和MoCA总分和7个认知小分项呈显著负相关(P<0.01);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2 = 0.968,F = 240.135,表明再体验、麻木回避和警觉性增高联合起来对PTS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对单个预测变量的回归系数B进行t检验时发现,只有预测变量警觉性增高的P = 0.275>0.05,说明警觉性增高对PTS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再体验和麻木回避对PTS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是显著的。结论 PTS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且随着PTSD症状加重,认知功能的损伤越明显;其中再体验和麻木回避这两大症状群对认知功能的损伤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失眠对客观评估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DSM-Ⅳ诊断标准,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的慢性失眠患者124例(原发性失眠组38例、抑郁伴失眠组86例),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定抑郁程度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认知功能。以30例健康睡眠者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失眠组MoCA总分和视空间/执行功能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s<0.05),抑郁伴失眠组MoCA总分和3个因子分(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显著低于对照组(Ps<0.05)。MoCA总分与抑郁量表的焦虑/躯体化(r=-0.243)、自知力(r=-0.293)、睡眠障碍(r=-0.293)以及PSQI中睡眠时间(r=-0.242)、睡眠效率(r=-0.258)、睡眠紊乱(r=-0.217)因子负相关(Ps<0.05)。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教育年限(β=-0.434,P<0.001)、HAMD17总分(β=0.434,P=0.009)和PSQI总分(β=0.357,P=0.029)均影响MoCA值。结论慢性失眠可损害总体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动态动脉硬度指数(AASI)与脉搏波速度(PWV)的相关性,探讨AASI对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价值,并分析AASI的影响因素.方法 人选患者100例,进行臂-踝PWV测量,并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计算AASI.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判定AASI与PWV的相关性.并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判定AASI的影响因素.结果 AASI与PWV和年龄显著正相关(PWV:r=0.516,P<0.01;年龄:r=0.417,P<0.01).AASI与身高呈负相关r=-0.223,P<0.05).多因素逐步分析结果表明,PWV是与AASI关系最密切的参数.结论 AASI与PWV相关性良好,是一个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新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ICF)功能障碍组合(ICF Disability Set)30个类目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临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8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中国版ICF功能障碍组合、Barthel指数(BI)、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WHODASⅡ)、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定,对脑卒中患者还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分析ICF功能障碍组合量表与BI、WHODASⅡ、SDS、及与卒中患者NIHSS、Mo CA评分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ICF功能障碍组合总体及身体功能和活动与参与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3、0.834、0.926;与BI、WHODASⅡ、SDS评分以及与脑卒中患者NIHSS、Mo CA评分均有显著相关(r=0.316~0.830,P0.05或P0.01)。80例患者ICF功能障碍组合量表30个类目中前后比较除b280痛觉、b640性功能和b620排尿功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d850有报酬的就业不适用,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F功能障碍组合能准确描述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反映其疗效评估,是有效的临床评定工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神经认知损伤与共情能力下降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然而,这些损伤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状况对共情能力影响。方法 于2018年01月—2019年12月在全国19家精神病院招募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通过神经心理状态评估的可重复电池(RBANS)和人际反应指数(IRI)评估调查对象神经认知及同情能力。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状况与共情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370例慢性分裂症患者。相关分析发现RBANS 总分(r = 0.108,P<0.01)、三个认知域:即刻记忆(r = 0.117,P<0.01)、语言(r = 0.077,P<0.05)、注意(r = 0.153,P<0.01)与IRI总分呈正相关。RBANS 总分(r = 0.165,P<0.01)及五个神经认知领域因子得分, 即刻记忆(r = 0.138,P<0.01)、视觉广度(r = 0.068,P<0.05)、语言(r = 0.102,P<0.05)、注意(r = 0.183,P<0.01)和延时记忆(r = 0.116,P<0.01)与观点采择得分呈正相关。此外,年龄(r = - 0.074,P<0.05)与IRI总分呈负相关关系。但PANSS总分与IRI总分不相关。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认知即刻记忆与注意是观点采择因子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下降与神经认知损伤可能存在线性相关,神经认知损伤越重,共情能力下降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以肿瘤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6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2、4和6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于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心理干预6周末,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 <0.05或P<0.01),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则均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6周末,研究组GQOLI-74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伴或不伴糖尿病肾病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基本资料,并检测三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外周血单核细胞活性氧(ROS)水平、HO-1mRNA水平、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中,血清MDA水平分别为(14.23±5.07)nmoL/ml、(24.90±7.12)nmol/ml、(43.83-i-16.97)nmot/ml,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22,P〈0.01);PBMC的ROS水平分别为113.18±58.59、364.54±88.67、524.35±162.51,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69,P〈0.01);HO.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2.84±9.98、36.72±15.85、58.1±15.93,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02,P〈0.01)。HO-1mRNA的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与MDA水平均呈正相关(r=0.407,0.429,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与糖尿病非肾病患者相比处于更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并诱导的HO-1代偿性增高。提高HO-1表达将可能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2.
急性药物性肝病诊治时机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照比较药物致肝损害初期及时诊治与肝损害自然演变过程中实施诊治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1例急性药物性肝病的致损伤药物、临床类型及诊治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组 1(动态监控组 )与组 2 (对照组 )治愈率 (χ2 =7 0 4 ,P <0 0 1) ,好转率 (χ2 =4 18,P <0 0 5) ,住院时间 (χ2 =5 53,P <0 0 5)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组 1较组 2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预后好。结论 使用可致肝损害的药物期间 ,动态检测肝功能 ,注意发现药物性肝病的肝外表现 ,及早发现亚临床肝损害 ,及时停药及处理 ,有助于改善急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潜在危险因素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收集本市三家市级医院确诊并尚未治疗过的宫颈癌9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即CINBI)63例及正常组252例,分析各因素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妇科疾病史(X^2=19.3l,P〈0.01)、月经初潮年龄(F=11.62,|p〈0.01)、首次性生活年龄(F=25.76,P〈0.01)、首次生育年龄(F=28.02,P〈0.01)、怀孕次数(F=13.98,P〈0.01)、分娩次数(F=4.78,P〈0.01)、文化程度(X^2=10.70,P〈0.05)、HPV感染(X^2=179.95,P〈0.01)、叶酸水平(F=3.39,P〈0.05)(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均有相关性(P〈0.05),而叶酸与维生素B.,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82,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经常饮茶(OR=0.321,β=-1.136,P〈0.05)、性生活后洗外生殖器的习惯(OR=0.387,β=-0.950,P〈0.05)、首次性生活年龄越迟(OR=0.55J,/3=0.596,P〈0.05)、体内叶酸水平越高(OR=0.502,/3=一0.688,P〈0.01)是宫颈癌发病的保护因素;HPV感染(OR=27.215,口=3.304,P〈0.01)、分娩次数越多(OR=1.846,/3=0.613,P〈0.05)及有被动吸烟史(OR=1.673,口:0.515,P〈0.05)则是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体内叶酸水平越高,宫颈癌的发病可能性越低,首次性生活年龄偏早、性生活后未洗外生殖器、HPV感染、多次孕产史及长期处于被动吸烟状态对宫颈癌的发病有影响,有饮茶习惯、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可能有预防宫颈癌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SP70)在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胃黏膜组织中动态表达变化及胰岛素和HSP70对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胃黏膜组织的保护作用,探讨胰岛素促进HSP70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烫伤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方法观察伤后3、6、12、24和48h不同时相点胃黏膜组织中HSP70的表达情况及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治疗组除12h时相点(9.40±1.52,P=0.065)外其余不同时相点HSP70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烫伤组相同时相点HSP70的表达水平[(6.80±1.10,8.60±0.55,10.80±1.64,11.40±1.34),P〈0.05],治疗组各时相点胃黏膜损伤指数分别低于烫伤组相同时相点损伤指数[(4.05±O.36,11.97±1.15,20.98±2.83,13.92±O.94,1.60±0.55),P〈0.05]。病理形态学变化显示对照组胃黏膜组织结构完整无损伤,烫伤早期SD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明显,治疗组SD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较烫伤组明显减轻。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P70与胃黏膜损伤指数、血糖之间呈正相关(r=0.904,0.961,P〈0.01)。结论胰岛素能够明显增强严重烫伤早期SD大鼠胃黏膜组织内HSP70的表达,促进胃黏膜组织HSP70的合成,可能是胰岛素保护胃黏膜组织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30例IGT患者、30例2型DM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NGT),空腹静脉血测定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VEGF,并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测定肱动脉的血管内径,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EDF。结果(1)IGT组、DM组的EDF较NGT组显著下降(P均〈0.01),DM组较IGT组更低(P〈0.01)。(2)IGT组、DM组的SOD较NGT组显著下降(P均〈0.01),而MDA显著上升(P均〈0,01)。DM组与IGT组比较SOD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1)。(3)VEGF在NGT、IGT、DM组逐渐上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DF与SOD明显正相关(r=0.418,P〈0.01,n=93),与HOM小IR、VEGF明显负相关(r=-0.553、-0.221,P均〈0.01,n=93);而VEGF与SOD明显负相关(r=-0.552,P〈0.01,n=93)。结论EDF的损害在IGT阶段即可出现,而在DM患者中损害更为严重。胰岛素抵抗、VEGF、SOD、MDA与EDF的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魏岱林  许娟  亓文波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6):769-771,775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蛋白氧化损伤指标的变化,探讨蛋白氧化损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改良后的Witko—Sarsat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检测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蛋白质羰基(PCO)含量,应用ELISA及酶谱法分别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和活性。结果DNl组、DN2组AOPP水平明显高于DM组(78.23±19.30VS61.25±12.13、101.59±30.22VS61.25±12.13,F=41.988,P〈0.01),DNl组、DN2组PCO含量亦明显高于DM组(0.84±0.03VS0.66±0.02、1.05±0.05VS0.66±0.02,F=205.763,P〈0.01),AOPP、PCO与血清MMP-2的表达水平(r=0.460,0.480,P〈0.05)和活性(r=0.385,0.560,P〈0.05)均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OPP、PCO为血清MMP-2表达水平(P〈0.05,P〈0.01)和活性(P〈0.01,P〈0.05)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推测蛋白氧化损伤通过改变MMP-2的表达和活性,影响肾脏基质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BP-4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脂肪酸(FFA)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97例就诊产科及内分泌科门诊的妊娠期女性,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组50例、糖耐量异常(IGT)组20例、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27例,按BMl分为正常体重组(NW)42例及超重/肥胖组(OW/OB)55例。用ELISA测定血清RBP-4。全自动生化仪检测hs-CRP.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化学发光法检测胰岛素。结果IGT组、GDM组In(HOMA—IR)、FFA、ln(hs-CRP)均高于NGT组(P〈0.05),OW/OB组的FFA[(0.90±0.31)mmol/LVS(0.71±0.28)mmol/L,t=2.73,P〈0.05j、ln(hs-CRP)(0.62±1.00VS-0.17±1.07,t=2.90,P〈0.05)、In(HOMA-IR)、lnRBP(0.56±0.27VS0.30±0.14,t=2.86,P〈0.05)高于N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简单相关分析显示,GDM组与OW/OR组中,lnRBP-4与FFA及In(hs-CRP)均呈正相关(r=0.23I,0.237,0.371,O.247,P〈0.05)。而NGT、IGT组及NW组lnRBP-4与FFA、In(hs-CRP)无相关。NGT组、OW/OB组InRBP-4与1n(HOMA-IR)呈正相关(r=oJ276,0.290,P〈oJ05)。IGT组、GDM组及NW组InRBP-4与In(HOMA-IR)均无相关。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n(hs-CRP)、FFA、In(HOMA.IR)均非lnRBP-4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GDM患者中,RBP-4可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长期影响,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佳疗程。方法按胰岛素强化疗程,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15、30、60、90d4组,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1年、2年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良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改善,30、60及90d3组在治疗后AI30/AG30较15d组高[(1.48±0.43)mmoL/LVS(1.25±0.40)mmol/L,t=2.40,P〈0.05;(1.83±0.37)mmol/LVS(1.25±0.40)mmol/L,t=2.85,P〈0.0l;(1.90±0.41)mmol/LVS(1.25±0.40)mmol/L,t=2.97,P〈0.01]。治疗结束2年后,各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标均逐渐下降,但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60d组及90d组A130/AG30高于15d及30d组[(1.44±0.51)mmot/LVS(0.87±0.47)mmol/L,t=2.92,P〈0.01,(1.44±0.51)mmol/LVS(1.09±0.55)mrnoL/I.,t=2.44,P〈0.05,(1.52±0.44)mmol/LVS(0.87±0.47)mmol/L,t=2.86,P〈0.01,(1.52±0.44)mmol/LVS(1.094-0.55)mmol/L,t=2.50,P〈0.05],90d组同60d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d及90d组缓解率较高。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为初诊T2DM患者带来长期缓解,适当延长疗程可更能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