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PTP位于胰头10例(占26%,10/38)、胰颈部12例(占32%,12/38)、胰体尾部16例(占42%,16/38).所有患者均成功行手术切除肿瘤,行单纯肿瘤切除术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3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8例、胰体尾+脾切除4例.术后出现胰瘘3例,均通过保守治疗痊愈.随访2个月至8年,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 SPTP是一种少见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确诊需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完整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8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超声和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1.4%(20/28)和82.1%(23/28),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类型.3例浆液性囊腺瘤未行手术治疗;25例手术患者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远端胰腺切除术9例,肿瘤摘除术5例,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胰瘘是主要的并发症.本组患者均获随访,3例未手术患者肿瘤无增大,1例囊腺癌因复发转移于术后11个月死亡,其余均健在,术后无复发.结论 超声和CT是胰腺囊性肿瘤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黏液性囊腺瘤以及伴有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需手术治疗.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囊腺癌术后疗效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特征,并与临床、病理对照,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SPTP患者的CT表现,其中女4例,男1例,年龄10~29岁,平均年龄(16.20±7.49)岁.术前5例患者均行CT检查及增强扫描检查.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部肿瘤切除术.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和颈部者4例,胰体和尾部者1例,肿块边界均清晰,肿块直径3.0~9.0 em,平均5.2 cm.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囊、实性成分比例相仿.CT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呈逐渐强化,但始终低于正常胰腺组织.1例肿块边缘可见不连续环形钙化,1例合并轻度胰管扩张,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 SPTP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CT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9年5月经手术并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1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结果 术前查超声、CT和MRCP,确诊率分别为50.0%(5/10)、66.7%(6/9)和83.3%(5/6).完整手术切除率为91.7%(11/12),姑息切除1例.术后胰漏3例,2例治愈;1例术后1个月死亡,死亡原因为胰漏合并腹腔感染.1例术后2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联合应用影像手段可以提高确诊率;对于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应积极手术,根据肿瘤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特征与诊断经验.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例SPT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实验室、手术方式,术后病理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憋胀不适5例.腹部肿物3例,腹痛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13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膜后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肿瘤位于胰头部10例,胰体部8例,胰尾部4例.核磁共振(MRI)的诊断符合率33.3%(2/6),CT为18.2%(4/22).结论 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有利于SPT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5±5.0)岁,3例无自觉症状.除1例糖类抗原19-9(CA19-9)轻度升高外,其余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占位性病变,均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后随访5~65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症状不典型,腹部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此类疾病的筛查方法,增强CT扫描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定性,手术完整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a Vinci机器人系统在远端胰腺肿瘤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Da Vinci机器人系统辅助下胰体尾部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43.93(170~575)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92.5(10~700)ml,均未输血.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胰腺导管腺癌7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局部癌变1例,胰腺导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胰岛素瘤1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例.术后2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余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10.64 d.结论 Da Vinci机器人系统辅助下远端胰腺手术为有效的治疗远端胰腺肿瘤的新术式,安全可行,具有微创优势.因国内外样本量较少,手术经验不足,需以后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并及时更新系统,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对胰管扩张与胰腺肿瘤关系的逐步认识,与胰管交通的胰腺肿瘤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对21例与胰管相通并伴有胰管扩张的胰腺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水平。1对象和方法 (1)对象:收集21例与胰管相通并伴有胰管扩张的胰腺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71.3岁,包括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11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相似文献   

9.
胰腺囊性肿瘤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少见类型的肿瘤,国内至今报道不多,由于这类肿瘤少见,易与胰腺假性囊肿相混淆,以致在诊断和治疗上发生错误。我院20余年中曾收治胰腺囊性肿瘤共2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80-2003年我院共收治胰腺囊性肿瘤病人21例,皆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囊性腺瘤12例(2例为浆液性,10例为黏液性),男2例,女10例。胰腺囊腺癌9例,男2例,女7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51.7岁。主要临床症状是腹痛15例,腹部包块10例,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消化症状14例,体重减轻4例,出现黄疸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1.2诊断与治疗术前曾行B超检查21例,其中20例探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CPN)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胰腺囊肿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胰腺囊肿性肿瘤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所占比例最高,10例占47.6%。其次是黏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3例以及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其中12例表现与该疾病相关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21例患中随访12~58个月,1例患者术后16个月死于其它疾病,1例患者术后22个月死亡。其他患者无转移和复发情况。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除明确诊断较小且无症状的胰腺囊腺瘤,其它均应积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病死率目前已有明显下降,一些胰腺外科中心手术病死率低于2%.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为30%~60%.在PD术后的诸多并发症中,迟发性出血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现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施行PD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迟发性出血在PD术后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式.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PD术95例患者,男70例,女25例.年龄41~77岁.术后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恶性病变87例,其中胰头恶性肿瘤25例,壶腹部恶性肿瘤42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1例,胆总管下段恶性肿瘤9例;良性病变8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术前梗阻性黄疸误诊为壶腹癌),胰腺囊腺瘤3例,胰腺假性乳头状肿瘤3例.  相似文献   

12.
肾结石并发肾肿瘤较少见。我院1989年10月至1997年7月在收治的肾结石288例中发现合并肿瘤6例。本文对肾结石与肾肿瘤的关系及术前肾肿瘤诊断率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湖南人,男5例,女1例;年龄39~55岁,平均49岁;农民3例,干部2例、工人1例。6例主诉均有2~30年持续或间歇性腰痛病史,其中2例因腰痛加剧及1例无痛性肉眼血尿急诊入院。行腹部照片、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及CT等检查,6例均发现单侧或双侧肾结石,其中仅2例术前B超发现肾结石并发肾肿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取标本送病理检查,手术时行肾切…  相似文献   

13.
1981年Crass和Way[1]最早将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分为急性PPC和慢性PPC,前者继发于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后者为慢性胰腺炎所致,区分两者对治疗时机与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总结1994年1月~2004年12月所收治的急(慢)性PPC患者61例,旨在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61例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5~84岁。病程3周至3年。根据急性胰腺炎亚特兰大分类法[2]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标准,结合病史并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急性PPC37例,慢性PPC24例。急性PPC病因中胆源性占37.84%(14…  相似文献   

14.
王云霞 《健康研究》2015,(2):166-167
目的分析彩超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of pancreas,SPT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3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SPTP患者的彩超图像资料,分析SPTP的彩超显像特征。结果 31例患者中彩超诊断正确率为80.65%(25/31);瘤体的二维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规则的团块,均有包膜,实性5例,囊性2例,囊实混合性18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有9例检出血流信号;动脉血流峰值流速8.4~32.1 cm/s;阻力指数0.35~0.53。结论 SPTP彩超图像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对SPTP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360例腹部手术切口皮内连续缝合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妇产科自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11月对腹部手术36 0例患者采取用高分子消毒可吸收性合成线 (polysorb)皮内连续缝合法 ,效果较好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情况36 0例腹部手术中 ,下腹横切口 2 5 9例 ,下腹正中直切口 10 1例 ;所行手术包括子宫切除术 92例 ,附件手术 78例(含腹式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 ,子宫下段剖腹产术 190例 ;合并贫血 16例 ,腹部伤口疤痕 2 4例 ;患者年龄 2 3~ 5 1岁 ,平均 2 8.2岁。1.2 缝合方法按常规腹部手术方法缝合腹膜 ,腹直肌前鞘后 ,1号或4号丝线 (视皮下脂肪厚薄而定 )间断全层缝合皮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以便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再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对199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48例腹部术后近期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因腹腔内出血再手术15例;因胆汁性腹膜炎再手术15例;因腹腔感染再手术8例;因梗阻性黄疸再手术3例;因病灶残留再手术3例;因肠梗阻再手术2例;不必要的再手术2例.结果 48例再手术患者并发肝肾功能不全3例,切口感染4例,应激性溃疡3例,失血性休克5例,感染性休克3例,全身衰竭3例.治愈43例(89.6%),死亡5例(10.4%).结论 只有进一步提高手术操作技术,重视手术细节,术前全面检查,术中认真探查,才能有效降低腹部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全部切除10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9例,单纯探查活检12例.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3例.术后随访5个月至18年,4例良性纵隔肿瘤患者于术后5个月至3年肿瘤复发,余105例良性纵隔肿瘤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恶性纵隔肿瘤1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13/17)、58.8%(10/17)和29.4%(5/17).结论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X线、CT检查;治疗应以手术为首选,姑息切除术后配合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SPT)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为SPT4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2.9±13.6)岁,平均病程(8.6±0.1)个月,男:女为1:9.临床症状多为腹部胀痛或隐痛不适(60.0%),无一例皮肤、巩膜黄染.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未行化、放疗.4例术后发生水肿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痊愈.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132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SPT大体剖面呈囊实性相闻结构,镜下特点为假乳头状结构和区域性坏死,无腺泡结构.结论 SPT有其相对独特的临床特征,其诊断要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做出诊断,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合材料对腹壁肿瘤切除术后遗留巨大腹壁缺损修补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腹壁肿瘤患者以强生Proceed补片或巴德Composix Kugel补片进行腹壁缺损修补的手术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 3例术中分离时切开肠管,6例术后发现皮下浆液性水肿.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3例因腹腔内肿瘤复发死亡,所有患者无感染、切口疝发生,无局部不适.结论 复合材料补片具有抗粘连、切口疝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腹壁肿瘤切除术后遗留巨大腹壁缺损的修补手术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残胃病变内镜与病理及与Hp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12月~2005年11月我院进行胃镜检查2040例,经临床及胃镜检查确诊的胃术后残胃病变31例(1.5%),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方式、胃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31例胃术后残胃病变患者,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2~88岁,平均年龄(56.7±11.2)岁。胃术后复查发现残胃病变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17年。原发病为胃癌21例,消化性溃疡9例,萎缩性胃炎1例。手术方式:行Billroth式手术(简称毕Ⅰ式或毕Ⅱ式),毕Ⅰ式6例、毕Ⅱ式24例,Roux-Y吻合1例;临床表现:上腹不适、疼痛23例,呕血及黑便4例,反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