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非冠心病患者29例(对照组),进行血清APN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3例);按Gensini积分分为0~1分组(29例)、2~20分组(28例)、21~40分组(30例)、>40分组(25例).结果 ACS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6.43±4.22)mg/L比(12.68±6.47)、(9.94±8.48)mg/L](P<0.01或<0.05).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12.68±6.47)mg/L比(8.80±6.23)、(8.04±5.93)、(6.43±5.12)mg/L](P<0.01),单支病变组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三支病变组(P<0.01).0~1分组血清APN水平[(12.68±6.47)mg/L]和2~20分组血清APN水平[(8.74±6.68)mg/L]分别显 著高于21~40分组[(7.64±5.32)mg/L]和>40分组[(6.32±5.46)mg/L](P<0.01).21~40分组血清APN水平高于>40分组(P<0.05).血清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负相关(r=-0.584,P<0.01).结论 APN与冠状动脉稳定性、狭窄程度以及范围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纤维蛋白原及尿酸、白蛋白等指标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7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Gensini积分与血蛋白、尿酸、纤维蛋白原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白蛋白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血尿酸、纤维蛋白原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纤维蛋白原等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冠脉Gensini评分危险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高血压史、纤维蛋白原与冠脉Gensini积分独立相关。结论:纤维蛋白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监测其纤维蛋白原、尿酸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血尿酸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用Leaman积分法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冠心病及Leaman积分与纤维蛋白原、血尿酸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年龄、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其中纤维蛋白原的OR值及95%CI为5.53(2.08~14.70);性别、血尿酸等其他指标与冠心病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Leaman积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脂蛋白(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积分独立相关,其中纤维蛋白原最为显著(t=4.70,P<0.001),而性别、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积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蛋白原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未发现血尿酸的水平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的冠脉造影患者11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9例)及非冠心病组(38例).对2组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后采用L...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选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间以医院为基础的新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9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信息、冠心病病情信息,以及确诊时HCY水平信息等.多角度探讨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并与20例虽有类似心绞痛症状,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冠状动脉病变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瘦素水平[(10.39±8.09)μ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7.65±4.46)μgL]及对照组[(3.93±2.66)μg/L](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TIMI分级越低,血清瘦素水平越高,但TIMI分级同一水平时,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瘦素水平与Gensini积分及TIMI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4、0.542,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瘦素水平与Gensini积分及TIMI分级也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6、0.518,P<0.05).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血清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范围、病变支数、冠状动脉末稍血流情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脉压(pulse pressure,PP)和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与冠脉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 098例疑诊冠心病住院的老年女性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冠心病组1 402例(66.8%),对照组696例(33.2%),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评估,依据受累及主要冠脉支数分为0、1、2和3支病变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PP、PP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66.56±5.01)、(68.34±5.23)岁]、PP[(55.17±15.18)、(60.42±17.50)mm Hg(1 mm Hg=0.133 k Pa)、PPI[(0.41±0.07)、(0.43±0.08)]、LDL-C[(2.83±0.80)、(2.97±0.88)mmol/L]、GLU[(5.43±1.57)、(6.01±2.02)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研究对象的PP[(55.17±15.18)、(58.07±16.42)、(61.19±17.18)、(62.87±18.83)mm Hg]、PPI[(0.41±0.07)、(0.42±0.07)、(0.43±0.08)、(0.44±0.08)]、Gensini积分[(2.71±1.57)、(14.59±12.41)、(35.39±25.02)、(65.78±37.5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0支病变组比较,1、2、3支病变组的PP、PPI、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PPI、GLU、LDL-C均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R=1.060,95%CI为1.038~1.081;OR=2.237,95%CI为1.466~3.413;OR=1.708,95%CI为1.357~2.148;OR=2.076,95%CI为1.519~2.837;OR=10.376,95%CI为2.354~45.738;OR=1.132,95%CI为1.045~1.225;OR=1.208,95%CI为1.066~1.369)。结论 PP、PPI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P、PPI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PPI是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47例,所有患者按有无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分为单纯冠心病组(90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85例)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72例).记录三组患者年龄、心血管相关病史、尿酸水平、心脏彩超情况及相关用药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三组吸烟史、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用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冠心病合并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年龄、收缩压、尿酸、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高龄、LAD和LVEDD增大是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相关性最显著(P=0.001,OR=1.061,95% CI 1.026~1.096).结论 高尿酸水平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尿酸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检测并分析92例PD患者(PD组)与92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水平;在PD组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分析各组的血尿酸水平;检测并分析PD组抗PD药物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结果 PD组治疗前血尿酸水平为(270 ±76) μmol/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46±69)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组轻度、中度、重度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抗PD药物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PD发病相关,血尿酸水平低则患PD风险高,但血尿酸水平不能作为判断PD严重程度的指标,抗PD药物治疗不影响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8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08例为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其余为对照组(男38,女40),测定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和血脂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越大,血尿酸、血脂水平越高.结论 血尿酸水平,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有关.高尿酸浓度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诊断为CKD患者900例,按照血清尿酸水平分为4组(即CKD组1~4),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检查、眼底动脉检查和CT扫描确定动脉硬化患者例数。对各组间动脉硬化患病率、血清尿酸水平和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KD组1、CKD组2、CKD组3和CKD组4的组间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5)。CKD组1和CKD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P<0.05);CKD组1和CKD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4,P<0.05);CKD组2与CKD组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有CKD组3和CKD组4与对照组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组3和对照组相比:χ2=5.43,P<0.05;CKD组4和对照组相比:χ2=9.13,P<0.05)。男性患者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60.69%(281/463),女性患者动脉硬化患病率为37.76%(16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P<0.05)。结论 随着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增高,动脉硬化患病率增高;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和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24例患者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1例,正常对照组103例,再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将冠心病组分为2组,其中Gensini积分﹤30分66例为冠心病A组,Gensini积分≥30分55例为冠心病B组;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6例,双支病变组46例,多支病变组29例。分别测定其SUA和Lp(a)水平,并分析二者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SUA和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B组SUA和Lp(a)的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A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之间比较冠脉病变支数越多,SUA和Lp(a)水平就越高,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SUA和Lp(a)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A与Gensini积分相关系数为0.451,Lp(a)与Gensini积分相关系数为0.413。结论冠心病组SUA和Lp(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冠心病患者SUA和Lp(a)水平的高低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76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检测其血清脂联素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脉病变的Gensinig评分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脂联素与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8.0mg/L(2.4—21.3m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1.5mg/L(4.3—29.2mg/L),P〈0.01];(2)脂联素水平随着Gensinig评分的升高而降低(P〈0.05,或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冠脉病变Gensini’s评分、甘油三酯和收缩压呈负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低脂联素血症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标志,脂联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天津市体检人群基线尿酸(UA)水平与2年后发生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异常的相关性,为探讨MS组分的构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历史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和2013年均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3 825人的体检结果,包括体格检查(体重和血压)、生化指标测定结果(UA、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及用药史等。分析基线(2011年)UA水平与2013年发生MS及其组分异常的相关性,并运用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基线UA预测MS发生的切点值。结果基线无MS的1 566人中2年内有141人新发生MS,累计发病率为9.0%,其中男性为12.0%,女性为4.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女,基线UA水平与2013年随访时TG水平和BMI的相关程度最高(男性r值分别为0.209和0.243,女性r值分别为0.307和0.353),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基线UA水平的升高,2013年男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率逐渐升高(P趋势值0.01);同时,女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MS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P趋势值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UA是肥胖(男性:OR=2.06,95%CI:1.37~3.08;女性:OR=2.55,95%CI:1.56~5.63)、高甘油三酯血症(男性:OR=2.63,95%CI:1.66~4.15;女性OR=3.91,95%CI:1.36~11.30)及女性MS(OR=2.01,95%CI:1.32~3.68)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女性中,ROC曲线确定基线UA预测MS发生的最佳切点值为285.15μmol/L。结论在天津市体检人群中,基线UA水平与2年后MS的发生及其组分异常密切相关,并且基线UA是女性发生MS的独立预测因子,建议把UA作为女性MS的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及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T,c Tn T)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8月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00例为冠心病组,同期住院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200例为对照组。以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狭窄严重程度。检测所有患者的Cys C及c Tn 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Cys C及c Tn T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计量资料中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Cys C水平降低,而c Tn T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血清Cys C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973,P0.05);c Tn T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970,P0.05)。血清Cys C与c Tn T呈负相关(r=-0.298,P0.05)。结论Cys C、c Tn T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应用两者共同评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鹤  胡永寸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92-5493,5495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尿酸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分别检测600例冠心病(CHD)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 132例,不稳定心绞痛(UAP) 171例,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 153例和急性Q波心肌梗死(QMI) 144例]和300健康对照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尿酸水平.结果 CHD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 0.05); QMI组和NQMI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和SAP组(P<0.05),而QMI组和NQMI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对于诊断CHD,判断CHD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及早改善其在血中的浓度,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80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全球性注册研究(GRACE)评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470例≥80岁ACS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狭窄组(141例)和重度狭窄组(329例),并以同期因胸痛住院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的66例≥80岁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临床情况、合并疾病和GRACE评分,分析GRACE评分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心率、空腹血糖、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P0.01);3组患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病史差异显著(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病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和对照组(P0.05);3组患者GRACE评分差异显著,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56,P=0.000)。结论≥80岁ACS患者GRACE评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高龄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GRACE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然人群血尿酸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2012年4-7月对903名(男37 ~ 76岁,女42~76岁)北京市西山社区人群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血生化检查及CT冠状动脉钙化扫描.结果尿酸水平位于第1四分位数(1 Q)、2~3Q、4Q人群的冠状动脉钙化率分别为37.2%、45.5%、60.6%(P<0.001),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别为(109.7±333.1)AU、(133.9±356.9)AU、(200.8±459.4)AU(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尿酸水平升高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增加(2~3 Q:OR=1.41,95%CI:1.02~1.95,P=0.040;4 Q:OR=2.60,95%CI:1.78~3.80,P<0.001),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尿酸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消失(2~3 Q:OR=0.92,95%CI:0.60~ 1.43,P=0.713;4 Q:OR=1.38,95%CI:0.80~ 2.39,P=0.247).结论北京市社区人群冠状动脉钙化率及钙化程度随尿酸水平升高而增加,但血尿酸水平并非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