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p53、半乳糖凝集素-3)在细针穿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患者185例,术前均行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检测.结果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21/28)、85.4% (134/157)和83.8% (155/185).p53、半乳糖凝集素-3在甲状腺恶性病变细针吸取细胞标本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0.7%(17/28)、85.7% (24/28),联合检测表达率为50.0%(14/28),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表达率分别为0、5.1%(8/157),联合检测表达率为1.3%(2/157).p53、半乳糖凝集素-3在甲状腺恶性病变细针吸取细胞标本中的表达率及联合检测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针吸取细胞标本上单独或联合检测p53和半乳糖凝集素-3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的诊断准确率[94.1%(174/185)、93.5%(173/185)和91.4%(169/185)]均明显高于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83.8% (15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半乳糖凝集素-3与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联合检测,对术前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Autocyte Prep L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LCT)及the Bethesda sytem (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且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标本满意率95%,1 800例涂片中阳性病例76例,阳性率4.22%(76/1800),对76例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81.5%(62/76).结论L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L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最后诊断,能及早发现宫内早期病变,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PV L1壳蛋白检测联合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温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共420例,采用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宫颈细胞学改变,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420例检测标本中,单纯TCT结果阳性10例(2.38%),单纯HPV L1壳蛋白表达阳性的15例(3.57%);二者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6例(1.43%).对TCT或HPV L1壳蛋白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及160例二者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做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以此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得出:TCT检查的敏感度为38.89% (7/18),特异度为97.95% (143/146);HPV L1壳蛋白检测的敏感度为55.56% (10/18),特异度为96.58%(141/146);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4.44% (1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为94.52% (138/1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检测联合细胞学能够兼备二者的优势,互补不足,在宫颈病变的临床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够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LCT)与传统巴氏涂片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LCT和传统巴氏涂片两种方法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并应用TBS细胞分类法进行评价。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并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与巴氏涂片法比较,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P<0.05)。结论:L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度和诊断的准确性。LCT检查异常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最后诊断,能及早发现宫内早期病变,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与巴氏涂片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7600例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00例)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照组(3800例)应用巴氏涂片检查.结果 观察组宫颈上皮内瘤变阳性率[17.26%(656/3800)]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96.34%(632/65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24%(465/3800)、87.53%(407/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但滴虫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查明显优于巴氏涂片,且方法简单、实用,临床应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块技术在肺腺癌胸腔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细胞块HE染色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经常规细胞学涂片未明确胸腔积液性质但结合临床疑为肺腺癌胸腔转移的胸腔积液标本.结果 经细胞块HE染色形态学并结合临床考虑肺腺癌胸腔转移18例,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40例,10例未确诊病例经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确诊肺腺癌胸腔转移6例,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4例;分析68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资料显示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K)、钙黏附蛋白-E(E-cad)对诊断肺腺癌胸腔转移的敏感度较高,分别为95.8%(23/24)、100.0%( 24/24)、91.7% (22/24),而CEA、E-cad、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对诊断肺腺癌胸腔转移的特异度较高,分别为95.5%(42/44)、100.0%(44/44)、100.0%(44/44);而钙网膜蛋白(CR)、波形蛋白对诊断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当,均为86.4% (38/44)和100.0%( 24/24).结论 CEA、E-cad、TTF-1联合CR或许对确定细胞来源及鉴别肺腺癌细胞和增生性间皮细胞价值较大;细胞块HE染色形态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有效提高疑难病例的阳性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阴道镜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628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例的细胞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628例中,病理确诊慢性宫颈炎293例(46.66%),CINⅠ-CINⅡ211例(33.60%),CINⅢ和浸润癌98例(15.61%).细胞学诊断与阴道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病理学阳性组(包括CIN和浸润癌)有差异(P<0.05).结论 阴道镜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93.54%,敏感度94.1%,特异度90.81%.阴道镜检查在CIN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在晚期难免流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40例孕13~28周难免流产孕妇为观察组,选择140例孕13~28周产检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两组宫颈阴道分泌物IGFBP-1,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IGFBP-1的阳性率[90.00%(126/14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BP-1诊断晚期难免流产的敏感度为90.00%(126/140),特异度为95.00%(133/140),阻性预测值为94.74%(126/133),阴性预测值为90.48%(133/147).结论 IGFBP-1用于诊断晚期难免流产具有较高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检查费用低廉,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 FISH)在诊断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7例疑似尿路上皮癌患者尿液中的脱落细胞进行FISH检查,并同期进行经内窥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将FISH检查结果和经内窥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FISH检查尿路上皮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并综合检查费用评价FISH检查用于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27例患者中,经内窥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11例,FISH检查结果阳性9例,其中7例包括在经内窥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患者中,FISH检查敏感度为63.6%( 7/11),特异度为87.5%(14/16),而FISH 检查费用(3100元)为经内窥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费用(1000元)的3.1倍.结论 与经内窥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FISH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低,且检查成本高,故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TCT)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某单位2167例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083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对照组1084例,采用传统的巴氏涂片术。对两组细胞学诊断阳性病例均行阴道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细胞学LSIL和HSIL的检出率分别为7.41%和3.61%,与活检组织学诊断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6.25%(77/80)和92.31%(36/39);对照组细胞学LSIL和HSIL的检出率分别为3.89%和1.85%,与活检组织学诊断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2.86%(39/42)和90.00%(18/20)。以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两组组织学符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阳性病例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对宫颈癌早期病变检出阳性率较高,与组织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相一致,是临床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比应用细胞电脑扫描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CCT)、液基细胞学检查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LCT)及DNA定量细胞学检测3种方法对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CCT、LCT及DNA定量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细胞学异常者或有临床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对比3种细胞学检测方法的CIN检出率。[结果]CCT和LCT检测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LCT和DNA定量细胞学检测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CT和DNA定量细胞学检测由于采用液基薄层制片,较CCT常规宫颈涂片,明显降低假阴性率,并提高了对低度鳞状上皮以上病变的诊断率。DNA定量细胞学可测定DNA含量的改变及检出DNA倍体异常细胞。定期检测可对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作出客观估计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浓度臭氧暴露对支气哮喘大鼠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臭氧暴露组、哮喘组和臭氧暴露哮喘组,每组15只.哮喘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并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雾化生理盐水,臭氧暴露组予吸入低浓度臭氧,臭氧暴露哮喘组于每日雾化激发OVA前给予低浓度臭氧吸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和肺组织γ-干扰素(γ-INF)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组织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组大鼠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6.12%±1.03%,臭氧暴露组为5.87%±1.26%,均低于正常对照组(9.85%±1.34%);臭氧暴露哮喘组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3.31%±0.85%),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IL-4含量[血浆:(21.83±5.12) ng/L,肺组织:(0.89±0.13) ng/L]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10.58±2.73) ng/L),肺组织:(0.32±0.1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臭氧暴露哮喘组血浆和肺组织中IL-4含量[血浆:(35.47±7.24) ng/L,肺组织:(1.58±0.43) ng/L]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血浆和肺组织中γ-INF含量[血浆:(61.78±23.45) ng/L,肺组织:(0.69±0.21) ng/L]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浆:(158.89±60.23) ng/L,肺组织:(1.86±0.2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臭氧暴露哮喘组γ-INF含量[血浆:(10.28±2.63) ng/L,肺组织:(0.46±0.12) ng/L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臭氧暴露哮喘组和哮喘组Foxp3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臭氧暴露可能通过下调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并抑制Foxp3mRNA表达,加重哮喘大鼠体内Th1/Th2比例失衡,提示臭氧暴露可能是诱发哮喘发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胸腹水常规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肿瘤细胞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08例疑似肿瘤患者,均接受TCT和胸腹水常规检查。统计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TCT与胸腹水常规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108例疑似肿瘤患者,确诊65例恶性肿瘤,43例良性肿瘤。65恶性肿瘤患者包含27例腹水,38例胸水;恶性肿瘤类型以腺癌为主,其次为未分化癌、鳞癌。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胸腹水常规细胞学检查确诊64例恶性肿瘤,44例良性肿瘤,13例漏诊,12例误诊。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TCT确诊64例恶性肿瘤,44例良性肿瘤,2例漏诊,1例误诊。TCT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7.22%、97.67%、96.92%,高于胸腹水常规细胞学诊断结果(76.85%、72.09%、80.00%),且Kappa指数大于胸腹水常规细胞学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腹水常规细胞学检查比较,TCT在胸腹水恶性肿瘤细胞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获得良好制片效果和准确诊断结果,为临床确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可作为肿瘤早期筛查的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学误差原因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LCT)在妇科病人人群中宫颈病变的准确性,评价LCT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274例LCT中有活组织检查对照的7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CT LSIL以上病变的阳性率35.7%(284/794),活检CIN Ⅰ以上病变阳性率41.8%(332/794),两者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CT的假阴性(漏诊)率分别为LSIL31.9%(53/158)、HSIL17.5%(21/120)、SCC15.4%(6/39)、AC50%(1/2).假阳性(误诊)率分别为LSIL22.9%(41/179)、HSIL5.2%(5/96)、SCC0.0%(0/6)、AC0.0%(0/1).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手段,但也有其局限性,获取满意的宫颈细胞标本对提高诊断准确性有重要意义,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可弥补液基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的疏漏.而对LSIL及以上病变由两位病理医生按诊断标准共同诊断是避免假阳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法与巴氏染色常规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2000名普查的妇女行宫颈刷片、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前者做常规细胞学检查,后者行DNA定量分析全自动扫描诊断。对宫颈常规细胞学检查在LSIL及以上或DNA定量分析结果见DNA指数>2.5细胞或异倍体细胞峰的病例进行定点活检,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常规细胞学检查CINⅢ以上病变的敏感度为60%,特异度为98.5%;DNA定量分析结果CINⅢ以上病变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1.6%。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可在降低CINⅢ以上的宫颈病变的特异性的情况下,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L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LCT)联合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妇科门诊783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LCT检查,其中52例LCT细胞学阳性患者于阴道镜下取多点活组织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慢性宫颈炎21例,占40.4%,CIN I级15例,占28.8%,CIN II级11例,占21.2%,CIN III级4例,占7.7%,宫颈癌1例,占1.9%。其中ASC诊断符合率为73.1%(19/26),LSIL诊断符合率为69.2%(9/13),HSIL诊断符合率为88.9%(8/9),SCC诊断符合率为100.0%(1/1)。结论:LCT技术能明显提高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规筛查;阴道镜可基本确定宫颈病变的部位,提高宫颈活检的阳性率,故LCT联合阴道镜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检出率,为患者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DNA(HPV 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技术(LCT)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患者365例,分别进行LCT、高危HPV DNA筛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测,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2种筛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HPV阳性106例,其中病理检查结果阳性84例;LCT阳性[≥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78例,其中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的121例;HPV和LCT均为阴性的143例中病理活组织检查阳性2例。LCT诊断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1%和84.9%;HPV诊断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6%和74.1%。2种方法联合检测宫颈癌癌前病变(其中一项阳性即诊断为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7%和98.6%。结论:联合应用高危型HPV DNA检测与LCT方法可以增加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妇女体检宫颈疾病的患病情况,来评价液基超薄层细胞学检测(N-TCT)及TBS细胞学分类法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 322名在我院体检的女性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102例细胞学诊断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早期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细胞学异常者共508例(8.03%).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不典型的鳞状细胞(ASC-US)350例(5.5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04例(1.6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5例(0.71%),鳞状细胞癌(SCC)9例(0.15%);102例细胞学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HSIL(包括ASC-H)/CIN Ⅱ~Ⅲ为100%(12/12),LSIL/CIN Ⅰ为78.4%(51/40),SCC为100.0%(9/9).结论 液基超薄层细胞学检测(N-TCT)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筛查,其制片效果优良,能明显提高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法直观、具体,适合作为医院常规筛查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理想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某乡镇妇女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检查,了解该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状况,为选择宫颈病变的有效筛查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某乡镇已婚妇女共1200名,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结果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异常率为8.3%,阴道镜检查异常率为9.6%;经过组织病理学观察,1200名观察对象中有130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与LCT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76.9%和88.5%,2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乡镇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方法中,可以先采用液基细胞学筛查,对于检查阳性者可再行阴道镜检查进一步评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83例宫颈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 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查结果,行TBS细胞分类学诊断.以宫颈活检和术后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对照分析TCT检查结果的符合率. 结果 TCT阳性、阴性分别为39.4%和59.6%.TCT检查结果中,NILM、ASC-US、ASC、LSIL、HSIL、SCC和AC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5%、73.1%、62.5%、37.5%、92.3%、100.0%和100.0%.TCT的灵敏度为74.6%,特异度为81.3%,符合率为78.9%,与组织病理学结果一致. 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在筛查宫颈高级别病变中有较高的符合率,联合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和病理学检查能够更好地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