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锦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别为(0.52±0.17) cm2、(2.61 ±0.39) mm,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别为(5.62±0.69)、( 1.86±0.52)、(3.85±0.58)、(1.47±0.36)mmol/L,观察组分别为(4.57±0.52)、( 1.48±0.43)、(3.17±0.42)、(1.82±0.44) 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显著,能够稳定斑块,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间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强化降脂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强化降脂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60mg/d,常规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10mg/d。用药9个月后,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91例(87.5%)完成了整个治疗和随访过程,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治疗后IMT(1.34±0.52)和斑块面积(19.41±0.45)较治疗前IMT(1.62±0.21)和斑块面积(21.61±0.31)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治疗后IMT(1.34±0.52)和斑块面积(19.41±0.4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IMT(1.59±0.34)和斑块面积(21.94±0.51)进行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高于对照组的9.1%,主要不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占10.6%。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安全有效,可以延缓或者逆转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脑心通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8月收治入院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IMT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脑心通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减小IMT及斑块面积,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接收88例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对病人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别在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采取临床超声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大小,同时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之前IMT(1.13±0.17)mm,治疗以后(1.10±0.19)mm;斑块最大厚度治疗之前(2.11±0.39)mm,治疗以后(1.95±0.12)mm;横切面最大面积治疗之前(15.98±2.56)mm2,治疗以后(13.11±2.45)mm2;斑块数量治疗之前(1.91±0.87)个,治疗以后(1.86±0.77)个。对照组治疗之前IMT(1.17±0.34)mm,治疗以后(1.16±0.43)mm;斑块最大厚度治疗之前(2.08±0.29)mm,治疗以后(2.07±0.33)mm;横切面最大面积治疗之前(16.54±2.61)mm2,治疗以后(15.71±2.38)mm2;斑块数量治疗之前(1.87±0.75)个,治疗以后(1.85±0.73)个。观察组临床治疗以后的IMT斑块最大厚度以及横切面最大面积明显要比临床治疗之前小(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之前和治疗以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以后的IMT、斑块最大厚度以及横切面最大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斑块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1/44),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小,具有安全有效性,是目前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首先药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检查手段的进步,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颈动脉作为二级血管,位置表浅,检查方便,创伤性小,能够反映全身二级血管包括心脑血管的内膜厚度、血管管径、有无斑块情况。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临床常用降脂药物,能够增强斑块膜的稳定性,普罗布考片也是血脂调节药物,降低 相似文献
7.
8.
刘锦焕郑炳雄赖春汉邓文浩云宝翁杏银 《智慧健康》2022,(28):121-124
目的 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症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IMT和斑块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够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指标,还能抑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斑块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来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脑血栓患者(68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88例H型高血压伴有颈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纽(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IMT、血脂、血压以度Hcy等指标变化。结果:经过相应治疗,治疗组斑块面积、颈动脉IMT值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所减少,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ey均有降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 1年12月住院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提示颈动脉软斑或(和)混合斑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饮食组,每组30例.饮食组给予低脂饮食控制;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天1次口服;三氧组给予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每周2次,1个疗程为8次,共2个疗程,中间间隔3个月.检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个数、面积、性质、纤维帽特性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三氧组斑块Crouse积分、hs-CRP分别为(2.34±0.97)分、(4.9±4.0) mg/L和(2.35±0.63)分、(4.8±3.7) mg/L,治疗后分别为(1.80±0.59)分、(3.3±2.2) mg/L和(1.92±0.47)分、(3.4±2.0) mg/L,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饮食组治疗前后的斑块Crouse积分、hs-CR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三氧组与饮食组比较,斑块Crouse积分、hs-CR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与三氧组之间斑块Crouse积分、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可调低hs-CRP水平,达到抗炎抗动脉硬化,从而逆转颈动脉斑块的作用,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当,明显优于饮食控制,可作为颈动脉斑块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血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3例围绝经期女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测量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1例)和正常组(162例),比较两组血UA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UA显著高于正常组[(341±86)μmol/L比(293±78)μmol/L](P<0.05);正常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0.49%(17/162),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为40.85%(29/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r=0.233,P=0.028)、体质指数(BMI)(r=0.215,P=0.044)、血UA(r=0.249,P=0.019)、空腹血糖(r=0.214,P=0.046)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24,P=0.03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BMI等影响因素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仍与血UA存在显著相关性(0R=4.805,95% CI 1.700- 11.673,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围绝经期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影响。方法双盲、安慰剂对照选择4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A-IMT,平均随访18个月,观察CA-IMT及血脂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的CA-IMT在0、6个月时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后CA-IMT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小(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在0、6、18个月不同时段之间的CA-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6、18个月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延缓或逆转血脂相对较低的TIA患者CA-IMT的进展,18个月后明显。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影响。方法双盲、安慰剂对照选择4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A-IMT,平均随访18个月,观察CA-IMT及血脂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的CA-IMT在0、6个月时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后CA-IMT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小(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安慰剂组在0、6、18个月不同时段之间的CA-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6、18个月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延缓或逆转血脂相对较低的TIA患者CA-IMT的进展,18个月后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741名健康体检者(男1193名、女548名)进行分析,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患者.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血胱抑素C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颈动脉彩色超声扫描等.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体检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组及颈动脉内膜正常组,用f检验分析两组血清胱抑素C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各指标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的关联性.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颈动脉增厚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组的血清胱抑素C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胱抑素C呈正相关(r =0.21,P <0.05),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增高并不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胱抑素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尚不确定,作为其预测指标尚有待队列研究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住院T2DM患者408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甲功正常)组(376例)和亚临床甲减组(32例),对两组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进行分析,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亚临床甲减组患者与甲功正常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亚临床甲减组的颈动脉硬化发病率[81.2%(26/32)]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61.4%(231/3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78和1.227,P值分别为0.000和0.019),HDL-C是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OR=0.284,P=0.003).结论 T2DM伴随亚临床甲减患者存在更高的颈动脉硬化发病率,并且TSH升高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徐骏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6)
目的 探讨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12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组72例和再发组54例,对两组的年龄、生活习惯(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血压分级进行比较,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强度、数量、部位等,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发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与初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再发组高血压分级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发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IMT 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初发组斑块检出例数为31例,占43.1%(31/72),总数为87个,平均(1.21±0.76)个,再发组斑块检出例数46例,占85.2%(46/54),总数为96个,平均(1.78±0.92)个;再发组斑块检出例数、平均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初发组(P< 0.01).再发组斑块中以软斑为多(占61.5%,59/96),初发组以硬斑为多(占60.9%,5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颈内动脉IMT、软斑数量是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15、2.435、1.072、2.131、3.024、5.162,P<0.01或<0.05).结论 年龄、高血压分级、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颈内动脉IMT、软斑数量是导致脑梗死再发的危险因素,在监测血压、血糖等常规指标的同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程度、斑块的性质可以对脑梗死的再发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9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将之分为存在清晨血压高峰组(MP+组,31例)和无清晨血压高峰组(MP-组,66例).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观察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IMT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MP+组患者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CAB)和颈内动脉(ICA)的IMT均高于MP-组[(1.02±0.36)ram比(0.86±0.22)mm、(1.14±0.39)mm比(0.96±0.26)mm和(0.94±0.30)mm比(0.82±0.18)mln,P<0.05].MP+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64.5%(20/31),MP-组为42.4%(28/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晨血压高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清晨血压高峰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晓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APN)、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ACI组),均经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血清APN、CRP水平,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APN及CRP水平分别为(4.36±2.54)、(8.93±2.89)mg/L,对照组分别为(8.43±3.51)、(1.12±0.52) mg/L,ACI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治疗后血清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CRP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为(6.44±2.31)、(4.10±0.72)m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78.33%(47/6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1.67%(43/60),其中稳定斑块13例,不稳定斑块30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6.67%(16/6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13.33%(8/60),其中稳定斑块6例,不稳定斑块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血清APN及CRP水平分别为(6.89±2.37)、(5.41±1.38) mg/L,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分别为(3.28±1.99)、(9.42±3.70) mg/L,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与血清APN水平呈负相关(r=-0.76,P<0.05),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稳定斑块者血清APN及CRP水平分别为(4.32±2.14)、(6.65±2.69) mg/L,不稳定斑块者分别为(2.11±1.35)、(10.11±3.82) mg/L,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程度与血清APN水平呈负相关(r=-0.69,P<0.05),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r=0.77,P<0.05).结论 ACI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ACI患者较正常人群血清APN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且主要为不稳定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与血清APN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程度与血清APN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