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49例宫颈癌病人和65例非癌妇女进行了人乳头瘤病(HPV)DNA序列测定及妇科卫生、生育和矽丈夫等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两组中HPV阳性率分别为49%和6.15%。在调整年龄、文化水平和吸烟3因素后,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有妇科卫生差、多孕多生、丈夫包皮过长和HPV感染等。几个因素共同作用时,除年龄因素外仅HPV的OR值有显著性,表明它可能是从暴露上述危险因素到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中间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2.
杨明明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86-1988
宫颈癌在女性肿瘤中居第2位,占癌症患者总数的15%,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根本致病因素。研究证实,大多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伴有HPV感染,90%宫颈癌标本可以检测出HPVDNAE[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CC)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巨细胞病毒(HCMV)及16、18及35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为CC的发病机制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诊的130例宫颈疾病患者,按照患者宫颈病情不同,将64例患有良性宫颈疾病的患者归为良性组,66例CC患者归为CC组,另选取60例宫颈正常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HPV、HCMV、HSVⅡ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未检测出HPV 16、HPV18、HPV35阳性,CC组HCMV检出率分别为77.27%、74.24%、72.73%,HSVⅡ检出率分别为74.24%、72.73%、72.73%,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检测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VⅡ、HPV 16、HPV18、HCMV感染均能够提高CC发病率,其与CC的病情进展有重要关联,及早对HCMV、HSVⅡ、HPV 16、HPV18高危群体进行筛查有利于宫颈癌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50例为宫颈癌组,宫颈正常女性10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HPV分型检测。结果宫颈癌组HPV感染率为84.6%,对照组HPV感染率为9.0%;宫颈癌组HPV单一感染率和HPV多重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HPV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只有3例三重感染,HPV二重感染以HPV16+HPV18占29.8%、HPV16+HPV68占14.9%、HPV16+HPV58占12.8%为主;HPV多重感染的发生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HPV多重感染有关,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有关,HPV与宫颈癌分期、病理分型、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后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妇科门诊HR-HPV阳性患者428例,每间隔3~6个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3年,完成随访402例,观察HR-HPV患者病情自然清除情况,并对单一及多重感染、病毒基因分型、年龄与病毒自然清除及持续性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中,患者在不同高危HPV感染的持续性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单一高危HPV感染与多重高危HPV感染、高低混合HPV感染的持续性感染率分别为22.19%,41.46%,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感染以HPV 16、18、51为主;单一高危、多重高危和高低危混合患者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2.87±0.43)月、(17.85±0.76)月和(15.23±0.45)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组持续性感染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329例高危HPV阳性患者中,病毒清除例数随随访年数增加逐渐增加,相应的持续感染例数逐年减少。结论 HR-HPV感染后自然清除及持续感染受单一或多重感染、感染基因分型影响,其中多重HR-HPV持续感染率高于单一HR-HPV感染,且病毒自然清除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黄国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07-470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其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894例普查妇女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高危型HPV-DNA检测,其中394例宫颈病变患者继续进行阴道镜评估和活检,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HPV感染情况。结果:各实验组高危型HPV-DNA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V-DNA负荷量比较,正常组与炎症组、CINⅠ组与CIN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T与HPV对宫颈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理结果比较,TCT诊断为炎症、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4.1%、76.3%、75.0%和71.4%。结论:随着病变级别的增加,HPV感染阳性率逐渐上升。HPV-DNA的负荷量并不完全随宫颈病变的加重而逐级递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CC)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巨细胞病毒(HCMV)及16、18及35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为CC的发病机制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诊的130例宫颈疾病患者,按照患者宫颈病情不同,将64例患有良性宫颈疾病的患者归为良性组,66例CC患者归为CC组,另选取60例宫颈正常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HPV、HCMV、HSVⅡ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未检测出HPV 16、HPV18、HPV35阳性,CC组HCMV检出率分别为77.27%、74.24%、72.73%,HSVⅡ检出率分别为74.24%、72.73%、72.73%,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检测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VⅡ、HPV 16、HPV18、HCMV感染均能够提高CC发病率,其与CC的病情进展有重要关联,及早对HCMV、HSVⅡ、HPV 16、HPV18高危群体进行筛查有利于宫颈癌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并分析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宫颈病变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2016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病变和80例正常宫颈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正常宫颈人群和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差异,分析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类型差异,并对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宫颈人群的HPV感染率(21.25%)显著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型、CINⅡ型、CINⅢ型、宫颈腺癌、宫颈鳞癌及其他病变类型的宫颈病变患者的感染率(P0.05);CINⅠ型、CINⅡ型、CINⅢ型、宫颈腺癌、宫颈鳞癌及其他病变类型的宫颈病变患者的单一型HPV感染率显著高于混合型HPV感染率(P0.05);年龄、文化程度和初次性生活年龄是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各种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且病变程度越严重患者感染率越高,年龄、文化程度和初次性生活年龄是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防治宫颈病变应重视HPV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妇女的肿瘤病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全世界每年都有约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而且80%的患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浸润癌,原因很可能是这些国家的宫颈疾病筛查工作不甚完善。近年来的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人在13.15万人左右,而且年轻宫颈癌患的上升明显。据专家介绍,宫颈癌患年轻化的原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增加关系密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过去常被认为是性病的一种,研究已经证实,HPV的感染50%是由于性生活传播,而另外一半则是因为交叉感染,感染了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病毒很有可能最终导致宫颈癌变。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宫颈癌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V的感染正在趋向于年轻化。而且感染率也在逐年升高。20至25岁为高发年龄。40岁以后会相对稳定下来。据美国统计,在就诊的女性中,HPV的平均感染率大约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妇科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296例,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1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患者74例、CINⅡ~Ⅲ期患者65例,宫颈癌Ⅰ期患者13例,宫颈癌Ⅱ期患者8例。对患者进行HPV病毒载量检测和组织活检,分析病毒载量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当病毒载量在100.0~999.9范围分布时,CINⅡ~Ⅲ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Ⅰ期(P0.05);当HR-HPV载量在1 000.0~范围分布时,CINⅠ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Ⅱ~Ⅲ期(P0.05)。当HPV载量为100 RLU/CO时认为患者为CIN及宫颈癌阳性,预测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73.4%,特异性为63.1%。结论 HPV可作为预测宫颈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其对于预防宫颈高度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京市社区妇女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状况。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对北京市展览路社区的795名20~54岁有性生活妇女进行筛查。筛查对象接受妇科检查时,依次留取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LCT)和高危型HPV(he2)检测标本,并对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795名社区妇女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112例,占14.1%;阴性683例,占85.9%。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加重,阳性率升高:正常宫颈及慢性宫颈炎人群为0.8%(6/751);CINl为83.3%(10/12),CIN2及以上为100%(8/8);宫颈细胞学阳性并行阴道镜活检的40例中,发现11例慢性宫颈炎、14例宫颈湿疣、5例CINl、3例CIN2、4例CIN3及1例早期浸润癌;细胞学阴性的750人中,发现2例宫颈湿疣、5例CINl及1例宫颈低级别腺上皮内病变(CGIN)。750人中HPV阴性为669人,其中发现3例CINl及1例CGIN;HPV阳性为81例,其中2例CINl及2例宫颈湿疣。在细胞学阳性(≥ASCUS)的40例中,HPV阴性为13例,其中发现10例慢性宫颈炎及3例宫颈湿疣;HPV阳性为27例,发现1例慢性宫颈炎、11例宫颈湿疣、7例CINl、3例CIN2、4例CIN3及1例早期浸润癌,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北京市社区妇女中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加重,阳性率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HPV16/18、Hpa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癌石蜡标本45例、CINⅢ25例、CINⅠ~Ⅱ2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进行HPV16/18及Hpa基因检测。结果:①HPV16/18在宫颈癌组织、ClNⅢ、CINⅠ~Ⅱ、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76.0%、25.0%、10.0%。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表达和阳性表达率普遍高于CIN组织和正常组织(χ2=11.91,P<0.05;χ2=20.53,P<0.01)。Hpa蛋白在宫颈癌组织、CINⅢ、CINⅠ~Ⅱ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28.4%、21.4%和10.0%。宫颈癌组织中Hpa阳性表达率普遍高于CIN组织和正常组织(χ2=31.169,P<0.05;χ2=12.94,P<0.05)。Hp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②在宫颈病变中HPV16/18感染和Hpa基因表达之间呈正相关(χ2=4.288,P=0.038,r=0.363)。结论: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及Hpa基因的表达提示二者在宫颈癌的病因学中起作用,Hpa可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永康市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永康市城乡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以及HPV感染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2007年4月~2008年5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永康市城镇10个社区和经济开发区10个村的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入选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同时采集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测,采用PCR原位杂交法行HPV23个型别的检测。结果:共1 050名妇女入选,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为24.9%,低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为9.2%。在高危型HPV阳性人群中,16、33和58型HPV百分比依次为53.3%、14.9%和14.6%,高危型HPV的年龄别人群检出率(25~34岁、35~44岁、45~59岁)依次为28.5%、20.0%、30.6%;低危型HPV的年龄别人群检出率(25~34岁、35~44岁、45~59岁)依次为13.2%、5.3%、8.3%。结论:HPV16、33和58型为该人群最常见的3种HPV高危型,高危型HPV感染机会在45~59岁组较高,低危型HPV感染机会在25~34岁组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江门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CIN)的相关性,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2009年1月~2010年3月对宫颈异常的女性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及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中高危型HPV的检测率是18.2%,在宫颈异常组中的表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高危型HPV的检测率随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程度增高而升高,各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型HPV的感染与CIN密切相关,高危型HPV的检测是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和宫颈癌一个主要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来自河南省的2 110例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其主要感染亚型。方法:采用PCR和导流杂交技术,对来自河南省的2 11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 110例宫颈癌患者中,检出HPV感染者1 856例,感染率为87.96%(95% CI:86...  相似文献   

16.
3753例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3753例妇科门诊就诊人群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以及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geno-typing technique,Hybri-Max)对3753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刷片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亚型进行分析。结果:3753例妇女中检测出HPV阳性591例,阳性率为15.7%,其中两种亚型混合感染114例,占总感染人数19.3%(114/591),3种及3种以上亚型混合感染18例,占4.7%(18/591)。人群中感染最多的亚型依次是HPV52(3.9%)、HPV16(3.8%)、HPV58(2.1%)和HPV18(1.2%)。各年龄段妇女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2,P0.05)。结论:妇科门诊就诊人群的HPV感染率为15.7%,且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亚型是HPV52。  相似文献   

17.
Almeida CM  Tiro JA  Rodriguez MA  Diamant AL 《Vaccine》2012,30(19):3003-3008

Objective

Vaccin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morbidity from HPV infections if age-eligible patients receive and parents know about them. Content analyses hav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range in the quality of HPV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attern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information source and level of knowledge about HPV and vaccine receipt/intention.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2007 California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a population-based, statewide random digit dial survey, using data on adult females ages 18–65 who had heard about HPV (n = 16,806). One-way ANOVA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ssess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source of information (advertisement only, advertisement plus other sources, and non-advertisement sources) and knowledge of HPV (3 or greater correct on a 4-point scal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conducted on a subsample of vaccine-eligible women and parents to assess vaccine uptake or intention.

Results

Less than half of respondents (43%) correctly answered 3 or more of the HPV knowledge questions. Mean knowledg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en comparing women who reported advertisement only, non-advertisement, and advertisement plus other sources of information (p < 0.001).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women who reported non-advertisement sources (OR 2.44, 95% CI 2.07–2.87) and advertisements plus other sources (OR 3.03, 95% CI 2.57–3.58)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knowledge scores above the 75% level than women who relied on advertisements alone. In the subsample of vaccine-eligible women and parents, those who reported advertisements plus other sources (OR 1.85, 95% CI 1.30–2.62)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received or intend to receive the vaccine than those who reported advertisements as their sole information source.

Conclusion

Advertisements are the most commonly reported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HPV, and while they inform wome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vaccine, they do not contribute to accurate knowledge about the virus, nor do they appear to influence vaccine uptake. Other sources may play a larger role in refining knowledge and/or improving uptak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Ⅱ)实验对30~49岁的已婚妇女进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采用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的关系。结果:调查人群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18.7%,与正常组相比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χ2=444.04,P<0.001)。各年龄组宫颈HPV DNA的检出率几乎一样,无显著性差异(χ2=10.25,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及癌症的发生高度相关(OR=121.1)。结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谢红  杨菊芳  王丽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80-1783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布情况及主要型别,为深圳地区临床宫颈癌的防治、研制适合该地区的预防性HPV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1月~2011年8月至该院妇科行宫颈癌筛查的1 800例妇女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对HPV阳性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对其HPV感染状况,所感染的HPV亚型分布以及与病变程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 800例标本中检查出HPV阳性病例379例,感染率为21.06%。深圳妇女在40岁以后HPV感染率下降。单一HPV感染的有335例,占88.39%,2种以上的多重HPV感染共44例,占11.61%。单一感染和双重以上感染其引起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基因型高危型由高至低依次是52、16、58、56、33,低危型依次是43、42、6、11。结论:深圳妇女宫颈HPV感染亚型常见的是高危型52、16、58、56、33,低危型是43、42、6、11。其中引起高度CIN和宫颈癌的HPV亚型主要是16、33、52、5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和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43例宫颈癌、47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56例宫颈炎和10例正常宫颈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PV16/18、HSV-Ⅱ和CMV感染情况。结果HSV-Ⅱ、HPV16/18和CMV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和CIN组、CINⅢ级和CINⅠ~Ⅱ级组均有递减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期宫颈癌组HPV16/18阳性显著高于Ⅰ期宫颈癌组,高分化宫颈癌组HPV16/18和HSV-Ⅱ阳性高于中分化组,与临床分期及组织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MV阳性与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及组织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病毒感染拷贝数,HSV-Ⅱ和HPV16/18:宫颈癌〉CIN〉宫颈炎;CMV:宫颈癌〉CIN。宫颈癌中出现几种病毒混合感染,其中HPV16/18合并HSV-Ⅱ明显多于HPV16/18合并CMV者。结论HPV16/18、HSV-Ⅱ和CM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与病毒负荷量有关,可能是宫颈癌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