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五官科的大部分手术是采用局麻方式。手术在对某些疾病进行根除或有效治疗的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激源。因此,患者的心理活动就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手术期间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对能否顺利进行手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准确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切实加强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会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我们对2011年住院期间100例局麻手术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针对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403例实施局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心理状态为其实施相应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结果 在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患者术后精神状态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其耐受力,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循证护理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形成焦虑量表,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对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状态的影响。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焦虑分值均小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焦虑分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特有的心理特点而进行的循证护理能够使患者处于较好的心理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更能主动接受手术与配合护理,因此循证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指南》2019,(32)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锁骨骨折手术患者8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先入院41例)和实验组(后入院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心理评分(SAS评分)、抑郁心理评分(SD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9,(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诊手术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AS量表、SDS量表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研究研究治疗后的心率及血压值。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象的SAS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在急诊手术患者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能稳定患者的生理指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医药指南》2019,(2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早期的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共选择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资料,均为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35.71%,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展开循证护理干预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效调控心理状态改善,护理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9,(32)
目的研究护理方法对于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本文选择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3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护理,评价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经过为期两周治疗以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本文的综合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静态时、动态时心率血压双乘积、运动时间进行比较,综合护理组也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对于心脏进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加以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的效率,维持患者的健康,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6,(34)
目的探讨针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观察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后对心理状态以及疼痛因素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甲状腺手术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完成所有甲状腺患者的随机分组。利用A1组(观察组51例)以及A2组(对照组51例)表示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组别名称。A1组:临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以及术中护理干预;A2组: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在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以及疼痛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完成临床干预后,在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方面,同A2组甲状腺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术中总疼痛率方面,同A2组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比较,A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以及术中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缓解,将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心率波动进行有效缓解,将疼痛感有效缓解,显著提高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对局部麻醉术患者心理及疼痛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局部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组)40例和观察组(一体化护理组)4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Zung自评量表与疼痛自我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Zung自评量表抑郁和焦虑评分分别为(46.21±4.96)分和(46.25±4.04)分,阳性率分别为50.00%和52.50%;术中及术后即刻的轻度疼痛率分别为95.00%和97.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对局部麻醉术患者心理应激及疼痛应激的影响较大,更适用于局部麻醉术患者。 相似文献
12.
全夏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3):28-2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抑郁症患者家属60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编抑郁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6周的心理干预。观察干预后SDS及SAS评分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前SDS与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SDS和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家属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大大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对丙型肝炎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临床路径运用于心理护理全过程.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运用于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EBN),探讨循证护理在肺栓塞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评估确定护理诊断,查阅文献,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订护理措施,实施整体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干预,11例肺栓塞患者4例死亡,余7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护理人员知识更新及综合素质水平,补充和完善了整体护理的不足,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3月本所收治的131例行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Ⅰ组66例和Ⅱ组65例。Ⅰ组给予麻醉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Ⅱ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基础(入所时)与麻醉前的血压(MBP)、心率;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及术后1周不适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SAS、SDS评分。结果Ⅱ组麻醉前的MBP、心率明显高于基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前的MBP、心率与基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术后及术后1周的总不适感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的SAS、SDS评分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输卵管结扎术中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其麻醉前的应激反应,维持麻醉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不适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药物治疗相同,实验组同时采用心理治疗与护理,包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认知疗法、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等,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2周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87.88%,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经心理治疗与护理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治疗与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晓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44-4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3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2组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EPDS和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28、42d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减少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按照围术期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12、24及48h的VAS评分和干预前后的HAD评分、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及48h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HAD评分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镇痛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较大,患者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9.
何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5):2385-238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肿瘤患者放疗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和循证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放疗护理;循证组加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恐惧程度,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环境质量评分,放疗副作用率.结果 ①循证组患者恐惧率(70.0%)显著低于常规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循证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环境质量评分[(30.23±5.34)、(34.53±3.44)]、(26.73±2.13)、(20.44±1.55)]高于常规组[(24.72±3.95)、(28.46±2.25)]、(21.67±1.82)]、(13.23±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循证组放疗副作用率比常规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肿瘤患者放疗恐惧心理有减轻和消除作用,可改善患者在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环境方面的舒适度,减轻放疗副作用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