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医药指南》2017,(32)
目的探析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选择130例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腹水病原菌行病原菌培养,并通过药敏实验,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展开分析。结果腹水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19.23%(25/130),共检测出25株细菌。2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2.00%(8/25),革兰阴性菌占56.00%(14/25),真菌占12.00%(3/25)。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对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类抗生素具有较低的耐药性,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阴性菌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低,但对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类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抽取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患者的病原菌实施培养,能够更加充分地认识致病菌,掌握其耐药性,为患者选择抗菌治疗药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伴有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peritonitis,SBP)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7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伴有S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其腹水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82例患者的腹水样本中培养出病原菌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60.42%)、革兰阳性菌36株(占37.50%)和真菌2株(占2.08%);革兰阴性菌中检出最多的为大肠埃希菌31株(占32.29%)和肺炎克雷伯菌12株(占12.50%),革兰阳性菌中检出最多的为表皮葡萄球菌10株(占10.42%)、溶血葡萄球菌9株(占9.38%)和粪肠球菌8株(占8.3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3.87%、66.67%),对苯唑西林、莫西沙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对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普遍不高;主要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相对严重,其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2010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80例患者,对其腹水进行病原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并记录其结果。结果 80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患者中,培养的阳性病原菌有41株,阳性率为(51.25%)。其中,大肠埃希菌有24株,占58.53%;肺炎克雷杆菌有6株,占14.63%,其余杆菌11株,占26.84%。41株腹水培养阳性病原菌的药敏试验中,出现39株耐药菌(95.12%),其中有33株革兰阴性菌(其中,耐氨苄西林16株,耐头孢唑啉12株,耐其他抗菌药5株),有6株革兰阳性菌。结论根据病原菌和耐药性结果,合理地、科学地运用抗菌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并进行分析。方法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42例患者腹水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结果。结果42例腹水培养的阳性病原菌120株,阳性率为49.58%。G-杆菌占73.7%,G+球菌占15.9%。进行药敏试验,未出现耐药菌株7株(5.83%),产生耐药菌株113株(94.17%)。结论自发性腹膜炎早期诊断,及时足量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改善晚期肝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用药应遵循早期、足量、联合、广谱、避免肝肾毒性的原则,正确合理和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期间发生SBP的4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和196例未发生SBP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hild-Push C级患者及高胆红素血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其它部位的感染、腹水总蛋白浓度低于10g/L等,均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论:足够认识上述危险因素,可有效地控制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率,从而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腹膜炎 (SBP)是指腹腔内无明确感染灶或脏器破裂 ,也无直接污染途径而发生的急性、亚急性细菌性腹腔感染 ,是肝硬化腹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SBP后 ,易继发感染性休克、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症而致死亡 ,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是改善肝硬化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自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药敏情况 ,早期诊断、及时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自发性腹膜炎 ,我们对 2 0 0 1年 9月至2 0 0 2年 8月解放军三O二医院的 1 31例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腹水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适用、足量的抗生素是获得理想抗菌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为临床一线抗生素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分析该院SBP腹水培养阳性患者45例(其中1例培养出2株细菌,共计46株细菌)的临床资料.结果 46株细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G-)占69.6%和革兰阳性菌(G+)占30.4%.G-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41.3%和17.4%,其中产ESBLs细菌达到51.9%.G+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菌为主,占57.1%.药敏结果,G-对亚胺培南均敏感;G+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SBP患者腹水培养病原菌G-占优势,并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肠源性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正确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患者,进行腹水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分析其结果。结果 3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患者中,共培养15株阳性病原菌(50.0%),其中9例大肠埃希菌(60.0%)、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3.3%)、4例其他杆菌(26.7%)。15株阳性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得到14株耐药菌(93.3%),其中12株革兰阴性菌、2株革兰阳性菌。结论对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感染患者根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进行腹水检查,以区别渗出性腹水或漏出性腹水,同时进行血清及腹水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水平检测。结果肝硬化伴渗出性腹水患者外周血及腹水中NO、TNF-α、LPS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伴漏出性腹水患者;肝硬化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时.腹水中NO、TNF-α、LPS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腹水。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细胞因子测定,有助于鉴别腹水和细菌感染的类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病情判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86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SBP分为SBP组(观察组)和非SBP组(对照组)。对并发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在Child—Pugh分级、AST、T—Bil、腹水白蛋白方面较对照组增高;对照组在男性比例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24.2%、12.6%、15.7%)较对照组高(9.9%、7.7%、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T—Bil、腹水白蛋白3个因素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Child—Pugh分级、总胆红素、腹水白蛋白是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5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分别含145例和205例。入院治疗后收集数据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既往SBP史与糖尿病史、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总蛋白、腹水时间、血小板、C-反应蛋白、血清总胆红素、重要生化及凝血指标等因素。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腹水总蛋白、既往SBP史(38vs.12)、血清总胆红素[(45.2±16.1)μmol/LVS.(33.6±11.5)μmol/L]、消化道出血(56vs.31)、糖尿病史、腹水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水总蛋白等因素与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有很高的相关性,临床上应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和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106例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主要临床特点、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表现为反应差、体温异常、黄疸退而复现或加重、少吃、呼吸窘迫.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2%(67/106),排名前5位的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24.5%)、大肠埃希菌(16.0%)、溶血性葡萄球菌(13.2%)、金黄色葡萄球菌(7.5%)、肺炎克雷伯菌(7.5%).耐药菌占30.2%(32/106).病原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性均达100.0%;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0~37.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严峻.应重视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培养法和衣原体抗原快速免疫测定法,对我院2007~2009年性病门诊NGU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并测定支原体对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结果:884例NGU患者共培养出1 265株菌种,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念珠菌(Cd)、细菌比例分别为48.6%、20.6%、20.9%、5.7%、4.2%;混合感染率达到43.1%,Uu合并Mh的混合感染率达到17.0%;3种及以上病原体感染率达到3.8%。支原体对四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不敏感,敏感率只有32.3%、48.0%、51.9%。结论:NGU病原体以支原体为主,但混合感染情况增多,而且支原体对四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耐药情况较为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科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常规方法结合腹水排放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单纯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试验组腹水消退的显效人数、腹水消退率、显效时间、平均显效时间以及对并发症的控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方法结合腹水排放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性,探索腹膜炎的防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次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致病菌、耐药性和转归情况。结果 51例透析液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3.7%,其中36例为革兰阳性菌,12例为革兰阴性菌,3例真菌。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19.61%),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11.76%和7.84%。结论革兰阳性菌仍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重要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G+病原菌中已有较高耐药率,应减少或避免其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两所不同地区三甲综合医院分离的医院感染念珠菌的菌种分布、临床特点以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发生念珠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念珠菌显色培养基、ATB-ID 32C酵母鉴定试剂条以及26S rDNA区扩增测序鉴定念珠菌菌种;ATB FUNGUS药敏试剂条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 共收集医院感染念珠菌标本396份,主要为白念珠菌(川北医附院/华西医院:68.1%/70.2%)、热带念珠菌(14.9%/9.0%)、光滑念珠菌(5.7%/12.2%)、克柔念珠菌(3.4%/2.4%)、近平滑念珠菌(2.1%/1.6%).高发科室主要在ICU、感染科、呼吸科及普外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最高,而对氟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应重视念珠菌耐药的检测、菌种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院内念珠菌感染率及耐药株产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