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早期与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具有相同的发生机制,内皮功能障碍和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为AD的血管性危险因素.胆固醇代谢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1-2].为明确阿尔茨海默病与血脂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不同痴呆程度之间血脂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作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AD患者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制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多奈哌齐临床疗效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早老性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AD,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约为300)万~400万,其中男女患病率比例约为33%比67%。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5岁、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57%(AD为1.5%,血管性痴呆为0.74%)和4.6%(AD为2.9%,血管性痴呆为2.6%)。  相似文献   

3.
一项有410例患者的研究结果证实专利的银杏(GingkoBiloba)提取物EGb761(I),对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患者有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人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是一种慢性阶梯性进展的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所致痴呆。影像学改变对VD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痴呆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老年性痴呆系指发生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又称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isease,VD)、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痴呆。前两种为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类型,占所有痴呆的90%以上。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脑的退行性病变,脑细胞萎缩为其病理基础的痴呆症候群。而血管性痴呆多由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引起。两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因认知功能减退所致记忆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王慧媛  赵捷  赵志刚 《中国药房》2007,18(23):1821-182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系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VaD的患病率各国不完全一致,在欧洲及美国,Va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最常见痴呆,在亚洲及许多发展中国家,VaD则较AD型痴呆常见。脑卒中是引起VaD的主要因素,另年龄、文化素质、遗传以及其他导致全脑缺血、缺氧等因素也可引起VaD。随着社会的老龄化,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最多见的两类老年性痴呆,有研究表明,AD患者脑内存在强烈的局灶性炎症反应,老年斑附近有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诊断在区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3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3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1例老年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MRI扫描,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组患者大脑萎缩及海马萎缩的发生率显著高于V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左右两侧海马体积、颞叶沟回间距、大脑左右径及二者比值均显著少于VD组及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D组及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可通过测量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左右两侧海马体积及颞叶沟回间距来区分患者的疾病类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管件认知障碍(VCI)是南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引起的从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临床综合征[1],包括血管性痴呆(VD)、阿尔茨海默病(AD)伴血管病变、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高发病,据统计全球约1/3的个体会罹患卒中.其中高达64%的卒中患者存在某种程度的认知障碍,有1/3会发展为明显的痴呆[2].而且,尸检病理学研究也提示高达34%的痴呆病例存在明显的血管病理学改变[3].尤其近期研究让实血管性因素在AD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4].故在缺乏有效治疗痴呆的情况下,提高对VCI危险因素的认识并给予有效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和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目前在临床上极为多见,高发于老年人群,目前在全球造成老年痴呆的疾病中居第二位,第一位是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主要是患者因为脑血管出现血供不足,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受损,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精神障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性病症。周口市中医院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月治疗的7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对其进行基础药物以及基础药物加上依达拉奉的治疗,2组疗效具有明显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为一种渐进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诱发老年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对AD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对AD症状进行改善,延缓进展。本文从AD的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以及其他辅助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社区门诊治疗的AD患者89例,分析年龄、家族遗传、头颅外伤、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对AD的发生影响。结果年龄、家族遗传、头颅外伤、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对AD的发生影响较大( P<0.05)。结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AD的发病不容忽视,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血管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的认知功能总体衰退量表(GDS)及脑电图(EEG)分析,了解二者关系。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8例AD患者和49例vD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及总体衰退量表检查并比较。结果 EEG异常率AD组89.5%、VD组85.7%,AD组随病程延长GDS、EEG呈现逐渐加重趋势,而VD组经治疗后程度有改善。两组患者EEG异常程度与认知功能GDS减退程度相平行。结论 对疑有痴呆病人进行EEG和GDS检查对AD和VD的鉴别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的基因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aD)是指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损害所致的痴呆,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AD)后导致痴呆的第二大疾病,且两者之间可以交叉并存。VaD一般发生在脑卒中后3个月之内,并持续6个月以上无明显缓解,临床表现除神经系统定位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外,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碍临床综合征,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第2位最常见的痴呆原因.在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之后,患者可存在程度不等认知障碍,从VD到亚临床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  相似文献   

16.
胡军  汪昕 《上海医药》2014,(17):5-8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期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中年期血脂异常等,都可能促使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本文综述阿尔茨海默病与非遗传性危险因素中的血管性和代谢性组分间的关联。了解这种关联可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血脂水平及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搜集25例AD患者(AD组),30例VD患者(VD组),另选取无痴呆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CG组),比较3组血脂水平及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AD组和VD组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CG组(P〈0.05或〈0.01);AD组和VD组载脂蛋白A1低于CG组(P〈0.05或〈0.01),VD组α-脂蛋白高于AD组和CG组(P〈0.05或〈0.01),VD组高血压、糖尿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高于CG组(P〈0.05或〈0.01)。结论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α-脂蛋白增高,载脂蛋白A1降低可能与痴呆的发病有关,依据患者血管性疾病危险因素对临床医生更有效地诊断和鉴别诊断AD与VD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l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第二位重要的疾病[1],与AD相比,VaD相对具有可预防性和可治疗性。本文收集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就诊的67例老年血管  相似文献   

19.
冯少慧  王锐  曾林  张惠实 《医药导报》2006,25(5):433-435
目的观察奎硫平短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入选AD患者23例,VD患者27例,均给予奎硫平口服,25~400 mg·d-1,疗程8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精神行为症状及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TESS)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评价因子治疗开始后2,4,8周均平稳上升。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因子有效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奎硫平短期治疗AD和VD均有效,且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20.
王志娟  高尔  法志强 《中国药房》2007,18(36):2863-2865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761,EGb761)是从银杏科植物银杏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24%黄酮苷类和6%萜烯酯类:黄酮苷主要是山柰酚及槲皮素的葡萄鼠李糖苷;萜烯主要是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EGb761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外周性跛行、脉管性耳鸣等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