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脑创伤急性期双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探讨其形成机制.并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4例(男性11例,女性3例)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急性双侧硬膜外血肿常见的有3种情况:中线部位跨矢状窦血肿(5例),双侧对冲部位血肿(6例)以及一侧硬膜外血肿术后对侧迟发血肿(3例),均于伤后48h内诊断。患者入院时GCS13~15分8例,9~12分1例.≤8分5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一次手术7例,二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5例。除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外,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头颅平片对预测急性双侧硬膜外血肿有重要意义,动态CT扫描是及时发现血肿并观察其变化的重要手段:双侧硬膜外血肿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可归为一组特殊类型硬膜外血肿.其出血来源、病情发展、手术方式均与其它种类不同,术中出血凶猛、死亡率高。特别是顶部骑跨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在血肿较小时,常规轴位扫描可见不到血肿,即使有血肿显示.也很难窥其全貌.不出现常见的双凸形高密度影,易发生漏诊或误诊。2001年-2006年我科收治13例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病例。本文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产生机制、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2 0 0 1 0 3~ 2 0 0 4 0 4采用小切口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的方法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 2 3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9例 ,女 4例 ;年龄 2 0~ 67岁 ,平均5 1岁 ;均有头部外伤史 ;GCS评分 9~ 12分 6例 ,13~ 15分 17例 ;均经CT检查确诊 ,血肿量 2 0~ 5 0ml ,平均 3 0ml ;伤后穿刺时间 1d 3例 ,2d 15例 ,3~ 6d 5例 ;血肿位于额叶 3例 ,顶叶 2例 ,颞叶 9例 ,额颞部 6例 ,枕部 3例 ,其中 2例为骑跨横窦血肿 ,1例为骑跨上矢状窦血肿。1 2 手术方法 本组全部患者进行CT检查明确诊断并定位。…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9 0 2~ 2 0 0 1 12间进行急性颅内血肿手术 2 5 6例 ,其中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 32例 ,发生率 13 2 %。现综合有关文献讨论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2 2~ 6 8岁。损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18例 ,高处坠落及意外伤 9例 ,其他原因损伤 5例。入院时GCS评分 :3~ 5分 11例 ,6~ 8分 16例 ,9~ 12分 5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者 16例 ,两侧瞳孔散大者 2例。伤后 6h内急诊头颅CT检查发现 :急性硬膜外血肿 8例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18例 ,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 6例。入院后均立即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 ,其中…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自1997年至2004年共收治18例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患者,通过积极抢救,取得了满意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1 ̄64岁,平均(40±7)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3例,他伤及砸伤6例。有昏迷史者15例,有神经损伤定位体征者12例,有胸腹四肢合并伤者4例。按GCS评分:3 ̄6分5例,7 ̄9分7例,10 ̄12分3例,13 ̄15分3例。开放性损伤9例,并发休克者5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全部伴有颅骨骨折及硬膜外血肿,其中凹陷骨折11例,骑跨型硬膜外血肿3例。14例伴有脑挫裂伤或硬膜下血肿。上矢状窦前1/3损伤者10例,中、后1/3损伤者8…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男,58岁,伤后6h入院,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散大,左侧偏瘫。CT示顶骨斜形骨折,双顶硬膜外血肿,以右侧为主。行右顶开颅,见出血来源于上矢状窦,予以悬吊止血。术后即刻CT复查示左顶血肿增大,遂行对侧开颅,锯开骨瓣及清除血肿时出血汹涌.出血源于中段上矢状窦及左侧蛛网膜颗粒破口,范围较大(中线至旁开3—5cm)。硬膜内侧有多条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部分硬膜与脑表面粘连而无法翻转硬膜。15min内出血约2500ml,  相似文献   

7.
冠状缝哆开所致的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男8例,女4例;年龄8~65岁;车祸伤8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1例。临床表现:昏迷4例,嗜睡2例,神清6例,头疼6例,呕吐10例,双下肢轻瘫1例,烦燥、多语4例,小脑幕切迹疝2例。影像学检查:颅骨摄片及CT检查,冠状缝哆开12例,伴局部粉碎骨折1例;血肿部位:单侧4例,跨上矢状窦波及两侧8例,合并硬膜下血肿及脑挫伤2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2例。2 手术及结果 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采取冠状切口,骨瓣开颅行血肿清除术,1例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去骨瓣减压,其余骨瓣保留。单例硬膜外血肿,采取马蹄状切口,合并粉碎骨折、脑挫伤1例采取骨窗开颅,余均采取骨瓣开颅。结果:痊愈11例;死  相似文献   

8.
矢状窦旁脑膜瘤常因其侵犯矢状窦和影响回流静脉而增加手术难度。具有一定的致残风险。我院近2年共手术治疗1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37岁;病程3个月~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7例,癫痫4例。颅内压增高2例,发作性眩晕1例,幻视1例。10例脑膜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9.
自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我科共收治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 2 18例 ,重型 98例 ,占 45 %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92例 ,女 6例 ,年龄 10~ 2 0岁 8例 ,2 1~ 5 9岁 76例 ,5 9岁以上者 14例。GCS评分 :3~ 5分 2 1例 ,6~ 8分 77例。1 2 致伤原因 车祸伤 48例 ,砸伤 2 3例 ,枪击伤 9例 ,砍伤 7例 ,爆震伤 6例 ,坠落伤 3例。1 3 主要临床表现 均处于昏迷状 ,一侧瞳孔散大 5例 ,休克15例 ,脑室穿透伤 14例 ,矢状窦损伤 6例。1 4 并发伤 眼鼻颌面部伤 12例 ,胸部伤 6例 ,腹部伤 6例 ,四肢伤 5例 ,脊柱伤 4例。1 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 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冠状位、矢状位CT及颅骨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示行“S”形皮瓣+跨窦骨瓣开颅术。结果 术中见顶骨凹陷性骨折7例,颞顶骨骨折15例,其中骨折线跨上矢状窦12例;上矢状窦出血12例,骨折板障出血3,导静脉及硬膜血管出血4例;术后24~72 h多次复查头部CT,显示硬膜外血肿完全清除,无再出血。出院时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4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 采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能有效地止血并处理上矢状窦损伤,同时避免上矢状窦受压,术后再出血风险低,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同顾性分析67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24例(35.8%),Ⅱ级切除37例(55.2%),Ⅲ级切除6例(9.0%)。死亡2例,存活病人中1例一侧肢体偏瘫,1例双下肢瘫痪。48例随访1~5年,5例复发。结论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矢状窦,避免脑皮质、中央沟静脉和其它引流静脉的损伤是提高欠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和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额叶挫伤合并隐匿性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四科自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额叶挫伤合并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患者12例,术前行颅脑冠状位及矢状位CT及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示颅内出血损伤程度制定相应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12例患者术后恢复GOSⅤ级6例(包括4例保守治疗),GOSⅣ级3例,GOSⅢ级2例,GOSⅡ级1例。 结论早期准确诊断额叶挫伤合并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并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 42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36例 ,女 6例。年龄 4~ 80岁。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2 9例 ,坠落伤 6例 ,打击伤 4例 ,饮酒摔伤 3例。来院时发现昏迷及瞳孔散大 2 5例 ,住院后发现昏迷及瞳孔散大者 17例。瞳孔散大时间 :30~ 6 0min 2例 ,6 0min 15例。GCS计分 :3~ 5分 31例 ,6~ 8分 11例。放弃手术 12例 ,手术治疗 30例。其中广泛性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 14例 ,硬膜外血肿 9例 ,脑内血肿 4例 ,弥漫性轴索损伤 2例 ,硬膜下积液 1例。手术方式 :单纯减压 2例 ,减压…  相似文献   

14.
临床研究发现,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rhage,tSAH)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我院收治tSAH4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3~78岁,平均46.6岁。其中车祸37例,坠落伤8例,砸伤和打击伤3例。1.2意识瞳孔变化入院前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变化,GCS>8分11例,6~8分16例,3~5分21例。入院前单侧瞳孔散大16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无瞳孔散大28例。1.3影像学表现入院时均作CT检查。共发现脑挫裂伤病灶41处,硬膜下血肿34处,硬膜外血肿9处,脑内血肿7处,脑室…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并脑疝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疝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科1995年10月~1998年10月诊治的17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136例,女39例;年龄79岁,平均年龄39.6岁,GCS计分:3-5分73例,死亡40例(54.8%)。6-8分102例,死亡27例(26.5%)。一侧瞳孔缩小,或大小瞬间变化,或瞳孔散大经脱水后立即回缩29例,死亡3例(11.2%),一侧瞳孔散大100例,死亡29例(29%)。双侧瞳孔散大46例,死亡37例(80.1%)。CT表现:硬膜外血肿37例;硬膜下血肿98例;颅内血肿40例。血肿量<50…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临床影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8~68岁,平均48岁.直接暴力加速性损伤2例,受伤机制复杂性减速伤4例.上矢状窦区损伤4例,1例窦汇区损伤,左横寞区损伤1例.除1例患者伤后缄默外,其余均神志清醒.4例上矢状窦区损伤的患者中,四肢瘫痪1例,伤后缄默1例;2例后颅窝静脉窦区损伤的患者中均有明显的凹陷骨折及大于15 ml的硬膜外血肿.4例上矢状窦区损伤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而伴发硬膜外血肿均为少量血肿,2例粉碎骨折,1例线性骨折,1例轻微凹陷骨折.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7~2001年应用尿激酶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和脑室出血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22例,女16例,年龄9~72岁。GCS评分:<8分12例;8~10分10例,11~15分16例。体征:单侧瞳孔散大5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全部经头颅CT扫描,硬膜外血肿18例,脑内血  相似文献   

18.
单纯颅骨内板凹陷性骨折六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5~34岁。平均21岁;6例均为钝伤;均位于额、顶部。临床表现:GCS评分13-15分2例,9-12分3例,3~8分1例,6例均有轻重不等的颅高压表现和神经系统体征;CT:6例均表现为沿颅骨缘的梭状致密影,其CT值高于血肿CT值,同等于颅骨CT值。全部病例均未行X线摄片。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9年2月~2002年3月采用扩大额颞瓣减压术治疗21例重型额颞部创伤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1例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15~61岁。受伤到入院时间为1~6h,平均3.5h。车祸伤13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2例。着力部位:枕部11例,颞部或顶部8例,不详者2例。GCS评分3~5分者6例,6~8分者15例。一侧瞳孔散大者16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正常2例。头部CT显示,额颞叶严重挫裂伤、脑肿胀、硬膜下血肿者13例,硬膜下血肿伴脑内血肿者4例,硬膜外血肿伴硬膜下血肿者4例。血肿量为35~90mL。本组患者的中线结构移…  相似文献   

20.
儿童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大部分位于顶部及额部[1-2],而发生在后颅窝骑跨横窦者,临床上少见.2005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科收治儿童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10例,其中9例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15岁.外伤原因中坠落伤4例,车祸伤5例,打击伤1例.伤后明显头痛伴呕吐2例,头晕、烦躁5例,视力下降3例,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1例.入院时GCS评分在13 ~ 15分6例,9~12分3例,6分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