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消心痛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治疗效果、心电图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治疗效果、心电图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和40例。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用甘油三酯片,疗程均为60天,于治疗前后分别做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等的连续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0.0%。心电图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和5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改善全血黏度的高切和低切,毛细管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心绞痛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3次/d,每次10粒,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可降低血液粘滞度和纤维蛋白原。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确切,口服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T表现明显恢复,临床总有效率94%,心电图总有效率75%。(2)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降低血液黏滞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降低血液黏滞度疗效确切、安全、服用方便,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配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门诊、急诊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9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的心肌缺血和左室收缩功能、降血脂的疗效及心绞痛改善率,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都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两组轻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不明显。两组心脏舒缩功能的4个指标CI、LVEF、SV、CO治疗前后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增加,治疗后心电图心肌缺血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镇痛、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配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加强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两药协同治疗作用增强,冠心病心绞痛复发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合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1-2].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参麦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40例(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合刚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翁黎荣 《海峡药学》2014,(8):103-104
目的对比观察冠心丹参滴丸与其它常用活血化瘀类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5组,各组均予硝酸酯类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冠心丹参滴丸、血塞通滴丸、速效心痛滴丸、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叶滴丸。治疗4周后观察对比各组临床疗效、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1冠心丹参滴丸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它组,心电图有效率均优于其它组;2血流变学方面,冠心丹参滴丸组治疗前后比较,除红细胞压积改善不明显外,其它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其它组治疗后指标相比,冠心丹参滴丸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纤维蛋白原改善明显;3不良反应方面,冠心丹参滴丸没有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与其它活血化瘀类滴丸制剂相比,冠心丹参滴丸更能明显缓解心绞痛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PCI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冠心病行PCI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PCI后给予常规用药,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检测并分析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全血粘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方面明显降低(P<0.05),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在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指标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治疗组在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和卡松曲服应力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后在全血还原粘度和卡松曲服应力方面水平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冠心病PCI后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心绞痛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通心络胶囊两种药物对高血脂症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男女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给药4周,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显著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血脂3项(TC、TG、HDLC)复方丹参滴丸组无明显变化(P>0.05);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3项,通心络组能显著改善,并能显著调节血脂水平。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和通心络均能通过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血液黏稠相关的各项指标,缓解心绞痛的多种症状;通心络胶囊对血脂有较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提示通心络胶囊用于伴有高脂血症的心绞痛患者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通心络胶囊两种药物对高血脂症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男女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给药4周,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 两组药物均能显著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血脂3项(TC、TG、HDLC)复方丹参滴丸组无明显变化(P>0.05);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3项,通心络组能显著改善,并能显著调节血脂水平.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和通心络均能通过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血液黏稠相关的各项指标,缓解心绞痛的多种症状;通心络胶囊对血脂有较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提示通心络胶囊用于伴有高脂血症的心绞痛患者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整理我院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当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不同药物情况下患者的治疗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当中,患者的症状情况改善明显.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患者的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当中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床症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维脑路通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Chronic Stable Angina)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服用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维脑路通及安慰剂4组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通过超声方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itrogtycerin—mediated dilation,NM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中的内皮素(Endothelin-1,ET-1)及NO水平,分析各组患者服药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比较3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前后的丹参滴丸组和维脑路通组具有较大的FMD值变化(P〈0.05),治疗前后的丹参滴丸组、维脑路通组和银杏叶组具有较大的NMD值变化(P〈0.05),治疗前后的丹参滴丸组、银杏叶组和维脑路通组具有较大的ET值变化(P〈0.05),其中以丹参滴丸组、银杏叶组最大,维脑路通组次之;与安慰剂组、维脑路通组比较,治疗前后的丹参滴丸组具有较大的NO值变化(P〈0.05);其中以丹参滴丸组最大,银杏叶组、维脑路通组次之。结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可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效果以复方丹参滴丸最为显著,维脑路通及银杏叶片次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解放军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接收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脏指数(CI)、心排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治疗的10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细胞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细胞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选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9:80:1),检测波长为279nm。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分别在10~80mg/L和2~16mg/L线性范围关系良好,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9.5%,RSD分别为1.6%和1.5%。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可作为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霞  徐文军  高厚明  郭彬 《中国药业》2011,20(13):55-5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80 mg,每日2次)、阿卡波糖片(100 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每日3次),疗程10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46,P<0.05);两组治疗10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制复方丹参滴丸的新型纯天然基质.方法 从植物胶体、植物多糖、多元醇及有机酸和盐中,筛选具备滴丸基质特性的单一植物辅料;针对单一辅料作为滴丸基质的某些不足,通过低共熔混合原理对上述植物来源辅料进行两种辅料配合使用的筛选,使其达到滴丸基质的要求.结果 经过单一辅料的筛选,证明了木糖醇具有作为滴丸基质的特性,但存在成丸后硬度不足;通过2种辅料的复合使用,得知植物多糖淀粉和植物胶体阿拉伯胶均可增加木糖醇的韧性和塑性.与淀粉相比,阿拉伯胶具有较强的吸湿性,但价格较贵,故选用植物多糖淀粉与木糖醇配合使用作为复方丹参滴丸的新型基质.结论 经过对木糖醇类型及与淀粉用量的配比试验,确定以粉末状木糖醇和淀粉按适当配比应用于新基质复方丹参滴丸.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  蒋涛 《天津药学》2003,15(1):36-38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以卡托普利为对照,通过心脏彩超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重量(LVM),计算出左室重量指数(LVMI),了解药物干预后LVMI的变化;结果:服用复方丹参滴丸6个月后与卡托普利具有相似的使LVMI下降的作用: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均行常规抗排异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规格27 mg/丸)10丸/次,3次/d,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总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肌酐、24 h尿总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在常规抗排异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移植肾功能,并对移植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