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血脂水平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5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E(Apo E)、脂蛋白a[Lp(a)]、游离脂肪酸(FFA)、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患者组根据HbA1c结果分为HbA1c7.0%组和HbA1c≥7.0%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A1c7.0%组HbA1c、FPG、TG、Apo B、Apo E、Lp(a)、RBP4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po A1、HDL-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bA1c≥7.0%组HbA1c、体质量指数、BMI、FPG、TG、Apo E、FFA、RBP4、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HbA1c7.0%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TC、Apo B、Lp(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po A1、HDL-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TG、Apo E、FFA、RBP4、FINS、HOMA-IR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RBP4、血脂水平可能与血糖水平控制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该院25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按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亚组、血糖控制一般亚组及血糖控制差亚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HbA1c、CA199、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FPG、HbA1c、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差亚组FPG、HbA1c、CA199水平与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亚组及控制一般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差亚组及血糖控制一般亚组FPG、HbA1c、CA199水平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水平与FPG、HbA1c均呈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0.38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HbA1c与CA199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并发糖尿病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n=72)、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0%,n=32),分别检测血清中胱抑素C(Cys C)、肌酐(Cr)、尿素(U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液中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微量清蛋白(U-mAlb)等项目。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清Cys C、hs-CRP、U-RBP和U-mAlb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或P<0.01),并且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越差,Cys C、hs-CRP、U-RBP和UmAlb升高幅度越大。结论 T2DM患者HbA1c水平越高,血糖控制越差,并发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就越高。因此,控制好血糖对预防或延缓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T2DM患者、72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与糖耐量正常(NGT)对照组75例,分别对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常规血脂项目进行检测,计算AIP指数.T2DM患者再根据HbA1c的含量又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n=62)和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0%,n=40),并与NGT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和IGT组血清Hcy、AIP指数显著高于NG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2DM组与IGT组比较,血清Hcy、Lp(a)、hs-CRP、AIP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0%),其血清Lp(a)、AIP指数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和hs-CRP也较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 升高(P<0.05),并且Hcy、Lp(a)、hs-CRP和AIP指数水平均具有随HbA1c升高而升高的趋势.结论 同时监测AIP指数及血清Hcy、Lp(a)、hs-CRP水平有助于判断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比而言,AIP指数和Hcy水平优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可作为IGT及T2DM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HbAlc和C肽水平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两组,A组患者HbA1c>9%,B组患者HbA1c≤9%,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C肽水平和肝功能,对两组患者的HbA1c与肝功能异常和C肽水平的关系进行处理分析。全部患者肝功能异常检测率为42.1%,A组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率显著高于B组(72.9%vs 27.1%,P<0.05),C肽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2h(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水平与C肽水平负相关,与肝功能异常正相关,血糖控制好坏与肝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和肝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处理,对伴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发生率37.82%;B组(HbA1c>9%)患者的血糖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A组(HbA1c≤9%),P<0.01;而B组(HbA1c>9%)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HbA1c≤9%).结论 HbA1c可反映糖尿病控制好坏与否,较好地控制血糖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86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检测其血HbA1c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依据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29例(HbA1c<6.5%)、B组29例(6.5%≤HbA1c<8.0%)、C组28例(HbA1c≥8.0%),对所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A组相比,B、C两组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C组NT-proBNP水平较B组更高(P<0.01),三组患者的NT-proBNP与HbA1c水平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HbA1c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临床上可根据HbA1c水平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与12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关系。方法选择113例空腹血糖(FBG)控制达标的T2DM患者及54例体检正常人群。HbA1c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 hPBG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清蛋白检测用放射免疫法,记录12 h尿量,计算出UAE。按照HbA1c及2 h PBG水平将113例患者分为A组(HbA1c<7%且PBG<10 mmol/L),B组(HbA1c<7%且PBG≥10 mmol/L),C组(HbA1c>7%且PBG<10mmol/L)和D组(HbA1c≥7%且PBG≥10 mmol/L)。结果113例T2DM患者UA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组UAE水平明高于A,B,C组(P<0.01,P<0.05,P<0.01);A组UAE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A,C组UAE无差异(P>0.05)。结论T2DM病人FBG控制达标后,餐后血糖及HbA1c控制不良仍会加重尿清蛋白排泄。因此强化血糖控制要重视HbA1c和餐后血糖的监测及达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部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矿物质水平变化。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老年门诊体检的1 100名体检者,将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264例纳入糖尿病组,另836名非糖尿病体检对象作为非糖尿病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检测了血矿物质含量(钙、镁)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分析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间的矿物质水平变化情况;糖尿病患者进一步以HbA1c≥7.0%为切点,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0%,192例)与未达标组(HbA1c≥7.0%,72例),进行亚组分析,并观察HbA1c与体内矿物质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血钙水平较高[(2.36±0.14)mmol/L比(2.35±0.10)mmol/L],血镁水平较低[(0.85±0.07)mmol/L比(0.89±0.0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HbA1c≥7.0%为切点,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组及未达标组之间的血钙、血镁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35±0.14)mmol/L比(2.40±0.11)mmol/L、(0.87±0.07)mmol/L比(0.83±0.07)mmol/L;P均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所有研究对象的HbA1c与血钙水平呈正相关,与血镁水平呈负相关(r=0.074,P0.05;r=-0.120,P0.01)。结论 :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镁水平偏低,血钙水平偏高;与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血糖控制未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血镁水平偏低,血钙水平偏高。上海部分中老年居民血HbA1c水平与血钙正相关,与血镁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状态下血清CA19-9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及250例体检人群(健康对照组,n=250)数据,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良好组,n=217)及血糖控制欠佳组(HbA1c≥7.0%,欠佳组,n=433),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与血糖、血脂、胰岛功能、肝功能及果糖胺等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欠佳组血清CA19-9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良好组(P<0.05);血清CA19-9水平与HbA1c、果糖胺及谷草转氨酶(AS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3、0.317和0.286,P<0.001);回归分析示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指标为AST、果糖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37、0.243,P<0.001)。结论果糖胺及AST是影响血清CA19-9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升高与短期血糖控制欠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柴震  雷燕  胡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50-265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按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采用美国PRIMUSHPLC全自动分析仪检测HbA1c,采用日立7600-2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取HbA1c=10%,HbA1c<10%为A组,HbA1c≥10%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HbA1c水平与FPG的关系。结果 B组HbA1c值(14.7±2.3)%比A组HbA1c值(7.6±1.5)%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FPG(13.58±3.74)mmol/L比A组FPG(9.24±2.08)mmol/L明显高。结论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和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将DM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轻微受损组、明显受损组;检测并比较各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和HbA1c水平.结果 肾功能轻微受损组和明显受损组Cys C和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肾功能正常组(P<0.05);肾功能明显受损组Cys C和HbA1c水平均高于轻微受损组(P<0.05).结论 HbA1c和Cys C联合检测可用于判断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部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本院门诊1 100名中老年体检者的资料,将其中26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836例非糖尿病体检者纳入非糖尿病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检测了维生素(A、B1、B6、B12、叶酸、C、E)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研究分析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间的维生素水平的异同情况;并将糖尿病患者进一步以HbA1c≥7.0%为切点,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0%,192例)与未达标组(HbA1c≥7.0%,72例),进行亚组分析,观察HbA1c与其体内维生素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的维生素B12水平偏低[(408.82±163.53) pg/mL 比(437.49±206.8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维生素(A、B1、B2、B6、叶酸、C、E)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HbA1c≥7.0%为切点,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组与未达标组间的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30±172.92 pg/mL 比(372.89±129.68) pg/mL, 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各种维生素水平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B12水平较非糖尿病患者偏低,而且其中血糖控制欠佳者的维生素B12水平更低。额外补充维生素B12可能对糖代谢紊乱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4.
张敏  李智  魏琦  王璐 《检验医学》2014,(4):324-32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6.5%)、B组(6.5%≤HbA1c8.0%)和C组(HbA1c≥8.0%),以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4组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Vit 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钙、磷]水平并做比较,分析HbA1c与骨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B、C 3组NMID Osteocalcin、Vit 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β-CrossLap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组ALP、TP1NP及C组TP1NP、β-CrossLaps、PTH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组ALP、N-MID Osteocalcin、β-CrossLaps、Vit D及C组N-MID 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PTH、Vit D明显低于A组(P0.05);C组N-MID Osteocalcin、PTH明显低于B组(P0.05),而ALP则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项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N-MID 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PTH、Vit D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49、-0.29、-0.23、-0.21、-0.25,P均0.05)。结论 HbA1c对N-MID 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PTH、Vit D有影响。血糖控制越差,骨代谢指标N-MID Osteocalcin、TP1NP、β-CrossLaps、PTH、Vit D水平越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严格控制血糖,纠正糖代谢紊乱,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4种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和CA199)的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07例(T2DM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5例(DK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雅培i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种肿瘤标志物。比较3组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再分组,比较各组间4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利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空腹血糖、HbA1c和4种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的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和T2DM组相比,DKD患者血清中CA125和CA199水平均显著增高。不同HbA1c水平组CA125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HbA1c与CEA、CA125、CA199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及其糖尿病肾病患者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空腹血糖、HbA1c与CEA、CA125、CA199之间呈正相关,且血糖控制不理想时,CA199和CA125水平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联合测定在2型糖尿病(DM)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2组对象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尿肌酐的测定,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将观察组分为三组,A组(HbA1c7.0%),B组(7%≤HbA1c≤10%),C组(HbA1c10.0%)。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bA1c和24h-uALB水平较高,而Ccr水平较低。24h-uALB和Ccr水平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B组C组有显著差异,B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并成负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联合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辅助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HbA1c、空腹血糖、年龄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排除肿瘤提供参考。方法以27 IU/ml作为切点,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CA199水平分为升高组和对照组,研究两者之间的HbA1c、空腹血糖、年龄的水平差异,并用Spearmman相关分析研究HbA1c、空腹血糖、年龄与血清CA199水平的相关性;同时,不同血糖控制情况的病例按HbA1c水平,分为67%,78%,89%和>9%4组,比较分析各组及与健康对照组两两之间血清CA199水平。结果 CA199升高组HbA1c水平、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组及与健康对照组之间两两比较,只有控制差易并发症组(HbA1c>9%)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与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4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HbA1c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与CA199升高存在正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特别是HbA1c>9%易出现并发症时,可出现CA199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DN患者35例(DN组),糖尿病(DM)患者56例(DM组)及体检健康者4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sTWEAK和胱抑素C水平,并检测DM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尿蛋白定性。结果 DN组血清sTWEAK水平低于DM组,胱抑素C水平高于DM组;DM组及其尿蛋白阴性者血清sTWEAK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胱抑素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HbA1c10%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HbA1C10%者,血清sTWEAK低于HbA1C1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TWEAK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DN的较敏感指标,对判断早期DN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T2DM)DR患者126例,根据眼底病变严重程度分为三组: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3例(A组)、背景期视网膜病变50例(B组)、无视网膜病变43例(C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PG)、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析DR和血清Cys-C的相关性.[结果]C组FPG、Cys-C、HbA1c水平明显低于A、B两组(P<0.05),但B组FPG、Cys-C、HbA1c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以DR作为因变量,将患病时间、FPG、HbA1c和Cys-C等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FPG、HbA1c、Cys-C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患者DR病情的加重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FPG、HbA1c水平和Cys-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T2DM患者DR及病情严重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DR病情及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对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19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4组,A组HbA1c≤6.5%,B组HbA1c6.5%~≤7.8%,C组HbA1c7.8%~8.4%,D组HbA1c8.4%;检测并比较4组的肌钙蛋白T(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CK-MB/CK比值。结果除LDH外,B组的TnT和CK-MB/CK比值均低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1c6.5%~≤7.8%时,TnT与CK-MB/CK比值最低,提示将HbA1c控制在6.5%~≤7.8%时患者的心肌受损程度可能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