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许××,男,49岁,河北人,汉族,干部,病历号17605。因四天来腹痛、腹胀,于1982年7月31日以腹痛待查、腹腔内出血?急诊住院。患者于四天前夜间突感左上腹疼痛,持续性,不放散,尚能忍受。次日在本厂医院就诊,考虑胃病给予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2.
3.
舒仁义  叶孟  俞文英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408-1409
1 病例 患者女,61岁,因"左上腹持续性隐痛1个月余"入院.查体:消瘦,结膜苍白.左上腹部局限性膨隆,触及肿大脾脏,下极位于脐水平线,右缘超过正中线1.0 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可触及多个结节,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4.
无明显外伤所致的肝脾同时多处破裂,甚属罕见,亦未见报导,本院于1983年10月25日收治一例,特报告如下.患者男,70岁,退休工人.在踩缝纫机过程中,突感上腹剧痛,一小时后出冷汗,头晕,心悸,后逐渐加重,诊断为原因不明的失血性休克转入本院.体检:血压60/40,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腹饱满,全腹均有压痛,尤以左上腹为著,肌卫不明显,亦无明显反跳痛,肝脾未触及,但有移动性浊音.经右下腹部穿刺,抽出鲜血10ml.化验:红细胞220万,血色素5.4g%,出凝血时间正常.拟诊:脾破裂,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是血管内皮或向血管内皮方向分化的间叶细胞来源的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也称血管肉瘤或恶性血管內皮瘤。该瘤在1899年曾由Barraman描述过,但至1908年Mallory首先报导该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点的血管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患者49岁,男,因腹痛4天于1982年7月31日急诊入院。入院前4天深夜鼾睡中突发左上腹剧痛,后觉腹围渐大,腹胀,发烧至38℃左右。患者否认肝病史以及腹部外伤史。入院检查:T37℃,P85次/分,  相似文献   

7.
脾血管肉瘤又称血管内皮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自1879年Langhans首例报导至1981年文献共报导54例,其中两例有超微结构研究。现将我院尸检一例光、电镜观察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男,32岁,1982年5月左上腹绞痛,8月右上腹隐痛。83年元月发热、黄疸,肝、脾肿大。无毒物接触史。贫血貌。肝上界5肋间,肋下平脐,剑突下脐上三指。Hb<4g、Pt4.8万/mm~3,B超诊断肝囊肿、肝癌。住院诊断肝癌。同年3月5日死于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3岁.以"腹痛4h"入院,该患者于4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部疼痛,呈钝痛,疼痛无放散.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体征.腹部平坦,无肠形及蠕动波,Murphy征(一),左季肋下及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脏、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一).于我院门诊行B超检查示:脾内多发高回声,脾破裂?发病来,无消瘦、乏力,无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2岁。入院8天前睡眠中突然出现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变动体位及咳嗽时加剧,伴恶心,无发热。既往无外伤、结核、肝炎及疟疾病史。体检:T38.6℃,P88次,R26次,BP85/70。腹平,左上腹压痛明显,轻度肌卫,脾肋下2cm,边缘圆钝,触痛明显,肝未触及。血常规:RBC2.95×10~(12)/L,Hb 85g/L,WBC12×10~9/L,N83%,BPC200×10~9/L。超声波:脾脏肿大,厚83mm,肋下29mm,脾内见直径2~24 mm无回声和低回声区散在分布。拟诊:脾肿大,脾内炎性占位(脾脓肿可能)。准备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脾破裂虽属罕见,但作为腹腔内大出血的原因之一,临床上亦应引起注意.我院曾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病员陈××,男,38岁,农民.1976年10月24日因上腹胀痛3天入院.入院前3天下午,病员于开会时突感上腹胀痛,呈持续性,阵发加剧,以左侧为著,放射到左肩及背部,恶心,无呕吐,头昏眼花,全身无力,于当地治疗无效.第3天抬送我院门诊,以腹痛待诊入院。  相似文献   

11.
患者乔某,男,35岁,兰州油咀油泵厂职工,1986,6,对急诊入院,住院号:124202 该患者入院前3天因发烧,乏力一周而来院就诊,门诊体查见T40.8℃,P104次/分,BP120/32,WBC8900~3000,N82%。呈急性病容,呼吸急促,两肺未闻及啰音,腹平软,肝未扪及,脾肋下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脾破裂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供参考。病例报告:魏××,男,67岁,1982年2月9日入院,病案号43533。主诉2天前出现排尿不畅,尿液清,1天前小便后感左上腹剧森向胸部放射,呈持续性,咳嗽及深吸气可加重疼痛,常致憋气,继而转为全腹痛,出冷汗,伴恶心,未吐,无外伤史。门诊以“消化道穿孔,休克”收住,入院前未作特殊处理。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分,血压70/50mm Hg,神志清,皮肤无黄染,浅在淋巴结不  相似文献   

13.
14.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是发生于成人及婴幼儿罕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我科1998年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43岁,农民,以右上腹胀痛8月,消瘦2月入院,患者于8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进食后饱胀,疼痛逐渐加重,并向右肩放射,右腹部进行性膨隆.4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我院以"肝血管平滑肌瘤"收住入院.查体:皮肤无黄染,右上腹局限性隆起,腹壁静脉曲张,血流向上.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脾破裂临床少见。自Atkin-son 1874年首次报告以来,自发性脾破裂陆续见有报导。国内自1950年代至今报告病例累计不足40例。有人怀疑脾破裂的“自发性”,认为不存在这一临床类型。但是临床医生在实践中确实遇到这类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57~1979年共收治脾破裂155例,其中自发性脾破裂13例,12例行脾切除术,1例保守治愈. 临床资料男11例,女2例.农民12例,干部1例.年龄<20岁2例,21~30岁1例,31~40岁3例,41~50岁2例,51~60岁5例.13例均无明显外伤史,但都有生理活动加剧诱因.如  相似文献   

17.
脾破裂多系外伤所致,自发性脾破裂较少见、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9个月,因腹泻半月于2003年8月3日入院。患儿近半月来无明显诱因腹泻水样便,日5-6次,量不多,无脓血。伴恶心,有时呕吐胃内容物,哺乳量少,伴阵阵哭闹。无发热及抽风,院外治疗无效。查体:T37.2℃,体重9kb,神志清楚,精神不振,无脱水貌,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脾破裂是少见病例,国内文献报道仅40几例。我院近20年来只遇一例,报告如下。男,50岁,1984年7月14日因持续性腹部胀痛14小时,伴腹泻3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一天中午,三次进食西瓜后,解水样便三次;晚10时,再吃西瓜时,突然发生上腹部阵阵绞痛,后呈持续性全腹胀痛。仰卧时右季肋部及上腹部疼痛。站立时,下腹部痛明显。无畏寒发热,否认其它疾病史及外伤史。体查:体温36.7℃,呼吸84次、血压108/76,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腹部稍鼓胀、不呈蛙腹状,腹壁静脉显露、不怒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明显,但无明显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肝浊音上界在第  相似文献   

20.
吕龙  高俊  陈功 《疑难病杂志》2014,(1):96-96,F0003
<正>患者,女,76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d加重1h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症状稍有缓解,无黑便。无畏寒高热,无头晕乏力,无尿黄及白陶土样大便。否认近期身体消瘦,有胃部疾病史3年余,有胆囊切除病史7年余、1h前患者腹痛加剧,遂来我院急诊就诊,门诊查血:WBC8.4×10*/L,Hb 78g/L。B型超声示腹腔少量积液。腹部立位平片未见明显膈下游离气体。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腹痛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