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08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构成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坚  何悦  李军  邱蔚六  张志愿 《中国肿瘤》2001,10(9):522-524
[目的]探讨目前我国老年人口腔颌面肿瘤的构成比及发展趋势。[方法]收集本院20世纪90年代以来口腔颌面外科老年住院肿瘤患者1808例,并针对发病年龄、性别、部位与不同病种构成比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年1月-1999年6月,老年肿瘤患者1808例,占患者总数的11.73%。其中恶性肿瘤1235例,占68.31%;良性肿瘤573例,占31.69%;恶性肿瘤中鳞癌占78.14%,涎腺恶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占28.4%;良性肿瘤中腺源性肿瘤占54.80%,其中多形性腺瘤占34%;腺淋巴瘤占28%,发生于腮腺的占50.61%。[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肿瘤患者总数呈上升趋势。60岁-69岁年龄段老年患者占主要比例。女性有增加趋势;腮腺为高发部位,提示老年人腮腺区应作为普查项目;恶性肿瘤中,鳞癌居首位;腺源性良性肿瘤最多见,其中以多形性腺瘤居首位,其次为腺淋巴瘤,两者发病率的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2.
p53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肿瘤抑制基因。本文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癌中的p53蛋白进行检测,旨在明确p53基因在这二种良恶性肿瘤中的堆积特性及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选择涎腺肿瘤标本39例,其中多形性腺瘤20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9例,常规固定、包理,连续切片2张,厚4μm,1张HE染色,另1张用ABC法做免疫组化染色(一抗为鼠抗人基因重组p53蛋白抗体)2结果全部病例的组织切片背景清晰,免疫反应定位于肿瘤细胞核内,呈棕黄色或棕褐色。19例涎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有4例阳性,占21%(图1)。其中1例恶性成份…  相似文献   

3.
大涎腺肿瘤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大涎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探索大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讨论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 对 1990~ 1998年间收治的经组织学确诊的 10 8例大涎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 ,对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结果  10 8例大涎腺肿瘤中 ,良性肿瘤 81例占 75 % ,恶性肿瘤2 7例占 2 5 %。良性肿瘤中又以多形性腺瘤和囊肿为多见 ,分别占良性肿瘤的 72 .84%和 2 7.16%。舌下腺囊肿占舌下腺肿瘤的 75 % ,腮腺多形性腺瘤占腮腺肿瘤的 5 9.46%。结论 大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涎腺X -线造影对诊断和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摘除舌下腺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最有效的办法 ,肿瘤摘除加腺体的部分或全部切除是防止多形性腺瘤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109例涎腺肿瘤,其中良性81例(74.31%),恶性28例(25.69%),多形性腺瘤68例(62.4%),恶性多形性腺瘤7例(6.42%)。对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作了组织病理学研究。根据多形性腺瘤各种成分的多少,将其中56例分成腺瘤型(18例)、肌上皮型(20例)和粘液型(18例)三个亚型。随访48例有6例复发,其中粘液型5例,腺瘤型1例。随访到16例的肌上皮型无1例复发。故认为亚型和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腭部腺源性肿瘤的病原特征、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 87例腭部腺源性肿瘤的资料并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本组腭部腺源性肿瘤 87例 ,其中男性 33例 ,女性 5 4例 ,男女比为 1∶1 6 3,发病年龄 10~ 72岁 ,平均年龄42岁 ,35~ 5 5岁占 76 %。原发部位以软硬腭交界处最多 ,占 5 3%。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 ,占本组病例的 82 7% ,恶性肿瘤稍多于良性 ,良恶性比约为 1∶1 2 3。结论 资料分析提示腭部腺源性肿瘤中恶性稍多于良性 ,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占了绝大部分 ,而好发于大涎腺的良性肿瘤Warthin′s瘤罕见于腭部。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  相似文献   

6.
泪腺肿瘤中bcl—2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7例泪腺良恶性肿瘤和10例正常泪腺组织中的bcl-2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探讨其在泪腺肿瘤中的作用并指导临床治疗。1材料与方法1.1标本57例泪腺肿瘤标本均取自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病理室存档蜡块,包括良性多形性腺瘤22例,恶性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与瘤样病变的发病情况及构成特点。方法分析1955年1月~2002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首诊且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7132例,按其性质、组织类型、性别及部位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肿瘤5013例,囊肿1848例,瘤样病变271例。肿瘤中良性占56.7%(2844/5013),恶性占43.3%(2169/5013);良性肿瘤常见的依次为多形性腺瘤、血管瘤和成釉细胞瘤;恶性肿瘤中以癌最常见,占85.8%(1862/2169),尤其是鳞癌,占51.4%(957/1862),男女之比为2.17:1。好发部位依次为舌、牙龈、颊等。涎腺良、恶性肿瘤中分别以多形性腺瘤和腺癌多见,好发部位分别以腮腺、颌下腺、腭腺和腮腺、腭腺、颌下腺多见。牙源性和非牙源性囊肿中分别以含牙囊肿(39.5%,356/900)和舌下腺囊肿(39.2%,372/948)最多见。瘤样病变以牙龈瘤(56.1%,152/271)多见。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中肿瘤最常见,其中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经颅眶手术治疗的50例眶尖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眶-翼点入路手术患者20例,眶-额与眶-颧以及颧-翼联合入路手术患者30例。肿瘤全切除35例(70.0%),肿瘤次全切除8例(16.0%),大部分或者部分切除6例(12.0%),活检1例(2.0%)。眶尖区肿瘤病理类型主要为脑膜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淋巴管源性肿瘤和泪腺源性肿瘤,分别占42.0%、32.0%、20.0%和6.0%。50例患者出院时,视力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或无加重者20例,单纯眼睑下垂5例,眼球轻微活动受限7例(4例伴有眼睑下垂,3例复视),严重动眼神经损伤5例(1例神经鞘瘤,2例转移瘤,2例脑膜瘤),视力下降或者失明3例(2例视神经本身伴有肿瘤,1例颅眶沟通性神经鞘膜瘤)。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观察显示,单纯眼睑下垂患者完全恢复,眼球轻微活动受限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严重动眼神经损伤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视力下降患者视力恢复正常。本组患者无复发和死亡。结论临床上采取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是可行的,操作中应选取合适的角度,并加强神经功能的保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总体效果。  相似文献   

9.
1970年国际专家委员会拟定了涎腺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法。本文利用国际分类法分析442例涎腺上皮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多形性腺瘤324例(71.8%):定位于腮腺223例,颌下腺33例,舌下腺2例,腭部48例,其他小涎腺18例。单形性腺瘤40例(8.8%):定位于腮腺3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腭部腺源性肿瘤的病原特征,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87例腭部腺源性肿瘤的资料并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腭部腺源性肿瘤87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54例,男女比为1:1.63,发病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42岁,35-55岁占76%,原发部位以软硬腭交界处最多,占53%,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占本组病例的82.7%,恶性肿瘤稍多于良性,良恶性比约为1:1.23。结论:资料分析提示腭部腺源性肿瘤中恶性稍多于良性,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占了绝大部分,而好发于大涎腺的良性肿瘤Warthins瘤罕见于腭部,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P63、Calponin、D2-40在各型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D2-40标记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的价值。方法:收集附属弋矶山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的6年间,手术切除的各型涎腺肿瘤标本切片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型涎腺肿瘤组织中P63、Calponin、D2-40的表达。结果:P63、Calponin、D2-40均表达于肌上皮细胞,在各型涎腺肿瘤中总的表达率分别为82.14%、76.79%、66.07%。D2-40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均有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4.12%、61.90%、66.67%,在恶性多形性腺瘤中未见表达。D2-40在多形性腺瘤、涎腺恶性肿瘤的癌旁组织、癌组织中均出现阳性表达,并以此为序其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且3者间表达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2-40是一种较好的涎腺肿瘤肌上皮细胞的标记物;D2-40的低水平表达可能是涎腺肿瘤恶化的活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52年间9 05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类疾病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与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情况及构成特点。方法分析在本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首诊且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9056例,按其性质、组织类型、性别及部位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肿瘤6337例,囊肿2363例,瘤样病变356例。肿瘤中良性占56.7%(3596/6337),恶性占43.3%(2747/6337);良性肿瘤常见的依次为多形性腺瘤、血管瘤和成釉细胞瘤;恶性肿瘤中以癌最常见,占86.2%(2367/2747),尤其是鳞癌居癌中之首(50.0%,1184/2367,男女之比2.34:1);好发部位依次为舌、牙龈、颊等。涎腺良、恶性肿瘤中分别以多形性腺瘤和腺癌多见,好发部位分别以腮腺、颌下腺、腭腺和腮腺、腭腺、颌下腺多见。牙源性和非牙源性囊肿中分别以含牙囊肿(33.9%,408/1202)和舌下腺囊肿(41.1%,477/1161)最多见。瘤样病变以牙龈瘤(54.8%,195/356)多见。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中肿瘤最常见,其中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  相似文献   

13.
最近 ,我院收治一例泪腺腺样囊性癌患者 ,给予行眶内容物摘除术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就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病例 :女性 ,3 7岁 ,因左眼球外突 ,并向下移位 ,伴疼痛 ,于2 0 0 0年 4月 7日入院 ,入院诊断为“左泪腺腺样囊性癌。”专科检查 :左眶腔内肿瘤 ,向外突出 ,侵犯上下眼睑 ,左眼球受挤压向下移位 ,球结膜充血 ,睑结膜水肿 ,左眼失明 ,肿瘤质地硬 ,活动度差。眼球向外膨胀约 6× 6cm。B超 :病变范围大 ,边缘不规则 ,内反射不均匀 ,透声较差 ;CT扫描 :可见眶内不规则形肿物阴影 ,泪腺窝周围骨密度增高。于 2 0 0 0年 4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唐山市古冶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7例腮腺肿瘤患者,其中腮腺多形性腺瘤35例,癌在多形性腺瘤32例,另取18例腺瘤旁组织作为对照。组织标本采用SP法染色,观察LC3的表达情况。结果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瘤旁组织中LC3的阳性率分别为56.3%(18/32)、85.7%(30/35)、100.0%(18/18)。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LC3的阳性率均低于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瘤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LC3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和年龄、性别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LC3的表达下调,提示自噬活性的下降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24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24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对其诊断、治疗以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66.7%,其中发生于大涎腺者5年生存率为63.6%,发生于小涎腺2例均存活5年以上。结论 治疗首选手术,提倡首治行规范切除,位于领下腺者建议行预防性颈清扫;术后补充放疗不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魏云  周静  陈静 《现代肿瘤医学》2018,(21):3459-346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分析其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高频超声诊断腮腺肿瘤的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例、10例Warthin瘤病例的高频超声特点,分析并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性质、解剖部位、内部回声,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肿块内部血流的丰富程度。结果:高频超声诊断1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诊断为多形性腺瘤6例,正确诊断率为50%,误诊为淋巴结炎2例,误诊为血肿1例,诊断为混合性占位、性质待定3例,误诊率50%。应用高频超声诊断10例Warthin瘤患者时,诊断为Warthin瘤4例,正确诊断率为40%,误诊为多形性腺瘤3例,误诊为淋巴结炎1例,诊断为混合性占位、性质待定2例,误诊率60%。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回声强度无差异,P>0.05;后壁回声增强、血流信号强度分级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典型的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有各自的声像图特点,非典型的多形性腺瘤类似于Warthin瘤。高频超声检查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鉴别诊断过程中,有较高应用价值。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壁回声增强情况,并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内部血流情况,结合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可以提高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多形性腺瘤和沃辛瘤是腮腺最常见的两种良性肿瘤。发生于腮腺的多形性腺瘤MRI平扫T1WI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因含黏液其信号高于脑脊液;如发生坏死、囊变,T2WI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肿瘤有纤维包膜,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沃辛瘤(腺淋巴瘤)内上皮成分嗜酸性并具有淋巴组织及密集排列的细胞核,故T2WI多以低信号为主,且信号均匀居多,可作为与混合瘤的鉴别点。本文研究发现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沃辛瘤在MRI成像上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多形性腺瘤内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 1、探讨多形性腺瘤伴细胞生长活跃 ,原位癌及其亚型之间的差异。 2、对多形性腺瘤内癌病理形态、细胞增殖活性及癌基因方面的联合指标进行测定 ,加深对生物学行为的认识。方法 选用多形性腺瘤伴细胞生长活跃 36例、恶性混合瘤 9例、侵袭性癌 2 6例、良性多形性腺瘤 18例重新连续节片 ,作特染AgNORs ,免疫组化PCNA、Ki 6 7、p5 3、VEGF并复习临床资料。 结果 多形性腺瘤内癌及其亚型 ,AgNORs及Ki6 7、PCNA、VEGF、p5 3表达阳性 ,而癌旁组织表达为可疑阳性或阴性。 结论 根据多形性腺瘤内癌病理形态 ,细胞增殖活性、VEGF、p5 3的检测 ,首次在国内提出了原位癌、侵袭性癌及恶性混合瘤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腺淋巴瘤的术前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CDFI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学对照研究,并评价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①MSCT双期增强扫描显示多形性腺瘤呈延迟强化表现、腺淋巴瘤呈延迟排空表现,且二者双期强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DFI显示腺淋巴瘤的血供较多形性腺瘤丰富,二者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上多形性腺瘤组织内黏液样和软骨样组织间质丰富,血管结构稀少;腺淋巴瘤组织内淋巴样间质成分丰富,淋巴间质中和被膜内外均有大量血管分布。④CT延迟强化征象对多形性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67%、90.00%,延迟排空征象对腺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0.00%、100%;CDFI对二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80.00%和80.00%、83.33%。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及CDFI影像学表现特征均与其肿瘤病理学基础相符;MSCT双期增强扫描较CDFI对二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腺淋巴瘤的术前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CDFI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学对照研究,并评价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①MSCT双期增强扫描显示多形性腺瘤呈延迟强化表现、腺淋巴瘤呈延迟排空表现,且二者双期强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DFI显示腺淋巴瘤的血供较多形性腺瘤丰富,二者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上多形性腺瘤组织内黏液样和软骨样组织间质丰富,血管结构稀少;腺淋巴瘤组织内淋巴样间质成分丰富,淋巴间质中和被膜内外均有大量血管分布。④CT延迟强化征象对多形性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67%、90.00%,延迟排空征象对腺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0.00%、100%;CDFI对二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80.00%和80.00%、83.33%。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及CDFI影像学表现特征均与其肿瘤病理学基础相符;MSCT双期增强扫描较CDFI对二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