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外科ICU病房中 ,常常可以见到手术后患者麻醉尚未清醒 ;危重患者情绪不稳定、ICU内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休克等原因引起的躁动 ,并且ICU内没有家属的陪伴 ,护士人手少 ,病人往往会自行拔除各种引流管 ,严重时甚至发生坠床 ,对治疗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护理中除了设法将各引流管牢固固定、耐心劝慰病人、使用床护栏外 ,有时不得不适当对病人进行约束。我科通过临床实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用于躁动病人的约束带 ,应用于临床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1 1 材料。绿色或蓝色全棉布 2m× 2m。1 2 约束带由安全带 1条…  相似文献   

2.
一种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科ICU病房中,常常可以见到手术后患者麻醉尚未清醒;危重患者情绪不稳定、ICU内精神障碍、意识障碍、休克等原因引起的躁动,并且ICU内没有家属的陪伴,护士人手少,病人往往会自行拔除各种引流管,严重时甚至发生坠床,对治疗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护理中除了设法将各引流管牢固固定、耐心劝慰病人、使用床护栏外,有时不得不适  相似文献   

3.
赵红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089-1089
临床上为了防止病人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常需应用约束带固定身体的某一部位限制其活动,传统约束带主要约束病人四肢,而对胸肩的约束却鲜有工具,而颅脑外伤以及精神异常病人躁动不安如不限制其上半身的活动度,发生坠床、引流管脱出的意外事件几率增加.既往我们使用床单对折约束病人胸肩部位,虽能起到约束作用,但使用非常不便.我院ICU自2005年起对躁动病人使用新型胸肩约束带,对病人的胸肩部适当约束,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后病人麻醉尚未清醒、危重病人情绪不稳定、意识障碍、精神障碍、休克等原因引起病人躁动,病人往往会自行拔除各种引流管,严重时甚至发生坠床,对治疗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以前,我院神经外科的监护室需要家属陪护病人,2006年10月以后神经外科成立了ICU病房,取消了家属陪护,为了确保病人自身治疗护理安全,采用保护性约束,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后病人麻醉尚未清醒、危重病人情绪不稳定、意识障碍、精神障碍、休克等原因引起病人躁动,病人往往会自行拔除各种引流管,严重时甚至发生坠床,对治疗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以前,我院神经外科的监护室需要家属陪护病人,2006年10月以后神经外科成立了ICU病房,取消了家属陪护,为了确保病人自身治疗护理安全,采用保护性约束,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头约束带主要是限制患者的肢体无意识运动,减少患者因烦躁不安而用手拔除输氧管、引流管、输液管,或使输液针头从血管内脱出以及患者自伤、坠床的危险。笔者自行研制了一种操作简单、舒适、美观且收纳方便的多头约束装置,保证躁动患者的安全。自2008年2月临床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使患者固定更加安全,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水枕约束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908-1909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活动。拉下床栏、翻身或改变姿势时需将约束带解开.使用不便。为此,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研制了水枕约束带,经神经内科、ICU126例病人使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工作中我们常会接触到全身麻醉未清醒病人或全身麻醉术后精神异常者、精神病病人,脑部疾患导致意识障碍、躁动者.为了防止病人发生坠床、抓伤、拔管和病情加重等情况.护理人员在征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常使用约束具对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  相似文献   

9.
水枕约束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431-1432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用于躁动病人,有自伤或坠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活动^[1]。目前,国内上肢约束带以手腕式约束带最为普遍,使用时易出现约束带松脱、管道拔出,影响约束效果;病人躁动挣扎产生约束部位血液循环不良、皮肤破损、手肘及腕部过度伸张甚至手部骨折等并发症;拉下床栏、翻身或改变姿势时需将约束带解开,使用不便。为此,我院研制了水枕约束带,2007年1月~2009年1月经神经内科、ICU126例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玉红  杨灵霞  宫姝宁 《全科护理》2014,(11):1056-1056
我院神经科部分病人意识障碍,病情危重,躁动明显,以前使用的肩部约束带为一条长带,通过打结交叉固定于床头,以达到约束保护病人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保护带会随着病人的扭动和下滑直接影响病人腋部的血液循环,且约束部位放置的衬垫也因病人的躁动而脱落,不但增加病人的危险性,而且增加护理工作量,尤其是病人带有头部引流管、气管插管等,由于病人躁动明显,导致脱管。我院经临床工作实践,设计制作了肩部约束带,制动效果明显,有效预防了因头、上身躁动而导致的导管脱出。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神经外科ICU病人常带有躁动、兴奋等精神症状,常采用包布外加绷带来约束四肢[1],如约束时间长,病人躁动明显时,常被搓成绳状,越拉越紧,包布易松脱,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甚者损伤神经,引起肢体功能障碍[2].我们对普通的约束方法进行改进,并自制了约束带,经临床应用1年多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改进后约束带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外科ICU病人常带有躁动、兴奋等精神症状,常采用包布外加绷带来约束四肢[1],如约束时间长,病人躁动明显时,常被搓成绳状,越拉越紧,包布易松脱,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甚者损伤神经,引起肢体功能障碍[2].我们对普通的约束方法进行改进,并自制了约束带,经临床应用1年多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防止躁动病人自我抓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躁动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为防止病人伤害自己,常会使用约束带、床档等保护性设施。但在工作中发现,一些躁动病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会出现用手抓伤自己皮肤的现象,以抓伤腹部和大腿外侧皮肤最为常见,即使使用约束带也不能完全、有效地避免。为此,自2000年1月至今在对56例躁动病人使用约束带的基础上,将纯棉袜套住躁动病人双手,以防止病人自我抓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春艳  张淑清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54-1354
传统约束带主要是约束病人的四肢,而颅脑损伤的病人、精神异常病人、自杀病人都躁动不安,如不限制其上半身的活动度,坠床、引流管脱出、意外拔管的事件机率将增加^[1]。我科制作的约束衣能有效快捷、无痛苦约束狂躁患者肩部、胸部和双上肢的,克服了以往传统约束带约束过紧致伤腋下等缺点。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多为躁动不安、全麻术后未清醒等意识不清患者,因患者欠合作,多采用简易约束带固定四肢,在患者腕部、踝部包裹柔软毛巾,外用简易约束带打一活结,约束带另一头系于床缘上。临床应用中,简易约束带易滑脱,造成抓伤、意外拔除引流管、尿管、气管插管等;或因患者躁动时愈拉愈紧,造成皮肤破损或肿胀。因此,2009年3月我科设计了手套式约束带,主要用于意识不清患者上肢的约束,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约束是暂时限制患者活动的强制性护理行为,初衷是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社会在进步,人性化护理要求在提高,保护性约束作为护理手段,暴露出诸多问题,近年来也有研究证实,身体约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负性结果,不恰当使用身体约束甚至导致被约束者死亡[1]。本次研究对ICU患者开展集束化改良策略前后约束床日率、非计划拔管率、约束相关不良事件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研究,探讨集束化改良策略对于ICU病人约束床日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临床工作中,为保证病人安全,多采用简易约束带约束病人的四肢,而针对胸肩等上半身的约束不足,尤以颅脑损伤病人多为躁动不安病人,且头部多伴有引流管,如不限制其上半身的活动度,将增加坠床、引流管脱出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我科自2009年11月起,设计并使用胸肩部约束带来约束病人,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男,56岁.8:00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左侧肺大泡切除、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时间1 h 40 min.手术经过顺利,术中生命指征平稳,术毕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复,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有气泡涌出.躁动不合作,拔出气管内导管,BP140/100 mm Hg,P 80次/min,PaO2 97%.观察5 min,患者仍躁动,PaO2 93%,静脉滴注丙泊酚5 ml,患者安静,PaO2 99%.平稳后送ICU,送患者过程中将胸腔闭式引流管常规关闭,约2min到达ICU后患者出现烦躁、憋气、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查体发现患者前胸后背部大面积皮下气肿,PaO2 80%.  相似文献   

19.
陈志芳  张群燕  杨晓伊 《护理研究》2009,23(22):1995-1995
临床上为了防止病人因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安全,特别是神经外科病人常有躁动、谵妄等精神症状,临床上常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通过束手、束脚、束胸、束肩达到制动的目的.我院神经外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狂躁病人采用新的约束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全麻患者术毕进入PACU后,由于麻醉药物残留、伤口疼痛、各种导管刺激、强迫体位等影响因素,患者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相应地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坠床、自行拔出气管插管、引流管脱落、静脉输液外渗等,给患者造成痛苦或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1-2].为了防范这些危险因素,通常进入PACU的患者均用约束带将患者的四肢约束带.临床常用的约束带为厂家定制的布带接口为尼龙粘扣,经多年使用发现这种约束有以下一些缺点:(1)不易将患者手腕和床档或床栏固定牢固,手小患者经常从中脱出,剧烈躁动或力气大的患者也容易将尼龙粘扣处断开.(2)经长期使用,尼龙粘扣处粘力失效.(3)患者一旦将动脉置管和静脉输液挣脱,将造成约束带的血液污染.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约束带,并应用于2506例全麻术后患者,不仅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约束效果非常好,无一例从约束带中挣脱患者,现将制作和使用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