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膦甲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3.35±0.57)、(1.78±0.6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78±0.46)、(3.86±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水疱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采用膦甲酸钠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加速患者症状缓解,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5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膦甲酸钠、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治疗,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膦甲酸钠组总有效率为95%,阿昔洛韦组为70%,伐昔洛韦组为68.4%,膦甲酸钠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赵俊  万宏程 《安徽医药》2017,38(9):1198-1200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六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膦甲酸钠和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1周。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止痛、止疱、结痂和痊愈时间、总有效率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止痛、止疱、结痂和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优于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无环鸟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仅予以无环鸟苷、维生素B1、甲钴胺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水疱停止发生、疱疹干燥结痂、疼痛变化时间,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3/65),对照组为3.64%(2/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环鸟苷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膦甲酸钠和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对比分析.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中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作调查研究,将60例按照双色球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泛昔洛韦治疗,而观察组接受膦甲酸钠治疗,对比评价两组疗效及疱疹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疗效相比,观察组的总疗效率显著更高,对比差异P<0.05;治疗前的差异不大,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5天后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均有良好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应用膦甲酸钠的患者神经疼痛缓解更快,缩短了病程,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6-12月期间在我院疼痛门诊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普瑞巴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量表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对血糖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头晕、嗜睡的发生率较高,对照组中便秘发生率较高,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镇痛效果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对血糖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膦甲酸钠,对照组应用阿昔洛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3.33%。结论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严志福 《上海医药》1999,20(6):21-21
目的:比较万乃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万乃洛韦0.3g,每日2次;对照组30例,口服阿昔洛韦0.2g,每日5次;两组疗程均为9天。结果:治疗组治疗带状疱疹的止疱、止痛和痊愈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带状疱疹的结痂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1例副反应(3.1%),对照组有4例副反应(13.3%)。结论:万乃洛韦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明显优于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败毒饮糖浆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仅予以阿昔洛韦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败毒饮糖浆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痛的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长短.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5 d、10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止痛时间、消疱时间、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败毒饮糖浆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具备积极有效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对其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14例,按照入组编号将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治疗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时间、结疱时间、止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3 d、5 d、10 d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组治疗后3 d、5 d、10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阿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炎的效果。方法:92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a-2b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宫颈炎指标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HPV转阴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宫颈炎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宫颈炎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转阴率观察组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HPV病毒感染宫颈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宫颈炎指标评分,提高HPV的转阴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翔 《海峡药学》2010,22(5):138-13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确定最佳剂量。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膦甲酸钠注射液150mL、250mL和350mL静脉滴注,治疗7d后观察3组疗效、疼痛、睡眠状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疱疹止疱、结痂、脱痂的时间和总病程,还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的疗效分别为70.00%(42/60)、80.00%(48/60)和86.66%(52/6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睡眠状况、生活质量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疱疹止疱、结痂、脱痂的时间和总病程也具有明显差异(P〈0.05);3组分别有3例、8例和2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膦甲酸钠250mL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临床上一种合理的用药剂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摸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2):233-236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颈HPV持续感染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10万IU,qod(睡前),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ivgtt,qd,治疗时间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根据HPV病毒载量判定的疗效、HPV转阴率、宫颈炎评分、根据宫颈炎评分改善率判定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根据HPV病毒载量判定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PV转阴率(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宫颈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1.49±0.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7±0.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根据宫颈炎评分改善率判定的总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膦甲酸钠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能有效抑制HPV病毒复制、提高HPV转阴率、缓解宫颈炎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带状疱疹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其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26例)和对照组(n=26例)。对照组予以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2.31%)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9.23%)高(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包括止痛时间(1.65±0.53)d、疱疹结痂时间(3.52±0.66)d及止疱时间(2.06±1.02)d较对照组止痛时间(4.98±1.33)g、疱疹结痂时间(5.88±1.36)d及止疱时间(5.82±1.34)d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对照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9.2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许霄 《北方药学》2018,(2):143-144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保妇康栓治疗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危型H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宫颈炎指标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为87.50%,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宫颈炎指标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保妇康栓治疗高危型HPV疗效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15):2062-2065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与利塞膦酸钠老年腰椎手术后骨组织修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仙灵骨葆组、利塞膦酸钠组。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钙D3片1片,口服,qd;仙灵骨葆组患者给予仙灵骨葆胶囊3粒,口服,bid;利塞膦酸钠组患者给予利塞膦酸钠片1片,口服,qd。各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和临床疗效,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和微量元素的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仙灵骨葆组、利塞膦酸钠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仙灵骨葆组、利塞膦酸钠组患者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仙灵骨葆组、利塞膦酸钠组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铜、锌、铁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仙灵骨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塞膦酸钠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与利塞膦酸钠用于老年腰椎手术后骨组织修复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增加患者骨密度及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和微量元素水平,但仙灵骨葆胶囊安全性优于利塞膦酸钠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 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是穴注射干扰素治疗.观察2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是穴注射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宋晓静  曾婧纯 《中国药房》2014,(15):1411-1413
目的:观察丹参穴位注射配合梅花针扣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更昔洛韦0.25 g静脉滴注,bid+甲钴胺片0.5 g口服,t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0.5 ml穴位注射配合梅花针叩刺,隔日1次。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可视疼痛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红斑减轻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与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有所降低,疼痛程度均随时间延长而减轻,且治疗组VAS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穴位注射配合梅花针扣刺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阿昔洛韦与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1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与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疼痛持续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用药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药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为74.00%(P<0.05),疼痛持续时间为(5.51±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为(7.34±3.58)d(P<0.05);用药治疗1周、2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昔洛韦与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缓解了其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