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军地融合的方式,联合组建医学救援队。通过多次举行模拟紧急医学救援演练,明确救援任务,完善救援机制。军地融合医学救援具有组织严谨、行动迅速、技术雄厚、保障有力等特点,同时,应注意把握信息资源共享、组织指挥顺畅、协同分工明确、追求科学实效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作为吉林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的主体单位,努力打造具有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文章结合该医院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中的实际情况,主要从吉林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背景、管理实践、成效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自身的建设实践和有益探索,得到了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构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紧急医学救援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结果经过32名专家两轮咨询,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同时测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结论通过德尔菲法结合专家定性访谈所建立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评价内容完整、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6,(10):1409-1412
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建立健全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对紧急医学救援的研究探索也随之增加。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省应急医院)构建的"三力一体"的"专业智能普及型"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在应用实践中初见成效。本文以省第二人民医院(省应急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其"三力一体"的"专业智能普及型"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应用成果进行研究,为推进全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决偏远山区、高海拔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自然灾害下紧急医学救援时CT筛查能力不足、普通车载CT无法进入高海拔偏远山区的问题,研究了一款适合紧急医学救援的车载移动CT。方法 设计适合远距离长途运输的汽车底盘系统,选用体积小、质量轻、稳定性高的国产32排CT,设计出适合紧急医学救援的车载移动CT。结果 高性能车载移动CT能够快速支援,开展大规筛查、紧急医学救援、平战结合,是对日常CT扫描的有效补充。结论 车载CT稳定性高、抗震能力强、扫描速度快,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6,(10):1405-1408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建立健全涉及到成千上万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政府部门、社区群体的高度关注,关于这方面领域的理论实践研究不断增加。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在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中先行先试,在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以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为研究对象,探索构建以专业化为源动力,以智能化为助推力,以普及化为生命力"三力一体"的"专业智能普及型"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为我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笔者所在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是广东省应急医院,承担着广东省的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文章在简要分析国内外紧急医学救援装备配置现状的基础上,从个人装备、携行装备、救援设备设施、移动医院、应急指挥中心以及人机演练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我院探索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中心装备配置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李圆  金涌  李承霖  刘军 《现代医院》2023,(9):1423-1425
我国地域辽阔,紧急突发情况具有多样性,各地区结合当地地理情况成立特色紧急医学救援队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现以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为案例,总结寒区山地救援队的队员构成、寒区山地装备、救援流程及后勤保障管理等多方面的建设经验,并分析当前建设特色紧急医学救援队的现实困难及相应对策,为其他地区建立符合当地地理环境的特色紧急医学救援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树地震紧急医学救援战略支援力量抽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玉树地震紧急医学救援调研数据为基础,以时间为序,对地震紧急医学救援行动中战略支援力量的抽组进行分析,包括战略支援力量抽组数量、方式、质量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玉树地震紧急医学救援队的4项部署要素进行有效性实证分析,为紧急医学救援决策者有效区分决策重点,快速做出部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运用Kruskai-Wallis秩和检验分析53支紧急医学救援队工作量之间的差异。结果按照α=0.2的检验水准,除部署地点外,其他3个因素,对紧急医学救援队接诊量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72小时"内到达并展开,以及合理地选择医学救援部署地点,能使紧急医学救援队实现更高的接诊量,为更多人次的紧急卫生需要提供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1.
对我军核医学救援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军队在核医学救援装备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信息传递与共享机制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核医学救援信息化软硬件及功能体系建设方面的基础与差距,提出了未来中国核医学救援监测预警、防护与洗消装备信息化以及信息系统软件和规章制度等方面建设重点,同时也提出了加强中国核医学救援体系信息化建设应重点关注经费投入、人才建设及军民融合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发临床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满足临床抢救危重病实践需要。方法采用微软可视化编程工具Microsoft Visual Fox Pro.开发医院急诊医疗信息管理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结果用急诊软件统计分析模块、急诊抢救质量控制模块、急诊抢救流程模块、各病种急诊抢救护理模块和抢救培训模块,实现对急诊临床的系统管理.并对急诊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论该系统实用性强.优化急救临床路径.能满足急诊临床抢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移动急救单元的主要组成,分析了其在8次临床实际应用和19次模拟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疗养专业局限、人才梯队断层及设备来源特殊为主要原因。提出了不断充实完善移动急救单元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加强与专家、医院、科研院所多方协作攻关,强化在军地疗养系统、非医疗机构及野战救治训练中的推广应用等对策,以获得最佳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演练和保障实践,将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队编成若干模块,细化各模块人员编组、药材和装备配备、人员职责和分工、救治流程、处置和考核标准,加强针对性训练与考核,提高核事故医学救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国际救援中消毒供应科应急救援储备模块的应用.方法 根据平时应急卫勤演练及实战任务要求,采用建立医院内消毒供应科应急救援日基数储备数据明细表法,根据实战实际,计算消毒供应携行最大的物资需求.结果 通过建立消毒供应应急救援日基数储备数据,为救援人员物资准备提供了详细的物资目录及携行量,结合战备拉动模拟任务,有效达到在既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出库、集装、送达的技术流程,保证了应急救援储备物资效期内质量安全及应急调配.结论 建立消毒供应应急救援储备模块技术,有效提升了消毒供应应急能力,达到应急救援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一线核辐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方法根据核辐射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的实际,结合实地演练经验开展理论分析。结果当前一线核应急救援队伍还普遍存在宏观管理体系松散、专业救治人才缺乏、进修培训不连贯、救治药材更新配套缓慢等薄弱环节。结论通过科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实战演练、优化药材供应储备、完善应急救援信息化支撑等手段,可提高一线核医学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就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指出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监管是建设应急救援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对如何建设应急救援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介绍了应急救援体系的四大主要模块,为相关部门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一种急诊室专用的多功能急诊抢救车,实现病人转运途中的及时抢救。方法将多功能急诊抢救车配置UPS系统;担架;车的下部具有多个托盘,可以携带呼吸机、氧气瓶、除颤仪、输液泵等抢救设备。结果多功能急诊抢救车的UPS系统,解决了病人在转运途中方便地使用呼吸机、除颤监护仪等带电类医疗设备;抢救车配置的担架可方便病人转运。结论该多功能急诊抢救车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识别、确定广州地区存在的可能引起重大化学危害(含职业危害)事故的毒物谱库,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⒈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包括从安监部门登记的化学品资料中识别出广州地区存在的重大化学(含职业危害)危害源,筛选与其相关的中毒控制与应急医疗技术资料数据;⒉应用计算机技术编制成数据库文本和应用软件。结果⒈制成广州地区重大化学(含职业危害)危害源的中毒控制与应急医疗技术预案库文件文本与应用软件;⒉建立广州地区化救技术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有关化学品的毒性、化学事故预防控制及应急处置、应急医疗技术预案信息。结论该中毒控制与应急医疗技术预案库,可作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技术依托,使政府部门启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从技术预案库快速查询到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所需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