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发布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方法,测定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袁型。结果: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5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44.44%和58.82%,在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即D-试验阳性分别为66.67%和56.25%。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检测,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及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率.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结果:269株葡萄球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8.7%.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24.5%,占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株的68.0%.结论: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可帮助临床正确选用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霉素B类(BLSB)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分析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以及耐药基因的类型。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CLSI2011年推荐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型。结果2009~2011年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cMLSB)菌株占葡萄球菌的比例分别是48.9%、52.0%、61.2%,随着时间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而D试验阳性(iMLSB)菌株占所检测葡萄球菌属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分别是19.6%、18.5%、11.9%。这两种趋势在金黄色葡萄球中表现尤为明显。D试验阳性(iMLSB)菌株在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株所占的比例在三个不同时间段分别是58.2%、56.6%、56.5%。耐药基因分析表明: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大环内酯类、林克酰胺类和链阳菌素类B(MLSB)抗生素是广泛应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尤其是克林霉素和链阳菌素类常用来治疗严重的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并作为对青霉素过敏的首选药物,从MLSB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来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菌作用。微生物实验室采用标准的抗生素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5.
李春艳  陈晓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1):874-874,876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情况。方法用K-B法检测210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并进行D-试验测定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情况。结果在210株葡萄球菌中,166株对红霉素耐药,其中结构型耐药占61.4%(102/166),外排型耐药占19.9%(33/166),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占18.7%(31/166)。结论通过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MLSB药物.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出现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菌株[1].我们对临床分离到的葡萄球菌进行了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方法: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是否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采用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结果:红霉素耐药但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1株中产生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33株(46.5%);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00株,产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42株(42%)。结论: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霉素B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本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治疗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甩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红霉索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性。结果7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的有19株,占26.4%,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有30株,其中D-试验阳性17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率为56.7%(17/30),14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的有31株,占21.7%,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有44株,其中D-试验阳性21株,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率为47.7%。结论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应加做D-试验以免造成错误判断导致临床用药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9.
D-试验在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的发生率。方法:用双纸片扩散法对本院检验科采集923份痰液标本分离的132株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进行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试验。结果: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型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52.2%(24/46)、48.8%(42/86)。结论:D-试验阳性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加强对红霉素耐药而对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D-试验的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正>葡萄球菌是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葡萄球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近年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逐年增加,导致临床感染葡萄球菌株的治疗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80%和54.05%。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26.12%,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68.6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75%和66.66%。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葡萄球菌中可诱导的克林霉素耐药在我院的发生情况,用K-B法检测2006年1月-2007年2月246株葡萄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双纸片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抗菌活性最强.在所检测的246株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菌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16.3%(40/246),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78株)的51.3%,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59.8%和52.6%.在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60.5%和40.O%.我院有60.5%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4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等抗生素因其组织渗透性强、口服效果好、对肾脏无不良反应且价格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然而,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迅速增长的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比例日益增高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有MS型耐药和MLS型耐药2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MIC法将我院分离检测的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的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2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0株)用双纸片法(D试验)检测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出率为54.9%(144/26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率为66.6%(68/1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为47.5%(76/160)。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必须进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基层医院均可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NCCLS)2004年推荐的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葡萄球菌,同时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310株临床分离葡萄球菌中,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中D试验阳性的MRS、MSS分别为6.6%(12/183)、18.1%(23/127),MSS菌株明显高于MRS菌株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99,P<0.01).51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菌株35株,检出率为68.6%(35/51).对于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除复方新诺明和万古霉素外,MRS对其余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应报告分离株对克林霉素耐药,可避免不适当使用克林霉素导致临床上的治疗失败,有助于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并且MRS的耐药性较高,对各类抗生素多重耐药,需加强其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齐市中医院临床分离葡萄球菌株中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及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的耐药发生率,为临床提供比较可靠的药敏结果。方法采用D试验检测280株葡萄球菌的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结果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占35%。D试验阳性占所测葡萄球菌的20.71%,占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株的70.73%。结论检测葡萄球菌属诱导型耐药,避免盲目使用克林霉素而导致治疗无效,帮助临床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B类(MLSB)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的克林霉素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的葡萄球菌17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16株),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的纸片法测其耐药表型,通过PCR测其耐药基因,并进行对比.结果:178株葡萄球菌中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且D试验阳性(iLSM)37株(20.8%),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D试验阴性(MS)46株(25.8%),红霉素、克林霉素均耐药(cLSM)95株(53.4%).PCR检测显示所有菌株中3种基因(ermA、ermC、mrsA)至少一种为阳性.MS葡萄球菌中仅检测到mrsA基因,其他均检测到ermA、ermC基因.在所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iLSM型以检测出ermA多于ermC;cMLS中未检出ermC基因;而在CNS中iLSM 、cLSM 2型均以检测到ermC居多.结论:临床上分离的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诱导性耐药比较常见,耐药表型D试验与多重PCR检测结果相一致,且前者方法简单易行,建议实验室应加强对葡萄球菌D试验的常规检测,以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葡萄球菌株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的耐药发生率。方法采用双纸片法检测该院临床分离的392株葡萄球菌的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结果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39株持续性克林霉素耐药,45株为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167株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中61株持续性克林霉素耐药,49株可诱导性克林霉素耐药。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须加强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药物。方法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茵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一试验方法检测葡萄球菌的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61.53%和37.03%。D-试验阳性菌株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19.16%,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52.87%。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者分别为64.28%和47.45%。结论收集的葡萄球茵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地区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不同耐药表型分析,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为62.9%和40%,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19.2%,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57.5%。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68.75%和50%。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本地区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达到较高水平,以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链阳菌素B类(MLSB)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