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使该疾病的治疗走向了微创[1].与成人斜疝手术方式不一样,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步骤主要是疝囊高位结扎,无需补片修补.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完成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缝合术116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治疗上主要是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日趋增多,2009年6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单孔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缝扎术的方法治疗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有:传统的疝囊颈高位结扎术、小切口疝囊颈关闭术、经腹内环口荷包缝合关闭术和经腹内环口后唇腹膜切开关闭术等。几年来,我院在上述几种方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于1988~  相似文献   

4.
腹股沟斜疝嵌顿为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86年2月至1990年1月共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54例,其中复发性疝嵌顿6例,均采用经腹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35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式选择体会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750004)迟名伟周雪鸿廖丽娜自1980~1996年,我们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350例,采用二种术式进行治疗,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注重修补内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岳毅刚,何德麟(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外科)关键词腹股沟斜疝;小儿;手术;内环腹股沟斜而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往往需手术治疗。基手术方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只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根治目的,但有一定的复发率。我院从1988...  相似文献   

7.
小儿股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方法各不相同。1979年以来,日本用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斜疝已占优势。其它方法逐步为此法所取代。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相继开展腹横纹下横切口作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良好效果。这种腹横纹下横切口(以下简称横切口)方法目前己被公认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典型方法。我科自1984年4月至1985年11月先后在门诊和病房采用此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1例.手术85人次(4例双侧).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任其自愈的机会甚少.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经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效果虽较可靠,但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和近期复发率.近年有人报告经腹腔修补小儿腹股沟疝,具有一定优点.我院自1979年至1984年采用经腹腔疝囊旷置术治疗小儿斜疝30例;与同期其它术式38例对比,我们认为经腹腔疝囊旷置术符合解剖生理特点,操作简便,副损伤少而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具有我国特色的小儿腹股沟斜疝门诊手术模式,探讨手术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45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门诊手术记录,并对患儿进行电话形式的随访调查,对这一具有我国特色门诊手术模式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520例手术病人无死亡,无手术部位错误,无病人投诉,无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生,其中有6例(1.32‰)术后收住入院观察,其余患儿均手术当日离院回家。术中发现腹股沟滑疝13例(2.87‰),行疝囊成形加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腹股沟斜疝复发14例(3.1‰);术后手术对侧发生斜疝123例(2.9%)。结论在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小儿外科及小儿麻醉医师手中,门诊腹股沟斜疝手术十分安全;规范合理的门诊治疗模式对减少并发症与病人投诉、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0.
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疾病,多由先天因素引起,发生率为1%~2%,其中50%发生于1岁以内。我科自2005—2009年采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标准手术方式,但对手术切口的位置及大小的选择仍有差别[1-4].2000年1月-2010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阴囊根部微创切口对2 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手术。本研究旨在确定专业的小儿外科医师和普通外科医师所行的手术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使用基于人群的数据库对1993~2000年在安大略湖省进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医疗状况复杂(患有其他疾病)以及早熟的小儿未纳入本次统计。对普通外科医生和小儿外科医生所做的手术病例进行比较。分别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命名数据和连续变量进行检验。概率计算使用Logistic回归。入选的20545例接受疝气修补的患儿中,50.3%的患儿由小儿外科医师施行手术,49.7%的患儿由普通外科医师施行手术。接受儿…  相似文献   

13.
2~5岁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病种之一。小儿疝修补术也成为小儿常见的手术之一,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儿体重较大,尚不能配合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进行麻醉及手术。单纯静脉麻醉需要用较大剂量的静脉全麻药才能使小儿达到充分的镇静、止痛作用。由于这种手术时间较短,大剂量应用全麻药既不安全,又易发生患儿术后苏醒延迟,现已少用。近年来我们采用浅静脉全麻复合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小儿疝修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1%-2%。其中约50%在1岁以内。对于6个月后的腹股沟斜疝患儿,现多主张手术治疗。我院自2008年6月-2010年10月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共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采取腹股沟斜切口,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存在皮肤对合不良、切口局部缝线反应和愈后切口瘢痕大等缺点.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疝囊加内环缩小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在外科治疗上与成人有显著不同。目前有不少基层卫生院,处理小儿腹股沟疝采用成人手术方法。因此,结合我院的手术病例,提出几个问题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治疗128例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林 《中外医疗》2010,29(13):104-104
目的推广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28例。结果 128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m,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钟剑  王颖  叶祥东 《九江医学》2004,19(4):59-59
隐睾又称睾丸未降 ,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达阴囊底部。睾丸和附睾的下降对于睾丸的正常发育和生精是非常重要的。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需手术治疗 ,而术后并发医源性隐睾并不少见。我科 1990年~ 2 0 0 0年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医源性隐睾 1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院儿外科 1990年~ 2 0 0 0年收治腹股沟斜疝术后医源性隐睾患儿 17例。患儿行腹股沟斜疝手术时年龄为 10月~ 8岁。术前证实睾丸位于阴囊底部 12例 ,不明确 5例。术后并发阴囊内血肿 9例 ;阴囊脓肿 1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简便、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共60例。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6.8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3 d。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患儿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复发率很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腹腔修补小儿腹股沟斜疝9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建中  冉启德  吴凯南 《重庆医学》2005,34(9):1405-1405
目的探讨经腹腔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4月~2002年12月,采用经腹腔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903例,探讨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全部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5~60min,平均30min.随访357例,随访时间最长20年,最短3个月,复发6例.结论经腹腔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可靠,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