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发内膜样腺癌非常罕见,瘤细胞小,呈巢状、索状或团状排列,易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恶性淋巴瘤混淆,免疫组化显示小细胞突触素、嗜铬粒素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恶性度高、预后差,病人多于1年内死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98— 2 0 0 1年收治 2 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现对其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结构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3例患者 ,年龄 34~ 6 3岁 ,平均 46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胀和腹部不适 ,肿瘤直径 4~ 13cm。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美国ATL公司生产的HDI 5 0 0 0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5MHz。检查前充盈膀胱 ,患者取仰卧位 ,在下腹部行纵切、横切面扫查 ,观察子宫及卵巢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肿物后方回声、包膜完整性和腹腔积液情况 ,彩超检查对肿瘤中出现的血流信号逐个进…  相似文献   

3.
黎明鸾  张俊霄  杨标  欧曼颖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242-1243,1246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研究9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资料、分期及病理检查特点。结果:子宫内膜样癌占同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10%,患者发病年龄35~73岁,平均50.1岁,9例患者术后均随诊,2例患者已死亡,存活时间分别为32及37个月。尚存活的7例患者中2例存活期超过5年,另5例仍再随诊。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其他肿瘤或转移瘤相似,病理分期指导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卵巢冠子宫内膜样癌1例宋俊芬贾金华康山王晓玲吴国祥附属四院妇科(050011)附属四院病理科关键词卵巢冠肿瘤;病理诊断患者,38岁。因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妇科检查,已婚经产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  相似文献   

5.
蔡宜玲  袁马驰 《浙江医学》2005,27(11):865-866
分泌型子宫内膜样癌临床较少见,发生于45岁以下妇女则更是十分罕见[5],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常易误诊为分泌期子宫内膜.我院曾遇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varian Endometrioid Carcinoma OEC)的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单侧5例,双侧2例,共9个肿块,其中位于左侧者6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3.8~15.1cm,平均约9.6cm。所有肿块均为囊实性,其中4例呈类圆形,周围可见基本完整的包膜,边界相对较清晰,5例呈分叶状,或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CT平扫显示肿瘤囊性成分CT值16~35HU,平均约22HU;实性成分CT值42~53HU,平均约45HU,增强扫描肿块的实性成分呈中高度强化,动脉期CT值59~98HU,平均75HU,实质期CT值63~101HU,平均82HU。肿块的囊性成分无明显强化。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内部结构、血供及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术前定性价值,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患者,31岁,因停经58天,伴下腹疼痛于2005年5月16日入站,末次月经2005年3月18日,停经40天出现早孕反应,无腹痛及阴道流血,近半月出现下腹局限隐痛伴下坠,有便意感,可以忍受。入站前一天突然出现下腹剧痛,以左侧为重,难以忍受,伴恶心、呕吐、出冷汗,无阴道流血。既往患有“慢性胃炎”。初潮14岁,周期规则,经期3~5天,量多,有痛经。29岁结婚,婚后首次怀孕。体格检查:T 37.6℃P 88次/分BP 110/70 mm Hg,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子宫约2月孕大,子宫左后上方可触及鹅卵大囊性包块,活动差,无压痛,与子宫紧贴。肛查:左侧子宫…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的直肠-乙状结肠透明细胞癌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并对病例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患者,女,66岁,因腹胀10 d为主诉于本院就诊,临床表现为右下腹肿块,无明显压痛,肛查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盆腔右侧-乙状结肠右旁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病灶左侧缘与乙状结肠分界不清,致肠腔偏心性狭窄;阴道残端上方见形状...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卵巢子宫内膜样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GFR多克隆抗体(100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8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石蜡包埋标本EGFR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28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EGFR阳性者13例,占46.4%。EGFR的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病年龄、术前卵巢上皮抗原(CA125)水平、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明显关系。初治性及复发性癌EGFR表达率差异亦无显著意义(分别为47.4%及55.6%)。EGFR表达与手术彻底性有一定的关系,无残留肿瘤者EGFR表达率为33.3%,而有残留肿瘤者EFGR表达率为56.3%(两者比较χ2=0.67,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GFR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明显关系,但与手术的彻底性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中的FHIT各60例,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中的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65.00%、35.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分别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FHIT蛋白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子宫内膜样癌中FHIT的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FHIT蛋白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蛋白,可能成为临床判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转归倾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研究42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及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子宫内膜样癌占同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25%,患者发病年龄29~78岁,平均52.1岁。35例患者随访,5年存活率为54%。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其他肿瘤或转移瘤相似,应注意与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瘤及转移癌的鉴别。预后好于浆液性囊腺癌。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2岁,以"发现下腹部包块增大1月余伴腹部隐痛2 d"为主诉就诊.患者诉近1个月来腹部增大明显,于站立、劳累后腹部下坠不适,平卧休息时,腹部下坠感减轻,近日感腹部隐痛,遂来就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研究42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及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子宫内膜样癌占同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25%,患者发病年龄29~78岁,平均52.1岁。35例患者随访,5年存活率为54%。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其他肿瘤或转移瘤相似,应注意与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瘤及转移癌的鉴别。预后好于浆液性囊腺癌。  相似文献   

16.
陈聪  倪乐宜  陈育梅 《浙江医学》2021,43(14):1526-1530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为研究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选取微阵列转录基因数据集GSE57545,通过GEO在线分析工具GEO2R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使用标注、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用Cytoscape获取10个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关键基因;使用路径视图(pathview)进一步研究关键基因在通路中的表达和发挥作用的途径,并用Kaplan-Meier绘图仪分析关键基因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通过对正常子宫内膜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进行筛选获得87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通路。PPI网络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出的10个关键基因,包括细胞黏附分子1(ICAM1)、Toll样受体2(TLR2)、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甘油醛-3-磷酸盐脱氢酶(GAPDH)、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IL-18、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XCL2)、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前列腺素-内啡肽合成酶2(PTGS2)。pathview研究发现关键基因在吞噬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抗原处理和呈递通路中表达和发挥作用。生存分析表明TLR2、CXCL10、CXCL12、IL-18高表达和CXCL8、GAPDH、CXCL1低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无病生存和整体生存状况较差相关。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形成可以逃逸免疫的肿瘤微环境,引起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2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标本及癌旁标本。根据MELF浸润模式将其分为MELF组、非MELF组。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MELF浸润模式的临床病理特征;根据病理检测结果将标本分为MELF组、非MELF组、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病理标本EMT关键蛋白E-cadherin及凋亡关键蛋白Bcl-2、Bax相对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E-cadherin m RNA、Bcl-2mRNA、Bax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MELF组、非MELF组病例数分别为41例(18.22%)、184例(81.78%),其中年龄是否>50岁对患者无明显影响(P> 0.05)。MELF组患者绝经、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CA199、CA125水平等的占比均明显高于非MEL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ELF组、非MELF组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7岁,因腹胀,腹痛一月,加重一周,于1993.1.4.收住入院。患者于入院前一月出现左下腹胀痛不适,先后在外院按炎性包块治疗,无显效。曾在1992.5妇科普查时发现左侧卵巢囊肿,约鸡蛋大小,因无症状未介意。月经尚规律,Lmp:93.1.4孕2产2存2,末次分娩16年前。查体;T36℃,P80次/分,R20次/分,BP15/10KPa。腹部膨隆,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可触及一包块,质硬,压痛明显,界线不清,不活动。妇查:外阴、阴道宫颈无异常。后穹窿处可触及硬结。盆腔可触及一25×20×18cm~3的包块,与子宫连成一体。经抗炎,抗痨治疗无效,病情日趋加重,肿块进行性增大,出现持续低热。经全科讨论,首先考虑:①卵巢恶性肿瘤;②盆腔脓肿;③结核待排。决定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输卵管透明细胞癌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进行分析。方法以手术为主。以于外院行宫腔镜检查+诊刮术。结果我院术后病理子宫内膜未见病变,借阅外院子宫内膜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后方可确诊。结论因此病历只有1例无法进行大规模规范的研究,所以,术后辅助治疗方面主要参考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68例子宫内膜混合性腺鳞癌中,我们遇到了5例(7.4%)特殊类型。第六例,在其典型的腺鳞癌中,见一弧立的毛玻璃细胞癌区域,胞浆为毛玻璃状,胞核具有明显核仁,大量核分裂。该肿瘤与以前描述的宫颈毛玻璃细胞癌相似,这些均提示该肿瘤为毛玻璃细隐癌。5例中的4例,生物学行为均为侵润性。复习989例内膜癌的组织学资料时,我们分析了68例子宫内膜混合性腺鳞癌,其中5例肿瘤呈现宫颈混合性腺鳞癌的特殊组织学表现称为毛玻璃细胞癌。第六例具有很少的毛玻璃细胞成份。以往我们没有见到子宫内膜毛玻璃细胞的报告,经电子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查找过去10年的资料,未见这方面的专题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