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癌的诊断一直是影像学诊断的一个难题,CT、MRI和正电子发射扫描(PET)在肺癌诊断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CT仍然是主要的检查手段。CT扫描方法包括动态扫描、快速连续扫描、高分辨成像及多平面图像重建等。近年来CT增强扫描已成为孤立性肺结节(SPN)定性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CT增强扫描可显示病灶异常血循环特点,最大增强CT值作为判断病灶血供丰富与否的主要依据,但缺乏动态定量和图像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准确获取SPN的各项灌注参数,为临床对其良恶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使用GE16排螺旋CT机对靶层面行同层连续动态增强扫描,并利用灌注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获取SPN的TDC曲线、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结果 应用本CT灌注成像技术其成功率为88.5%,各项灌注参数均能满足临床.结论 病人的良好配合、造影剂的正确使用、优化的扫描技术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是准确获取各项灌注参数的关键,是CT灌注成像对SPN的良恶性进行鉴别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能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 2021 年12 月至 2022年 12 月于我院行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 128 例(153 个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及双能量CT增强扫描.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获取碘图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分析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结果:128 例患者纳入的 153 个甲状腺结节经显示共 96 个良性结节,57 个恶性结节.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 82.46%、86.46%、0.682;NI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 82.46%、87.50%、0.695;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 87.72%、90.63%、0.778.结论: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判断肺部孤立性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因素。方法 对本院近10年来150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进行研究。选择18个可能影响临床医生判断的因素,应用SPSS10.0程序进行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中恶性78例(52%),良性72例(48%),判断其良恶性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吸烟量,SPN有无毛刺、分叶,密度是否均匀。结论 病人的年龄,吸烟量,影像学特征(SPN有无毛刺、分叶、密度是否均匀)对判断SIN良恶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T增强特性对孤立性肺结节病灶(SPN)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病患者76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结果 恶性结节的强化性质(18~68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5~45HU),炎性结节呈明显强化(范围20~78HU),恶生结节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呈缓慢上升型,炎性结节呈持续上升型,其他良性结节为平坦型.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性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9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45.6岁。行颈部CT平扫8例.增强扫描31例。分析其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例甲状腺腺瘤平扫时边界清晰.内部主体低密度且密度均匀;3例可见到完整或不完整的囊壁。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局限型,低密度影。25例恶性甲状腺肿瘤平扫时成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结论有无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包膜是否完整、边界是否清晰、轮廓是否规则、密度均匀与否及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等特点,对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很大作用。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活检。依据病理结果,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并对不同类型孤立性肺结节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中,恶性结节67例、良性结节14例,炎性结节14例;(2)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性质的特异性为83.33%,敏感性为95.38%,准确性为91.58%;(3)恶性结节及炎症结节患者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各时间点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在CT动态增强扫描300及480 s时,炎性结节组CT值较恶性结节组下降显著(P<0.05);(4)恶性结节组及炎性结节组结节强化值(PH)、孤立性肺结节PH与主动脉PH之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结论:对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行CT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可以为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迪 《医学信息》2019,(23):171-172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分析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对比良、恶性结节影像学特征及不同病变类型的CT值。结果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肺部小结节中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88.64%、准确度为91.00%;相较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边缘清晰度、内部钙化检出率较高,边缘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毛刺征,内部结构均匀检出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星灶在良性与恶性结节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30 s、90 s及180 s CT值均小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小结节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鉴别结节性质,且检查中辐射剂量较低,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肺部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 2022 年 2月-2023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56 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均开展肺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良、恶性患者肺部CT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分析肺部CT检查的诊断结果及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探讨肺部 CT 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确诊 45 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 22 例,良性结节 34 例;恶性结节患者肺部CT影像学征象中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界面模糊、有分叶征、有毛刺征、有囊状透亮影、密度混合的占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P<0.05;肺部CT检查虽存在假阳性诊断及漏诊,但诊断准确性为 82.14%,敏感性为 95.45%,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其检查一致性程度较高,Kappa=0.648,P<0.001.结论:肺部CT检查在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判定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准确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PET/CT融合图像纹理参数建立肺结节良恶性诊断模型,提高肺癌的识别率。方法选取宣武医院核医学科经PET/CT检查的52例肺结节患者,收集其PET/CT影像图像及人口学、影像学信息。以Contourlet变换和灰度共生矩阵相结合的方式,对PET/CT图像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纹理参数。基于所提取的纹理参数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得到每个肺结节良恶性判别结果。为了提高模型的诊断效果,将结节边缘、最大摄取值、有晕征等影像学信息也纳入模型,重新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等指标对模型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纹理参数肺结节诊断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7%、93.5%,纹理参数结合影像学信息的肺结节诊断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7%、100.0%。结论基于PET/CT图像纹理参数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老年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130例,年龄60~78岁,手术前进行MRI及DWI扫描和CT检查。对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和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进行分析。以手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I及DWI与CT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依据,MRI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恶性卵巢肿瘤的ADC值(×10~(-3)mm~2/s)明显高于良性肿瘤(0.92±0.32 vs 1.52±0.31, P0.05)。对卵巢肿瘤分期诊断的准确率,MRI及DWI也明显高于CT检查(89.2%vs 80.0%, P0.05)。结论:MRI及DWI对卵巢肿瘤良恶性、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检查,提示MRI及DWI对诊断老年卵巢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ET/CT同机CT增强一站式扫描对鼻咽癌患者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测价值。方法:对61例确诊鼻咽癌患者行PET/CT同机CT对比剂增强一站式扫描,分析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增强图像对淋巴结检测的特点,分成3组数据,对比各组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差异。结果:61例患者共发现213个病灶,其中CT组发现阳性病灶137个,阴性病灶76个,灵敏度83.8%,特异性86.4%;PET组发现阳性病灶156个,阴性病灶57个,灵敏度95.5%,特异性86.2%;PET/CT增强组发现阳性病灶153个,阴性病灶60个,灵敏度99.3%,特异性98.3%。结论:PET/CT增强扫描在鼻咽癌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无论是对淋巴结的检出,还是在良恶性判断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4例胃癌患者影像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胃体部、胃窦部和底贲门部的总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T平扫,两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清晰显示病灶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结合局部SPECT/CT在诊断椎体良恶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过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2例椎体骨折患者的骨扫描及SPECT/CT资料,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的差异。结果骨扫描发现78.8%(41/52)的患者伴有椎体外病灶,但良性组出现病灶的人数明显少于恶性组;SPECT/CT发现恶性组椎体出现骨质破坏及椎弓根异常浓聚的人数明显高于良性组;对于结核及甲旁亢患者骨扫描及SPECT/CT缺乏特异表现。结论虽然骨扫描及SPECT/CT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非常适合脊柱骨折病人的筛查及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1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均对周围组织有侵犯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螺旋CT扫描影像学图像,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对41例胃癌患者的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观察,平扫可见胃壁有显著增厚的现象,且柔韧性消失,发生病变的部位主要位于胃窦部、胃体部及贲门部,多呈现局限性增厚的现象,病灶密度降低,增强扫描可见软组织肿块的强化不均匀,局部黏膜存在显著增厚等症,肿瘤的浸润转移位置不同,影像学征象有所差别,主要包括肝十二指肠内、腹主动脉附近、腹腔内有淋巴结肿大,胃后脂肪间隙消失,与其他脏器组织粘连等影像学特征。结论螺旋CT扫描能准确判断胃癌患者的浸润与转移情况,诊断的准确率高,能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8例(男17例,女31例)于本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结节均得到病理证实.利用ROC曲线选取PET/CT半定量指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最佳诊断界值.根据病灶的视觉分级、摄取形态、SUVmax值、CT衰减程度、钙化、突出于甲状腺边界外及病灶边缘是否清晰等七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比较这种综合评分方法与单纯利用SUVmax值判断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并比较良恶性两组间SUVmax值是否具有差异.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七项指标与良恶性结节的相关性.结果 ①SUVmax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最佳界值为4.71,此时18F-FDG诊断甲状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75%;②将SUVmax与病理结果对照,发现恶性组SUVmax较良性组明显增高,但恶性组与良性组有重叠;③结合七项指标综合判断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较单独利用SUVmax判断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P=0.09);④七项评价指标中SUVmax及CT衰减程度与良恶性相关,对良恶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结论 ①SUVmax最佳诊断界值为4.71;②良恶性两组间SU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联合PET及CT多项指标综合诊断不能提高诊断效能;④SUVmax大小及CT中表现为低密度与恶性结节相关,CT中表现为极低密度与良性结节相关,对于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分析服用性造影剂在CT诊断胃癌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7月~2014年2月通过病理证实的5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低张阴性造影剂螺旋CT平扫,并增强扫描,实施图像重建,就肿瘤发生位置、转移以及附近浸润等进行观察。结果在CT诊断胃癌中利用低张阴性造影剂,可清楚地将肿瘤显示出来,且胃充盈显示结果良好,同时螺旋CT平扫和扫描增强可使胃癌的检出率得到明显提高,其CT的主要表现为肿瘤浸润附近组织和转移、胃壁软组织出现明显的肿块、癌性溃疡、胃壁增厚和胃腔狭窄等,可明确地诊断胃癌。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CT诊断胃癌中利用低张阴性造影剂,可正确诊断胃癌,便于附近浸润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等的观察,以此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王宝善 《医学信息》2007,20(5):892-893
目的通过三种影像学方法的研究,确定合理的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对106例鼻部外伤者同时作X线鼻骨侧位像、冠状和横断CT扫描。以冠状 横断CT扫描的结果为准,比较了各种检查方法之间对鼻部外伤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结果两种CT扫描合用的诊断效果最好。X线鼻骨侧位片仅能检出70.76%的鼻骨骨折,对上颌骨骨折等其他鼻部外伤均不能诊断。在鼻骨或/和上颌骨额突骨折的诊断中冠状CT扫描均显著优于横断CT扫描,而在鼻泪管骨折、骨颌缝分离、鼻骨间缝增宽的诊断上则横断CT扫描均要显著优于冠状CT扫描。结论在鼻部外伤的影像学检查中仅作鼻骨X线侧位片是不够的;为了解有无鼻骨/或上颌骨突骨折应首先作鼻部冠状CT扫描,如经济条件许可,可加作鼻骨横断扫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诊断与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26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及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共检出314个肿块,超声影像学诊断乳腺良性肿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7.3%,误诊率为2.7%;超声影像学诊断乳腺恶性肿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9%,误诊率为7.1%。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良恶性肿块在肿块形态、边缘、回声、微钙化、纵横比、腋窝淋巴结等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超声影像学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并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分叶征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病变150例及良性病变55例肺内孤立结节在CT上的分叶征像,将两者做卡方检验。结果经卡方检验,Х^2=167.12,P〈0.005,按α=0.05水准,可认为良恶性病变对分叶征的显示情况有统计学差异,恶性病变分叶征的显示率明显高。结论CT分叶征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