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加工方法及存放时间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不同加工方法及加工后存放时间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影响的规律 ,为减少亚硝酸盐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萘基盐酸二氨基乙烯法检测新鲜及经加工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受加工方法、存放时间影响。腌芹菜比炒芹菜亚硝酸盐含量高 ;差异具显著性 (P<0 .0 1 ) ;经加工的青菜放置 2 4h后亚硝酸盐含量持续增加。结论 少吃腌菜、剩菜 ,可以减少亚硝酸盐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标本存放时间和存放方式对嗜肺军团菌抗体测定结果的影响,为人群流行病学实际工作中嗜肺军团菌抗体的测定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20份健康人群血样分为三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在采样当日,以及在室温、冷藏与冷冻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后检测。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室温组与冷冻组血清抗体LP1—7IgG在不同存放时间和存放方式条件下定性结果相同,冷藏组除1份阳性标本在第3天测定时落在临界值范围外,其定性结果也无变化。但室温组样品放置24h、48h和72h后定量结果与采样当日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冷冻组样品放置5周、7周后定量结果与采样当日测定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标本室温保存72h,在2~8℃冰箱保存5天和-20℃冰箱保存9周对血清中LP1—7IgG测定定性结果无明显影响,但定量结果不稳定,特别当抗体活性值≥40U/mL时,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6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不同时间点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同批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在室温和2 ℃~8 ℃条件下存放7 d、14 d和30 d的血清标本,其HBV-DNA定量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gt;0.05).而在-20 ℃条件下更可长期保存.结论 在本室实验条件下,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HBV-DNA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若资源有限可放宽标本保存条件来较长期的保存所需标本以供临床及科研等所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结核病诊断和护理过程中外周血(全血)样本,采集后存放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对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 cell spot test for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结果影响,为临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9月保定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118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外周血(全血)样本,分成室温组和冷藏组,每组59例。室温组全血样本存放在室温(18~25)℃2、4、8、12h,冷藏组全血样本存放在冰箱冷藏(2~8)℃2、4h,在每个时段内执行T-SPOT.TB。结果冷藏组2、4h检测有反应性例数分别为23、10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98%、16.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P=0.024)。室温组2、4h阳性检出率高于冷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0、24.900,P=0.001、0.000)。室温存放8h阳性检出率低于室温存放2h和4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86、4.051,P均0.05)。室温存放12h阳性检出率低于室温存放2、4、8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004、21.281、7.199,P均0.01)。结论外周血(全血)样本采集后存放温度和时间是影响T-SPOT.TB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基层医院实验室在临检工作中应重视这两个环节,积极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可避免漏检、误检、假阴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刘睿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02-303
目的 研究动脉血样本存放时间与温度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送检的血气分析样本300例,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样本采集后分别放于4℃冰箱和25℃室温中,在不同时间段对样本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pH值、PCO2值、PO2值在30 min、60 min分别与15 min比较,结果变化不大,经检验,P均>0.05,无统计学差异,而在90 min、2h与15mm分别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pH值、PCO2值、PO2值在30 min、60min、90 min、2h分别与15 min比较,结果变化较大,经检验,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做血气分析的样本在采集后应立即送检,若有特殊情况应将样本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不超过一小时.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前体物之一,可通过饮水进入人体。我们对饮用水存放方式和存放条件进行实验,以探讨饮水中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1 材料与方法 1.1饮用水存放方式 用塑料桶采末稍水,在20~22℃室温下以三种方式存放:(1)生水室温存放,取800mL水于1000mL三角瓶中存放;(2)开水室温存放,取800mL水于1000mL三角瓶中电炉煮沸2分钟存放;(3)开水保温瓶存放,取800ml水于三角瓶中电炉煮沸2分钟后灌入保温瓶中,软木塞塞紧存放。 1.2 存放温度 取同一末稍水分别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大鼠脑损伤后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观察其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参照Feeney's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于伤后1h、6h、24h、48h、3d、7d采血,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ET-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1含量于伤后1h开始显著升高(P〈0.05),于损伤后24h达到高峰(P〈0.05)。损伤后48h开始逐渐下降,3 d后开始逐渐趋于假损伤组(P〈0.05),7d后基本恢复正常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损伤后血浆ET-1的含量随损伤时间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对职业健康检查工人血细胞、血小板(PLT)的影响。方法取60例全血标本分别于24h内不同时间段用Sysemx XT-1800i进行测定,然后比较不同保存时间对同一样本血细胞、PLT的影响。结果血样标本采集4h内,血细胞、PLT各参数基本无变化,8h白细胞(WBC)、PLT等有所下降,12h PLT计数与即刻比较差异即有显著性(P〈0.05),24h WBC计数与即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LT计数与即刻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全血标本采集后尽量于4h内检测完毕,超过8h需留意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王倩  曹瑞  张磊  付国强  王枫 《职业与健康》2015,31(7):909-912
目的研究不同的储存利用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及胃酸条件下维生素E对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用菠菜、空心菜、油菜为原材料,分别研究新鲜时期和经清炒加工之后各4种不同储存方式(25℃袋装、25℃普通、4℃袋装、4℃普通)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胃酸条件下维生素E对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结果新鲜蔬菜的全部4种储存方式在储存过程中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升后降,4种储存方式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幅度有如下趋势:25℃袋装>25℃普通>4℃普通>4℃袋装;经清炒加工后的4种储存方式的熟菜,菜体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12 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达到峰值,25℃袋装条件下24 h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高。胃酸条件下维生素E和维生素C均有抑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生成的作用,蔬菜加工后12小时以内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购买蔬菜和食用时,应尽量选择新鲜蔬菜,加工后蔬菜应放冷藏袋装储存并在12小时内食用,加工后蔬菜中添加维生素E对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显著,适合作为补充营养素来抑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在体内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温度及存放时间对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影响,建立科室的参考范围.方法 将标本放置于不同温度下,观察不同时间网织红细胞计数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在低温(2 ~8)℃条件下,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高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和绝对值,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MSCW)在72 h内无明显变化(P>0.05);在室温(18 ~25)℃条件下,除IRF 48 h内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参数24h后测定结果发生明显变化(P<0.05).统计获得的参考范围较设定参考范围略宽,但病理下限基本一致.结论 网织红细胞标本应在2~8℃低温环境下保存,48 h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负重行军者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与生理应激的关系。方法60名战士在沙漠干热环境中负重15kg分别以3.5和5.0km/h行军1、2、3h,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战士血浆中NO含量和NOS活力、心律增值、肛温增值和积热指数。结果所有行军时间组NO(17.26~23.28μmol/L)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84μmol/L)(P〈0.05),心率增值(7.6—23.9次/min)均明显高于对照(1.2次/min)(P〈0.05)。15kg负重3.5km/h行军时,行军3h组NO(17.26μmol/L)含量明显低于行军1h组(22.62μmol/L)和2h组(23.10μmol/L)(P〈0.05);行军1h组NOS(47.35U/L)活力明显高于行军3h组(40.90U/L)和对照组(40.89U/L)(P〈0.05);行军3h组肛温增值(0.17℃)明显高于行军1h组(0.02oC)和对照组(0.00℃)(P〈0.05);行军1和2h组积热指数(-18.9±18.31kJ/m2)明显低于行军3h组(22.67kJ/m2)和对照组(0.41kJ/m2)(P〈0.05),行军3h组积热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5kg负重5.0km/h行军时,行军2h组NOS(39.44U/L)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40.89U/L)和其他行军时间组(34.23—40.43U/L)(P〈0.05);行军1h组(23.9μmin)和3h组(21.3μmin)心率增值明显高于行军2h组(7.60μmin)(P〈0.05);机体肛温随行军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各行军组积热指数(51.04~71.12kJ/m2)明显高于对照组(0.41kJ/m2)。结论在沙漠干热环境中行军者血浆中NO含量和NOS活力与热应激有关,沙漠干热环境劳动强度以不超过重度为宜,持续劳动时间不应超过2h。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2年于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镇痛,比较两组分娩时疼痛程度,新生儿脐静脉和产妇桡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分娩后2h和24h的失血量,随访12个月对婴儿进行智力和运动能力评估,采用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生产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H值以及胎儿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分娩后2h、24h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对婴儿进行智力和运动评估,采用MDI和PDI评分,两组婴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能够减轻产妇的痛苦、安全有效,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氧合状态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室温对预溶稀释血样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普法(HPLC)即刻检测全血和胶乳凝集反应法检测预溶稀释血即刻(5min)、放置室温(温度20℃~25℃,湿度60%-70%)1h、2h、4h、8h及24h时间段内的HbA1c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胶乳凝集反应法与HPLC法检测HbA1c无统计差异(P<0.05),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924;预溶稀释血在室温放置各个时间段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胶乳凝集反应法是测定HbA1c一种操作简单、自动化、重复性好的方法,且预溶稀释血在室温放置24内仍很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15℃急性冷暴露4 h及室温复温24 h对大鼠下丘脑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MAPK通路在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9只,体重(230±10)g,随机平均分为室温对照组(n=3)、冷暴露组(n=3)和冷暴露并复温组(n=3)。观察每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增殖水平及MAPK通路活性的变化。结果冷暴露4 h导致大鼠中心体温显著降低(P<0.05),复温24 h后,中心体温恢复至冷暴露前水平;大鼠下丘脑Ki67表达水平和JNK磷酸化水平在急性冷暴露4 h后显著升高(P<0.05),室温复温24 h后下降至基线水平。ERK2磷酸化水平在急性冷暴露4h后显著升高(P<0.05),室温复温24 h后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冷暴露引起的中心体温下降导致大鼠下丘脑增殖活性增加,MAPK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细胞途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基因在苯并(a)芘[B(a)P]所致神经细胞凋亡中的量效和时效表达。[方法]大鼠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分为两批:第一批分4个组,以B(a)P同时加入s9对细胞染毒,分别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使其终浓度为0、10、20、40gmol/L,继续培养48h;第二批分5个组,以20gmol/LB(a)P染毒,分别于染毒0、6、12、24、48h处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pase-3,HDAC2基因的量效和时效表达情况。[结果]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O.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凋亡率增加(P〈0.05)。与0h组相比,染毒24、48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②与DMSO组相比,高剂量组caspase-3、HDAC2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caspase-3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0h组相比,染毒48h组caspase-3、HDAC2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B(a)P可引起神经细胞凋亡,HDAC2基因表达上升,该基因可能在B(a)P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左武  谢子睿 《职业与健康》2010,26(4):384-385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保存条件对罗氏公司核心抗体试剂的影响。方法以反复冻融试剂为试验组,4℃保存试剂为对照组,通过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分别测定20次乙型病毒性肝炎核心抗体COI(Cutoffindex)值,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分析发现试验组高值组COI值为2.1325±0.0532,而对照高组为2.4125±0.1008,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二者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r2=-0.0676,P0.05)。试验组低值组COI值为0.5152±0.0057,而对照低组为0.7313±0.0116,二者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2=0.5567,P0.05)。结论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的罗氏公司核心抗体试剂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试剂不适合保存在0℃以下,且不能反复冻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镇痛镇静药物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及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2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咪达唑仑+芬太尼组(M+F组),每组各1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8例为对照组(C组)。M组与M+F验组以注射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相应镇静药物,并根据疼痛和镇静的效果调节剂量,使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Ramsay镇静评分2~4分。分别于镇静前,镇静12及24h抽取静脉血3ml,行血浆β-EP及SP测定;记录镇静前,镇静1、12及24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氧浓度(FiO2)、气道峰压(Paw)、VAS及Ramsay镇静评分。镇静1、12及24h分别检测1次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镇静达24h时停止药物输注,计算药物总量。结果M组及M+F组患者镇静前后血浆β-EP及SP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M+F组镇静后sP含量[(101.42±12.46)ng/L]明显低于M组[(132.72±23.82)ng/L](P〈0.05)。与镇静前比较,M组及M+F组患者的HR、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在镇静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镇静1h、RR在镇静12及24h、Paw在镇静24h均低于镇静前(P〈0.05),PaOJFiO:在镇静24h高于镇静前(P〈0.05);与M组同时间点比较,M+F组患者的Paw和RR在镇静12、24h及总体明显降低(P〈0.05)。M+F组咪达唑仑用量为(493±7.8)μg(kg·h),明显低于M组的(78.2±8.4)μg/(kg·h)(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用芬太尼镇痛镇静能够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血浆sP含量,改善患者的人机顺应性,并减少咪达唑仑用量。  相似文献   

18.
周见阳 《职业与健康》2009,25(3):261-263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中原区熟肉店熟食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卫生监督等部门加强监管、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的原则对中原区辖区临街和集贸市场内的熟肉店进行卫生质量检查和产品抽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抽检样品215份,合格85份,合格率为39.53%;菌落总数合格126份,合格率58.60%;大肠菌群合格91份,合格率42.33%。在临街店和集贸市场等不同经营场所中抽检的熟食制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1,P〈0.01)。结论熟肉店普遍存在超范围经营凉拌菜现象,所销售的熟食制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尤其是集贸市场内产品的卫生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提示熟食制品存在引发食物中毒的隐患,应引起卫生监督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11—2012年大连市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连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方法按照《大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2011—2012年采集的160份熟肉制品进行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结果亚硝酸盐检出率为59.4%,超标率为6.2%,最大值121.7me,/kg;10份超标样品为6份酱卤肉制品与4份熏烤肉制品;散装样品检出率为70.5%,定型包装检出率为38.2%,两者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硝酸盐在熟肉制品加工中使用较为普遍,在农贸市场上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市售散装熟肉的卫生质量,探讨影响卫生质量的因素,为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桓台县辖区2007-2008年157家熟肉经营店与130家个体熟肉摊点销售的散装熟肉制品进行细菌学指标的检测。[结果]2007~2008年合计检测熟肉制品826份,合格的574份,合格率为69.49%。2007年为65.57%(259/395),2008年为73.09%(315/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季度合格率为75.82%(138/182).第二季度为61.19%(134/219),第三季度为67.40%(153/227),第四季度为75.25%(149/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店面经营的熟肉制品合格率为78.41%(443/565),流动摊贩为50.19%(131/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制产品的合格率为76.18%(403/529),非自制产品的合格率为57.58%(171/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桓台县市售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规范其操作行为,健全加工、运输、销售环节的下牛设旆,是提高散装熟肉制品合格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