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登革病毒2型(DV2)感染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同一批EAhy926细胞分成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在DV2感染EAhy926细胞后12243648 h分别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生自噬的细胞百分率与酸性自噬泡的平均荧光密度,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收集细胞做同样处理作为对照实验重复5次,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感染组4个时间点自噬的细胞百分率和酸性自噬泡的平均荧光密度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均有升高(P < 0.05)。48 h对照组和感染组自噬细胞的百分率和酸性自噬泡平均荧光密度差异最明显&#65377;对照组4个时间点自噬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0 ± 7,72 ± 6,71 ± 8和69 ± 10;感染组则为75 ± 3,78 ± 3,77 ± 5,80 ± 7对照组4个时间点酸性自噬泡平均荧光密度分别为:36.4 ± 3.4,37.0 ± 3.3,35.8 ± 2.3,34.4 ± 3.2,感染组则为41.1 ± 2.3,45.0 ± 4.8,41.3 ± 3.3, 44.5 ± 7.5 【结论】 DV2能诱导EAhy926细胞发生自噬,但细胞发生自噬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抗二氯化钴(CoCl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65377;【方法】 应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CoCl2在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罗丹明123(Rh123) 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 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 (ROS)水平&#65377;【结果】 CoCl2引起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及凋亡率明显增加, 同时引起PC12细胞的MMP 明显降低及ROS 生成显著增加&#65377;在600 μmol/L CoCl2处理PC12细胞前,应用100 ~ 400 μmol/L NaHS 预处理30 min,呈浓度依赖性地阻断CoCl2引起PC12细胞的存活率降低; 200 μmol/L&#65380;400 μmol/L NaHS 预处理能显著地降低600 μmol/L CoCl2 引起PC12 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并阻断CoCl2 引起的MMP降低及ROS升高&#65377;【结论】 H2S 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能明显地对抗Co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ROS生成,提高MMP有关&#6537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化苏木素对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影响抑制。方法 MTT试验检测氧化苏木素对人白血病K562及其耐药K562/ADR(ABCB1高表达)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氧化苏木素对耐药的K562/ADR细胞具有高效的细胞毒作用,氧化苏木素对K562和K562/ADR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5.45±0.36)和(5.62±0.43)μmol/L,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的结果显示:0、5、10、20μmol/L的氧化苏木素分别处理K562和K562/ADR细胞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从(3.41±0.55)%依次升高到(24.67±2.08)%、(40.33±3.51)%和(66.67±3.64)%,K562/ADR细胞的凋亡率从(2.82±0.57)%依次升高到(23.01±3.60)%、(38.23±4.06)%和(65.77±5.51)%。结论氧化苏木素克服了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诱导耐药细胞凋亡是其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吗啡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存素(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人乳腺癌MCF-7细胞以1×103个/ml密度接种在6孔板内,随机分为对照组,0.1μmol/L吗啡组,1.0μmol/L吗啡组。于吗啡孵育24 h时,分别采用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内生存素及l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改变;于吗啡孵育24,48及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1μmol/L吗啡组及1.0μmol/L吗啡组生存素和liv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0.1μmol/L吗啡组及1.0μmol/L吗啡组细胞增殖降低而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吗啡通过下调MCF-7细胞生存素和livi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白血病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MTT细胞毒实验检测姜黄素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caspase-9和caspase-3剪切带的表达.结果 姜黄素对白血病HL-60细胞显示了高效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1.66±0.31)μmol/L.0、2、4和8μmol/L的姜黄素处理HL-60细胞48h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44±1.24)%、(17.12±3.61)%、(34.82±6.63)%和(53.94±8.17)%,各处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诱发了HL-60细胞内caspase-9的裂解和继发的caspase-3剪切,同时姜黄素也剂量依赖性的下调了HL-60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对人白血病细胞具有高效的致凋亡作用,下调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是其致凋亡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海洛因对乳鼠心肌细胞钙活动的影响以及维拉帕米对海洛因作用下的乳鼠心肌细胞钙活动的影响作用.【方法】 使用体外培养5 d的SD乳鼠心肌细胞,标记细胞内游离钙,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细胞内荧光强度变化可指示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变化;并应用碘化丙啶进行活性细胞检测.【结果】 0.01 mol/L海洛因可增加培养心肌细胞平均细胞内钙浓度和钙瞬变的幅度,对自发性收缩节律无明显影响;20 μmol/L维拉帕米可明显抑制海洛因诱导的钙超载,并可降低收缩节律,减少细胞死亡.【结论】 海洛因可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和钙活动异常,导致细胞死亡,维拉帕米可抑制细胞内钙活动,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S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GBC-SD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改变、caspase-3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9活化情况.结果 冬凌草甲素能显著抑制GBC-SD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冬凌草甲素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28 μmol/L药物处理GBC-SD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为51.28%±2.65%.随着药物浓度增加,GBC-SD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逐渐下降而caspase-3活性逐渐增强,56μmol/L组caspase-3活性是对照组的11倍.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caspase-9酶原被激活,且活化条带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激活caspase-3并最终诱导GBC-SD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药成分熊果酸(ursolic acid, UA)诱导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并通过分析UA作用后的MCF-7细胞Bax, Bcl-2, cytochrome c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用0, 10, 30和50 μmol/L的UA处理MCF-7细胞24 h,用Ho染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 用0, 20和50 μmol/L的UA处理MCF-7细胞24 h,用PI染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上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 用0和50 μmol/L的UA处理MCF-7细胞24 h,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SABC-Cy3法检测Bax, Bcl-2, cytochrome c蛋白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照,用QWin图像分析软件测定Bax, Bcl-2, cytochrome c荧光灰度值. 结果: 用0, 10, 30和50 μmol/L 的UA处理MCF-7细胞24 h,随着UA浓度增加,在荧光显微镜下出现凋亡细胞增多,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核质浓集和凋亡小体. 用0, 20和50 μmol/L 的UA处理MCF-7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亚G1峰比例分别为0.05, 0.22, 0.43与对照组5 mL/L DMSO比较,50 μmol/L 的UA 使MCF-7细胞中的Bax灰度(59.3±7.8, 213.6±7.4, P<0.01)和cytochrome c灰度(88.2±6.9, 188.1±15.4, P<0.01)增加, Bax/ Bcl-2灰度比值升高(1.0±0.1, 2.4±0.4, P<0.01),Bcl-2灰度(58.1±6.1, 92.1±12.4, P<0.01)稍有增加. UA促进线粒体放释cytochrome c进入胞质. 结论: UA诱导MCF-7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到Bax/ Bcl-2比值升高引起线粒体释放cytochrome c所依赖的凋亡调节信号通路. 表明治疗乳腺癌,UA可能是有效的中药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蝙蝠葛碱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NB4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可能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NB4细胞的存活率,原子力显微镜(AFM)探测蝙蝠葛碱作用NB4细胞前后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的变化。【结果】 蝙蝠葛碱能显著抑制NB4细胞生长增殖,20~80 μmol/L 蝙蝠葛碱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从(86.5±11.7)%下降到(4.1±0.5)%; 以10~40 μmol/L蝙蝠葛碱处理NB4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上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AFM 探测表明,正常NB4细胞呈圆形,细胞饱满,表面较光滑。蝙蝠葛碱处理组细胞皱缩,细胞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增大。【结论】 蝙蝠葛碱能显著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福平对鱼藤酮诱导的分化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形态&#65380;活性氧(ROS)&#65380;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细胞凋亡的影响&#65377;【方法】 利用鱼藤酮诱导分化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酶标仪检测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和凋亡&#65377;【结果】 鱼藤酮组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低于两对照组,而活性氧含量及凋亡率均高于两对照组;经100&#65380;200和300 μmol/L各浓度利福平预处理后,利福平预防组3组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及凋亡率均低于鱼藤酮组,而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高于鱼藤酮组,且存在浓度依赖性&#65377;【结论】 利福平可能通过氧化应激途径减轻鱼藤酮诱导的分化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且存在浓度依赖性&#653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氧化苏木素对ABCBl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影响抑制。方法MTT试验检测氧化苏木素对人白血病K562及其耐药K562/ADR(ABCBl高表达)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氧化苏木素对耐药的K562/ADR细胞具有高效的细胞毒作用,氧化苏木素对K562和K562/ADR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5.45±0.36)和(5.62±0.43)μmol/L,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的结果显示:0、5、10、20Ixmol/L的氧化苏木素分别处理K62和K562/ADR细胞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从(3.41±0.55)%依次升高到(24.67±2.08)%、(40.33±3.51)%和(66.67±3.64)%,K562/ADR细胞的凋亡率从(2.82±0.57)%依次升高到(23.01±3.60)%、(38.23±4.06)%和(65.77±5.51)%。结论氢化苏木素克服了ABCBl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诱导耐药细胞凋亡是茸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陶黎阳  黎渐英  张建业 《重庆医学》2015,(30):4180-4182
目的:探讨氧化苏木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对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细胞毒实验检测氧化苏木素对肺癌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细胞质细胞色素C(cyto‐c)表达的变化。结果氧化苏木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IC50值为(5.36±0.62)μmol/L。0、5、10、20μmol/L的氧化苏木素作用肺癌A549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0.32)%、(19.61±4.52)%、(30.18±6.35)%和(39.48±7.4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 氧化苏木素作用肺癌A549细胞48 h后,GRP78出现显著的升高,细胞质中的cyto‐c也显著增加。结论氧化苏木素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了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TERT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端粒酶活性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转染MCF-7乳腺癌细胞株,采用TRAP-ELISA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端粒酶的活性,观察其前后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转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都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凋亡峰,细胞阻滞于S期,正义寡核苷酸则无此作用。结论端粒酶hTERT为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且具有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重组复合高效干扰素(rSIFN-co)在体外抗乳腺癌细胞的作用,以及与抗肿瘤药物合用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仅技术,检测rSIFN-co、干扰素(干复津)、抗肿瘤药物(盐酸表柔比星),以及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MCF-7/ADR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经过各药物处理的MCF-7细胞及MCF-7/ADR细胞中P53、Bcl-2、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rSIFN-co对MCF-7细胞及MCF-7/ADR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促进凋亡作用,作用强于干复津,且有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倾向;rSIFN-co与盐酸表柔比星联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rSIFN-co可下调MCF-7细胞及MCF-7/ADR细胞P53、CerbB-2蛋白及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rSIFN-co诱导MCF-7细胞及MCF-7/ADR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作用可能与下调肿瘤细胞P53、CerbB-2蛋白及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细胞间相互作用。方法 PCR法检测MDA-MB-231及MCF-7细胞中ER的基因表达。CCK-8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MCF-7和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将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法标记荧光信号,将其分别与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和未标记荧光的MDA-MB-231细胞(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用Transwell侵袭小室分层共培养,加入或不加入雌二醇,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差异。结果 MCF-7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α(ESR1,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SR2,ERβ),而MDA-MB-231细胞均不表达。17β-雌二醇浓度为10-11 mol/L时促MCF-7增殖作用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DA-MB-231细胞则无明显作用(P>0.05)。在加入雌二醇培养的MCF-7细胞与MDA-MB-231细胞小室分层共培养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DA-MB-231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可促进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腺病毒mda-7/IL-24进行病毒的扩增、纯化和滴度测定.将纯化好的腺病毒mda-7/IL-24感染乳腺癌细胞,用Western印迹方法 检测mda-7/IL-24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晶紫和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观察腺病毒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染色和膜联蛋白(Aanexin)V检测腺病毒mda-7/IL-24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在裸鼠上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腺病毒mda-7/IL-24感染的乳腺癌细胞上清液中可以检测到mda-7/IL-24蛋白的表达;腺病毒mda-7/IL-24能明显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Hochest染色和Annexin V提示腺病毒mda-7/IL-24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腺病毒mda-7/IL-24可以显著抑制裸鼠乳腺癌荷瘤的生长.结论 腺病毒mda-7/IL-24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定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与MCF-7细胞系中SP(side population)亚群含量是否有差异.方法制备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细胞悬液和MCF-7细胞悬液,一组加入Hoechst33342染色,另一组同时加入拮抗剂维拉帕米,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sP亚群含量.结果SP亚群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和MCF-7细胞的含量分别为(0.54±0.17)%、(7.23±1.12)%、(8.34±0.96)%和(9.58±1.27)%,且它们之间的SP亚群含量具有差异显著性.结论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与MCF-7细胞系中都存在SP亚群且含量不同,能够为肿瘤干细胞的鉴定和提纯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赖氨藤黄酸(GAL)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GAL 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剂量 (0.25、0.50、1.00、2.00、4.00和8.00 μmol·L-1)GAL组和不同剂量(0.25、0.50、1.00、2.00、4.00和8.00μmol·L-1)藤黄酸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48 h增殖活性。选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2 μmol·L-1 GAL作用MCF-7细胞不同时间(0、6、12、24、36、48和60 h),采用MTT法检测作用不同时间后各组MCF-7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各组MCF-7细胞24 h时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24 h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培养24 h 后,不同剂量GAL组MCF-7细胞存活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随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GAL组MCF-7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GAL组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0.05),而caspase-3切割片段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GAL 通过抑制SIRT1蛋白表达水平和上调caspase-3切割片段蛋白的表达水平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MCF-7乳腺癌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DC),观察其体外诱导人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乳腺癌免疫的效能。方法:联合应用细胞因子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出DC,体外负载MCF-7细胞冻融抗原,活化自身T淋巴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2(IL-12)水平,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MCF-7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负载抗原DC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产生IFN-γI、L-12的水平,显著高于未负载抗原DC组(P<0.05)、单纯抗原组(P<0.01)和对照组(P<0.01);负载抗原DC诱导CTL对MCF-7的杀伤效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MCF-7细胞裂解物致敏DC诱导的人CTL,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利达嗪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硫利达嗪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 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硫利达嗪作用24 h后, MDA-MB-231、MCF-7细胞增殖明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IC50为18、22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加入硫利达嗪浓度的提高, MDA-MB-231、MCF-7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G0/G1期阻滞、细胞凋亡程度增加及伴随胞内Caspase-3活性增加。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上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及凋亡,伴随Caspase-3活性的上调,其毒性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内抗凋亡蛋白 Bcl-2下调、Bax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