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心电图特点 急诊心电图有典型STⅡ、ⅢaVF,抬高0、1mV,Ⅲq波,胸前导联出现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改变TV2-5高尖。  相似文献   

2.
1本病例心电图特点入院时心电图有典型SⅠ、SaVL加深>1.5mm,Ⅲ异常Q波,即SⅠQⅢ图型。入院后2周的心电图表现逐渐出现TⅢ倒置,即TⅢ图型,胸前导联V1~4,R增高、ST段下移和T波深倒置,SⅠ、SaVL变浅,QⅢ消失并且出现小r。2应考虑的疾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本例心电图Ⅲ异常Q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鉴别,但该患者吸气后Ⅲ异常Q波变小、aVF异常Q波消失,Ⅱ无Q波;同时本例心电图V1~V3R波增高和T波倒置需与正后壁心肌梗死鉴别,后者V7~V9Q波大于R波的1/2,并且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应明显增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部室壁运动障…  相似文献   

3.
舒燕  唐英蓉  姜荣建  程标  孔洪 《华西医学》2005,20(4):648-649
目的:探讨肺栓塞部位及溶栓治疗前后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肺栓塞患者不同梗塞部位、溶栓治疗前后及出院前心电图变化.结果:1.不同肺栓塞部位心电图改变:右肺栓塞心电图表现,主要为SⅠ,SⅠQⅢTⅢ,QⅢTⅢ,TⅢ倒置,TV1-V2倒置,SV1-V5R挫折,粗顿,ICRBBB或CRBBB.而左肺栓塞心电图主要表现在SⅠ,TⅢ倒置,TV1-V2倒置及TV1-V5倒置,上肺叶栓塞的ECG改变<下肺叶,单节段损害ECG改变<多节段损害;2(1)入院时,SⅠ>0.1mv,51例次(85%)SⅠ>QⅢTⅢ37例次(61.67%),QⅢTⅢ37例次(61.67%),TⅢ倒置50例次(83.3%),TV1-V2倒置40例次(66.67%),TV1-V3倒置32例次(53.33%),Tv1-v4倒置27例次(45%),TV1-V5倒置7例次(11.67%),SV1-V5R挫折、粗钝31例次(51.67%),ICRBBB或CRBBB 8例次(13.33%).(2)溶栓后ECG变化,SⅠ变浅,QⅢ波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TV1-V2倒置加深,ICRBBB、CRBBB减轻或消失,RavR可迅速下降至正常.(3)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QⅢ减小,TⅢ变直立,Tv2直立.结论:肺栓塞部位与心电图改变亦密切相关.因此,可根据心电图的变化来评估肺栓塞的部位及面积.早期积极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病人预后,动态观察溶栓前后典型或不典型心电图的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心电图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既往无心肺疾病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院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 ①入院时首次心电图:心动过速26例(60.47%),右束支传导阻滞10例(23.26%);V1导联和V1~V2导联、V1~V3导联、V1~V4导联、V1~V5导联、V1~v6导联T波倒置分别为34例(79.70%)、20例(46.52%)、12例(27.91%)、9例(20.93%)、7例(16.28%)和2例(4.65%);SⅠ>0.1 mV、TⅢ倒置、QⅢ和SⅠQⅢTⅢ分别为23例(53.49%)、21例(48.84%)、27例(62.79%)和20例(46.52%).②溶栓后心电图:心动过速消失20例(76.9%),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4例(40%),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4例,SⅠ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11例.③出院前心电图:心动过速消失;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ST段回基线,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多变,需动态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5.
梁勇  孙芸芸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53-1254
目的探讨STV3R~V6R↑≥1 mm及STⅢ↑/STⅡ↑≥1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ARⅥ组26例,其中心电图25例STV3R~V6R↑≥1mm,24例STⅢ↑/STⅡ↑≥1,对照组38例,其中心电图1例STV3R~V6R↑≥1mm,2例STⅢ↑/STⅡ↑≥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STV3R~V6R↑≥1 mm及STⅢ↑/STⅡ↑≥1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TV3R~V6R↑≥1 mm是诊断ARⅥ的主要依据,而STⅢ↑/STⅡ↑≥1可作为诊断ARVI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0 岁,因妇科子宫肌瘤入院治疗,入院后手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患者述近1 年来时有心悸、气短、乏力,既往体健无不适.查体: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Ⅳ/6 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图1):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异常Q 波(Ⅲ、avF、V1),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间歇性预激综合征(A 型).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STV3 R~V6R↑≥ 1mm及STⅢ↑ /STⅡ↑≥ 1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ARV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以探讨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ARVI组 2 6例 ,其中心电图 2 5例STV3 R~V6R↑≥ 1mm ,2 4例STⅢ↑ /STⅡ↑≥ 1,对照组3 8例 ,其中心电图 1例STV3 R~V6R↑≥ 1mm ,2例STⅢ↑ /STⅡ↑≥ 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在STV3 R~V6R↑≥ 1mm及STⅢ↑ /STⅡ↑≥ 1间 ,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STV3 R~V6R↑≥ 1mm是诊断ARVI的主要依据 ,而STⅢ↑ /STⅡ↑≥ 1可作为诊断ARVI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例1:女,81岁。因胸翳1天、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半小时于1992年2月7日入院。体查无特殊。心电图:①Ⅱ、Ⅲ、aVF、V_1导联ST水平下移0.1毫伏;②V_2~V_6导联ST水平下移>0.3毫伏;③Ⅱ、Ⅲ、aVF、V_1~V_6导联T波倒置。次日心电图V_5、V_6导联T波倒置变浅,余大致同前。2月9日下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心肌梗死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1:男性,18岁被人拳头击中左前胸后,持续性胸痛而收住心外科.描记心电图ⅢaVF呈QRS型,V1~V3呈QSGAJF,Ⅱ、Ⅲ、aVF、V2~V5 S-T段抬高0.1~0.3mv,监测心电图呈急性心梗演变图形,伤后第10天心电图Ⅱ、Ⅲ、aVF V1~V5均可见病理性Q波.T波深倒.外伤后第12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前降支中远段完全闭塞并可见回旋支至前降支侧支循环3级,拟行PCI治疗但术中0.014"BMW导引钢丝难以通过病变,遂放弃.左室造影是左室心尖部呈矛盾运动,考虑室壁瘤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患的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特点以右室梗塞的早期诊断。方法:将70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患分为有右室梗塞组(29例)和无可室梗塞组(41例),分析其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1mm, 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STⅢ/Ⅱ>1)比值,旨在对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时并右室梗塞的早期诊断价值,达到早期定位、定性、早期诊断、治疗,提高阳性发现率,减少漏诊率的目的。结果:Ⅲ导联ST段抬高>1mm伴STⅢ/Ⅱ>1时,与国外尸检相吻合^[1]。本29例右室梗塞中检出26例(89.66%),对照组41例中检出15例(36.59%),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66%、63.41%,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为63.41%、36.6%。两组间ST段抬高Ⅲ/Ⅱ>1检出率比较有非常显差异(P<0.00)。结论:根据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患的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特点,特别是当发现伴有右心功能障碍,应高度怀疑同时存在右室梗塞,此时应仔细分析心电图,捕捉相应导 联特异改变,为及时准确诊断右室梗塞提供最佳线索。  相似文献   

11.
高钾血症时心电图可有T波高尖,QRS波形增宽等。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酷似心肌梗死较为罕见。现将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同时伴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高钾血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心电图的表现和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30例患者心电图改变.结果 异常心电图28例(93.33%),其中T波倒置17例(56.67%),S I Q Ⅲ T Ⅲ 10例(33.33%),S I TⅢ(S Ⅰ 或QⅢ)7例(23.33%),窦性心动过速9例(30.00%),心房颤动1例(3.33%),ST段改变7例(23.3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5例(16.67%),aVR导联R波增高3例(10.00%),肺型P波1例(3.33%),电轴右偏2例(6.67%),顺钟向转位1例(3.33%).结论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呈一过性及多变性,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及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演变,则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常规心电图改变探讨对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24例为RVMI组,未合并RVMI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8例作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 RVMI组常规心电图主要改变:87.5%STⅢ↑/STⅡ↑≥1、83%STv2 ↓/STavF ↑≤0.5、75%STy3 ↓/STⅢ↑≤1、91.6%STavL ↑≥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辅助改变:梗死性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常规心电图是RVMI简单可靠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李爱莲  许伟 《中国综合临床》2010,27(12):382-384
目的 通过常规心电图改变探讨对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24例为RVMI组,未合并RVMI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8例作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 RVMI组常规心电图主要改变:87.5%STⅢ↑/STⅡ↑≥1、83%STv2 ↓/STavF ↑≤0.5、75%STy3 ↓/STⅢ↑≤1、91.6%STavL ↑≥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辅助改变:梗死性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常规心电图是RVMI简单可靠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自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1例,根据心电图分级:Ⅱ级心肌缺血组41例,Ⅲ级心肌缺血组50例。比较两组心肌梗死面积、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再梗死和病死情况、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相关性。结果Ⅲ级心肌缺血组心肌梗死面积高于Ⅱ级心肌缺血组(P 0. 05);Ⅲ级心肌缺血组心律失常发生率(38. 00%)高于Ⅱ级心肌缺血组(17. 07%)(P 0. 05);Ⅲ级心肌缺血组再梗死和病死率高于Ⅱ级心肌缺血组(P 0. 05);Ⅲ级心肌缺血组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水平高于Ⅱ级心肌缺血组(P 0. 05);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呈线性正相关。结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Ⅲ级缺血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Ⅰ密切相关,且心电图Ⅲ级缺血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再梗死和病死率高,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97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5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7例(63.79%),微血管性心绞痛4例(6.9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1.7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例(27.59%);非冠心病39例。97例患者行心电图检查Ⅲ导联Q波28例,q波15例,无Q/q波15例;Ⅲ导联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48.28%、79.49%、60.82%、77.78%)均高于Ⅲ导联q波(22.41%、25.64%、23.71%、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曲镭  徐承敏 《临床荟萃》1997,12(8):376-377
患者 男,47岁.主因心前区灼热感1周来院门诊,缘患者于来院前1周,因小孩走失,在骑自行车寻找时,心前区有难以形容的灼热感,在灼热感出现前先有左颈部胀痛,严重发作时常伴有出汗.查体和常规心电图均正常,在一次午后4时复查心电图过程中,突然胸痛,当时的心电图发现Ⅱ、Ⅲ、aVF各导联QRS电压明显增大,ST_(Ⅱ、Ⅲ、aVF)上升,ST_(I、aVL)下降,T_(Ⅱ、Ⅲ、aVF)倒置,T_(I、aVL)直立,提示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图1),临床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 其后胸痛发作多在夜间,患者往往在凌晨3~4时被心前区灼痛惊醒,伴有左颈部胀痛及出汗,历时二三分钟的间歇性疼痛,并不完全缓解,有时疼痛呈持续性并间歇性加重,历时0.5~1小时,日间绝少发作.以后患者持续在门诊医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临床对PE心电图的了解,以减少PE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或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的56例PE患者的心电图,并动态观察其变化。结果:PE心电图表现多样且复杂,典型SⅠQⅡTⅢ出现率低(16.1%),临床常出现SⅠQⅡTⅢ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多伴有动态改变,更常见右室劳损征象。结论:PE的心电图变化为一过性、多变性,动态观察心电图对临床诊断PE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及防治。方法观察本院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心VSD患者763例,男352例,女411例,年龄1.6~18岁,平均(8.2±6.0)岁。分析所有患者封堵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经胸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的VSD病变特点及植入的封堵器的情况。结果术后3~5天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其中1例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3侧术前心电图即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封堵器型号偏大。4例经激素治疗、营养心肌治疗在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7~10天内心电图恢复正常;1例经临时心脏起搏7天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该患者在术后3个月再次间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内科治疗无效,于15个月后安装永久起搏器。结论术前有柬支传导阻滞、术中出现一过性柬支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的膜周部VSD是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高危因素。对于这类患者,在介入操作中要动作轻柔,切忌粗暴牵拉,谨慎选择封堵器,术后强化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蔡晓玉  杨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612-3613
目的 探讨根据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ECG)特点来判断梗死相关动脉(IRA).方法 对照研究7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造影资料,分析梗死相关动脉及体表心电图变化.结果 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RCA)可能性大的有: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83.6%),心电图ST段压低AVL>Ⅰ(82.1%),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83.3%),aVL S/R> 1/3伴ST段压低>1 mm(90%),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动脉(LCX)可能性大的有:ST段抬高Ⅲ≤Ⅱ(80%),ST段压低aVL≤Ⅰ(71.4%),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83.4%),如S/R≤1/3伴ST段压低≤1mm(85.7%).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有明显相关性,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