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同时应用K-B法检测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厄他培南的耐药性,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扩增检测碳青霉烯酶(blaKPC、b1aIMP-1组、bla1MP-2组、blavim)编码基因和广谱及超广谱p-内酰胺酶(blaTEM、blasxv、blaCTX-M-1组、blaCTX-M-2组、blaCTX-M-9组)编码基因;SDS-PAGE进行细菌外膜蛋白(Omp)分析,并对外膜蛋白基因ompFA行PCR扩增.结果 药敏试验显示2株阴沟肠杆菌具有对广谱青霉素、第三、四代头抱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多重耐药性.PCR扩增4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和5种广谱及超广谱p-内酰胺酶基因,其中一株阴沟肠杆菌TEM及CTX-M-9组ESBLs基因扩增阳性,其余基因扩增阴性.细菌外膜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阴沟肠杆菌比较,2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均缺少分子量在38KDa左右的条带,即OmpF;且PCR扩增其外膜蛋白基因ompF均为阴性.结论 2株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与外膜蛋白OmpF的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ampC结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产AmpC酶株的筛选,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并测定产AmpC酶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对3株高度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和1株敏感菌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序列进行分析,测序的菌株与E。cloacae p99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株的检出率为24.6%。产AmpC酶菌株多呈多重耐药,产AmpC酶耐药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阴沟肠杆菌耐药株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E.cloacae p99的同源性为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仅Ala-58→Pro发生点突变。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细菌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的药物。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其ampC结构基因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感染病例标本中分离出的5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氯霉素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6.8%、75.0%、67.9%、66.1%和62.5%,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最低(7.1%)’敏感性达87.5%。结论头孢哌酮是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分离出的细菌可能不一定为临床感染病原菌,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有效的微生物室细菌报告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临床合理、有效用药。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2009年12月25日因车祸伤入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根据临床实验室操作规程对医院2010-2014年分离的569份阳性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统计其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阴沟肠杆菌主要感染人群为外科病人和婴幼儿,临床分布以神经外科(15.60%)、新生儿科(14.10%)、泌尿外科(10.90%)为主,标本主要来自于尿液(38.70%)、痰液(29.00%)及血液(8.79%),药敏试验结果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是97.46%、96.78%和90.23%.结论 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要尽快建立该菌在医院的耐药谱,加强耐药监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qnr基因介导耐药、整合子、主动外排泵系统作用、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外膜通透性改变等。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于控制耐药菌的播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  黄霞  周瑾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137-139
目的调查本院及市中医院阴沟肠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Micro Scan auto SCAN4微生物分析仪及革兰阴性复合板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从痰液(60.3%)、切口分泌物(22.6%)、尿液(10.3%)等标本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106株,耐药率呈逐上升趋势,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亚胺培南敏感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而对其他16种抗生素耐药率均〉48.0%。结论医院应加强对阴沟肠杆菌耐药监测,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本院近3年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探讨其临床分布及相关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分离的33株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美国Bruker,MicroflexLT/SH)进行细菌鉴定,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选。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IMP、blaKPC、blaNDM 、blaVIM和blaOXA-48)。对所有菌株进行MLST分型和同源性分析。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研究耐药质粒的传播。结果 22株阴沟肠杆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11株仅对厄他培南耐药。其中16株阴沟肠杆菌产NDM-1,4株产NDM-5,2株产IPM-1,1株菌同时产NDM-1和KPC-2。11株仅对厄他培南耐药阴沟肠杆菌中有两株检出blaNDM-1、两株检出blaKPC-2基因。MLST分型主要流行株为ST418型。质粒接合转移实验有14株转移成功。结论 本院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从2017年逐年增加,2020年出现暴发流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NDM为主,ST418型菌株占多数。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水平传播,所以加强临床耐药菌株筛检及控制对临床抗感染治疗作用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院存在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临床检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6株。改良Hodge实验、EDTA协同试验检、改良三维实验检测其耐药表型;引物特异性PCR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基因存在情况。结果 1株大肠埃希菌中改良Hodge实验弱阳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改良三维实验结果可被CLA单独抑制,PCR扩增结果IMP4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5株产气肠杆菌改良Hodge实验,阴性3株,阳性两株,EDTA协同试验阴性;改良三维实验中,5株均可被CLO+CLA混合液完全抑制,PCR未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和膜蛋白基因。结论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IMP4型金属碳青霉烯酶存在有关,产气肠杆菌耐药机制可能与ESBLs和AmpC酶同时存在、膜蛋白表达缺失及其他未检测到的碳青霉稀酶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2009~2011年妇女儿童感染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09~2011年所有接收培养物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3年共送检标本10282株,培养出细菌2921株,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182株,在所有分离菌株中居前6位,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占居第3位。主要来源于咽分泌物。②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噻吩及头孢西丁耐药率为100%。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0,对哌拉西林耐药率29.3%~42.2%,有降低趋势,加酶抑制剂他唑巴坦后耐药率相应明显减少,替卡西林耐药率33.90%~53.10%,加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后耐药率减少不明显。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呋辛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尤其头孢呋辛由81.50%降至46.20%,降幅较大。对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低。结论洛阳地区妇女儿童感染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复杂,对抗生素耐药性不一,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从ICU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并检测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ICU病房里院源性感染患者体内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通过微稀释法对其进行五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高的是阿米卡星(53.3%),其次是头孢他啶(43.3%)。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是16.7%。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8例(60%)是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则没有多重耐药。结论 ICU病房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率比较显著,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因此应采取措施预防医院感染。同时应该建立评价ICU病房细菌耐药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含β-内酰胺结构的新型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随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的细菌越来越多,临床上常将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ESBLs感染后的有效治疗方法,也因此增加了临床使用此类药物的频率.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的产生,并且表现为泛耐药.早期报道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细菌多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但是近年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i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这逐渐成为临床抗感染用药中的难题.因此,对细菌耐药机制进行研究,了解细菌的耐药性,以期待更好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由于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酶烯类及氟喹诺酮类等超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阴沟肠杆菌在其选择性压力下不断产生耐药性,多重耐药形势日益严峻。现就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方法:2016—2019年于兴化市人民医院共收集到82株CRE。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2019年版CLSI标准判读,使用WHONET 5.6软件和Excel 201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82株CRE主要分离自痰(47....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在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对20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性的统计分析,同时检测其β-内酰胺酶.结果:分离培养出来的206株阴沟肠杆菌中,按标本分离率依次为痰68.4%(141株)、尿液15.5%(32株)、腹腔液6.3%(13株)、血液4.3%(9株)、胆汁3.4%(7株)、脓液1.9%(4株);阴沟肠杆菌亚胺倍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比较低,分别为2.4%和1.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大于85%.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复杂,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及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对从临床各部位标本中分离出的122株阴沟肠杆菌作2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广泛,以呼吸道感染率最高,达51.6%;122株阴沟肠杆菌对头孢霉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以及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及四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表现出较低的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表现出极低的耐药率。结论: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广泛,对呼吸道的感染率最高;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头孢吡肟等抗生素可作为治疗其感染的首选药物,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来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耐药阴沟肠杆菌败血症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该病例的特殊性、病程复杂性,运用所学药学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制订及实施。结果: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并减少用药风险。结论:开展个体化的药学监护,为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了解2008年国内71所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2008年1至12月各医院临床分离的33185株肠杆菌科细菌按CLSI 2010版判断结果.结果 本监测发现2008年肠杆菌科细菌中分离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47.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8.1%)和阴沟肠杆菌(10.2%),亚胺培南除了对其它志贺菌的敏感率为75%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90%~100%,美罗培南除了对臭鼻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78%,对鲍氏志贺菌的敏感率为64.3%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为92.6%~100%,厄他培南除了对其它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85.7%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为96.8%~100%.除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美罗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及产酸克雷伯菌外,其余抗菌药物对产ESBL株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除碳青霉烯类药物外其它多种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呈现高低不等的耐药率.结论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仍具有最高的抗菌活性,应重视耐药监测并对耐药菌株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娄宏 《抗感染药学》2021,18(5):655-659
目的:探讨158例住院患者标本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住院患者158例资料,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的采集及细菌培养,统计病原菌的类型及科室分布情况;采用BD Phoenix 100系统,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病原菌耐药率并进行分析.结果:158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临床各类标本中检出的阴沟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58株阴沟肠杆菌进行检测,分析其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与耐药情况。结果: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其次是氟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均为63.8%;最低的是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和头孢一代的头孢唑啉,分别为0%和3.4%。结论: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显示其多重耐药机制较为复杂;碳青霉烯类(如亚安培南)对本菌具有极高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本菌较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四代头孢菌素类和加抑酶剂的青霉素类等药物对本菌仍保持一定的抗菌活性;头孢西丁与氨曲南也可作为治疗本菌较好的药物或联合用药较佳的选择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