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精神病药物代谢副作用从上世纪开始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主要是研究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随着副作用案例的增多,人们发现其导致糖尿病的副作用更严重。本文检索Medline 1996年至2003年6月有关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及佐替平致糖尿病的文献报道,总结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为如何选用这些药物及用药期间注意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双相抑郁是双相障碍的一种发作形式,临床治疗困难。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双相躁狂,但对双相抑郁的治疗尚有争议。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抑郁有效。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精神疾病,患者具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基础,旨在减少病情的反复。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GA)为精神分裂症一线治疗药物。本文就近年SGA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疗效、安全性、耐受性等各方面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本文从中枢神经、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消化以及血液等系统对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和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查阅近年来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国内外文献。从药物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方面综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系列:①具有代表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②已经进入临床研究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③潜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在精神病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设计的研究方向。随着分子药理学和组合化学的发展、药物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作用,检索国外有关文献中临床试验的数据,比较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之间,及各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之间不良作用的差异.非典型药物致锥体外系综合症(EPS)、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发生率均低于典型药物;一般非典型药物血中催乳激素增高低于典型药物.其他不良作用的发生率可能与典型药物相同.非典型药物引起患者体重增加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非典型药物之间,不良作用发生的类型、严重程度均有差异,临床医生选择用药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7.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体重增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查阅国内外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体重增加的临床试验资料和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左替平、利培酮均不同程度地引起体重增加,而齐哌西酮对体重的影响较小;体重增加一般发生于用药6~12周。本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体重增加的药理学机制及药物的顺应性等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利培酮及齐拉西酮.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均有性别差异.女性的CYP1A2酶的活性较男性低,致氯氮平和奥氮平的血药浓度高于男性.利培酮引起女性高催乳素水平,导致女性骨质疏松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研究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女性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中女性和男性肥胖症、高血压、三酰甘油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76.3%和35 5%,46.9%和47.2%,42.2%和50.7%,48.9%和63.3%;女性和男性高血糖[≥100 mg/dl(5.55 mmol/L)和≥110 mg/dl(6.10 mmol/L)]的发生率分别为30.0%和21.7%,24.2%和14.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及锥体外系症状女性较男性多见;其中某些药物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综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了治疗精神分裂症外,还用于治疗心境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精神障碍.研究较多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及血脂、血糖、催乳素水平升高等.  相似文献   

10.
张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7-48
目的探讨应用非典型精神病药物治疗时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影响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160例,分组应用不同药物治疗后对其餐后血糖、腹围、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8周末对4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患病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第4、第8周4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喹硫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治疗第4、第8周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也不相同,应对患者加强健康指导,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对体质量进行控制,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药物作用和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以齐拉西酮、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奎硫平、洛沙平等为代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先后被研制并用于临床。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齐拉西酮由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安全性均高,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程治疗,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应用;氯氮平因其有粒细胞减少症,需经常作血细胞计数监测而成为二线药物。低剂量的洛沙平可作为一线抗精神病药使用。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敌意和情感症状的疗效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预防复发及难治性患者均有一定疗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减少了EPS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缺点: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最初阶段或急性激越状态,不如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起效快;缺乏长效制剂及短作用的肌注制剂;如奥氮平等因引起肥胖有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增加。低剂量洛沙平更具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特点,大剂量使用时仍有EPS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1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于精神分裂症长程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长程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本文就近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长程治疗中的疗效评价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锥体外系症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锥体外系症状(EPS)的情况,利用Medline检索系统对已公开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与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间引起EPS的程度各有差异,有的与剂量相关,总体较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率低,严重程度轻。但临床仍应重视锥体外系症状的预防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喹硫平组、阿密舒必利组各25例,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PNASS),分析总结临床常用药物及其特点、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PNAS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较好,但仍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在应用时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齐拉西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对临床药理学、应用及其适应证、针剂与片剂的疗效以及临床反映与安全性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 盐酸齐拉西酮片适用于短期与长期的治疗,而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则用于精神分裂症急性的治疗.结论 伴着齐拉西酮在临床上使用频率的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其可靠性及疗效也会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及了解.  相似文献   

16.
关于孕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文章和资料很少,不能对临床医生和孕妇如何服用药物提供足够的资料支持。本文对孕妇如何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这个问题通过研究以前和现在的文章资料提供了大致的观点希望能对患者和医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相继问世,其种类越来越多,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本文仅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概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19.
20.
精神病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往往同时接受其他类别的药物治疗,联合用药的情况比较多见。临床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影响其代谢酶活性的药物可导致药物代谢的改变,升高或降低血药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或降低药效。本文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谢途径及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