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肺功能和营养状况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50例AECOP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甲状腺激素包括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水平;测定两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营养状况;分析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肺功能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T4、FT3、FT4、TSH、TT3、体质量指数(BMI)、实际体质量占理想体质量的百分比(IBW%)、FEV1%预计值、FEV1/FV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患者TT4、FT4水平与FEV1%预计值及FEV1/FVC呈正相关(P<0.05),与BMI和IBW%无明显相关性(P>0.05);FT3、TT3水平与BMI、IBW%、FEV1%预计值、FEV1/FVC均呈正相关(P<0.05);TSH与BMI、1BW%、FEV1%预计值、FEV1/FVC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E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营养状况更差,肺功能受损更严重,且TT3、FT3水平与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肺功能呈正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监测有助于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和疗效。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具有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的特点。其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已成为第四位主要死亡原因。如何对C0PD缓解期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改善其生活质量已经受到医疗界广泛重视。虽然对COPD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是确定的,但对采用肺功能锻炼器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我科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万有”牌FG-01肺功能锻炼器对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 )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PCT和炎症因子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PCT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中性粒细胞(NEU)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研究对象RBC、血小板(PLT)和淋巴细胞(LY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 ),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PCT与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呈正相关(均 rs >0,P<0.05),与IL-10呈负相关(均 rs<0,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PCT 明显高于健康人,其水平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瘦素(Leptin)-胰岛素抵抗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AECOPD患者,按空腹血糖(FBG)水平将其分成两组:高血糖组(FBG≥6.2 mmol/L)42例,低血糖组(FBG 3.1~6.2 mmol/L)1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FBG为(5.49±1.06)mmol/L].所有入选者均常规测定FBG、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eptin、空腹血清胰岛素(FISN)、胰岛素敏感性(ISI).肺功能及呼吸阻抗测定并记录如下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呼吸总阻抗(Zrs)、气道总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呼吸阻抗中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之和(X5,X20)、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共振频率(Fres).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糖组FBG、FISN、CRP均显著升高,体质指数(BMI)、ALB、IS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Leptin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血糖组CRP、FISN显著升高,BMI、ALB、Leptin、IS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低血糖组比较,高血糖组FBG、FISN、Leptin、CRP均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BMI、ALB无明显变化(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eptin与Zrs、R5、R20、Rc、BMI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FEV1、X20呈显著负相关(P<0.01和P<0.05),与FEV1/FVC、PEF、MMEF、X5、Rp、Fres则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ISI与FEV1/FVC、FEV1、PEF、MMEF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Zrs、R5、R20、X5、Rc、Rp、X20、BMI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Fres则无明显相关性.高血糖组平均住院天数[(25.00±0.13)d]较低血糖组[(17.93±0.22)d]显著延长(P<0.01),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14%,6/42例)明显高于低血糖组(7%,1/14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ECOPD在应激状态下可诱发高血糖,Leptin-胰岛素抵抗可加重肺功能损害,延长患者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和静态肺功能(PF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相关性及CPET在COPD患者病情评价中的作用。【方法】纳入98名确诊为COPD处于稳定期患者,记录呼吸困难分级(MRC)后并给予PFT和CPET。记录PFT参数为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VC。CPET参数为运动功率(W)、公斤摄氧量(VO2/Kg)、氧脉搏(VO2/HR)、心率(HR)、每分钟通气量(VE)、呼吸储备(BR)。比较各CPET参数和PFT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某些参数与呼吸困难分级之间的相关性。CPET中监测患者SO2并记录出现低氧血症例数(SO2<85%)。【结果】①FEV1、FEV1%、FEV1/FVC与W、VO2/Kg呈低到中度相关,与VE、BR呈中到高度相关,而与VO2/HR、HR无相关性。②W、VO2/Kg与呼吸困难分级的相关性要高于FEV1%与呼吸困难分级的相关性。③CPET中5例出现患者低氧血症。【结论】CPET与PFT在COPD患者中有一定的相关性。CPET某些参数与患者的呼吸困难分级有更好的相关性。CPET有助于发现COPD患者运动中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水平、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9.36±1.69)mg/L、(73.27±7.36)ng/L、(43.33±6.9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1.54±2.57)mg/L、(86.40±9.12)ng/L、(55.12±8.0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水平分别为(3.60±0.47)L、(2.76±0.48)L、(66.60±5.91)%,均高于对照组的(3.11±0.39)L、(2.19±0.57)L、(59.77±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AECOPD,效果良好,能减轻症状,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呼吸训练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方法:①选择2000—03/2005—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7例,男38例,女19例,患者对实验目的均知情同意。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2组:训练+营养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缈训练+营养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即授以缩唇呼吸法进行呼吸训练: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慢呼出,缩唇程度以不感费力为适宜,一般吸气为2s,呼气以逐渐延长至10s或更长,每次训练时间为15min,3次/d,均在进餐后或服药后0.5~1.0h进行。同时采用营养素瑞代全胃肠营养,3次/d。对照组:采用病员标准饮食;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疗程为4周。⑧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测评患者生活质量(该表共35项,分4个因子:日常生活能力13项,社会活动状况7项,抑郁心理症状8项,焦虑心理症状7项,每项按4级评分,根据质量高低依次分为1~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低,所有项目评分相加即得总分,总分除以项目数即生活质量总均分)。,④于入院当13和治疗4周后采用德国产Master Screen肺功能测定仪测定所有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⑤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⑥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生活质量总均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症状和焦虑心理症状评分: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治疗4周后训练+营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训练+营养组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0.01);治疗4周后对照组高于治疗前,但差异不明显(P〉0.05)。③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训练+营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训练+营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加呼吸训练可提高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肺功能和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床旁最大吸气流速(MIFR)监测。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MIPR较缓解期明显降低(P<0.05),后者较正常人MIFR亦显著降低(P<0.05);急性加重期伴CO_2潴留者MIFR值低于无CO_2潴留者(P<0.05)。MIFR与PaCO_2呈负相关(r=-0.62,P<0.005),与最大通气量(MVV)呈正相关(r=0.61,P<0.005),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PaCO_2)=67.4-14.3MIFR(L/s),Y(MVV)=9.8+19.3MIFR(L/s)。提示:MIFR是准确反映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并能提示预后,对及时发现吸气肌疲劳,进行合理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ECOPD的患者53例,采用免疫比浊度散射速率法,测定AECOPD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与体温、血白细胞总数、血沉、痰菌培养、X线胸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前CRP明显升高,抗感染治疗2周后CRP接近正常。结论 CRP可作为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可及早发现AECOPD,也可作为指导临床及时、正确使用或评价抗生素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淋巴细胞亚群与肺功能测定,了解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2001-11/2002-11杭州市中医院呼吸科呼吸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为患者组:其中缓解期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急性发作期30例,男23例,女7例。选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年龄匹配的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人为对照组,男6例,女4例。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群中标记的CD4细胞百分比,CD8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与CD8的比值。(3)采用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小样本,正态,方差齐采用t检验.小样本,非正态或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相关性处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和健康者1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t=4.87,9.70,P〈0.05,0.01),而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8细胞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患者(t=2.72.2.07,P〈0.05),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4/CD8和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明显低于缓解期(t=3.04,t’=16.9,P〈0.05,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缓解期差异不明显。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与急性期CD8细胞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431,P〈0.05),与CD4/CD8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1)。结论:CD8细胞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小气道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测定数据,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之前中华呼吸学会/欧洲呼吸学会、英国胸科学会和美国胸科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级标准差异,并对这些标准进行评价。方法:①选择1991—01/2001—0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专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13例,男571例,女142例。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将7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测定数据分别按中华呼吸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分级标准、英国胸科学会分级标准和美国胸科学会分级标准进行轻、中、重度分级。于患者病情缓解和门诊就诊时采用Sensor medics2100型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测定,具体指标包括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小气道功能(50%115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肺容量(肺活量、肺总量、残气量、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3)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1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英国胸科学会分级标准、美国胸科学会分级标准分级后肺功能与中华呼吸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分级标准之间差异明显(P〈0.05)。②按中华呼吸学会/欧洲呼吸学会分级标准,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和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呈正相关(r=0.188.0.145,P〈0.05),与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和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无明显相关(P〉0.05),在中、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上述4项指标皆呈正相关(r=0.261~0.715,P〈0.01);而按英国胸科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分级标准,则无论轻、中、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与上述4项指标皆呈明显正相关(r=0.187~0.587,P〈0.01)。结论:中华呼吸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级标准较英国胸科学会、美国胸科学会以及以美国胸科学会的标准为蓝本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标准更能客观合理地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气流受限和肺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5.
喜炎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喜炎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老年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0(IL-1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变化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CRP、ESR及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CRP及ESR均较前明显下降[对照组:CRP(35.6±9.8)mg/L降为(14.2 ±8.1)mg/L(t=-14.515,P<0.05),ESR(56.2±16.4) mm/1 h降为(22.4±11.6) mm/1 h(t=-12.008,P<0.05);观察组:CRP(36.4±8.2) mg/L降为(8.2±6.2) mg/L(t=-18.468,P<0.05),ESR(54.6±15.4)mm/1 h降为(16.8±9.6)mm/1 h(t=-15.249,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而治疗后IL-10呈上升趋势[对照组(168.8±62.4)ng/L升为(212.4±85.6) ng/L(t =5.468,P<0.05),观察组(172.8±65.1)ng/L升为(266.4±92.6)ng/L(t=6.368,P<0.05)],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FEV1及FVC均明显上升[对照组:FEV1由(1.41 ±0.15)L升为(1.62±0.18) L(t =2.186,P<0.05),FVC(2.62±0.88)L升为(2.89±0.92)L(=2.415,P<0.05);观察组:FEV1 (1.42±0.16)L升为(1.84±0.21) L(t =4.366,P<0.05),FVC(2.59±0.84)L升为(3.12±0.94) L(t =4.58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3% (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3% (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8,P<0.05).结论 喜炎平可以减轻AE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细菌学与肺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学与肺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按肺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大小将COPD患者分三期,将痰菌结果分A(G^ )菌,B(除CO在以外的G-菌),C(肠杆菌及假单胞菌)三类,分析FEV1.0下降程度与细菌种类的关系。结果:本组103例入选病人中有62例痰菌培养为阳性(占60.19%),在这62例中共有13种菌株分布。其中I期患者以A类菌为主(占50%),Ⅲ期患者以C类菌为主(占70.6%),结论:COPD患者在急性感染加重时细菌病因学与肺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其中肠杆菌及假单胞菌更易引起肺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7.
18.
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深慢呼吸缩唇呼气的方法进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人工阻力呼吸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和训练3个月内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统计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6个月后,除残气量(RV)外,各项肺功能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0-03/2005-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7例,男38例,女19例,患者对实验目的均知情同意。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2组:训练+营养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②训练+营养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即授以缩唇呼吸法进行呼吸训练: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慢呼出,缩唇程度以不感费力为适宜,一般吸气为2s,呼气以逐渐延长至10s或更长,每次训练时间为15min,3次/d,均在进餐后或服药后0.5~1.0h进行。同时采用营养素瑞代全胃肠营养,3次/d。对照组:采用病员标准饮食;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疗程为4周。③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测评患者生活质量(该表共35项,分4个因子:日常生活能力13项,社会活动状况7项,抑郁心理症状8项,焦虑心理症状7项,每项按4级评分,根据质量高低依次分为1~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低,所有项目评分相加即得总分,总分除以项目数即生活质量总均分)。④于入院当日和治疗4周后采用德国产MasterScreen肺功能测定仪测定所有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⑤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⑥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生活质量总均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症状和焦虑心理症状评分: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治疗4周后训练+营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训练+营养组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0.01);治疗4周后对照组高于治疗前,但差异不明显(P>0.05)。③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训练+营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两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训练+营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加呼吸训练可提高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肺功能和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5—11/2007—03采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