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可发生于胆管树任何位置的实体肿瘤。CCA由于症状不明显且进展迅速,往往发现时已处于进展阶段,即使及时手术,5年存活率也小于10%。因此寻找CCA特异的生物标记物,早期筛查出CCA可疑人群十分必要。外泌体属于细胞外囊泡的一种亚型,能够被细胞分泌出来,广泛分布于体液之中。由于外泌体包含有分泌细胞的某些特异物质,近年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领域被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外泌体在CCA中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其早期诊断率低,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致死率极高.外泌体在循环系统中含量丰富,稳定作用于靶细胞,是携带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重要媒介,参与了卵巢癌细胞及其微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卵巢癌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膜性囊泡,既可在细胞间传递活性物质,还可通过调控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参与细胞活动。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特性的过程,在众多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外泌体在EMT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外泌体可促进细胞发生EMT,赋予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促进血管新生和加快肿瘤 生长;另一方面,外泌体亦可抑制EMT,发挥减弱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抑制心、肝、肾纤维化,改善心肌梗死等作用。外泌体可能 是通过携带EMT相关蛋白或miRNA,调控EMT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在细胞间交流中起重要作用的小分泌囊泡,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在细胞间起着质膜交换及转运蛋白质、mRNA、microRNA和细胞器等生命活性物质的作用.外泌体可通过改变基因调控网络或表观遗传重组来调控正常的生理过程.最近的研究发现,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有效转运mRNA、microRNA和蛋白质,在调控组织再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外泌体的生成及其在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59-163
外泌体是一类由自体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参与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外泌体可以通过在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运输细胞内的核酸、蛋白和脂类等物质,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可以影响肿瘤的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近来,与乳腺癌相关的外泌体逐渐成为一项新的研究热点,并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刺激分泌某些特定类型的外泌体,并有望成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新型生物学标志。外泌体传递的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治疗耐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外泌体也可以将抗肿瘤药物转运出乳腺癌细胞导致耐药。但外泌体作为肿瘤药物载体时,表现出极低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毒性,将为今后的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可行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肠道炎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类型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液体中。它们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通过全身循环将其转移到邻近或远端细胞,参与细胞内和细胞间的通讯。研究发现,外泌体通过免疫调节等方式影响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但外泌体在IBD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阐述。本文综述外泌体在IBD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探索IBD新的诊疗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50~200 nm的双层脂质包裹体结构,可携带多种蛋白质、脂质及核酸,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已成为近年临床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免疫、血管生成、肿瘤微环境调节等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并有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载体用于肿瘤治疗。随着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外泌体的生物学特点和功能研究进一步深入,外泌体提取及检测技术不断进步,为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状动脉突发的、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损伤过程,众多证据表明外泌体在AMI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作为细胞外囊泡的一员,通过多种信息分子传递细胞间信号,从而介导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以外泌体内不同种信号传递物质作为切入点,探讨外泌体在对AMI诊治过程中的影响,并讨论其在AMI诊疗过程中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董利琴 《重庆医学》2021,50(12):2125-2128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通过更精准的放疗,结合同步化疗,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已显著提升,但大多患者在就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近年来,随着对鼻咽癌源性的外泌体研究,发现鼻咽癌细胞的外泌体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尤其是在鼻咽癌新生血管生成、远处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直径在30~100 nm,广泛分布于血清、唾液、尿液等体液中。外泌体中包含多种蛋白质、核苷酸、甚至病毒等遗传物质,广泛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最近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mRNA和miRNA等遗传物质直接来自母体肿瘤细胞,此外外泌体携带的遗传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受体细胞,因此外泌体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外泌体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以及外泌体对肿瘤治疗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是多囊泡体(MVBS)与细胞膜接触融合而释放的纳米级生物活性小囊泡;直径为30-100nm,几乎所有活细胞均可分泌,尤以肿瘤细胞分泌更为旺盛。根据其特性使得外泌体在肿瘤的诊断中有着很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为细胞分泌的直径3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最早发现于绵羊网织红细胞培养上清中。早期研究认为外泌体仅仅为细胞排除代谢废物的“垃圾桶”,而近段时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外泌体内的“货物”能够在细胞之间互相传递,从而在介导细胞间通讯、调节免疫反应、诱导肿瘤细胞耐药和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头颈部恶性肿瘤作为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早期筛查指标缺乏及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制约着疾病的诊治。而外泌体在研究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内在机制、筛选稳定的生物标记物进行诊断和判断预后以及应用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长,因此本文就目前关于外泌体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是被细胞以胞吐形式释放到细胞间隙中的囊泡状结构,可以作为载体携带miRNA、蛋白质等物质远距离传输生物学信息。miRNA是内源性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与靶mRNA特异性结合,导致翻译阻遏,调节转录后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显示外泌体可以借助miRNA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本文将针对外泌体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膜结构的微小囊泡,直径为30~100 nm,几乎可由所有细胞分泌,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物质,能把信号分子传递给靶细胞从而改变其生物学功能。目前对于外泌体在肝癌中作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外泌体的内容物可以反映其来源细胞的特性,从而区分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并在人体内广泛存在且获取便捷,故有望成为肝癌检测、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外泌体miRNA在肝癌发展过程中潜在的生物学效应及外泌体在肝癌中的相关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外泌体作为病毒感染中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在病毒传播、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外泌体在肝脏中的生物学功能,介绍了各型肝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功能。阐述了外泌体在甲肝病毒及戊肝病毒分泌、释放中的作用;外泌体可参与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参与抗病毒应答;还可介导丙肝病毒的复制及抗病毒过程、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并可促进丙型肝炎炎症进展及纤维化。深入研究外泌体在肝脏中的产生、释放、靶向及与靶细胞间的作用机制,可为进一步探索外泌体作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却不能用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肌组织病变解释的心肌疾病。该病为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晚期糖尿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在广泛微血管病变和代谢紊乱基础上出现广泛心肌组织的灶性坏死,逐渐出现亚临床心功能障碍,并逐渐进展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发生猝死。其机制尚不明确,也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小囊泡,含有多种RNA和蛋白质,现如今,外泌体特指盘状囊泡,直径在40-100 nm。多囊泡体是外泌体的主要来源,其是由细胞内的溶酶体微粒通过内陷而形成,其外膜与细胞膜融合以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外泌体存在于自身的体液中,能从一些可培养的细胞分泌出来。外泌体作为一种特异性分泌出来的膜泡,可以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一种工具。外泌体中的某些生物成分可能在DCM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对DCM的治疗有着一定作用。现主要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外泌体在DCM治疗中的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DCM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组织修复是临床治疗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伴随着组织细胞的再生、增殖、分化和迁移,炎症水平调节,活性氧(ROS)含量的回归稳态,伤面消肿愈合等过程。目前有关组织修复方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人意。通过对外泌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在促进组织修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外泌体促进组织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1 MSC的旁分泌机制MSC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是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分泌到细胞外的纳米级膜性微小囊泡,其在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外泌体(MSC-exo)是MSC重要的旁分泌途径,具有促进组织损伤修复与免疫调节等生物学作用。与MSC相比,MSC-exo有其独特的优势。研究显示,MSC-exo在多种肾脏疾病中通过递送蛋白质、信使RNA、微RNA等生物活性分子靶向受损组织,从而减轻肾损伤。本文对MSC-exo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的膜性囊泡,可以通过运送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到靶细胞而发挥信息和物质传递作用,从而影响靶细胞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朊病毒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外泌体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的生成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外泌体是一种由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生物活性囊泡.其携带了分泌细胞包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外泌体不仅能介导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信号转导和信息交流,而且在人体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来源的外泌体是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在提倡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