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12、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Ⅰ组为对照组,给予猴头菌片+奥美拉唑胶囊治疗;Ⅱ组为治疗组给予叶酸、维生素B12、复方丹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治疗12周后,Ⅱ组与Ⅰ组在临床症状缓解率、病理学改变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叶酸、维生素B12、复方丹参联合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萎缩胃黏膜、可逆转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闵华东 《当代医学》2013,(26):74-75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其中88例Hp阳性,92例阴性。Hp阳性患者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42和46例。给予A组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然后再给予叶酸治疗3个月。Hp阴性患者和B组给予叶酸治疗3个月。分别观察统计各组患者转归情况,比较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A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B组。胃镜评分中,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高于治疗后。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黏膜炎性反应、萎缩、活动性、肠上皮化生等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患者治疗前血清PGI水平低于治疗后,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高于治疗前。结论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Hp阳性患者88例,Hp阴性患者92例,将Hp阳性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42例,B组患者46例.为A组患者提供三联Hp根除治疗,再为其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叶酸治疗.为B组患者以及Hp阴性患者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叶酸治疗.对患者转归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治疗效果方面,A组相对于B组明显较好.在胃镜评分方面,全部研究样本经过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在肠上皮化生、萎缩以及黏膜炎性反应等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提供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能够有效抑制各种并发症状,增强药物治疗效果,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雪莲  李晓辉  何峰  吴维宇 《西部医学》2019,31(7):1048-1052
【摘要】 目的 探讨VB12、叶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HP CAG)的疗效及其对E Cad、MMP 9、Cyclin E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HP CAG患者186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93)与对照组(n=93)。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实验组给予四联疗法+VB12、叶酸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两组镜下胃黏膜检查得分,胃黏膜病理检查得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1(IL 1)、白介素 8(IL 8)、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等炎性因子,E 钙黏着蛋白(E Ca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等肿瘤因子,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 治疗后,两组胃黏膜镜下、病理检查得分及TNF α、IL 1、IL 8、hs CRP、MMP 9、Cyclin E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E Cad较治疗前升高;实验组胃黏膜镜下、病理检查得分、TNF α、IL 1、IL 8、hs CRP、MMP 9、Cyclin E均较对照组低,E Cad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内,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VB12、叶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 CAG可有效抑制MMP 9、Cyclin E表达,促进E Cad表达,抑制CAG的恶性进展,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加叶酸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及12周pH〉7.07及pH3.5-7.0者比例均低手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不同严重程度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较大,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姜黄素作用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姜黄素高浓度组、中浓度组、低浓度组、维酶素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只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先用50℃脱氧胆酸钠连续灌胃6个月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用对应的药物治疗6周,模型组除外.然后检测胃粘膜血流量,检测各组胃粘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并检测SOD活性.结果:用姜黄素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治疗后的胃粘膜组织接近正常;与模型组比,姜黄素各组胃粘膜血流量和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P<0.01),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姜黄素对大鼠CAG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胃粘膜血流量和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发生的相关性,同时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巨幼细胞贫血发生的影响。方法检测117例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与非萎缩性)患者(其中不伴巨幼细胞贫血者55例,伴巨幼细胞贫血者62例)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Hp经13C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巨幼细胞贫血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非贫血组(P<0.05),尤其以胃窦胃体萎缩为著(P<0.05)。伴巨幼细胞贫血组中,萎缩性胃炎组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均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窦胃体萎缩组中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胃窦萎缩组(P<0.05)。在萎缩性胃炎与非萎缩性胃炎中,Hp阳性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较Hp阴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可能相互作用、互为因果;Hp感染可促进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同时会影响维生素B12及叶酸的吸收,间接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疲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我们收集了就诊于慢性疲劳门诊的患者共67人,均以不明原因的疲劳为主诉,病程至少在半年以上;将他们按年龄段分成青壮年组(年龄〈50岁)和中老年组(年龄〉/50岁),并相应的配以健康对照组。结果:青壮年组和中老年组叶酸缺乏的发生率和血清叶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青壮年组维生素B12的发生率及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组血清维生素B1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文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B12缺乏很可能是中老年人慢性疲劳的原因之一,而青壮年慢性疲劳与此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中原农村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及其相应临床资料。结果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并停药2周后复查胃镜,治愈38例,显效9例,无效3例。结论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叶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叶酸联合瑞巴派特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8.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24%,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大蒜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给予大蒜素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4周各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1.48%。结论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大蒜素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伴发巨幼细胞贫血,将其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53)。实验室检查患者叶酸(FA)和维生素B12的水平,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结果经胃镜+病理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感染率为67.16%,对照组Hp感染率为69.81%;Hp阳性患者的维生素B12水平及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Hp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显著低于Hp阴性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有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诱发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能加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慢性疲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我们收集了就诊于慢性疲劳门诊的患者共67人,均以不明原因的疲劳为主诉,病程至少在半年以上;将他们按年龄段分成青壮年组(年龄<50岁)和中老年组(年龄≥50岁),并相应的配以健康对照组.结果青壮年组和中老年组叶酸缺乏的发生率和血清叶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青壮年组维生素B12的发生率及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组血清维生素B1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文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B12缺乏很可能是中老年人慢性疲劳的原因之一,而青壮年慢性疲劳与此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老年化现象日趋明显,同时萎缩性胃炎明显增多.有报道显示,叶酸对萎缩性胃炎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在组织学上有改善和逆转作用.为此,2005年12月~2009年12月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萎缩性胃炎患者76例,应用叶酸、维生素B1、吗丁啉治疗,观察其对胃黏膜的组织病理改善及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放免法测定5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浓度,发现患者组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维生素B12缺乏少见;患者组血清叶酸浓度低于对照组,叶酸缺乏率达14%。营养缺乏可能是导致维生素缺乏的主要原因。补充这此维生素,有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疾病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疾病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浓度的测定空军兰州医院内一科薛梅空军兰州医院同位素室王育敏为了解慢性胃疾病患者体内铁元素、叶酸、维生素B_12的浓度,我们测定了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患者血清铁旦白、叶酸、维生素B_12的浓度,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9.
20.
穴位注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消化系统易癌变的常见难治病之一,笔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CAG取得满意疗效,其中部分病人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杆菌(HP)和PCR技术HP-DNA扩增检查,以观察本疗法清除HP的作用。CAG病人60%以上伴有HP感染,CAG的发生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均与HP密切相关,所以清除HP是治愈CAG的前提,观察HP的变化,即可判断CAG的疗效和预后。符合CAG诊断标准的33例伴HP感染的CAG病人,性别:男15例,女18例;年龄28~68岁,平均52.84士863岁;病程:l~30年,平均10.78士8.56年,病情:重度11例,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