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P)是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凶险的一种疾病,以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较多。近年来大量报道应用十二指肠镜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仍有争议。我院从2005年4月~2008年4月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23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经正确治疗与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由胆道疾病诱发的急性胰腺炎,临床上极为常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议。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和不断成熟的操作技术,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进行早期手术,可减少痛苦,降低费用,防止复发。本院自2001年8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微创治疗,均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用手术及ERCP、区域动脉灌注、中医中药等综合方法治疗胆源性重症胰腺炎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死亡8例,发生并发症10例(14% ),其中胰腺假性囊肿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2例,腹腔脓肿1例。结论 强调个体化原则,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贾丽华 《护理研究》2007,21(1):133-134
胆源性胰腺炎是胆道结石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对胆源性胰腺炎急诊(24h内)或早期(72h内)行内镜逆行胆道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加之手术前后护理,可有效地避免胆道脓毒症(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现将2003年3月-2004年3月18例胆源性胰腺炎行ERCP加EST治疗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分析38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手术时机及方法。结果38例病例经早期手术治疗,36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早期手术,可阻断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02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8例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首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合并胆囊结石者,待胰腺炎恢复后,施行腹腔胆囊切除术等。结果全组18例病人均行鼻胆管引流(ENBD),11例胆管结石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取出,胰腺炎顺利治愈17例,治愈率94.4%:6例取石失败。二次内镜治疗行胆道支架引流术、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ENBD+EST,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胰管压力,避免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该微创技术尤为适合高龄、合并有多脏器功能不全、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5-2005年采用手术治疗26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5年1月-2005年3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138例,其中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1~78岁,平均48.5岁。2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死亡9例(占34.6%),治愈15例(占57.7%),转为胰腺假性囊肿2例(占7.7%)。  相似文献   

8.
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有急性胆道感染,60%是由于结石堵塞,30%为高脂肪饮食、酒精中毒、外伤等,致使乳头扩约肌痉挛收缩,而引起胰腺之微循环阻力增加,血供减少之故,治疗策略绝大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非手术治愈。目前较多学者仍主张对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我院自1988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0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9例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中,48例经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后1-2周内延期手术;11例急诊手术,1例死亡。37例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先经非手术治疗,18例在24-48h后症状不缓解行急诊手术,19例在症状缓解后1—2周内行延期手术,均获治愈。结论 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选择非手术治疗,症状缓解后延期手术。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在非手术治疗24h-48h症状不缓解则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急诊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取石,35例治疗成功。结果:24例轻型胰腺炎经内镜治疗后均得到治愈,11例重症胰腺炎中8例缓解,2例因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是胆源性胰腺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早期行ERCP检查和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评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本组58例患者均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见因ERCP检查和治疗而使病情加重者。结论 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快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及防止胆汁胰管反流的特点,可使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临床怀疑为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以阻止病情进一步向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技术在胆系结石的运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间联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处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5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成功采用“三镜”联合技术完成治疗.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组5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组50例,留置“T”管28例,胆总管一期缝合22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组20例.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三镜”联合方案具有患者损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等优点,提高了胆系结石微创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72h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ERCP组),并与同期保守治疗36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ERCP组全部成功实施EST,66例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及气囊取石,所有82例均行鼻胆管引流,重症组8例同时行胰管支架引流。ERCP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RCP组重症组死亡率8.33%,对照组重症组死亡率33.33%。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治疗是安全的,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减少病人住院天数和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004年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84例,予早期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均获痊愈;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38例,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胰腺坏死、感染,予手术引流,痊愈32例,死亡6例。结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有胆道梗阻者,早期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获良好预后;对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出现坏死感染者应及时手术引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55例,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损伤、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5例患者保胆手术成功率为98.2%,手术时间平均(48.2±4.3)min;术中出血平均(13.3±2.5)mL;住院时间平均(3.9±0.5)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胆漏、出血、切口感染、腹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于入院后48小时内行ERCP,20例同期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RCP组治疗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与内镜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ERCP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60.4±11.4)小时vs(88.6±18.5)小时、住院时间(11.4±2.1)天vs(18.3±3.5)天、肠道恢复通气时间(4.4±1.5)天vs(7.8±2.3)天、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5.7±1.8)天vs(8.5±3.1)天(P〈0.05或〈0.01);ERCP组住院费用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第1天血清淀粉酶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ERCP安全有效,ERCP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re biliary tract disease and alcoholism, but other causes account for about 10% of cases. Acute pancreatitis can be divided clinically into mild and severe (necrotic) disease. Risk of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varies with the etiology, severity, and number of episodes and is highest in severe cases and biliary tract-related disease. Amylase determination is the best diagnostic serum screening test. Ultrason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ography are also extremely useful in diagnosis.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usually consists of supportive measures; the roles of peritoneal lavage and surgery remain controversial. Pseudocysts occur in about 25% of patients but can be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appropriate therapy.  相似文献   

18.
罗勇 《华西医学》2009,24(2):423-424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死亡4例;12例急诊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2例;169例延期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治愈;56例择期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以胆道梗阻为主的ABP应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胆道无梗阻先采用非手术治疗,胰腺炎控制后,再处理胆道病变。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8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均以恶心、呕吐、上腹痛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血、尿淀粉酶升高;18例中轻型急性胰腺炎1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6例;有胆囊炎或胆道结石病史14例,伴高脂血症10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例;采用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8例;终止妊娠者13例,4例继续妊娠,宫内胎儿死亡1例。结论:掌握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与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围生期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病因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重庆市部分三甲医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2 227例AP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其病因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 227例AP患者病因分布为胆源性1 137例(51.0%),代谢性741例(33.3%),酒精性349例(15.7%);局部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9.0%,其中胆源性489例(43.0%),代谢性269例(36.3%),酒精性111例(31.6%),胆源性AP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他2组,酒精性与代谢性AP局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胰周渗液累及的部位数量将局部并发症分为轻、中、重3级,性别、年龄对于局部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性AP局部并发症比代谢性AP和酒精性AP严重(P0.05),代谢性AP和酒精性AP在局部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AP局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代谢性AP和酒精性AP,胆源性AP的局部并发症也较其他2组严重,可见,保守治疗对于胆源性AP的疗效不及其他病因类型的AP,因此,在临床上处理胆源性AP时应及时解除胆管梗阻,而不能仅仅对炎性反应渗出情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