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对比加权的MRI序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并定性分析的价值。方法 采用采用1.5T磁共振仪、多对比加权序列3D—TOF、FSEPDWI、FSE—DIRT.WI、FSE—DIRPDWI、FSE—DIRT2WI对24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的35个颈动脉斑块进行MRI成像.分析斑块信号特征。结果 35个粥粥样斑块中18个斑块在所有序列上信号单一均匀;17个斑块在一个或多个序列上信号混杂,其中9个斑块含有脂质核心信号;9个斑块含钙化信号;1个表现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10个斑块可见厚纤维帽信号;23个表现为薄纤维帽信号特征;2个斑块表面不光滑。结论 采用多对比加权的MRI序列可以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其进行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3.0 T MRI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择我院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4月收治的62例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0 T MRI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处的斑块成分及不同类型斑块的信号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组成成分的差异。 结果  共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9个,斑块分型:Ⅰ~Ⅱ型11个(9.24%),Ⅲ型31个(26.05%),Ⅳ~Ⅴ型24个(20.17%),Ⅵ型37个(31.09%),Ⅶ型16个(13.45%)。所有斑块在MRI上均表现为环形或偏心性管壁增厚,且部分伴有局部新月形或半月形信号突入管腔,不同成分斑块在MRI上的表现各有所不同。所有检出的颈动脉斑块中稳定斑块共计62个,不稳定斑块57个。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出现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稳定斑块出现脂质核心、出血、血栓形成以及纤维帽破裂的比例高于稳定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3.0 T MRI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成分及稳定性作出准确评价,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预测及病情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否先期预测脑梗死的发生?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均为佛山市常住居民,年龄23~87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48例(脑梗死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方法:对两组患者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情况。结果: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增厚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76.6%,对照组为15.6%,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x^2=40.877,P&;lt;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58.8%,对照组为26.7%,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99,P&;lt;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关,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3.0 T MR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成分,并据此对斑块进行分型;探讨斑块成分、类型与临床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评价应用高场强MR对斑块进行早期诊断的预警作用。方法对108例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施行颈动脉斑块的MRI检查。颈动脉MR检查使用Philips或GE 3.0 T MR扫描仪,线圈选用颈动脉专用8通道表面线圈,扫描序列包括3D TOF、T1WI、T2WI、PDWI、MP-RAGE及CE-T1WI。FOV 14 cm,TOF及MP-RAGE序列扫描层厚2 mm,间隔-1 mm,余各序列扫描层厚2 mm,间隔0。对颈动脉分叉前后管腔的狭窄程度、斑块的成分(有无出血、钙化、疏松间质)、纤维帽的状况(厚、薄、破溃)等情况做出判断,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分型标准对每支血管的斑块进行分型。将入组血管按照颈动脉供血区相应脑缺血性症状的有无分为有症状组及无症状组两组,用独立t检验比较两组血管在狭窄程度上的差异;用卡方检验评估两组血管斑块内出现出血、钙化、疏松间质及纤维帽破溃的情况差异,判断斑块类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狭窄程度、纤维帽破溃、斑块内出血、钙化及疏松间质对临床症状的影响度强弱。结果108例患者中,共发现有斑块血管198支:有症状组血管共计64支;无症状组血管共有134支,其中3支血管因MRI检查前已施行支架置入术不予入组,故无症状组血管共计131支。两组血管在管腔狭窄程度、纤维帽的完整性和斑块是否有出血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而在斑块钙化、疏松间质的出现率上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有症状组血管中,斑块类型比较密集,Ⅵ型斑块所占比例最大(71.8%),而在无症状组,Ⅵ型与Ⅳ~Ⅴ型均较多(分别为44.7%和30.4%);将两组中斑块类型粗略分为Ⅵ型与非Ⅵ型斑块,显示Ⅵ型斑块所占比例在有症状组更显著(P<0.01)。在血管狭窄度、纤维帽破溃、斑块有出血、钙化及疏松间质这5个因素中,纤维帽是否有破溃与临床症状的关联程度最大,其次为管腔狭窄度的高低,而斑块内出血及疏松间质的有无对临床症状影响较弱,斑块内钙化则与临床症状的发生无关。结论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颈动脉斑块的MRI形态学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斑块内成分的差异与临床症状的出现有明显相关性,其与临床脑缺血性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依次为:斑块破溃、管腔狭窄程度提升、斑块内存在疏松间质、斑块内有出血、斑块钙化;在斑块分型上,Ⅵ型代表了临床所谓的易损斑块,间接反映出斑块表面纤维帽破溃和斑块出血与临床症状关系密切。提示通过MRI检查分析斑块内成分来预测临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可行的,将能为临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预防卒中发生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5.
MRI与CT对比分析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MRI和CT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影像学特征的评估能力。 方法 1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后,分别接受颈动脉CTA和MR检查。观察颈动脉分叉处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纤维帽状态、斑块内出血和钙化等。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差异。 结果 CT和MRI显示血管平均狭窄程度均为24%(t=0.461,P>0.05)。CT发现18支血管46处钙化,MRI发现17支血管39处钙化。MRI发现2支血管斑块内有小灶出血,CT无法显示斑块内出血。MRI发现4支血管的不稳定纤维帽,CT发现3支血管的不稳定纤维帽。 结论 CT与MRI均可较好地判断病变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但MRI更适于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本文主要介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病理机制,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目前对其检测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否先期预测脑梗死的发生?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均为佛山市常住居民,年龄23~87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48例(脑梗死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方法对两组患者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情况.结果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76.6%,对照组为15.6%,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x2=40.877,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脑梗死组为58.8%,对照组为26.7%,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99,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关,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42例意识清楚的脑梗死患者和78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行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4.8%,对照组检出率28.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相关(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成分检出及斑块稳定性判定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斑块内部检出成分和斑块分型进行分析。结果:4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检出78个硬化斑块,每种类型硬化斑块在颈动脉分布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成分检出中,不稳定斑块脂质、出血、血栓、纤维帽破裂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P<0.05),但两组钙化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斑块内部成分可得到有效检出,斑块分型得到有效区分,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及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行颈部及头颅MRI、MRA检查,分析斑块的MRI不同分型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 (1)100例患者MRI共检出261处粥样硬化斑块,按AHA斑块分型,各型斑块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狭窄程度计算I级、I级以上颈动脉狭窄和脑梗死的相关性r=0.710(P=0.000).结论 (1)采用多对比加权的MRI序列对斑块具有准确定位及分型能力,且分析斑块的稳定性;(2)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动脉严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RI在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设置实验组16只,对照组4只,结合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和间断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建模后2、3、4个月分别行高分辨MR成像.通过测量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管腔面积、管壁信号增强程度等指标,观察腹主动脉壁的重构过程,并对模型最终的斑块成分进行MRI和组织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对17只兔(实验组14只,对照组3只)完成3次MR检查,并获得组织病理学结果.MRI显示,实验组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逐渐增厚,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腹主动脉管腔进行性扩张,管壁强化程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但演变过程不明显.另外,MRI对兔腹主动脉硬化斑块的成分判别限制在纤维、脂质和钙化斑块,对纤维斑块、脂质斑块识别率较高.结论 高分辨MRI可以无创性地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腹主动脉管壁重构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对动脉硬化斑块的预后和药物干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内脂质坏死核心(LRNC)的准确性。方法 对19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前行MR颈动脉检查,于MRI图像和病理组织学切片上分别测量LRNC的大小,计算其所占总管壁面积的百分比,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共151个MRI图像层面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区域相匹配,MRI与组织学测得LRNC占总管壁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20.64±9.03)%和(18.65±9.49)%,两者具有中-高度相关性(r=0.69,P<0.001)。结论 MRI可定量测量颈动脉斑块内LRNC,有助于预测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A low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is a risk factor f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an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size and composi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rrelate HDL levels with carotid plaque burden and composition by MRI. Thirty-fou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receiving simvastatin plus niacin or placebo for both drugs for three yea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undergo MRI of carotid arteries. Atherosclerotic plaque wall volumes (WVs) and plaque components including lipid rich/necrotic core (LR/NC), calcium, fibrous tissue, and loose matrix were measured. Mean WV or atherosclerotic burde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otal HDL-C levels (r = −0.39, P = 0.02), HDL2 (r = −0.36, P = 0.03), HDL3 (r = −0.34, P = 0.04), and LDL/HDL ratio (r = 0.42, P = 0.02). Plaque lipid composition or LR/NC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DL3 (r = −0.68, P = 0.02). Patients with low HDL levels (≤35 mg/dL) had increased WV (97 ± 23 vs. 81 ± 19 mm3, P = 0.05)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HDL levels > 35 mg/dL. Among CAD patients, low HDL-C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burden and lipid content by MR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轻度狭窄或无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高分辨率MRI(HRMRI)特征。方法 对103例近期出现脑血管病症状且伴颈动脉AS斑块的患者行颈动脉HRMRI。排除图像质量差或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50%)者。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无狭窄(无狭窄组)与轻度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1%~49%)颈动脉AS斑块的负荷及成分特征差异。结果 最终86例患者共155支颈动脉血管纳入研究,轻度狭窄组24支,无狭窄组131支。无狭窄与轻度狭窄组颈动脉管腔面积[(53.40±15.29)mm2 vs (41.30±11.57)mm2, P<0.001]和最大管壁厚度[(2.16±0.90)mm vs (3.30±1.25)mm, 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管壁面积[(31.69±6.80)mm2 vs (32.80±9.33)mm2, P=0.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存在中度风险斑块、高风险斑块者分别占10.69%(14/131)、6.11%(8/131)和20.83%(5/24)、20.83%(5/24)。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与管腔狭窄程度之间呈正相关(r=0.430,P<0.001)。结论 无狭窄或轻度狭窄的颈动脉血管仍存在发生不稳定斑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张兆琪  董莉  于薇 《磁共振成像》2010,1(6):422-428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原因。及时识别斑块的易损性逐渐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影像学技术能直观易损斑块相关特征,提供相应治疗策略。核磁共振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手段,可以对斑块的形态和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就核磁共振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功能学检查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3.0T MR影像学改变,探讨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特征.方法 本研究收集10例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病例,平均年龄22岁,平均接受柔道训练8年.全部病例均行3T MR膝关节检查,应用膝关节专用线圈,行斜矢状位T1WI,T2WI,质子密度抑脂序列,和横断面、冠状面T2wI序列扫描,回顾性分析膝关节损伤情况.结果 ①半月板损伤8例(8/10)内侧半月板后角Ⅲ度损伤,8例(8/10)外侧半月板前角Ⅲ度损伤,5例(5/10)外侧半月板后角Ⅲ度损伤;②韧带损伤2例(2/10)前交叉韧带断裂,7例(7/10)内侧副韧带Ⅱ度损伤,2例(2/10)内侧副韧带Ⅲ度断裂损伤;3例(3/10)外侧副韧带断裂,3例(3/10)胭肌腱断裂;1例(1/10)髌韧带断裂,3例髌腱炎(3/10);③软骨损伤8例(8/10)髌骨软骨Ⅲ度损伤,1例(1/10)髌骨软骨Ⅳ度损伤;④骨质改变3例(3/10)骨折分别位于髌骨上极、胫骨平台塌陷骨折、胫骨前交义韧带止点骨折,4例(4/10)骨挫伤;⑤关节积液10例(10/10)均表现为关节囊内的长T1长T2信号影,其中1例(1/10)患者为关节积血.结论 3.0T MRI能够最佳地显示女子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多发运动损伤、急慢性损伤,十分有益于指导柔道运动员膝关节功能保护和损伤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伤残死亡的首要原因,而颈动脉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斑块内出血是易损斑块的一个重要特征。早期识别颈动脉粥样斑块成分对预防和控制缺血性脑卒中至关重要。高分辨率MRI具有高组织分辨率、无创、可重复性的优点,是识别颈动脉血管形态和量化颈动脉斑块成分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快速、准确地诊断斑块内出血的MRI技术不断地发展。作者就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斑块内出血的临床应用及技术进展方面作一篇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