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内镜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组成.方法对1000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的患者,在距首次出血72h以内进行内镜检查.男603例,女397例,年龄16岁~87岁,平均年龄40.9岁.部分病例诊断经手术或内镜活检后确诊.所有患者均作Hp检测.结果食管癌14例,食管炎10例,食管溃疡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52例,责门粘膜撕裂症11例胃溃疡189例,胃癌102例,胃炎91例,出血性胃炎50例,残胃炎25例,胃异位胰腺2例,胃底血管畸形5例,吻合口溃疡1且例十二指肠溃疡227例,复合性溃疡45例,出血性十二指肠炎31例,肠蛔虫症7例,十二指肠憩室5例,十二指肠脉瘤样息肉6例,荨麻诊6例,肝胆胰疾病17例(胰头癌3例,胆管胆囊结石8例,肝癌4例,肝脓疡2例).不明69例.镜检阳性率93.1%.Hp阳性率62.1%.结论出血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慢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胃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其他.消化性溃疡为出血首位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电图(EGG)对消化道疾病检查的准确性,探讨EG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7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先经内镜(GF)及病理检查确诊后,在当天或3d内行EGG对照检查,经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结果EGG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70例与GF及病理对照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胃炎为55.9%,消化性溃疡为47.4%,胃癌为13.6%.(假阳性高,为70%).EGG对胃粘膜脱垂、胃内息肉、异物等非癌性“占位性病变”不能作出诊断.结论GF检查已成为上消化道疾病一种重要而安全的诊疗手段,GF能观察病变部位,性质和程度,GF活组织检查是确诊胃癌的最佳方法.胃电微弱,经常出现干扰淹没信号,使分析极为困难,加之(参考诊断标准)中波幅重叠,设备质量标准不一,故易出现误诊.由本研究结果表明EGG对上消化道疾病检查准确性不高,符合率低,尤其是对胃癌符合率更低,故笔者认为EGG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老年人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方法用纤维内镜对1286例有消化不良的老人进行检查,男986例,女300例;年龄60岁~87岁.病程20d~40+a.临床主要症状是上版不适,疼痛,腹胀,嗳气,反酸,食欲下降,呕血或反复黑便.主要体证是上腹中部有压疼.结果经内镜检查发现慢性胃炎680例,占被检者的52.88%,这同南京和上海内镜检查资料慢性胃炎占55.8%和52.2%是相一致的,消化性溃疡232例,占被检者的18.04%,这比占一般人群中的10%为高.胃癌(138例)和食管癌(94例)共检出232例,占被检者的18.04%,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胃癌的男女比是5:1,这比资料男女比为3:1高;食管癌男女比是37:1,也比资料1.3~2.7:1高,考虑同被检者都是因有消化不良才来检查有关.结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和食管癌肿是引起老人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胃癌和食管癌仍是威胁老人生存的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床资料临床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的患者共608例,分两组.老年组年龄≥60岁,(n=260),老年前组<59岁,(n=348),均于就诊48h内行内镜检查.老年组检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3例(28.07%),老年前组199例(57.18%)P<0.01.胃溃疡73例,49例(28.07%,14.08%)P<0.01.溃疡部位在胃体上部分别占32.88%,18.37%;胃体下部4.10%,12.24%;胃角30.14%,40.82%;胃窦20.55%,10.20%;幽门12.33%,18.37%,急性胃粘膜病变29例,16例(11.15%,4.59%),P<0.01.食管癌、胃癌27例,16例(10.38%,4.59%)P<0.01.食管胃痛静脉曲张28例,14例(10.76%,11.78%)P>0.05.责门粘膜撕裂综合征19例.讨论①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恶性肿瘤.而老年前组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多见,部位以胃体上部及胃窦部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内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症因诊断价值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OlympasGIF-Q10型纤维内缓、GIF-rQ230型电子内镜对61例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及黑便等症状的患儿行内镜检查,对其中30例慢性残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儿进行胃粘膜活检作病理学Hp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61例患儿内镜及清理检查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33例.胃溃疡1例,复合性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慢性残表性胃炎伴食管下段炎、贲门炎2例,胃粘膜脱垂并胃炎3例,食管异物1例,球部蛔虫1例.1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残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及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19例慢性发表性胃炎胃粘膜病理切片查见Hp16例,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17例,平均Hp感染率为90%,所有有Hp感染的患儿均经快速抗Hp等治愈.结论小儿内镜检查安全、方便,是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病因诊断最准确的方法.有反复上腹痛、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症状者.提示Hp感染达90%,快速抗Hp治疗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6.
内镜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检测94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内镜检查中的感染率.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而做内镜检查的患者943例,男692例,女251例,年龄21岁~89岁,平均45.6岁.常规检查内镜,在胃窦部及病变处取材,分别进行快速尿素酶及组织学诊断.结果943例病例中Hp阳性563例占59.7%,慢性胃炎479例,Hp阳性241例占50.3%,轻度炎症Hp阳性率为14.7%,中、重度炎症Hp阳性率为69.9%,轻与中、重度炎症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炎症愈重,Hp感染率愈高.消化性溃疡336例,Hp阳性276例占82.1%.胃溃疡Hp阳性率为80.4%,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率为87.6%.溃疡部位及分期与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窦部炎症,消化性溃疡伴胃粘膜中,重症炎症Hp阳性率为94.8%,说明Hp相关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残胃27例,Hp阳性11例占40.7%,息肉26例,Hp阳性10例占38.5%,胃癌75例,Hp阳性25例占33.3%.结论Hp阳性率以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最高,其次是残胃和息肉,胃癌最低.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与上消化道肿瘤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与上消化道肿瘤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崔国亭陈占勋宋汴敏卜祥振杜建新我院1982年8月~1995年2月共作胃镜检查28919例,现就对检出的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癌的发病部位、年龄与季节的关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统计方法:①以月、年为单位分别统...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及导致死亡的病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134例,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120例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主要为酸相关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食管炎)71例,占73.9%;胃癌14例,占14.5%。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18例,非老年组8例(P<0.05)。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老年组28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例,P<0.01)。老年组死亡18例,病死率为13.4%,其中15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5.0%(P<0.01)。结论酸相关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消化性溃疡流行特点李泽纯解放军12中心医院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844200SubjectheadingsPepticulcer/epidemiologyPepticulcer/ethnologyMinoritygroupsage...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经内镜胃窦活检粘膜用快速尿素酶测定法及细菌学涂片法对3318例受检者检测Hp,而后对各种上消化道疾病Hp阳性率进行临床分析.Hp感染评判标准:上述二项检测法中凡有一项阳性即为Hp阳性;二项均阴性则为Hp阴性.结果3318例受检者中慢性活动性胃炎847例,慢性非活动性胃炎1213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597例,愈合期十二指肠溃疡198例,活动性胃溃疡187例,愈合期胃溃疡44例,复合性溃疡77例,胃癌34例,残胃53例,正常胃粘膜68例.其Hp阳性率分别为81.7%,22.3%,76.7%,61.6%,68.5%,50%,74%,41.2%,32%,29%.统计结果显示,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X2检验P<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本文证实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食管内镜检查4228例郭慧平1李志洁2李靖3林晓银1Subjectheadingsesophagitis/diagnosis;esophagealneoplasms/diagnosis;esophagoscopy主题词食管炎/诊断;食管肿瘤/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硝苯吡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3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和消化性溃疡等出血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吡啶治疗,其中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3例(34.2%),消化性溃疡18例(47.4%),急性出血性胃炎6例(15.8%),胃癌1例(2.6%).男26例,女12例,年龄20岁~63岁,其中20岁~49岁者31例(81.6%),病程6mo~13a,临床表现为大量呕血和(或)柏油样便,出血量1000mL~2500mL,血压下降(<12/8kPa),心率加快(>100次/min),血红蛋白40g/L~80g/L,24h~72h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相应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硝苯吡啶治疗72h后,消化性溃疡等出血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18例消化性溃疡中有6例24h内出血停止,血压、脉搏恢复正常.9例于72h内无活动性出血,3例无改善,总有效率为83.3%;6例急性出血性胃炎中有2例于24h内出血停止,血压、脉搏恢复正常,3例于48h内无活动性出血,1例无改善,总有效率为83.3%;1例胄癌无改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有3例于24h内出血停止,血压、脉搏恢复正常,7例于72h内无  相似文献   

13.
原因未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6例赵伟东李颖臧呸兰牛海洲山东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山东省东营市257034主题词胃肠出血/诊断内窥镜检查胃肿瘤消化性溃疡Subjectheadings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eti...  相似文献   

14.
内镜检查与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20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其他少见原因,如上消化道血管病变导致的活动性出血,即使在内镜下也不易确诊。由此可见,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多种病因造成的疾病,病势凶险,常伴有失血性休克。内科药物治疗有时效果不好,外科手术指征难掌握,麻醉关难过,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颇高。为了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水平,探讨其病因诊断和内镜治疗特点,现将我们所遇到的20例紧急内镜检查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上消化道出血30例内镜检查卢美全1李兆申2许国铭2耿振兴21湖南省江永县人民医院内科425400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题词胃肠出血内窥镜检查消化性溃疡出血Subjectheadingsgastrointestinalhemerrh...  相似文献   

16.
上消化道疾病2099例Hp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上消化道疾病2099例Hp感染调查刘枫兰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内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00SubjectheadingsGastritis/microbiologyPepticulcer/microbiologyHelicobacterinfectio...  相似文献   

17.
十年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了解胃肠疾病构成,分析胃肠疾病的季节变化及其发病趋势.方法收集中山医院198601/199512十年内镜检查资料,应用EpiInfo统计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接受内镜检查的30439例次病例中,男19883例次,占653%.女性10556例次,占347%.平均年龄44岁±13岁.胃大部切除术后962例次,占38%;因上消化道出血接受检查4121例次,占135%.②在排除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例中,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最高,为362%,恶性肿瘤732例,占25%,其中822%的病例年龄在45岁以上.③对不同月份溃疡病检出率比较显示,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检出率在8月份最低,为131%,明显低于其他各月份;胃溃疡及复合溃疡在各月份检出率变化不大.④对不同年份溃疡检出率变化趋势分析显示,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溃疡病在内镜检查中仍是主要的发现,且十二指肠溃疡发病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在45岁以上的人群应警惕胃癌发病的可能.早期内镜检查,及时诊断治疗可减少溃疡并发症如穿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息肉内镜结扎治疗术的配合及护理穆琳张少玲黄裕新闻勤生Subjectheadingsesophagealneoplasms/therapy;stomachneoplasms/therapy;polyps/therapy主题词食管肿瘤/治疗;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收集10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82例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针对其特点进行临床分析和内镜检查对照.方法随机将10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和82例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分成两组,分析其原发病、临床症状及其特点.10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4例均做内镜检查,40例因病情危重及其他原因未做内镜.非老年组82例,做内镜检查58例,其结果两组加以对照.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因胃、十二指肠溃疡为主60例,占55.55%;对照组同糜烂性胃炎为主21例,占25.6%.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无症状黑便为首发者28例,占25.92%;对照组仅6例,占7.32%.10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死亡29例,占26.85%;对照组死亡6例,占7.3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老年性疾病的急重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基础.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以内科治疗为主,内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条件允许,可对老年人群定期做健康检查,以期尽早确定诊断,给予及时治疗,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残胃癌65例     
目的了解胃切除术后残胃癌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内镜检查对287例因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等行胃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并了解术后病变发生时间、癌灶好发部位及主要症状、癌旁粘膜病理特征.结果共发现残胃癌65例,男44例,女21例;年龄37岁~71岁,平均46.4岁±13.5岁.距初次手术时间4a~26a,平均13.7a,其中术后4a~5a发生10例,5a~10a27例,10a以上28例.初次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者11例,毕Ⅱ式者54例.因残胃癌发生部位的不同,临床症状各异,发生于吻合口及残胃小弯侧的癌多以上腹部疼痛、纳差、贫血、消瘦为主;发生于贲门胃底部的癌多表现为胸骨后异物感、吞咽困难、呕吐.内镜下见癌灶发生于吻合口部35例、残胃小弯侧20例、贲门胃底部10例.以粘膜肿胀、出血、糜烂21例,结节状29例,溃疡型15例.65例残胃癌中低分化腺癌34例、未分化癌16例、粘液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1例、腺鳞癌10例.癌旁粘膜特点:病变部位之癌旁粘膜2/3以上伴有萎缩性炎或萎缩增生性炎,特别是吻合口部及残胃粘膜常见息肉样增生,粘膜深层或粘膜下腺管囊性扩张,伴有中、重度粘膜异型增生,尤其是腺瘤型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者占84.6%.结论需加强对胃切除术后尤其是良性疾病胃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