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房束旁道的电生理特点与Mahaim电位在射频导管消融 (RFCA)中的意义。 1997年 7月至 2 0 0 3年 1月对 3例拟诊为房束旁道引起的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RFCA。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18,2 3,2 5岁。心动过速发作史 7~ 16年 ,频率 180~ 2 30次 /分 ,发作时均有明显心悸 ,其中 1例伴头晕、胸闷。窦性心律时心电图 1例正常 ,另 2例示轻微预激。食管心房调搏与心房程序刺激均易诱发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呈宽QRS波形。 3例均在三尖瓣环右后侧壁标测到的Mahaim电位处 ,于窦性心律及心房起搏下放电消融。 2例彻底阻断旁道前向传导 ,另 1例反复放电未阻断旁道 ,但重复术前程序刺激心动过速不再诱发。分别随访 5年、2年、6个月心动过速均未复发。结论 :RFCA治疗房束旁道介导的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Mahaim电位在RFCA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具有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的房室旁道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4例患者,均有阵发性心悸史,且发作时心电图均显示为窄QRS波心动过速,按常规方法接受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4例均证实存在旁道的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且均诱发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房逆传最早激动部位均为左房。于快频率心室刺激下标测消融靶点,消融均获成功。结论旁道的快频率依赖性传导为一种少见电生理现象,可伴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3.
希氏束旁旁道是临床少见的间隔旁道 (AP) ,由于解剖部位特殊 ,邻近希氏束 ,消融时易造成房室传导阻滞。本文总结笔者 2 0 0 1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电生理室研修期间的 2 1例希氏束旁旁道患者经射频消融 (RFCA)治疗成功资料 ,对此特殊AP的心电图特点及RFCA治疗进行讨论。1 资料和方法2 1例患者 ,男性 10例 ,女性 11例 ,年龄平均 3 6岁 ,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或呈无休止性 ,病史 2~ 8年 ,其中显性旁道 18例 ,间隙性旁道 3例。1.1 心电图检查 所有患者均记录体表 12导联心电图及心动过速图形 ,分析 18例病人各个导联δ波极性 ,L2 、L3、a…  相似文献   

4.
希氏束旁道是间隔部房室旁道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其解剖部位邻近希氏束,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易发生传导系统并发症。我院对8例希氏束旁道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患者进行了消融治疗。现将其食管心脏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1岁。因阵发性心悸7年入院。体检、X线胸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心电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根据6波极性旁道定位于右侧后游离壁。心内电生理检查:窦性心律时,心室激动顺序为希氏束→冠状窦口→冠状窦远端(图1左),提示右侧显性旁道。射频消融前,右心室或右心房程控刺激可诱发4种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图1右、图2左右及图3左)。图1右、图2的逆行心房激动顺序为冠状窦远端→冠状窦口→希氏束是→高位右心房。图3左侧最早的逆行心房激动也位于冠状窦远端,提示存在左侧隐匿性附加径路。消融左侧隐匿性附加径路过程中心动过速并不终止,而是由一种窄QRS心动过速转变成另一种频率相同但逆行心房激动顺序不同的窄QRS心动过速(图3右)。消融右侧旁道后,反复右心房及右心室程控刺激均未诱发室上速,快速心室起搏呈室房分离。电生理诊断:左侧隐匿性旁道、右侧显性旁道伴5种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对8例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分析房室、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定位,并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证实存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旁道,在较慢频率起搏右心室时旁道逆传发生阻滞,而以中等频率起搏时表现为间断旁道逆传,较快频率起搏时才表现为旁道1:1传导且均诱发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快频率心室刺激下标测消融靶点,消融均获成功。结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有时可发生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现象,并伴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中需注意分辨,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宽房室旁道的心内电生理特点、消融的技巧。方法:总结分析10例宽房室旁道的临床资料、心内电生理特点及消融结果。结果:10例宽房室旁道:显性旁道(4例),隐性旁道(6例),消融靶点5~14(8.5±3.0)个,消融范围10.0~25.0(16.7±5.1)mm。1例患者术后1个月时心动过速发作,经心内电生理检查靶点位置仍位于原靶点范围内,通过再次射频消融成功;9例患者射频消融成功,随访无复发。1例患者术前心脏彩超检查存在主动脉瓣少量反流,术后1年随访无加重;余9例患者术前瓣膜功能正常,术后1年心脏彩超检查无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情况。10例患者消融术后均无瓣膜损伤。结论:宽房室旁道,在较大范围内均可标测到多处理想靶点,呈连续性,旁道长度可以超过10mm。欲成功消融宽房室旁道,需要在靶点图好的部位做到消融时间足(1~2min)、缓慢移动,使旁道被线性横断、避免漏点。术后需要注意增加观察时间。心内途径射频消融治疗宽房室旁道,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旁道折返的少见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电生理检查中发现的几种少见的旁道电生理特性。例1为一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心室扫描示旁道逆向有效不应期260ms,但520-390ms时无逆向传导功能。例2为一慢-慢型房室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时存在一条右侧隐匿性房室旁道作为旁观者。例3为一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其体表心电图呈典型马海姆纤维型预激综合征,电生理揭示存在左侧房室隐匿性旁道和束室旁道两条附加旁道,前者为心动过速的逆传支,后者与房室结-希室束同为顺传支。对上述几种少见的电生理现象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食道心房调搏技术鉴别Mahaim纤维。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旁道具有前传功能患者的食道电生理检查。其中Mahaim纤维组7例,Kent氏束组46例,对比两组的经食道心房起搏后S-R间期、旁道递减功能(ΔS-R)、旁道不应期(AP-ERP)、及心动过速发作特点。结果: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中,S1S1起搏时Mahaim纤维组S-R间期较Kent氏束组长[(71±20)ms vs. (28±14)ms,P<0.05];Mahaim纤维组可见ΔS-R[(103±28)ms vs.(12±11)ms,P<0.01);两者的AP-ERP无显著差异。Mahaim纤维组7例均诱发出宽QRS波心动过速,Kent氏束组3例为宽QRS波心动过速。结论: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可鉴别Mahaim纤维。  相似文献   

10.
房室多旁道的电生理特征及其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房室多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方法 23例患者经电生理检查确定房室多旁道,应用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室上速,确定每条旁道的电生理特征及与心动过速的关系,按照标测部位对相关旁道逐步消融,以射频消融成功确定旁道位置。结果 23例中检出旁道49条,其中三条旁道3例;左侧多旁道12例,右侧多旁道2例,双侧多旁道9例;左侧多旁道以隐匿性为主;右侧多旁道多为显性;未见心动过速时右侧旁道前传而同侧旁道逆传现象。结论 多旁道患者应首先确定和消融与心动过速相关旁道;左侧多旁道应以诱发心动过速或快速心室起搏方法标测;右侧多旁道应同步描记12导联体表心电图,旁道消融成功可能仅见于QRS波的变化,双侧多旁道应首先消融左侧旁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CA)治疗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的疗效.方法对8例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患者,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30.4岁±18.1岁(12~50岁).行电生理检查确诊为PJRT后射频消融治疗.结果8例患者均射频消融成功,术中发现具有递减性传导特性的隐匿性房室旁道是发生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基础.结论射频消融是根治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匿性预激综(?)征在电生理检查中因旁道逆传(掩盖正常房室传导径路的逆传功能)和频繁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以致难以可靠地评价该类病人房室结-希浦系(AVN-HPS)的电生理特点.木文报道20例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经射频消融完全阻断旁道消除O-AVRT后AVN-HPS的电生理特点.资料与方法 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0.2(21~68)岁.因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而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入院体检、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心脏结构和功能均正常.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均能诱发O-AVRT,心内膜标测证实为单旁道.分别位于左后(1)、左侧(13)和左前(3)游离壁消融电极经股动脉逆行送入左室,在冠状窦标测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传导旁道的临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消融方法.方法 对5例心动过速时RP’>P’R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5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显示心室逆传文氏现象及递减传导,且消融靶点处VA不融合.取A波最早处做为消融靶点均获成功,随访2~13个月无复发.结论 慢传导旁道具有特殊的电生理特性,射频消融是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2例患者经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右侧房室旁道伴房室结双径路,并诱发多种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其折返机制及途径各不相同。射频消融一侧房室旁道后,还能诱发其它折返机制及途径的PSVT。提示:QRS波群频率或形态不同的PSVT可为多发性旁道或(和)伴房室结双径路等多种折返机制。仔细的电生理检查,逐一消融阻断旁道或(和)房室结慢径路才能根治PSVT。  相似文献   

15.
频率依赖性隐匿性房室旁道伴发的心动过速及射频消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频率依赖性隐匿性房室旁道伴发的心动过速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6例患者 ,男性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14~ 6 8岁。电生理检查包括采用右室心尖部和左室S1S1及S1S2起搏分析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位置确定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左侧游离壁 5例 ,右侧三尖瓣环 11点处 1例。具有旁道 1∶1室房传导功能 5例 ,传导窗口 80~ 10 0ms,有偶发旁道逆传现象 4例 ,诱发心动过速 5例。在右室起搏下标测靶点 ,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结论 隐匿性房室旁道发生 3位相或 4位相阻滞时表现为频率依赖性室房传导。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分辨偶发室房逆传现象 ,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具有Mahaim纤维特性的左侧旁道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具有Mahaim纤维特性左侧旁道参与的宽QRS波心动过速:V1~V6均以R波为主,电轴左偏,呈右束支阻滞型。心内电生理检查:无典型预激图形,心房刺激出现与心动过速一致的宽QRS波,见旁道前传文氏现象;室房逆传呈向心性递减,心动过速时His束电图呈V-H-A顺序,逆传A波以His束部位最早;三磷酸腺苷可阻断旁道前传。窦性心律下,在左室中后间隔消融放电阻断旁道,术前极易发作的心动过速不再诱发,术后见房室传导跳跃现象。考虑该旁道起自房室结慢径或附近的心房肌,止于左室基底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中被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及心内电生理资料。结果 5例患者在食管电生理检查S1S2程控期前刺激中,均未观察到S2-R间期有跳跃性延长,心动过速的R-P-EB间期70ms;逆行P-波在V1导联直立,下壁导联倒置;食管电生理诊断为左后间隔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诊断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成功消融慢径路。结论部分R-P-EB间期70ms的不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特点与后间隔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类似,必要时需心内电生理检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8.
慢旁道与快旁道并存的复杂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例慢传导旁道(简称慢旁道)与快传导旁道(简称快旁道)并存的病例,并分析讨论了其复杂的心内电生理现象。病例资料与电生理检查结果患者女性,30岁,于1996年12月行心内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术。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史5年,近1年发作频繁,发作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170次/分左右。术中各电生理检查导管到位后,即因导管机械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心内电图见最早道传A波出现于冠状窦近端(参见图2),故首先考虑为左后壁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终止心动过速后,以550-250Ins多个周长起搏右心室,发现550-450Ins周长起…  相似文献   

19.
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室双旁道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1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术证实的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房室双旁道的电生理特征为:(1)心房起搏时显示两种不同的预激图形和/或特殊类型室性融合波群,经食管心房起搏有利于显现左侧旁道。(2)诱发出两种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两条旁道形成折返环路。(3)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出现两种不同的R-P^-间期和P^-波或房性融合波。(4)排除房室结双径路后,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的频率快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预激旁道的部位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波提示的部位不同。(6)双旁道隐匿性传导是造成其中一条旁道丧失传导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另4例未能表现出上述电生理特征,其中右侧隐性旁道合并左侧隐匿性旁道1例,右侧隐匿性双旁道1例,左侧隐匿性双旁道2例。结论: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能够确诊大部分的房室双旁道,采用多导联同步记录及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仔细分析电生理表现有助于揭示房室双旁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经验。方法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的影像学和导管操作的特点,以及消融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结果 3例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为32,46,46岁,分别为二尖瓣置换术后(2例)和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换瓣术后(1例),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经左侧旁道折返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分别经主动脉逆行法(2例)和穿房间隔法(1例)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换瓣术后患者的左侧旁道可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