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较之颈内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置管术有突出的优点: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美观要求。2 0 0 2年笔者在北京进修时掌握了该技术,并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进行了改进,共对98例患者行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2年6月~2 0 0 3年12月共为98例(90 %为肿瘤化疗)患者行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男6 9例,女2 9例。年龄2 5~84岁。全部患者均选择右侧。96例穿刺置管成功。其中一次穿刺置管成功94例,2例改为对侧二次穿刺置管成功。两例失败,其中1例为肺癌脑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原因,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发生并发症1例,术后1~3 h发生并发症5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2例,发生气胸及胸腔积液各1例;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4例,发生锁骨下动脉损伤及血气胸各1例,气胸2例。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探查、锁骨下动脉修复术;2例气胸行胸腔穿刺抽气术;1例气胸和1例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胸腔积液行右颈内静脉导管抽液术,然后拔除右颈内静脉导管。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操作者责任心、规范操作和提高穿刺技能是预防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行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54例危重患者行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其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一次穿刺成功72.22%,总成功率100%,穿刺点出血3例,导管走向颈内静脉2例,一过性心律失常1例,误人锁骨下动脉1例,无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半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多种体位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多种体位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2 6 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耐受程度及穿刺部位分为A组 (833例平卧位右侧穿刺置管 )、B组 (4 0 6例平卧位左侧穿刺置管 )、C组 (15例 30°~ 6 0°卧位穿刺置管 )和D组 (6例 6 0°以上卧位穿刺置管 ) ,穿刺点在锁骨中下 1~ 2cm偏内 1~ 2cm范围内 ,半卧位以上的穿刺点要离锁骨稍远一些 (1 5~ 2 5cm) ,穿刺时紧贴锁骨背面朝胸骨上窝方向水平进针 ,置管深度右侧 13~ 15cm ,左侧 15~ 17cm。结果 A、B组置管成功率均达 99%以上 ,C、D组全部成功 ,失败原因主要是误刺动脉和局部血肿。早期并发症A组 11例 (气胸3例 )、B组 6例 (气胸 2例 ) ,全部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C、D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患者易接受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且穿刺置管术可在从平卧到坐位的多种体位下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220例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及易出现的问题,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穿刺成功率达91.82%,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深静脉导管置管顺利175/205例(85.37%);导管置入颈内静脉18/205例,置入对侧头臂干2/205例,导管头折返1/205例,置管时出现心律失常38/21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215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是安全易行,成功率高,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320例重度烧伤以锁骨为标志定位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置管效果。结果 196例一次穿刺成功,124例通过逐步增加冠状面角度后穿刺成功,5例穿刺3或4次后成功。均无因穿刺而出现血肿、气胸、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重度烧伤患者应用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华 《当代护士》2006,(2):71-72
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称为中心静脉置管。因其不仅是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成为大量快速输液、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及胃肠外营养的最佳选择;更重要的是可直接测量中心静脉压,在危重病人监护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泛。1临床资料2001年~2004年12月,我科共行中心静脉置管术208例,男性162例,女性46例,年龄17~93岁;创伤性休克患者42例,感染休克15例,大手术循环动力不稳定患者7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其他23例。其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长21天;发生导管堵塞12例,占手术总数的5.76%;导管脱落20例,占9.6%;穿刺部位感染2例,占手术总数的0.96%;并发全身感染0例;发生气胸1例占总数0.48%;经锁骨下穿刺置管后导管未进入上腔静脉而导管往上行入颈内静脉3例。2穿刺部位在局部浸润麻醉(深昏迷患者无麻醉)下采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贵要静脉、左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股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其中从贵要静脉穿刺置管4例,右颈内静脉置管183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8例,左颈内静脉置管3例。3护理3.1置管前评估置管前评估患者一...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38-839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644例经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进行血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299例,股静脉穿刺置管术345例。结果穿刺成功率:颈内静脉93.98%(281/299),股静脉96.81%(334/345);血流量:颈内静脉200~310(254±24)ml/min,股静脉160~320(225±29)ml/min。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颈内静脉3.68%(11/299),股静脉7.54%(26/345);导管留置时间:颈内静脉11~153(56±11)d,股静脉2~93(31±8)d。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高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流量、感染发生率、带管时间均明显优于股静脉,故对于长期血透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显像,明确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取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图像,在超声引导下对60例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53例1次穿刺成功,5例2次,2例3次,无一例出现误穿颈动脉或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在超声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简便,显像实时直观、安全有效的方法,必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改进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 15 38例患者行改进右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穿刺点在右锁骨中点下缘下方的 0 .5cm ,方向指向颈静脉切迹上 2cm处 ,紧贴锁骨进针行针 ,置管深度为 13~ 14cm。结果 :15 38例患者中总穿刺成功 15 16例 ,占 98.5 7%。穿刺失败 2 2例 ,占 1.4 3%。导管放置时间最短 5d ,最长 10 6d。本组发生并发症 17例 ,占 1.11%。结论 :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其穿刺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操作简单 ,易固定 ,易护理 ,不影响病人的颈部及四肢活动 ,是一种较好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80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发  王瑜  王烈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438-1438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抢救重危病人、测定中心静脉压、长期静脉给药、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化疗等常用的外科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广泛。我科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或危重患者常规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由于锁骨下静脉较颈内静脉易于固定,检测中心静脉压较颈内静脉标准、可靠.故首选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1年来我科共完成80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体会(附27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产资料。结果:27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194例,血液净化55例,临时经静脉心内膜心脏起搏8例,慢性疾病长期静脉输液15例,271例穿刺成功,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误入锁骨下动脉6例,1例发生气胸.无感染及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可广泛用于临床急救及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不同方式深静脉置管的优缺点。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及能否配合操作,分别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将三种术式的优缺点及所致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76例深静脉置管术中(1)经锁骨下置管者220例,占79.71%。其中术后感染2例,占0.91%;误入动脉2例,占0.91%;纵膈血肿1例,占0.45%;(2)经颈内静脉置管者35例,占12.68%。其中术后感染3例,占1.40%;误入动脉者1例,占2.86%;气胸1例,占2.86%;术后导管脱落者1例,占2.86%;(3)经股静脉置管者21例,占7.60%。其中术后感染5例,占23.8%;误入动脉者1例,占4.76%。结论:几种深静脉穿刺术中,尤以经锁骨下穿刺者并发症相对较少,是深静脉置管方式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失败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2-01~2003-12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68例.其中3例第1针穿刺失败,再次穿刺成功,4例患者穿刺失败,2例误入动脉,1例穿刺后发生气胸,1例曾经有2次置管史,因而此次穿刺失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ICU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SVC)的操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 月至2011年12月接受SVC的257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98.1%,其中一次穿刺成功211例,重复穿刺成功41例,因患者血管变异或操作技术原因导致失败5例.并发症发生率12.1%,总计31例,其中导管尖端入颈内静脉12例,导管相关感染8例,皮下血肿6例,气胸3例,心律失常2例.结论 SVC成功率高,操作步骤易于掌握,对患者颈部及四肢活动影响小,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方便护理,感染概率低于颈内、股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6.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和术前准备等。尽管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不断改进,但由此导致的并发症如气胸、误伤动脉等仍屡有发生[1]。我科对82例患者成功实施了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  相似文献   

17.
高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27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置管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0月279例80岁以上行中心静脉置管者临床资料.结果 因慢性疾病长期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是高龄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主要原因,279例分别采取股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锁骨上静脉置管,共发生置管并发症22例,股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3种主要置管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置管成功276例,置管保留时间平均(85±57.6) d.股静脉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种置管方式(P<0.05),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穿刺不成功3例,完成治疗计划拔管226例,因并发症拔管17例,非置管相关因素拔管33例.结论 高龄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可行,对于长期置管的患者宜选择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骨下、颈内及股静脉3部位深静脉置管术主要并发症及置管的难易程度。方法:选取600例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A)、颈内静脉(B)和股静脉(C)组,比较3组的穿刺成功率及主要并发症指标,明确3部位穿刺技术的优缺点。结果:一次性成功率以锁骨下静脉最低,股静脉最高,3者比较P〈0.05;但总体成功率P〉0.05。锁穿发生导管易位率最高,P〈0.05,但与颈内静脉对比在其他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股静脉置管虽在导管易位及气胸方面有优势,但其他并发症均高于前二者,P〈0.05。结论:三部位置管术各有优缺点,操作者应根据患者情况及自身经验合理选择,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及丰富的置管经验是深静脉置管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置管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置管术简称PICC置管术 ,操作较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方便安全、简单。适用于长期输液和需肠外高营养支持以及输入高渗透压及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我院于 1998年 10月至1999年 12月行PICC置管术 6 0例 ,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 ,发现PICC在置管中的一些并发症 ,现对其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均为需长期静脉输液和营养的住院患者 ,男 49例 ,女 11例 ,2 1~ 90岁 ,平均 5 8岁。置管时间 3~ 2 41d ,平均 71d。发生并发症 13例 ,其中导管堵塞 5例 ,占8% ;静脉炎 3…  相似文献   

20.
32例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显像,明确右侧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在超声引导下对32例尿毒症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28例1次成功,1例进针3次穿刺成功,2例穿刺失败,1例因颈内静脉血栓不能穿刺,穿刺成功率93.5%,无1例出现误穿颈动脉和气胸等穿刺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