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40岁28例,>40岁20例;21例患先天性心脏病,23例患风湿性心脏病,6例老年性瓣膜退行性改变;23例血培养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链球菌9例.结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发生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为常见基础疾病,老年性疾病也逐渐增加,超声心动图及血培养有助于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致病菌与临床特征,以期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治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4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利用血培养方式鉴别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致病菌类型,对94例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方式和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结果:94例患者经过血培养发现感染阳性患者75例,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比58.4%;分离出革兰阴性菌共33株;分离出真菌共9株,占比8.9%。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中以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主。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发现,有8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70例患者有赘生物。94例患者中有28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另外66例患者选择内科治疗。手术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内科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0%。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内科治疗。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致病菌主要以草绿色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超声心动图中有赘生物是主要表现;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儿23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38%,连续2次血培养阳性且为同一种细菌者仅为1例.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共17例(73.9%).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儿23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率为38%,连续2次血培养阳性且为同一种细菌者仅为1例。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共17例(73.9%)。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少平  李绍梅 《医学信息》2007,20(10):954-956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通过置换受损的瓣膜,恢复瓣膜启闭功能,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部分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患所致的心脏瓣膜病变。我院心胸外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共开展此类手术7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上应用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来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80例均已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结合诊断时超声心动图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其中72例患者有基础心脏病,临床特征表现占比为:脾肿大患者50例,占比为62.5%、发热患者76例,占比为95%、栓塞患者16例,占比为20%.80例患者都作了血培养,培养结果阳性患者43例,占53.75%.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67例,占83.75%.死亡3例,占3.75%.结论 虽然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血培养检测为阴性,但是在早期诊断上还是存在一定困难,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看到患者的病理特点赘生物,不但为该病的诊断和病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血、尿β_2-m和THP联合放免测定,探讨其在心衰时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临床确诊的心脏病患者86例(男49,女37),平均年龄46.2(15~86)岁。风湿性心脏病38例,高血压病20例,冠心病15例,病毒性心肌炎6例,心肌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马凡氏综合征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2例。根据NYHA分级,心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于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IE占全部IE患者的20.6%,其中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链球菌属(47.1%)是最常见的致病菌。52.9%的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为瓣膜受损和系统性栓塞。38例患者(58.8%)行手术治疗,其中21例于IE活动期行早期手术。先心病合并IE的死亡率为19.6%。回归分析显示,严重心力衰竭(P<0.05)和神经系统并发症(P<0.05)是死亡率的预测因子,而手术治疗是死亡率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IE者死亡率较高。出现严重心力衰竭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提示预后不良,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4例妊娠期合并严重心脏病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临床资料及术后孕妇与胎儿的随访情况。结果 4例患者中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2例,Ⅳ级2例。手术为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2例,右冠状动脉右房瘘、主动脉瓣置换1例,动脉导管结扎加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1例。体外循环时间85~287 min(中位数13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2~178 min(中位数89 min),心脏手术时孕期25~32周(中位数29周)。术后随访1~16个月(中位数6个月);全组无孕妇死亡;足月剖腹产3例均存活,未发现畸形;1例胎死宫内,术后2 d自然流产。结论妊娠期行心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应针对孕期的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体外循环计划,加强术中管理和监测,可有效提高孕妇和胎儿围术期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运用呋塞米、多巴胺以及硝酸甘油合剂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该组4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该组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上运用呋塞米、多巴胺以及硝酸甘油合剂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曹立红 《医学信息》2018,(12):168-169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用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回归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4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其超声心动图临床特点。结果 46例患者中轻度狭窄19例(41.30%)、中度狭窄23例(50.00%)、重度狭窄4例(8.69%)。结论 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不仅对患者无创伤,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以判断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临床诊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与策略,改善孕妇及胎儿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7例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孕妇及婴儿进行随访。结果 7例孕妇中有4例为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风湿性瓣膜病,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术前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Ⅲ级2例,Ⅳ级5例。接受心脏手术时间是24~37孕周(中位数29孕周)。3例同期接受剖腹产及心内直视手术; 3例先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然后继续妊娠到足月后剖腹产取胎; 1例孕妇在24孕周时接受心脏手术,胎儿在手术前已宫内死亡,术后2 d自然娩出,孕妇术后15 d死亡;其余孕妇及胎儿随访1~23个月(中位数9个月),孕妇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恢复到Ⅰ级,所有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孕期行心内直视手术安全可行,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决定孕妇及胎儿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上较为少见.但是由于吸毒者机体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我院见2例吸毒者患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于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或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因静脉注射麻醉药品而感染性心内膜炎者有增多的趋势。注射毒品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常以高热、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进行性贫血、水肿、戒断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起病急、病情凶险。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手术提高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 ,大大降低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残率和病死率。我国自 1995 .10~ 2 0 0 0 .10月共收治患者 6 7例 ,由于我们精心护理 ,减少并发症 ,有力地促进患者痊愈。除 4例死亡外 ,其余 6 3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或症状得到控制后转外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展开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接收治疗的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分数、左室射血分数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美托洛尔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安全便捷,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雷锐  李志 《医学信息》2018,(8):94-95,98
目的 对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分析各类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及术后恢复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例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80例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当中,75例存在基础性心脏疾病(93.75%),患者具体临床特征如下,发热温度≥39 ℃,患病时间范围77 d~89 d,血清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含量≤90 g/L,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胸痛或者胸闷的症状。心脏功能,病原菌类型以及患者术后营养水平均是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伴随患有基础性心脏疾病,心脏功能,病原菌类型以及患者术后营养水平均是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的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房颤动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7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3例,有效率为76.67%,两组患者的转复情况差异性在统计学中有意义,即P<0.05。结论胺碘酮对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乔刚 《医学信息》2009,22(4):327-328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瓣膜置换三尖瓣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2月间我院13例三尖瓣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5例,Ebstein畸形4例,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4例,均接受了生物瓣膜置换三尖瓣手术。结果无死亡病例,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3~6个月,随访2个月~3年3个月,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现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血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生物瓣膜进行三尖瓣置换,对于无法成形或既往成形失败的患者,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肾损害尸解病例我院已有报道,最近又收治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全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及免疫性肾炎,现报道如下: 病例 女、11岁、住院号61820,7月前二前臂、臀部及大腿出现环形红斑,反复发作。但无发热和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是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心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本文总结6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急诊室留观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年龄:13岁~76岁,男37例,女23例。原发病:风湿性心脏病13例,冠心病34例,心肌炎6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临床诊断急性心衰19例,慢性心衰41例;左心衰22例,右心衰17例,全心衰21例。临床表现:呼吸困难60例,呼吸急促57例,咯血12例,尿少52例,心率快60例,下肢浮肿51例,肝脏肿大58例,颈静脉怒张28例,紫绀60例,消化道功能紊乱24例。 2 护理体会 2.1 首先了解病情,做好精神护理:充血性心衰,通常是器质性心脏病晚期的合并症,每个护士均应熟悉心衰的表现及病情发展过程,方能了解病情变化,同时还应询问患者工作及生活情况,特别注意询问心衰诱因及以前服药史,尤其是洋地黄类药物史,并耐心向病人解释心衰的发病过程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解除患者紧张和焦虑,以取得患者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