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肿瘤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有效逃避机体的免疫反应,这些机制不仅涉及肿瘤细胞本身,而且与宿主免疫反应功能受损有关.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TADC)、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等在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能够诱导免疫抑制反应,这些研究将会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可能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免疫反应是机体抵御外源性病原体的保护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突变的癌变细胞,但是同时免疫系统也参与肿瘤微环境的构成。炎症的微环境能提高肿瘤的发生率,降低抗肿瘤免疫反应效应细胞的功能,促进肿瘤的发生。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免疫抑制细胞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负向调节其他免疫细胞,抑制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促进肿瘤发展和转移。对这些负向因素更深入的认识和干预或能使抗肿瘤免疫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调节性T细胞(Treg)对于介导免疫稳态、建立和维持自身耐受有重要作用.其对免疫反应具有抑制效应,保护机体免于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可以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近来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的患者外周血及肿瘤微环境中(Treg)增加,并且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去除Treg或者封闭其抑制功能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reg在肿瘤的进展过程和抑制肿瘤特异性免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Treg的特点、功能和参与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将给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低剂量电离辐射(LDR)诱导的兴奋性效应(hormesis)能增强受照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以树突状细胞(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实验证实免疫治疗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抗肿瘤免疫应答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通过总结分析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可了解兴奋性效应增强免疫治疗临床效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建立病毒株,并在该病毒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命名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EBV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有关,研究发现EBV除引起Burkitt’s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及NK/T淋巴细胞瘤之外,还与平滑肌肉瘤及胃、乳腺、肺等部位的恶性上皮肿瘤发病有关[1]。EBV致癌谱的扩大使得对其致癌机制的研究具有更广泛的意义[2]。  相似文献   

6.
CEA重组痘苗病毒免疫治疗CEA阳性肿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rA-CEA)治疗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的机制,方法:使用我室构建的rV-CEA腹腔接种供体C57/BL小鼠后取其脾细胞过继转移给经^60Cor射线亚致死置照射的荷CEA^ -HePa肿癌细胞的C57/BL小鼠,并同时检测该供体小鼠脾细胞体外杀瘤细胞效应,结果:接种了rV-CEA的供体小鼠的脾细胞过继免疫给受体,具有明显抑制EA阳性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结论:本研究提示rV-CEA对CEA阳性肿瘤的抑制蜍用可能主要是通过CEA特异的免疫反应激活T细胞而实现的,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据英国《BBC新闻》(BBC NEWS)2012-12-07报道,澳洲科学家在疟疾研究上取得一项新发现,该发现可解释为何疟疾在非洲比其它国家要普遍和致命。据澳新社消息,《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麦觉理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报告。根据这项报告,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红血细胞的一种名为Duffy的分子,是杀死一种疟疾寄生虫——P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的关键要素。而非洲人体内缺乏这种分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对非洲派出劳务人员最多的国家之一,与国内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形势相反,非洲归国人员疟疾发病率持续增加,输入性疟疾引发国内二代传播风险性日益增大.为有效防控疫情传入,前移国境卫生检疫防线、监测非洲疟疾流行对我国公民的影响意义重大.输入性疟疾患者通常是于归国后一段时间发病,且症状多不典型,致使国境口岸入境人员疟疾检出率偏低,与实际归国的发病率不对称,提示应及时扫除口岸传染病监测存在盲点.基于非洲疟疾流行现状,探究外派人员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建议对归国人员实施输入性疟疾染疫嫌疑的追踪管理.  相似文献   

9.
Epstein-Barr Virus(EBV)是1964年Epstein等发现的。研究证实EB病毒与许多人类肿瘤相关。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是EBV编码的潜伏感染过程中表达的病毒膜蛋白,是较早被确认的病毒癌基因之一。近期研究发现LMP1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多肽表位。可以诱导LMP1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本文就LMP1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的研究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是免疫细胞表面一种细胞膜受体,在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维持机体免疫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D-1 mRNA可通过剪接形成可溶性PD-1(s PD-1),s PD-1对T细胞具有激活作用,并具有促进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功能。肿瘤患者体内s PD-1增加,使其具有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另外,s PD-1与PD-1抗体一样可以与肿瘤表面PD-L1结合,进而阻止它与T细胞表面的PD-1相结合,发挥抗肿瘤功能,因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Mφ是一种多功能细胞,是机体三大免疫活性细胞之一。它不仅参予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还是将这两种免疫反应密切联系起来的“桥梁细胞”。Mφ不仅参予免疫反应的输入臂,而且也参予免疫反应的输出臂,是一种活跃的效应细胞。激活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强大的攻击作用,因此Mφ已成为在防治肿瘤方面最有希望的细胞之一。近年Mφ活跃分泌功能的发现,更加引起了人们对Mφ的重视和研究兴趣。Mφ行使各种生理功能都与其膜密切相  相似文献   

12.
疟疾至今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重要的热带寄生虫病。全人类的十二分之一,仍居住在疟疾高度流行而又缺乏对抗措施的地区(主要是非洲),另有46%的人口,居住在疟疾仍然流行,不过尚具有一定抗疟措施的地区。据统计,世界年发病率,不包括热带非洲在内,约为二千万左右;而仅撒哈拉以南地区即有约二亿人口患慢性疟疾,其中近三分之一有急性  相似文献   

13.
正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ANKL)是一种系统性NK细胞肿瘤,与EBV感染密切相关。EBV阴性的ANKL病例报道极少,一些报道提示其具有相对惰性的生物学行为。现报道7例EBV阴性ANKL,分析其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  相似文献   

14.
CD4~ T细胞的抗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 T细胞在机体抗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CD4 T细胞不仅可以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辅助CD8 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而且CD4 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具有免疫记忆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因而在机体的抗瘤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过继转输CD4 T细胞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一个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据Zhao B 2019年6月11日[Nature,2019,569(7758):718-722.]报道,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基因STING(干扰素基因的刺激子)的一小片段或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关键。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基序或能帮助科研人员开发新型药物,来抑制引发自身免疫性障碍的人类机体未知免疫反应。STING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能在人类和其他动物机体中发送免疫反应的信号。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PLPLRT/SD的蛋  相似文献   

16.
试述微循环与肿瘤免疫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正> 肿瘤逃避免疫攻击的机制传统观念可归纳为:抗原调变、免疫耐受、免疫促进作用及封闭因子、免疫能力与肿瘤的比势、免疫抑制因子的释放。本文试图从肿瘤微循环的特点探讨在肿瘤免疫反应过程中、肿瘤相邻组织,实体肿瘤内流动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某些成份(简称肿瘤内环境),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影响的可能性及机制。  相似文献   

17.
疟疾至今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重要的热带寄生虫病。全人类的十二分之一,仍居住在疟疾高度流行而又缺乏对抗措施的地区(主要是非洲),另有46%的人口,居住在疟疾仍然流行,不过尚具有一定抗疟措施的地区。据估计,世界年发病率,不包括热带非洲在内,约为二千万左右;而仅撤哈拉以南地区即有约二亿人口患慢性疟疾,其中近三分之一有急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髓源性抑制细胞是骨髓来源的一类异质性细胞群,能够抑制T细胞的功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可抑制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髓源性抑制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在免疫抑制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肿瘤、炎症、移植等方面可产生相互联系。目的:综述基于髓源性抑制细胞的作用机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对髓源性抑制细胞免疫应答负性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Stem cells",按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髓源性抑制细胞通过分泌精氨酸酶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等在体内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功能。髓源性抑制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炎症感染、肿瘤等多种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过不同机制相互作用,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控,促进肿瘤进一步发展。在非肿瘤疾病中,髓源性抑制细胞发挥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弱化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进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青蒿素水溶性衍生物——琥珀酸酯钠(简称QHS)对体外免疫反应的显著抑制及体内外反应的规律。 一、QHS的体外作用 (一)抑制作用及反应时间:用经典的掺入试验发现QHS对致分裂原(PHA及ConA)刺激的小鼠(C57BL或CFW)脾细胞或正常人外周血淋  相似文献   

20.
EB病毒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建立病毒株,并在该病毒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命名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EBV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有关,研究发现EBV除引起Burkitt’s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及NK/T淋巴细胞瘤之外,还与平滑肌肉瘤及胃、乳腺、肺等部位的恶性上皮肿瘤发病有关。EBV致癌谱的扩大使得对其致癌机制的研究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