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发的肝内胆管癌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发叙利亚地鼠肝内胆管癌(ICC)动物模型,观察胆管癌发生的病理变化。方法 以800mg/L的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溶液作为50只6周龄利亚地鼠的饮用水,每周饮用6d,连续饮用24周,定期分批处死动物,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诱癌早期出现卵圆细胞增生、管六增生及小胆管的囊性增生,中期主要病变为肝内胆管上皮乳头状增生、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胆管纤维化,晚期可见肝内胆管腺瘤和腺癌。晚期肝内管癌的发生率达50.0%(10/20)。结论 该动物模型与人类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的过程相似,方法简便、经济、可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肝内胆管的各种增生发生性病变与ICC密切相关,尤其是不典型增生和胆管腺瘤,应视为ICC的高危性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PCNA和bcl-2在金仓鼠胆管癌和胆管细胞增生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肝内胆管癌(ICC)动物模型,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在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中的表达。方法 60只6周龄雄性金仓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结扎胆总管组和二异丙醇亚硝胺(DIPN)组,分别在实验的5、10及15周分扎处死动物,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胆管癌组织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中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 PCNA标记指数(PCNA LI)在胆管腺癌中最高(78.5%),不典型增生(51.6%)、腺瘤样增生(50.3%0、胆管肠上皮化生(40.3%)、小胆管囊性增生(25.5%)和小胆管增生(23.6%)次之,正常胆管上皮(3.1%)最低(P<0.01)。bcl-2在胆管组织癌变过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正常胆管上皮30%(3/10)、量管增生20%(2/10)、肠上皮化生20%(2/10)、腺瘤样增生40%(4/10)、不典型增生40%(4/10)、腺癌最高,为80%(8/10)(P<0.05)。结论 PCNA标记指数在肝内胆管癌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中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提示胆管癌的发生有是从正常胆管组织到间变,再发展为胆管癌;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的过表达可能是DIPN诱发的肝内胆管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匡铭  梁平 《四川医学》2005,26(6):615-617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flk—1在肝内胆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在利用雄性叙利亚地鼠ICC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ICC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利用亚硝酸钠、氨基比林成功诱导出了ICC动物模型。②正常肝内胆管细胞中未见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VEGF在增生中弱表达或不表达,高表达出现在胆管腺瘤、不典型增生,肿瘤组织过分表达。flk-1在增生组织中不表达,在胆管腺瘤、不典型增生、肿瘤组织中存在flk—1的表达,在癌变过程中,flk—1的表达随着VEGF的增高而增高。结论VEGF与受体flk—1构成自分泌环与肝内胆管细胞的增殖、恶性转化密切相关,是叙利亚地鼠ICC的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4.
匡铭  梁平 《重庆医学》2005,34(12):1849-1850
目的探讨在肝内胆管癌发生过程中微血管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在叙利亚地鼠肝内胆管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在肝内胆管癌形成过程中应用组织学和血管铸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观察微血管变化情况。结果正常肝内胆管毛细血管排列规律,形成完整的毛细管网,毛细血管外形规则、走行自然,有完整的基底膜。增生胆管血管轻度增多,有基底膜。胆管腺瘤血管明显增多,基底膜不完整。不典型增生毛细管也明显增多,扭曲,基底膜不完整。胆管腺癌毛细血管显著增多,血管扩张,管腔不规则,结构缺乏完整性,管壁薄弱,基底膜变薄或缺如,血管盘曲,无规律性,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结论提示微血管变化为肝内胆管癌的发生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
Down stream involvement of the bile duct in hepatolithias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长期肝胆管结石对下流胆管粘膜的损害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术中或术后胆道镜检查的方式,连续观察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的胆管粘膜病损及其分布,并按部位在病程明显处取组织活检,作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学检查,并以5例肝门胆管癌切除标本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胆管粘膜损害的主要类型为慢性炎症(86%,86/100),增生性改变(11%,11/100),腺瘤性息肉(1%,1/100),腺癌(2%,2/100),胆管粘膜病损分布除结石嵌顿部位外,明显的病变也常出现在下行性引流胆管开口处,主要是肝门区(左右肝管口、肝总管损害共占73/100),与结石分布并不一致。免疫组化检查示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计数随病理改变程度加重而上升,流式细胞检查S期分数(SFP)在恶性病例中呈上升趋势,DNA非整倍体则主要在低分化腺癌的标本中检出。这些病理变化可能是构成肝内胆管结石时肝门胆管狭窄、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及肝门胆管癌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将对下游胆管粘膜,尤其是肝门胆管区粘膜造成损害。粘膜病损的增生活性随病理改变程度加重而升高,是导致肝门胆管狭窄和肝门胆管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切除和(或)胆管切开取癌栓术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16/28)、35.71%(10/28)、10.71%(3/28);而胆管切开取癌栓术和(或)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3/15)、0%(0/15)、0(0/15);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8%(19/43)、23.26%(10/43)、6.98%(3/43)。结论外科治疗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时间,而肿瘤切除和(或)胆管切开取癌栓术是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积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已发现浸润性肝内胆管癌(ICC)有两种癌前肿瘤性病变:一种为扁平型肿瘤称做“胆管上皮内瘤”(BiIIN),另一种为胆管内乳头状瘤(IPN—B)。虽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表型的改变还不清楚,但已明确两种病变均为多步骤致癌导致。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BiIIN、IPN—B和ICC中黏蛋白1(MUC1)、MUC2、MUC5AC、细胞角蛋白7(CK7)和CK20的表达形式。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中37例ICC分别为伴有BiIIN的管状腺癌18例、伴有IPN—B的管状腺癌10例和伴有IPN—B的胶状癌9例。通过BiIIN发生癌变的特征为MUC2-/CK7+/CK20一,同时伴有MUC1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8.
张洪业  邹红梅邓凯 《实用医技》2007,14(34):4674-4676
目的:探讨超声、CT与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32例,对其超声、CT与ERCP检查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2例中,B超提示肝门部胆管癌19例,确诊率仅59.4%(19/32);CT提示肝门部胆管癌及分型诊断26例,确诊率80.1%(26/32);15例行ER-CP检查均成功,提示肝内胆管、肝门部胆管扩张形态、梗阻部位,阳性率达100%,分型及确诊率为87.5%(28/32)。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选择B超与CT检查联用,必要时选择ERCP检查。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癌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HCC)同属原发性肝癌,Nakeeb按病变部位将胆管细胞癌分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eripheral im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PICC)和中枢型肝外胆管细胞癌。中枢型肝外胆管细胞癌指发生在一级胆管的十二指肠侧,包括肝门胆管癌和胆总管中下段癌。PICC指发生在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肝内小胆管,即通常所指的肝内胆管癌(ICC),约占胆管细胞癌的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自然状态下猫感染华支睾吸虫的现状及该病对肝脏/胆管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观察活猫的精神状态,处死后肝脏形态及切开后的眼观形态;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肝脏、胆管及胆囊的病理变化;测定血常规及肝脏功能指标。结果 7.3%的肝脏(8/218,218为阳性猫)表面有明显的黄豆粒大小的肿瘤;94%(205/218)的肝脏质地变硬,结缔组织增生;29.8%(25/218)肝脓肿,肝色较黄,小叶结构模糊:54.1%(118/218)胆管内上皮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感染猫血红细胞显著降低(P〈0.0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P〈0.05)。结论 华支睾吸虫对肝脏、胆管及胆囊造成了严重伤害,很可能是肝癌、胆管癌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 carcinoma,ICC)的临床价值,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诊断治疗的3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评价CT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诊断总体符合率为87.5%(28/32),初期末梢型胆管癌CT诊断符合率为80.0%(4/5),晚期末梢型胆管癌CT诊断符合率为88.2%(15/17),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符合率为90.0%(9/10)。结论 CT扫断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胆总管部分梗阻加感染法建立模型,观察肝胆管结石成石情况、胆管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胆总管结扎至1.45mm粗细,注入动物标准致病菌O157K88大肠杆菌液2.5×104菌株/kg,术后3周、5周、7周取材,观察肝叶质量变化,肝胆管成石情况,做HE、VG染色。结果受累肝叶萎缩纤维化,未累及的肝右叶代偿肥大;建模3周胆管成石率为87.5%,胆囊成石率为75.0%,5周、7周成石率全部为100%,各兔形成结石数量多少不等。3周时胆管上皮坏死脱落,有黏膜下小脓肿形成,管壁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空泡样变性,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呈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改变;5周时上皮细胞增生,壁内壁外见黏液细胞增生,胆管腔内见脱落上皮细胞和蓝染的结石,壁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仍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样变性,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7周时胆管上皮增生增厚更加明显,壁内外黏液细胞增多,胆管壁纤维增生,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间隔增宽,肝细胞数目减少,肝小叶破坏,有假小叶形成,呈慢性增生性胆管炎改变。结论量化胆总管梗阻程度和细菌量建立模型成功率高,成石率高。肝内胆管结石是以慢性增生性胆管炎为病理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作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动物模型,探索亚急性胆汁淤积发生的生化和病理变化。方法幼年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与ANIT模型组,分别给与芝麻油以及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灌胃,每周一次共4次,48小时后分批处死动物,取血标本送检肝功能指标,留取肝脏标本观察肝脏以及胆道病理改变。结果 ANIT灌胃后48小时,血转氨酶、胆红素明显上升,肝脏出现结构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增生,胆管增生,9天、16天逐渐加重,23天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肝脏结构好转,胆管增生和纤维化仍明显。结论成功制作幼鼠亚急性胆汁淤积的动物模型,ANIT每周一次灌胃后2~3周内胆汁淤积明显,第4周生化和病理结构逐渐恢复,但胆管增生和肝纤维化仍然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金仓鼠肝内胆管癌中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弘智  梁平 《重庆医学》2002,31(11):1041-104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导金仓鼠肝内胆管癌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中VEGF、MVD的表达。结果 VEGF在肝内胆管癌组和实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 78 6 %和 10 0 % ,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肝内胆管癌中VEGF阳性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1)。结论 VEGF与肝内胆管癌的血管生成相关 ,并且促进其生长、侵袭及转移 ,血管生成在肝内胆管癌的形成及生长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102例ICC患者为病例组,200例无肿瘤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ICC相关因素;并将病例组按血清HBsAg表达分组,对比两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血清HBsAg阳性、HBV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吸虫病检出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其他原因肝硬化、血清HBsAg阳性及肝吸虫病与ICC密切相关(P〈0.05)。血清HBsAg阳性组和血清HBsAg阴性组年龄、性别比、AFP水平、CA19—9水平、肿瘤位置、组织学肝脏炎症、肝硬化、肿瘤胞膜、肿瘤分化、微血管侵犯、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与ICC密切相关,是主要的危险因素,HBV感染导致的长期炎症可能参与ICC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N-Nitrosobis(2-oxopropyl)amine(BOP)诱导性金黄地鼠胰腺癌动物模型。方法:将120只雌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实验组(80只)和对照组(40只)。按10 mg/kg体重分别给实验组金黄地鼠皮下注射BOP,每周1次,持续7周;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1次注射后第11周开始,每两周1次,处死实验组金黄地鼠10只,对照组5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部分动物出现黄疸及营养不良、远处转移,平均体重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腹肉眼观察,在18只实验组动物中发现23个胰腺肿瘤。其中,1只有3个胰腺肿瘤,3只有2个肿瘤,其余均为单发。其中,7个肿瘤直径<5 mm,16个肿瘤直径≥5 mm,最小肿瘤直径2.0 mm,最大肿瘤直径17 mm。肿瘤直径中位数6.8 mm,体积中位数178.71 mm3,质量中位数0.32 g。组织学检查共在26只实验鼠中发现31个胰腺癌,其中原位癌9个,浸润癌22个,均为胰腺导管腺癌。所有荷瘤鼠均伴有不同程度不典型增生,19周后,所有的实验组动物均发现不典型增生,共在65只实验组动物中发现胰腺不典型增生。实验组总成瘤率81.3%(65/80)。结论:经皮下注射BOP,成功建立诱导性金黄地鼠胰腺癌动物模型,操作方法简单,易复制,组织病理学与人胰腺癌相似,是胰腺癌体内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蔡佳  章述军  秦波 《重庆医学》2015,(3):306-308,311
目的:通过研究大黄素对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模型相关的生化指标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以期发现胆管ICC在肝内胆汁淤积中的作用及大黄素对ICC及肝内胆汁淤积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SD大鼠采用简单随机法均分为3组,即对照组、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模型组及大黄素干预组(n=5)。建立大鼠淤胆型肝炎及大黄素干预的模型。使用反转录PCR(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模型组、大黄素组及对照组间肝功能生化指标、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大黄素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升高,但较模型组低,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型组及大黄素组位于548bp处的条带均有表达。模型组c‐kit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干预组及对照组(P<0.05)。大黄素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kit模型组中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大黄素组(P<0.05)。结论胆管ICC与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形成过程可能存在密切关系,肝内胆汁淤积的形成与胆管ICC减少有关,而大黄素对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所致的胆管ICC数量相对增多或对胆管ICC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