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技术对48例原发性肝癌(PHC)微卫星不稳定(MSI)位点及相关基因的移码突变进行分析,藉以阐明MSI及相关基因异常在PHC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一、资料与方法1.组织标本:48份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均为我院1992年至1997年手术切除标本,其中男39例,女9例,年龄17-69岁,平均43.1岁。手术切下肿瘤后立即收集癌及切缘处正常组织,剔除出血、坏死组织后,取少量组织用甲醛溶液固定,其余立即放置-80℃冰箱保存备用。2.DNA提取:将正常及肝癌组织连续冰… 相似文献
2.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使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50例胃癌活检标本的MSI。结果发现:胃癌MSI阳性率为34%(17/50),其中两个位点MSI均阳性者占MSI阳性病例的58.8%(10/17),3例早期胃癌MSI均阳性,进展期胃癌MSI阳性率为29.8%(14/47)。中—高分化腺癌MSI阳性率(60%)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19.4%)(P<0.05)。MSI与胃癌部位、大小、Laurens分型、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分期无明显相关。以上结果提示,MSI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是胃癌的一种早期分子标志。检测MSI可能成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筛选、胃癌早期诊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发生规律及其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胃癌、30例异型增生、40例肠上皮化生组织标本分别提取病变及相应正常组织的DNA,应用银染PCR—SSCP技术检测5个微卫星位点的不稳定性。结果 肖癌组织MSI的发生率为23.3%,胃窦癌MSI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贲门癌(P=0.044)。异型增生组织的MSI发生率为30%,肠上皮化生组织MSI发生率为20%,且全部出现在中度以上肠化生组织中。结论 MSI是胃癌多步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可能有助于胃黏膜细胞恶性转化表型的获得,在胃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E2F是调控细胞周期进程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而且在血管再狭窄的病理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上述问题的了解,将有助于血管再狭窄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DNA错配修复(MMR)缺陷与许多癌症发生有关。细胞错配修复的缺陷会导致广泛的遗传突变和肿瘤的发生和发展。MMR缺陷肿瘤的一项重要的诊断学特征就是核苷酸重复区域的高突变率的累积,而这些突变就是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应用一种标准的标记物检测MSI 肿瘤,并可把肿瘤分为高度、低度MSI或微卫星稳定性(MSI-H)。MSI-H肿瘤特征性显示一种或多种DNAMMR重要蛋白的缺失,如MSH1或MSH2,以及比较少见的MSH6和MSH3。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SI在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胃癌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提示,幽门螺杆菌(Hp)、特别是含cagA基因的Hp感染与胃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体外实验证实Hp培养滤液可诱导胃黏膜细胞DNA损伤[2]。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亦提示Hp感染与ras基因活化有关[3]。为从分子水平揭示Hp的致癌机制,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胃癌组织Hp进行检测,并对Hp感染与胃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49例胃癌为我院1994年1月~1996年7月手术切除标本,手术切下肿瘤后立即收集癌及切缘处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7.
8.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是胃病的高发地区,仅次于日本。发病率的不同不单单是地域环境的不同所引起的,还与其相关的分子学特点有关^[1]。现已发现的与胃癌密切相关的癌基因主要有ras、TPRmet、cerbB一2、β—catenln和Bcl-2基因等。 相似文献
9.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移码突变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胃癌微卫星不稳定( MSI) 与移码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了44 例胃癌8 个微卫星位点和hMSH6 、BAX和TGFβRⅡ移码突变。结果 胃癌MSI的检出率为25.0 % (11/44 例) 。6 例(13 .6% ) 为高MSI(4 个以上位点),5 例(11 .4 % )为低MSI(1 ~3 个位点)。肠型胃癌高MS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 P< 0.05) 。44 例胃癌中检出TGFβRⅡ移码突变4 例,BAX 和hMSH6 基因移码突变各1 例。以上移码突变均发生于高MSI组,而低MSI和MSI阴性组未见有移码突变。结论 高MSI胃癌有单核苷酸移码突变倾向。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新生小鼠胰岛细胞、细胞周期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1(p107)、视网膜母细胞瘤样蛋白2(p130)及E2F转录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与胰岛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出生第1、3和8周小鼠胰岛β/α细胞量、单个细胞面积和细胞数量的变化.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小鼠胰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定量PCR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Rb、p107、p130和E2F转录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1)小鼠3周和8周胰岛β/α细胞量显著高于1周(P<0.05);单个β/α细胞面积在3周时无明显差异,8周时扩大1.7倍(P<0.01);而β/α细胞数量在3周增加约3.5/3.7倍(P<0.01),8周与3周无明显差异.(2)1周和3周时G0/G1期细胞比8周明显减少(81.3±1.2、82.8±3.3比92.6±1.3,F=6.5,P<0.05),而G2/M期显著增多(13.4±1.4、12.2±1.8比5.5±0.5,F=6.3,P<0.05),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加(P<0.05).(3)8周时Rb mRNA表达明显低于1周和3周(P<0.01);3周和8周时p107 mRNA显著低于1周(P<0.05),而p130 mRNA显著高于1周(P<0.05),E2F-1、E2F-2 mRNA均显著低于1周(均P<0.01);8周时E2F-3 mRNA显著低于1周(P<0.05);而E2F-4、E2F-5 mRNA在3周和8周时表达增加.(4)8周时Rb和p107蛋白表达均比1周明显降低,p130表达显著增高,3周和8周时E2F1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新生小鼠胰岛细胞量扩增明显,以细胞数量增加为主,细胞增殖显著.Rb、p107、p130及其相关E2F转录因子的表达存在动态变化,可能参与细胞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兰州地区胃癌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的关系, 从基因组不稳定的角度探讨河西地区胃癌高发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苯酚-氯仿法分别提取43例胃癌和21例胃异型增生及相应对照组织DNA. 应用银染PCR-SSCP检测技术检测Bat25、Bat26、D2S123、D5S346及D17S250微卫星位点, 并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MSI进行分析.结果: 43例胃癌患者中MSI检出28例, 检出率为65.1%. 其中MSI-H为8例, MSI-L 20例, 分别为28.6%和71.4%;21例胃异型增生组织中MSI检出6例, 检出率为28.6%. 其中MSI-H 2例占33.3%;MSI-L 4例占66.7%.结论: 兰州地区胃癌患者中MSI检出率很高,MSI可能是该地区胃癌高发的另一种分子致癌机制, 并可以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胃癌染色体17p微卫星不稳定性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突变型p53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0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染色体17p的MSI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MSI总阳性率为34%(17/50),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6%,其中高-中分化腺癌MSI阳性率(66.7%)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19.4%,P<0.01);肠型胃癌MSI阳性率(55.6%)显著高于胃型胃癌(20%,P<0.05)。MSI与胃癌部位、大小、浸润、分期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研究提示,MSI在胃癌的发生中心能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于由突变型p53基因介导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 A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意义及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手术标本7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微卫星不稳定四种相关蛋白MLH1、MSH2、MSH6、PMS2及HMGA2的表达情况,分为高频微卫星不稳定组(MSI-H)、低频微卫星不稳定(MSI-L)/微卫星稳定组(MSS)两组,研究HMGA2与MSI的相关性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用Western印迹法验证免疫组化结果。结果结直肠癌中HMGA2阳性率为65. 71%(46/70),与正常肠黏膜相比差异显著(P<0. 001),低分化癌组高于中、高分化癌组,差异有意义(P<0. 05); TNM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 05)。MSI-H发生率为17. 14%(12/70),右半结肠发生率高于左半结肠(P<0. 05),此外,MSI-H发生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 05)。MSI-H组、MSI-L/MSS组中HMGA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HMGA2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作用机制与微卫星状态无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指机体组织或靶细胞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的中心环节,但其发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微小RNA(miRNA)-217、E2F转录因子3(E2F3)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04例接受姑息或根治性切除的NSCLC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iR-217、E2F3 mRNA.分析miR-217、E2F3表达与NSCLC患者临... 相似文献
17.
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一种多功能转录因子,参与体内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凋亡调节和肿瘤形成等过程。三叶因子3(TFF3)作为胃肠黏膜的一个重要的黏膜保护因子,对维持其黏膜的完整性和促进肠黏膜损伤后重建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在胃癌形成过程中TFF3和NF-κB可能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共同发挥作用。TFF3和NF-κB对胃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可为指导临床上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2)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索2014年7月以前收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国内外8篇文献进行后续研究分析。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Nrf2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量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量〔OR=0.50,95%CI(0.26,0.95),P=0.04〕;同时TNMⅠ+Ⅱ组患者的Nrf2表达量与Ⅲ+Ⅳ组患者的Nrf2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OR=0.45,95%CI(0.25,0.80),P=0.006〕;此外还发现Nrf2表达与肺癌患者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Nrf2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在人体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氧化与抗氧化失衡是COP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近来有研究发现 Nrf2启动子CpG岛甲基化能够影响 Nrf2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抗氧化防御过程.明确 Nrf2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 Nrf2蛋白表达及COPD的关系,对今后临床上治疗 COPD寻找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通过MSI检测和MMR基因种系突变检测对30个中国北方人HNPCC家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①25个家系表现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1个家系为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4个家系表现为微卫星稳定(MSS);②在25个MSI-H家系的先证者中,检测到14种致病性种系突变(hMLH1基因突变9种,hMSH2基因突变5种),突变类型包括框移突变、无义突变、剪接区突变、错义突变,并发现3种新突变位点。结论中国北方人群HNPCC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谱广泛而多样,应开展系统研究,以建立北方人群的HNPCC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库并制定相应的突变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