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小鼠颌下腺器官半固态体外培养系统,观察培养效果,初步研究小鼠颌下腺器官体外培养和体内生长差异。方法利用DMEM-F12和明胶建立半固态体外培养系统,选用出生后1天的C57小鼠颌下腺在该培养系统中进行培养,分别于培养后1、2.3天取出颌下腺,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HE染色和AB-PAS染色观察组织学以及进行细胞培养,与体内生长的同期小鼠颌下腺进行比较。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颌下腺体积逐渐增大,组织进一步成熟,培养后的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形态正常。与体内生长的同期小鼠颌下腺进行比较,其体积增大稍慢,在组织成熟,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结论首次应用该半固态培养系统进行出生后小鼠颌下腺器官培养,与体内生长的同期小鼠颌下腺相比,形态学、组织学和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但体积增长速度稍慢,可用于模拟体内环境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体外培养大鼠颌下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颌下腺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胰酶消化法进行颌下腺细胞的分离纯化 ,然后进行颌下腺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绘制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 ;MTT法检测培养细胞活力大小。透射电镜 (TEM )观察结合免疫组化检测鉴定细胞来源及性质。结果 :整个颌下腺细胞生长期间为呈多样性的上皮细胞 ,细胞可传 4~ 5代 ,成活 3 0~ 40d。随培养时间延长 ,各组细胞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比较培养 72h原代、第 2代与第 4代细胞吸光度值 ,原代、第 2代与第 4代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超微结构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培养细胞表现为腺上皮细胞的特征。结论 :原代和传代培养第 1代、第 2代颌下腺细胞活性较强 ,可在进一步的实验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3.
层粘连蛋白对体外培养颌下腺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对鼠颌下腺细胞(rat submandibular gland cells,RSGCs)生长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第2代大鼠颌下腺细胞用于实验,按加入不同浓度LN分4组(0、5.0、25.0和50.0mg/L)进行培养,相差显微镜的观察,绘制生长曲线,MTT比色法、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LN对细胞增殖及淀粉酶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培养的RSGCs免疫组化鉴定CK8.13、S-100蛋白染色呈阳性,波形丝蛋白染色呈阴性。培养72h后MTT法检测5.0-50.0mg/LLN组细胞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96h后检测培养液中淀粉酶的含量,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能促进RSGCs的黏附和增殖并保持RSGCs的正常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人颌下腺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模型。方法 取口腔癌患者未受累及的颌下腺组织块 ,采用机械法和消化法 ,在 10 %血清浓度下 ,分别加入EGF、胰岛素、转铁蛋白等附加因子 ,37℃ ,5 %CO2 开放培养。选用苏木精 -伊红、PAS染色及S -P法免疫组化染色 ,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其生物学性状。结果 通过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电镜观察证实了体外培养细胞的腺上皮属性 ,细胞在 4d内可保持分化状态和分泌功能 ,可存活 1周以上。结论 成功建立了人颌下腺腺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口腔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就,应用在口腔正畸领域中,主要是针对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膜组织改建机制和正畸牙移动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就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起源、培养技术、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鼠颌下腺肌上皮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组织块原代培养法是否可用于腺肌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研究,并探讨肌上皮细胞的组织发生,方法:采用组织块原代培养法,通过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测手段,对不同时期大鼠颌下腺肌上皮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肌上皮样细胞及含有分泌颗粒的分泌细胞见于体外培养第3d。肌微丝及Actin阳性细胞分别最早出现于培养第6d和7d。 相似文献
7.
分支形态的形成对于保证器官可以在有限的体积内获得最有效的功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下颌下腺是研究器官分支形态发生过程的重要模型,在小鼠胚胎中获取下颌下腺组织进行体外器官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良的小鼠胚胎下颌下腺获取方法,并将整个获取及建立体外器官培养流程作以简介,以对其在体内发育过程中的分支形态发生过程进行更好体外的模拟,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试用酶消化法获取鼠原代牙髓细胞,并研究其形态和生长特征。方法“采用0.5%胰酶-0.1%EDTA酶消化法获取SD鼠原代牙髓细胞,在代表团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结果:细胞形态主要呈梭形和星形,在6d时开始增殖,13d细胞数达最高,细胞倍增时间为58.5h(6d ̄13d)。结论:用胰酶-DETA酶消化法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牙髓细胞。 相似文献
9.
SD大鼠原代颌下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化涎腺的体外构建首先需要获得增殖活跃、有功能的种子细胞。我们通过本实验进行颌下腺腺细胞的体外培养,并对其在体外的增殖和分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SD大鼠原代颌下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D大鼠颌下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征,为组织工程化涎腺样组织的体外构建提供有功能的种子细胞。方法:获取新生SD大鼠幼崽颌下腺组织,经酶消化后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电镜下行形态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绘制生长曲线,对涎腺细胞的生物特征进行评价。结果:体外培养的颌下腺细胞CK(anti-cytokeralin)及淀粉酶染色阳性,体外增殖活跃。结论:体外培养的颌下腺细胞增殖活跃,保持了腺细胞的生物特征,可作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研究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
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力学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前沿领域,细胞力学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是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的研制。目前已研制出多种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按加载力的不同性质分为离心力加载装置,流体剪切力加载装置,空气液体传导静压力加载装置和基底形变加载装置四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方法 以新生兔颅骨为材料 ,用改良组织块移行生长法在体外培养获得贴壁生长的细胞 ,并对其形态 ,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获得的细胞呈多种生长形态 ,如梭形 ;三角形 ;鳞片形 ;星形等 ,有较多的细胞突起 ,细胞呈复层生长 ,互相重叠 ,形成细胞结节 ,碱性磷酸酶(AL P)染色强阳性 ,在含有 Vit C和 β—甘油磷酸钠的培养条件中出现钙化现象。结论 采用改良组织块移行生长法获得的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特性 ,该方法是体外培养、研究成骨细胞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3.
牙乳头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为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9,9(3):254-256
在牙齿发育形成过程中,由神经嵴细胞迁移分化而来的牙乳头细胞,作为牙胚发育过程中唯一具有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的间充质细胞群体,扮演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受到口腔医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由于体内原位研究的困难性,许多学者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来弥补这一缺憾。现将有关牙乳头细胞体外培养研究的资料综述回顾如下。1 牙乳头细胞培养类型和方法文献报告的牙乳头细胞体外培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层细胞培养,一种是组织器官培养。Kollar[1]在1972年就报道成功地进行了牙乳头细胞的单层培养,但未对细胞的表型特征进行描…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力学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前沿领域,细胞力学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是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的研制。目前已研制出多种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按加载力的不同性质分为离心力加载装置,流体剪切力加载装置,空气液体传导静压力加载装置和基底形变加载装置四类。 相似文献
15.
人胚颌下腺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胚颌下腺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颌下腺细胞的功能、起源、发生及发展奠定基础。方法 :在DMEM培养基中加入FBS、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氢化可地松 (HC) ,观察细胞的生长特点。结果 :在含有 φ =2 ?S、10ng/mlEGF、5 μg/ml胰岛素 (INS)及 5 μg/mlHC的DMEM培养基中上皮细胞生长最好 ,其它组上皮样细胞生长状态不佳。培养的细胞为圆形、三角形、多边形 ,细胞伸展良好。细胞传代后生长良好 ,形态并未发生改变。HE染色可见细胞为圆形 ,三角形 ,多边形 ,核蓝染 ,胞浆粉染。大多数细胞cytokeratin染色阳性 ,说明为上皮细胞 ,少数细胞CK18染色阳性 ,说明培养的细胞中含有一部分导管上皮细胞。结论 :含有 φ =2 ?S、10ng/mlEGF、5 μg/mlINS及 5 μg/mlHC的DMEM培养基最适合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人胚颌下腺细胞 相似文献
16.
庞芳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9,9(2):139-141
骨髓具有成骨潜能的现象在一百年前人们就观察到了。近年来,随着对成骨细胞来源和骨髓成骨潜能研究的深入,通过体内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证实了骨髓成骨的细胞学基础是骨髓基质细胞中含有向成骨细胞系转化的骨祖细胞及基质干细胞,为临床研究及应用骨髓或骨髓基质细胞提供... 相似文献
17.
18.
曹天翼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4):254-256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其病变发展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可作为非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对自身抗原进行识别、吞噬和提呈,因此成熟的角质形成细胞模型有助于研究OLP的发病机制。目前原代OLP角质形成细胞较难获取,其体外培养易受微生物污染,同时培养基以及细胞活力等诸多因素都是培养成功的关键。本文就OLP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的国内外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TGF-β3对体外培养颌下腺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3,TGF-β3)对鼠颌下腺细胞(rat submandibular glandcells,RSGCs)的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及传代培养RSGCs并观察TGF-β3对其增殖、分化和淀粉酶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0.5ng/ml~10.0ng/mlTGF-β3明显促进颌下腺细胞的分化和分泌功能,对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结论:TGF-β3能促进RSGCs的分化和淀粉酶的分泌功能,但对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探索简便,有效的涎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鼠尾胶原胶为底物,在培养液中加入一些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分化的刺激物,对出生一天的Wistar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相差显微镜,光镜,扫描及透射电镜对上皮细胞的生长及生化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 培养的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呈多层生长且为极性分化,保留了腺泡导管分泌单位的三种上皮成份。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