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异种肾移植间接体内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成熟稳定的异种肾移植(猪/人)间接体内模型,用以研究异种移植超急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对异种移植物所造成的损害。方法:猪肾22只;为实验组;人肾8只,为对照组。利用体外灌注系统将人新鲜血经肝素抗凝、氧饱和后,37℃条件下灌注离体肾脏。检测灌注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肾脏灌注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组的22只猪肾在灌注开始后的5 ̄7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国产重组水蛭素 (r -hirudin ,rH)对家兔体外血栓形成的对抗作用 ,为rH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研究资料。 [方法 ]采用Chandler体外血栓形成模型 ,家兔ivrH前及iv后心脏采血 ,立即置于Chandler体外血栓形成仪中 ,测定体外血栓形成之栓长和血栓块干重 ,并与药前比较计算血栓形成抑制百分率。 [结果 ]量效关系研究表明rH 1.0、0 .5、0 .2 5和 0 .12 5mg·kg- 1iv后栓长抑制率分别为 10 0 %、96 .37%、36 .83%和 1.93% ,血栓干重抑制率分别为 10 0 %、97.5 6 %、4 5 .0 5 %和 4 .6 3%。时效关系研究表明rH 0 .5mg·kg- 1iv后 5、15、30、6 0及 12 0min对血栓栓长的抑制率分别为 96 .0 9%、93.94 %、4 2 .14 % (P <0 .0 1)和 - 2 .4 7%、- 5 .34% (P >0 .0 5 ) ,血栓干重抑制率分别为 97.81%、96 .0 3%、5 3.2 0 % (P <0 .0 1)和 0 .5 9%、8.2 6 % (P >0 .0 5 )。 [结论 ]国产rH具有明显的体外抗血栓作用 ,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并与国外同类权威产品Reludan作用强度一致。  相似文献   

3.
诱导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莉  陈洁平  梁后杰 《重庆医学》2004,33(5):725-727
目的应用两步法诱导体外扩增的脐血CD34 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为进一步研究作准备.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先以SCF、FL和TPO体外扩增2周,然后以GM-CSF、TNF-α、FL、SCF、IL-4诱导生成DC,并对细胞观察鉴定.同时观察DC前体细胞冻存后对DC生成的影响.结果人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后诱导生成的DC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表达高水平的DC分化抗原CDla,MHCⅡ类抗原递呈分子HLA-DR和CD80共刺激分子,具有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该法较直接从CD34 细胞诱生DC获得DC的产量显著提高.冻存DC前体细胞复苏后仍可诱生出具有典型形态和功能的DC.结论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后,可诱生出大量具有功能的成熟DC.非程控降温的方法保存DC前体细胞于一80℃冰箱,可以有效的保存其向DC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IL-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造血因子白介素 11(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IL 11基因转入基质细胞HFCL ,用Northernblot检测基质细胞HFCLIL 11基因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 11基因修饰的HFCL支持的脐血CD3 4 + 造血细胞体外扩增中表型为CD3 4 + CD3 8- 早期祖细胞和表型为CD3 4 + CD41+ 巨核系定向祖细胞的比例。结果 基质细胞HFCL能够表达逆转录病毒介导的IL 11基因 ,并且在这种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支持下 ,脐血CD3 4 + 造血细胞经过7d扩增 ,扩增细胞中表型为CD3 4 + CD3 8- 的早期祖细胞和表型为CD3 4 + CD41+ 巨核系祖细胞的比例分别为 (1.62± 0 .2 3 ) %、(9.9±1.1) % ,高于未转基因HFCL的 (0 .8± 0 .2 3 ) %、(6.5± 1.8) % ,而在相同条件下细胞因子支持的扩增细胞中则分别为 (0 .19±0 .14 ) %、(6.0± 1.1) %。结论 基质细胞能够表达经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IL 11基因 ,而且经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能显著促进CD3 4 + CD3 8- 的早期祖细胞和CD3 4 + CD41+ 巨核系祖细胞扩增。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脐血(CB)AC133^ 细胞扩增前后CD34^ 细胞亚群表面归巢相关粘附分子VLA-4(CD49d),VLA-5(CD49e),LFA-1(CD11a),L-selectin(CD62L)和PECAM-1(CD31)等的表达情况,以评价细胞因子介导的体外扩增对干/祖细胞(HSPC)归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从新鲜CB标本中纯化的AC133^ 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基QBSF-60的无基质悬浮体系培养扩增14d,加入早期作用因子FL,SCF和TPO组合(FST),并在接种0d时添加一剂IL-3,分别于培养0,7,10和14d检测扩增有和上述几种粘附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14d的培养扩增中,各阶段的HSPC均得到有效扩增,至14d时AC133^ 和CD34^ 细胞分别增加33.50和64.56倍;(2)表达上述粘附分子的各CD34^ 细胞亚群均有不同程度(约20-160倍)的扩增;(3)扩增后CD34^ 细胞表达的粘附分子CD11a,CD49e和CD49d的表达与原代CD34^ 细胞持平或上升,而CD62L和CD31的表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我们建立的短期培养体系不仅可以支持CB HSPC的有效扩增,而且扩增后HSPC总体上保持原有的归巢相关粘附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实验系在考察层流剪切力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作用。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出CD34+细胞,接种入实验室自制的层流剪切力实验装置中,在不同大小的层流流体剪切力(0.5,1,2,4dyn/cm2)加载下进行体外扩增培养。结果较小的层流剪切力(0.5,1dyn/cm2)可促进造血干/祖细胞扩增,有利于早期造血干/祖细胞的维持,并能促进更多的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 较大的层流剪切力(2,4dyn/cm2)抑制了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导致其迅速分化 并使S期细胞的比例减小。结论在生物反应器体外扩增培养脐血CD34+细胞时,其层流流体剪切力应控制在1dyn/cm2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不同条件下体外扩增造血细胞促造血恢复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条件下体外扩增的造血细胞回输体内后促进造血功能恢复作用的差异,方法 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液体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几种细胞因子组合和/或基质细胞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将不同条件下扩增的细胞经尾静脉回输至经致死量照射的小鼠体内,动态观察小鼠的外周血象变化及其一般状况和生存率。结果 ①单纯细胞因子介导BMMNC体外扩增后并不能增进这些细胞促造血恢复的能力;②含有骨髓基质细胞底层的体外扩增,无论是否加入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促进移植受体造血功能迅速恢复的作用。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支持下的造血细胞体外扩增可能有助于维持扩增后造血干/祖细胞造血重建的功能,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Solexa技术研究人脐带血CD34+细胞体外诱导巨核细胞的mRNA表达.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分选系统获取人脐带血CD34+细胞.100 ng/ml促血小板生成素诱导培养12 d后,应用抗CD41+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巨核细胞和非巨核细胞.应用Solexa技术检测巨核细胞和非巨核细胞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 获取的Tag初始数量巨核细胞和非巨核细胞分别为3 773 147和3 533 805个.整个清晰的Tag数量分别为3 291 132和2 967 947个,明显独特的tag数量分别为197 769和245 318个.其中上调基因表达数量为1161个,下调为902个.上调Tag表达数量为2717个,下调为1519个.结论 巨核细胞和非巨核细胞m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基因编码产物与细胞发育、黏附、凋亡、代谢、细胞内及细胞间的信号转导以及免疫应答等功能相关,进一步深入将有助于探讨巨核细胞的表达机制、信号传导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定量PCR检测体外扩增脐带血造血干细胞HOXB4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HOXB4基因表达,评价体外扩增的脐带血干细胞(CBSC)自我更新的能力。方法:CBSC在含造血细胞因子(TPO SCF FL G鄄CSF)的无血清培养基体外扩增7天和14天,抽提细胞总RNA,采用定量PCR检测HOXB4基因的表达。结果:CBSC体外培养后,细胞总数可以增加近100倍,但HOXB4的表达较扩增前下降。培养7天HOXB4的水平为扩增前的18%,培养14天,HOXB4表达仅为扩增前的3%左右。结论:CBSC体外扩增细胞数量增加的同时,自我更新能力逐渐下降,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nl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培养方法,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cord blood stem cells,CBSC),研究BM—MSC支持造血的功能,以能最终用于临床。方法:用含血小板生成素(TPO)、干细胞因子(SCF)、fit3/flk2配体(FL)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无血清培养液,比较有或无MSC条件下,体外扩增脐血CD34^ 细胞两周后检测总细胞TC、CD34^ 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和长期培养-起始细胞(LTC—IC)增加倍数。结果:在TPO、FL、SCF、和G-CSF的作用下,经两周体外扩增后有MSC组的TC、CD34^ 细胞、CFU—GM、CFU—C和LTC—IC数较起始分别增加了427、39、125、104和16倍。单纯用上述4种细胞因子的无MSC组,TC、CD34^ 细胞、CFU—GM、CFU—C数分别增加了62、11、25、24倍,但LTC-IC只有扩增前的0.8倍。结论:以人BM—MSC为基质的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可以更有效扩增CBSC,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