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连芳 《家庭育儿》2020,(3):0181-018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身心状况”中提出了幼儿“情绪安定愉快”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不仅要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要将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视作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切入,针对家庭教育中幼儿情绪调控能力的强化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汉市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状况。方法:随机抽取12~36个月幼儿520名,应用“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和“幼儿背景”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结果:520名幼儿中,外化、内化、失调和能力四个维度阳性率分别为21.54%、11.73%、15.77%和21.35%。除了能力维度阳性率女童高于男童外,其余各维度阳性率均无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男童的内化维度、失调维度和能力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不同年龄段女童的能力维度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与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相比,武汉市幼儿的外化维度得分偏高,能力维度得分偏低。结论:应制定符合中国实情的“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评价量表”和评价标准,以早期评价和指导幼儿社会情绪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宏英 《家庭育儿》2020,(2):0088-0089
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是促进3~6岁幼儿身心健康、社会性和个性等各方面良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基于家庭因素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对家长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教育建议,以期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情绪产生过程中情绪调节的作用。方法以情绪产生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情绪调节(认知重评、无情绪调节)为自变量,情绪反应为因变量对48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自上而下产生的情绪反应强度显著高于自下而上产生的情绪反应强度(P<0.05);经过情绪调节的情绪反应强度显著低于未经过情绪调节的情绪反应强度(P<0.05);两者交互作用显著(P<0.05),情绪调节的主效应只体现在自上而下情绪产生的水平上。结论认知重评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情绪产生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自上而下过程中认知重评的调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人的身心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情感教育的最佳期。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良好的情绪的培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对幼儿健全和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6.
有研究认为情绪智能因素在人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智力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情绪智能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以身作则,避免采用不适当的方式处理孩子的情绪,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情绪发展,教养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有研究认为情绪智能因素在人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智力因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对子女情绪智能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以身作则 ,避免采用不适当的方式处理孩子的情绪 ,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情绪发展 ,教养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儿童与健康》2009,(3):59-60
情绪情感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研究表明,情绪情感会影响到幼儿的身高、体重和智能发展,幼儿只有处于良好情绪状态时才会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好动、好问,从而提高交往能力,发展语言思维,促进个人良好性格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生中大多数事情会被遗忘,情绪激发能够提高记忆的储存,从而有助于人们选择性地建立起对重要经历的持久记忆。神经系统介导的情绪激发和记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情绪激发时所释放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酮可调节长时程记忆的巩固,杏仁核在调节这些应激激素对机体的影响中起到关键作用。应激引起的杏仁核激活以及它与其他处理记忆的相关脑区相互作用是确保具有情感意义的经历被牢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欣 《健康博览》2008,(10):9-9
人和人打交道时拥有好情绪非常重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形成过程,主体的情绪状态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所表露出来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12~36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优化儿童成长的教养环境,以促进12~36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健康发展。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国14个大中城市12~36个月幼儿的主要照顾者为父母的340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对父与母分别进行调查,再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父与母在采用低压诱导的教养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P=0.18);但母亲较父亲更易采用接纳(母亲:33.32±5.47;父亲:32.51±5.45)及放任(母亲:7.78±2.10;父亲:7.67±2.27)的教养方式;父亲对女童采用接纳与放任的教养方式多于男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分别采取接纳、拒绝、过渡关注及保护、惩罚及鼓励独立与探索等不同教养方式,影响着12~36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P<0.05)。结论:增强父母理性的教育观念,改善其不良教养方式,对12~36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成艳 《家庭育儿》2020,(2):0057-005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理和自律能力,学会与他人与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它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可见幼儿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一生成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大班幼儿对自己情绪产生的现状缺乏正确地对待,对自己情绪表达的场合缺乏合理的选择,对自己情绪宣泄的程度缺乏适当地控制.通过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出转变大班幼儿自我消极情绪认知的四种递进策略,即提出要求、认识引导、换位启发和体验感悟;介绍一日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积极情绪认知的三种实用方式,即善用晨间谈话、重视社会活动和丰富自主游戏.大班幼儿对自我情绪的正确认知,有助于良好师生、同伴、家庭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实现,有助于对小学生活的良好适应.  相似文献   

14.
所谓入园初期焦虑是指幼儿因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亲人而导致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负性情绪。适度的焦虑情绪是幼儿“家园过渡”的正常表现。如果孩子较长时间里都处于严重的分离焦虑中,会破坏其正常生活,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减少托班幼儿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有效的缩短入园适应期,从2012年开始我园进行了亲子陪读缩短托班幼儿入园焦虑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同伴交往是指幼儿之间在共同生活、学习、游戏并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了解别人的情绪、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样一个过程.幼儿时期的同伴交往对宝宝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宝宝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宝宝在心里架起一座家庭与社会的桥梁.所以,爸妈们要关注宝宝的同伴交往,鼓励宝宝多交朋友、交好朋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家庭养育环境与幼儿社会性和情绪问题相关性,为幼儿的家庭养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南京、镇江、宿迁、盐城、南通5个城市作为调查地区,应用“中国城市的幼儿社会情绪发展量表”及“城市1~3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对1~3岁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状况与家庭养育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江苏省五城市幼儿不良家庭养育环境检出率为4.16%,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异常检出率为24.82%;男童在外显行为域得分高于女童(P<0.05),在社会适应/自理、语言/认知信息和忽视/惩罚得分低于女童(P<0.05);不良家庭养育环境组在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和失调域的得分明显高于中等/良好家庭养育环境组,而能力域得分明显低于中等/良好家庭养育环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情感温暖/环境气氛、社会适应/自理、语言/认知信息和忽视/惩罚四个因素得分对中国幼儿社会性及情绪发展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受到家庭养育环境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要培养宝宝的美感? 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培养幼儿的美感,对于幼儿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成长、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辉  谢宇  马伟娜 《健康研究》2014,(4):405-407
目的考察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一般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日常情绪调节问卷和社会适应量表对268名五至八年级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随着年级的增高,青少年越来越多地使用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减弱调节,越来越少地使用负性情绪增强调节(均P〈0.05);负性情绪减弱调节和正性情绪减弱调节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具正向预测作用,负性情绪增强调节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具反向预测作用(均P〈0.05)。结论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发展存在年龄、性别差异,情绪调节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长育儿教育对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和效果,为寻求适合我国的儿童早期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济南历下区2个条件相近的社区分别随机选取63名和62名儿童,均进行常规儿童健康管理;实验组在6月龄、8月龄和1岁时在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养育环境测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育儿教育,18个月龄时进行儿童气质、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社会情绪性发展的测评,分析家长教育措施对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家长教育对幼儿社会情绪中的外显行为、内隐行为和失调域行为问题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个体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针对性育儿教育,指导家长改善家庭养育环境,是幼儿社会情绪发展早期促进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市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南京、镇江、南通、盐城、宿迁作为调查现场,应用中国幼儿社会情绪发展量表及自拟的社会人口学问卷对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3 083名幼儿中,男童和女童在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能力域得分无显著性差别,失调域男童得分高于女童(F=4.170,P=0.040)。外显行为域和能力域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3,P=0.037;F=20.540,P=0.0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养育方式、家庭月收入、母产后精神状态、0~6个月喂养方式、胎教和早教对中国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问题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应制定相应的早期干预措施指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